谢邀,这是个好问题。其实
@贝塞克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更具体一点说,得弄点声学资料了。
不过原则都是一样的:通过模拟自然界情况,利用人耳对自然音的固有经验,达到欺骗耳朵的效果。毕竟最后还是从两个音箱(或耳机)的单元里发出来的不是?
【频率】
这一块应该是高中物理就有的内容,低频振动慢,波长长;所以绕过障碍物的能力强。反之高频则弱。自然界中的远处声音传播到人耳中时,往往高频成分会削减很多,不刺耳。
因此要表现距离近,提升高频,反之衰减。但低频并不是反过来的情况,这个后面讲。
【响度】
很简单的事情,隔得近就大声,越远声音越小。这里十分简单不多说。
然而重点是等响曲线。
人耳在自然界进化出了一套保护措施,对自然界遍布的低频噪音并不敏感(不然一天到晚耳鸣谁受得了),所以那些安静的旅游区山上河边,虽然用专业声压计一般测出来有40-50db的噪音(a计权),但人耳是几乎没有感觉的。
物理声压和人耳实际听到的响度对应关系如下图。
可以看到20hz低频对应的点上,物理声压在70db时,人的感觉只有10db不到。这个差距远远大于声波衍射的衰减。
所以要表现距离远,应该是衰减而不是提升低频。如果只根据高中物理来判断,得出来的结论就完全相反了。
【混响】
这里内容较复杂,是讲同一首歌中不同乐器距离感的塑造,非音乐生产者可以跳过。
这里先以主流的hall room plate分类来讲,其余分法暂不讨论;若有纰漏和错误请多指教。
pre-delay(预延迟),即直达声和第一次反射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差。好比在山谷喊话,回音到达的时间很长,所以显得山谷很大一样;这个值越大,越显得整体声场庞大。通常配合中低频足的hall类混响使用。
early-reflection(早反射),从字面理解,是反射次数较少,最早到达人耳的第一批混响声,通常在50ms以内。早反射的量越大,声源越靠后。room类混响比较强调这个。
plate类混响不产生声场,对距离感并没有直接影响,不过Plate偏中高频,以上文频率部分来看,影响就很容易理解了。
最后当然就是干湿比例了,混响越小,通常说来越近;贴耳的效果几乎只加一点点的plate,比如方大同很多歌曲的人声。
最后回到题主的问题;酷我音乐盒的“美音”并不是把距离拉近了,而是用image类效果器把声场左右宽度拉宽了,相对比之下,纵向(前后)的声场就变窄了。
具体原理牵涉到相位,在此不细讲,又是另一个领域了。总之,不建议这种无视创作者(混音师)混缩结果,用音频效果器进行二次修改的行为;不仅会带来更多的失真(那听无损还有什么意义),也违背创作者的表达初衷。
这个问题跟很多事情都有关系,从比较广义的角度,我们需要考虑声音的定位问题,不仅仅是距离,还有方向。影响人们对声音位置判断的因素从显现特性来看有振幅强度、相位偏差、频率响应曲线、回声和混响等等,这些最终可以用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来概括和建模。
通过对原始音频数据应用HRTF相关的算法,就可以调整人耳对声音的感受。这个技术好多人都在玩,我比较喜欢一个Dolby耳机的插件,可以挂在foobar里面,在使用耳机听歌的时候,可以有一定的音箱感(缓解头中效应)。
说回这个问题里面举的例子。我基本没有用过酷我音乐(可能帮家里人装过),听说声音被拉近了,我也很好奇,开始猜测也是是频响曲线上做了调整,突出了人声部分(不同的耳机频响曲线不一样,听同一首音乐,人声的距离感会略有区别)。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下载并安装了酷我音乐(版本号V8.0.3.1_BDS12,更新日期是10月30日)。
安装过程很危险,差点被赠全家桶。以至于我差点儿有了跑题的冲动。
安装完成后,我用这个软件听了一首朗嘎拉姆的《爱人》,耳机使用拜亚动力的DT880。打开美音效果后立刻有了感受。
声音这个东西的奇怪就在于每个人的HRTF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没有觉得人声变得更近了。
我的感受是声场完全乱了,从听觉上仔细体会,感觉是左声道先出声,右声道随后跟上(是的,用耳机仔细听就能体会出来),频率响应曲线没有明显可闻的变化。
这样的处理手法使用音箱聆听的时候,可能不会有这么细致的体会,因为左边音箱的声音会很容易进入右耳朵。当然,使用音箱聆听与使用耳机的感受又会不一样了。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我使用Audition软件模拟了这个效果,把右声道延迟30ms后播出效果基本一样。参见下图:
这种美音处理方式是简单的,效果是有的。但我不觉得这是“美”的,当然也许大部分人已经觉得足够“美”了,这个软件的目的基本达到。
当然,也希望这个行业的大侠们能进一步钻研,不断的进步,把更美的声音带给每一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