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IT 和网络技术发展正日益消弭距离的障碍,这种趋势是否会减慢甚至停止城市化的进程,或渐渐消融现有城市? 第1页

     

user avatar   shi-wei-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周鑫 在群里邀。


以前上学的时候都说,城市是因为第二次社会分工产生的。人类社会从村落-城市化-逆城市化基本背后都是朝着高社会效率的方向前进。马克思老爷爷说这叫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城市化本身也就是人类发展上的一个过程而已,当一种更高效的生产力诞生了,新的生产关系(逆城市化)也会产生。逆城市化在国外基本都不是什么新词,从二战以后,大城市各种问题先把富裕阶级赶到了郊区,然后再到中产。城市模型也从“田园城市”到“卫星城市”再到“有机疏散”等等理论中摸索前进。这些都是已经写在教材里的东西,就不多说了。


如果说互联网的介入能否改变城市化进程,先来看看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看看互联网改变了什么。


第一个想到的是城市意象改变。


城市意象是凯文·林奇的理论,大抵上是说大众感知城市不是物理模型化的,而是意象化的。比如说北京,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能大概描述出有几个重要地标比如故宫,大裤衩,然后是五环跟重要道路,其余的大片城区其实对于大众而言,也仅仅可以分为拥有几个重要特色的节点加上模糊印象的区域跟交接的边界。传统城市空间中地标常常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属性而成立。比如纽约的自由女神,比如巴黎的铁塔。但是,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网络,在大众层面上把地标的部分物理属性给削弱了。

微博,抖音这些传播平台现在已经令原本具有建筑优势的城市节点及地标发生变化。这个明显的结果就是催生了所谓大量的网红地标。这些地标其实在原本城市意象中并不扮演着重要节点或者地标的角色,由于互联网城市的地标及节点意象发生了改变。


第二个想到的是户外行为发生改变。


丹麦的规划学家杨·盖尔把户外活动分成了三类:必要性活动, 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后两个活动的自发生产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密切相关。大概是说除了我们上下班这类的必要性活动,高质量的户外空间会引发更多的例如广场舞,户外散步,集会这类型的户外活动。我们的城市空间设计得更人性化,场地活力就越高。

但是似乎互联网把这个规则给突破了。大火的Pokemon Go基本把城市里的节点重新定义,户外行为与虚拟世界行为发生交叉关系。因此带来了许多诸如《头号玩家》里的场景:大量陌生的人会集中在一个物理环境并不特殊的节点发生社交行为。

场地活力与空间质量开始发生分裂。


第三个想到的是城市拓扑结构对城市影响会降低。

英国的比尔·希列尔基于拓扑学研究的城市分析方法认为城市空间内部的拓扑关系与城市的功能间是密切联系的。大概的意思就是类似我们居住的房子,城市的空间是有“次序”的。我们在居住的时候都会知道使用使用频率高的公共区域(客厅)比其他频率低的私密区域(卧房)连接点更多,可达性更高。城市也一样,有的街道空间由于拓扑结构导致了其在“次序”比别的街道要高,所以这些地方常常车水马龙,成为城市最繁华的地段。

这种特点也极有可能会被互联网改变。随着人工智能及互联网地图产品的兴起,我们已经可以发现很多诸如滴滴,高德地图等平台上的道路指引系统是根据拥堵量进行运算给于行程建议。这与我们传统城市生活中行走的方式截然不同。理想状态下,城市车流与人流在空间中将朝着均一化的方向变化,那么与这种交通模式匹配的城市功能板块也极有可能发生改变。




基本可以看出,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网。它可以极大地改变了城市中我们看待与使用城市的方式。但互联网企业本身就是城市规模效应的产物,就目前的状态下,互联网并没有极大地提高生产力进而改变生产关系。城市的聚集效应依旧占领着主导地位。

而未来,

我想只有当运输与能源等主要根基技术长足进步,医疗教育等配套资源均质化后。互联网才能从信息化的方向带领新的城市诞生。


user avatar   city-zhou-k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结论:城市化的脚步将会继续,但城市形态可能向城市连绵区转变

具体我想说三个关键词:基础设施,市场化与集聚效应。



首先,未来更先进的ICT技术,需要更庞大、更先进、更贵的相应基础设施支撑。

20年前前我们觉得基础设施通水通电通路这“三通”就好了,现在要通4G,要搞城市Wifi覆盖,而如果要支撑下一代ICT技术,那无人车、先进物流对应的传感器网络、5G网、充电站等等,虚拟现实需要的超高速网络等等,也要覆盖才行,不然所有应用层面的创新都是空中楼阁。

例如,无人机送货,飞到半路网络卡了,读取不到实时城市地图怎么办,也许还能切成离线的机器视觉模式,可是没电了怎么办,充电站总得铺下去吧……充电站铺到的地点,就决定了无人机服务的覆盖范围。



其次,未来的ICT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应的应用层面的开发,都需要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

“三通”的时代,可以全靠国家实现“村村通”,一来因为便宜,二来因为是基础保障性质的。可是未来的ICT基础设施不可能如此,公共服务和公司业务的界限会模糊,越来越多的先进体验不是基础保障,而是收费服务。

即使现在,顺丰铺设网点,大概可以到县镇,送货到村;共享单车铺设,到三线城市已经非常勉强;特斯拉铺设超级充电站,可能只在北上广深。它们提供的看似是一种公共服务,但本质还是一个公司业务,要让每一次投资能说服董事会和股东,不能不考虑成本和收益,所以下沉和分散的程度有限。建立在这些基础服务上的其他ICT应用,也就受到相应限制。



第三是集聚效应,即空间上的聚集,对未来ICT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与服务供应的影响依然存在。
过去形成城市的基本经济地理原理,除了面对面交流交易以外,主要是因为聚集带来的高效。历史上城市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比如安全,是因为城墙只能保护这么小片地方;信仰,是因为教堂与寺院只能覆盖这么近的社区。

过去如此,未来亦然。未来的人居空间,不过是把安全与信仰,换成了先进ICT体验。在前述两点的作用下结果是一样的:需要考虑经济回报的ICT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势必只在有限的地点进行供应,这些地点要达到相应的人群规模、覆盖半径等要求。


因此,ICT技术发展下,人们的居住仍然会呈现相当程度的聚集,而非原子化。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处处享受一样的先进ICT服务呢?恐怕只有是达到了共产主义,处处都铺上服务设施不缺钱的时候。

除非技术突破达到了某种“无界性”,比如全球能源实时传输,或者随处可开个传送门。然而不管是无人车、先进物流还是虚拟现实,都还不能脱离基础设施限制,平地起高楼。


总之,这个问题,看似是技术问题,实质是个经济学问题。而在可见的将来,技术进步恐怕还无法突破经济规律的限制。




另外,这个问题有一个延伸方向值得讨论,也就是从城市化与反城市化的二元辩论,深入到具体的结构问题:“相当程度”的聚集,到底应该是什么程度的聚集?

在ICT技术进步下,原子化的分散居住是不太现实的了,但是同样是城市,10万人级别的、100万人级别的、1000万人级别的城市中,到底哪种会最有ICT时代的优势?

具体回答这个问题,可能需要非常细致的分析,因为不同技术应用的人口阈值、最适宜密度、经济效应最佳规模并不一致。但目前我有个初步猜想:旧金山南湾区的形式,即许多10万人级别的小城市连接的城市化连绵区,这样的地区也属于城市,是大城市群的一部分,只是密度相对比较低。像这样的城市化连绵区,也许是更适合ICT科技应用和发展的优良城市形态


user avatar   zhangkangk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认为,不会。

没学过城市规划、社会学,我从亲身经历的几个小故事来讲,管中窥豹、抛砖引玉。

一、从产业角度,IT无法减缓制造业的聚集化进程,反而会加快

从局部来看,IT可以让部分就业岗位从一线城市迁移。一个亲身经历是:

一个发小,是美股操盘手,就不必在美国工作,去年可以在国内一二线城市(有超级VPN,一个月几百块租金,速度超快),但回到四线城市的家乡就不行,网速满足不了操盘要求。今年网速提高了,从电信局直接扯一根光纤,在家乡也可以工作了。

看,这不就是活生生的“IT发展让人们从大城市回到小城市,减缓城市化进程”的例子?

然而,这仅仅限于信息产业而已,而且必须是这种单枪匹马干活的岗位。


那制造业呢?这就涉及到产业链的概念。

又是一个亲身经历:2016年,我们团队原创了3D打印月球灯,在长三角生产,通过电商来卖。

2017年的时候,我们发现怎么干,都干不过深圳。我们一年卖十万个,他们一年能卖百万个。

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的销售团队不行,于是招人才、加强管理,还是干不过。

为了找到原因,我们乔装成客户,去暗访深圳、东莞的竞争对手,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竞争对手竟然没有销售团队!

没销售团队怎么还卖这么好???

原来,他们到处都是工业园+贸易产业园的形式。马路北面全是工厂,马路南面全是搞外贸的,下午喝喝茶、晚上搓搓饭,生意就做成了。

以上是销售的优势,此外还有成本的优势:电池、原料、包装,全部在5公里方园内找到,上午到厂子里看看,下午就签合同。

当然,物流费用也少了不少,我想说的是,物流是次要的。亲身干过制造业就知道,即使物流成本是0,也还是在深圳、东莞的效率最高啊!

这就是制造业产业聚集的优势!如果我们处于一个行业,但不在产业聚集地,怎么玩? 2018年,无奈,我们把工厂也迁到了深圳。以前怎么干都干不过,现在终于可以平等竞争了。


在搬过去之前,我们看深圳,就像特朗普看中国一样: 你妹的,你们中国这样搞制造业,我们老美的工人又不能移民到中国去,这让我怎么玩? 这几年我还能玩玩有壁垒的高科技产业,你们中国制造业2025要搞成了,那不是要了美国的老命了?

是的,如果中国搞成了中国制造2025,那美国看中国的眼光,就和现在沈阳看深圳的眼光差不多了 —— 我们社会主义的大东北,真的干不过你们资本主义的深圳啊!


有本书,叫《大颠覆》,一名美国畅销书作者,讲3D打印的。他说,他看到一个趋势,3D打印带来的分布式制造,虽然现在还只是星星之火,但未来一定会改变这种制造业聚集的趋势!有兴趣仔细看看的,可以看这个书评:

作为一名5年的3D打印从业者,我想告诉这位作者,文人误国,你可拉JB倒吧。

3D打印现在不可能实现分布式制造,未来500年内也不可能实现分布式制造趋势,对聚集化趋势的逆转。

真的不能!短期不能,长期也不能。至于为什么,可以单开一个话题,这里就不赘述了。


对了,上面说了为什么不能减缓,但为什么说反而加快呢?

还是拿3D打印月球灯这个事情来说,放在20年前,我们在华北地区开始做,以当时的市场信息与技术的传播速度,靠这个吃个四五年的饭是没问题的。

而最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跨境电商发展,行业的节奏越来越快。以前的消费品可能是三五年一波潮流,现在就是两三年,以后可能是一年以内(想想那个指尖螺旋)。

这种越来越快的速度下,如果你做这个行业,不在产业聚集地深圳、东莞来做(当然,其他行业是在其他地方聚集),会死得很惨!这都是拜IT技术所赐!

二、从生活角度,IT技术无法代替所有感官

我们都希望,在大城市之外的一个孤岛,可以避免大城市的喧嚣与高昂的生活成本,同时还能享受大城市的待遇与生活。

这可能吗? 可能,也不可能。

我想讲三个故事来说明,在过去五年中,我亲身亲历的三个城市的典型区域。

  • 北京西二旗:拥挤的城市
  • 上海安亭: 村中之城
  • 天津某镇: 城中之村

先说北京西二旗,那时候公司一开始在生命科学园,后来搬到上地,总之就是西二旗的区域吧。

西二旗是何方神圣? 就是百度、小米所在地。

每天早上,西二旗地铁站那人流啊……可以自己查查图片,一般要等个三四次,才能上地铁站。租了一个优加公寓,15平,一个月3500,因为没有窗户,住得很抑郁。

也有好处,就是特别特别繁华:商场里啥美食都有,出了地铁站就是几十个全国各地的小吃。特别惊讶的是,其产品丰富程度,竟然能找到我们河南省永城市下面的薛湖村水煎包……

西二旗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其人才、经济聚集程度,带来了消费产品的繁华,但也破坏了生活体验。在西二旗生活,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嗯嗯,习惯了还好,反正宅在家里在哪都行)。


再说上海安亭,其位置,大概就是相当于北京十二环,骑个摩拜,两分钟可以到苏州。妥妥是个“村”了吧?

就这么个地方,真的是生活的天堂啊!

有商场,该有的吃的买的都有(当然,奢侈品还是得去静安)。要想看个剧,嘉定也有保利剧院。家门口是一个一万多亩的上海汽车公园,一公里处也有菜市场,买菜超便宜。找工作的话,这里有上汽、蔚来汽车、舍夫勒... 上海汽车博物馆也在这里,行业会议也在这里举办。另外,这里有十万名汽车行业相关的工程师吧,下班想搓个饭,有话题聊。

嗯,一个镇的GDP占上海全市的15%。而且不堵车,房价也不高。

Perfect! 这不就是所谓的“IT减缓了城市化,让卫星城的人民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吗?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大城市都应该这样做呢? 都建成十个八个安亭镇。

然而,我想说的是,这种理想中的“村”,并不是由于IT带来的,而且由于高端制造业的聚集效应带来的。而这种高端制造业,中国还没几个,除了安亭没几个这样的小城了。

而IT发展带来的是啥?是西二旗。是的,IT没有让人们可以更分散地生活,反而必须更加聚集了,否则找不到工作。


再说一下天津的某镇,是东丽区的一个小镇,地理位置也就相当于上海的安亭吧。

我本来预期这里,应该和安亭差不多,所以来的时候,开开心心的。毕竟,三公里处就是空港经济区,奥凯航空等航空公司、汽车进出口贸易等等,都在这里。有国家级的体育馆,有不用排队的三甲医院、还引进了某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国家知识产权局、京东物流中心等产业。

交通也很方便,离机场就十分钟,打个顺风车到北京,也就一个半小时。基础设施很好,网速超6,路也修得是大城市的范儿。

然而……这里本质上还是村。举几个例子,我有一次问当地人,为啥咱们这里没有摩拜单车呢,前一段不是新闻上说刚投放了几千辆吗? 当地人笑呵呵地说:其实啊,咱们这里摩拜不少呢,只不过,都被“私有化”了。怎么说呢,委婉点说,缺乏公民意识吧。

最近开了一个自助餐馆,也不便宜,100元一人。我就去试试,刚进去,就要交30元押金,说,如果自助餐吃不完,押金不退,这样防止浪费。WTF,都什么年代了,我难道连这点不浪费的社会公德都没有吗? 后来也算想通了,他们不是为了怕我浪费,是为了怕当地人浪费。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饮食,乡下的饮食比较强调大鱼大肉,味道重,另外还喜欢放勾芡(青椒小炒肉也放勾芡你能忍?)。所以我很纠结,最近几公里外开了个瑞幸咖啡,我都想点他们的鸡肉卷来度日了(但目前不给配送)。

好在,为了兼顾口味与健康,我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完美的饮食,现在每天都在沙县吃这个:平时只吃青菜,馋了就加盘牛肉,这真的是当地的健康美食中,最好吃的东西了……

感谢沙县。

也不是我矫情,总之作为一个城市公民,在这样一个像城市,但文化还是村的地方生活,恐怕不是太舒服吧。

对了,既然在回答中第一次提到了天津,那么艾特一下天津人 @立党 和天津人的姑爷 @王瑞恩 吧,嘿嘿:)


要我选,上海安亭>北京西二旗>天津某镇。因为,安亭有优雅的生活和城市的文化,西二旗至少有城市的文化。当然,天津某镇再发展个十年,我也许会喜欢这里。但,这不也是进一步城市化之后才形成的吸引力嘛……

IT最多只是在虚拟空间创造了同类人的社区,譬如B站、虎扑等,但这些虚拟空间的人,必须还要选择生活在某一个喜欢的现实地点,具体来说,就是具有某种文化的城市。

城市的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我认为人群的聚集是必要因素,城市化的进程不可避免,IT不能减缓或终止这一进程。


user avatar   yaocs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我想接着 @王瑞恩 第一段的话头儿往下说, @立党 党党想象了无人驾驶汽车里写代码,其实是个有趣的引子,这里面值得展开讨论的,恰恰是以无人驾驶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深刻关联——无人驾驶汽车,或许将成为未来新型城市的载体。

自动驾驶技术是目前人工智能最为接近落地的应用领域,在SAE粗略的划分中,将不同级别自动驾驶划分为从低到高5个级别,其中最高的级别L5,即完全自动驾驶,换言之就是技术上和伦理上都交给车来负责。这简单的技术描述所能体现的甚为单薄,给人脑海中的画面,就仿佛出租车化身成为了忙碌在工厂生产线上的AGV们,替代了现行社会的公共交通工具。人们摆脱了开车的职责后,可以所有人都化身车内的“老板”,在行程中工作,就比如编程。

但这就是全部么,用无人驾驶汽车来载人类上班、购物、旅行,就是全部意义吗?事实上,一切或许都会发生变化。

接下来,且让我们大胆一些——

现代社会,汽车对于家庭而言是房子的延展空间。而当车不再是运输通勤而已,车是否可以就变成房呢?

  • 当需要安排会议,也许不用到办公室:预定一组次天上午8点开会的会议车,通过车与车的互联通讯,优化通勤算法,将居住在不同地点的参会人员在同一时间运输到一起,在某辆车上就可以开会;又或许固定的办公室就根本不再需要,公司购买一整套包年的“办公服务计划”,一辆装满办公设施的办公车每天就可以负责完成办公场所的职能;
  • 那么自然的,人类也不见得需要再移步去购物:买衣服在网上下单,附近一辆装满新衣的无人衣柜车接单抵达,出门试穿即可购买;买菜就更方便,直接由自动化的车辆快递员送货上门;如果远程就可以3D打印实物,那将更加便捷;
  • 周末与好友聚会,约KTV,一辆KTV车接单上门,接上大家边走边high,直达下一站:可以是一辆满载酒水和机器调酒师的酒吧车;周末出门野营,前一晚就可以搭上一辆无人房车安睡一觉驶达目的地;
  • 最后,人也不见得需要住在房子里,一辆无人驾驶的房车,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当车可以自动运行,它将有机会承担起各式各样房的职能,人或许将生活在无人车网络和发达通讯网络构筑的世界里。

让我们再大胆一些——

既然房不再是房,城市又将如何存在呢?

  • 无人驾驶与共享车辆将极大提升人类社会运行效率,此时,停车场和停车楼应该都是空的,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 具备3D打印生产功能的车辆,将一边个性化生产,一边送货上门,个性化消费品的工厂或许也可以不再需要;
  • 住宅楼、办公楼的功能被取代得七七八八之后,或许也不再有规划的必要;
  • 电动汽车/燃油汽车,除了可以去加油充电站,也可以呼叫加油加电车帮忙,就好比飞机空中加油;
  • 不仅如此,医院、学校、甚至军队,都可以是分布式的、移动运行的,它们随时流转,为城市各处流动的人群提供服务。

当集中式的城市社区发生变化,地区之间的价值差异将有所缩小,城市的中心意义将得到变革,建筑的文化和艺术意义或许将得到拔高,人造景观将取代各式商业聚集区成为新的城市中心。

城市的边界同样变得模糊,城市的规模或许与人口(车辆数)有极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之匹配的公共资源,也将按人口进行配套。

当然也有固定在地面的场所:重型设备的工厂、大规模的医疗中心、车辆的维护中心等等重型资产无法小型化到车里的,或许仍将和现代社会的样子差别不大。

……

做完头脑风暴,回到大刘的问题——

从幻想中伊甸园般的一种可能的未来来看,城市仍将存在,形态却将发生颠覆,从集中式的城市过渡为集中+分布式的城市,无人汽车恰好有机会成为分布式城市的载体;而在颠覆的过程中,人类的生存习惯也将一次次发生变化,这每次变化都将影响未来的模样。

但未来毕竟是未来,即便科技持续发展,抵达彼岸的过程或许仍将充满裂谷与断崖。


user avatar   feng-lu-19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复杂,属于经济学一个非常前沿的问题,为说明这一点,先简单地考虑一个空间经济体,连续地分布着无数地区,每个地区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居民偏好( Preferences),决定了居民对不同产品的需求

2、 生产技术(Production Technology),决定了一个地区提供各种产品的效率,这里的生产效率是广义上的,包括生产技术、制度质量、创新能力等一切能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3 、禀赋(Endowments),一个地区原本拥有多少资源,和技术一起决定了当地供应产品的能力。

4 、贸易成本( Trade cost ),产品跨区域交易的成本,近来很多研究都发现电子商务会降低贸易成本(例如Fan et al, 2018)。

5 、人员流动成本(Cost for the movement of people),居民离开某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生活/工作的成本。

6、从外界获取技术的能力 ( Technology for Idea Flows ),和创新活动(innovation)一起决定了生产技术。

7 、生活条件(Amenities),包括生活设施、自然环境等能够影响人居住决策的各种因素,可能随着人口集聚提高(比如可以共用生活设施),也可能下降(比如交通拥堵)。

上述条件中,生产技术和资源禀赋决定本地产品生产,贸易成本影响外地产品供应和本地产品对外销售,本地产品销售(包括在本地销售和外地销售)决定名义收入,产品供给(包括本地的和外地的)和需求(也包括本地、外地)决定地区均衡价格;名义收入和本地价格水平决定实际收入,决定生活在某个地区实际能购买的产品量;实际收入和生活条件决定了居民的效用水平,与人员流动成本共同决定了居民在哪里住。

互联网发展能影响到的因素是4-6,降低贸易成本、人员流动成本,提高地区间技术交流,最终形成的区域经济结构取决于以上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互联网发展导致地区间运输成本下降,也有可能导致边缘地区的经济要素不断向城市聚集,Ben Faber在14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发现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反而促进了中心城市对边缘城市“吸血”,具体可见我这个老回答:冯路:有哪些有趣的工具变量?

再比如,生产活动是有规模经济(scale economy)效应的,一个地方经济规模越大,生产效率可能越高,这可能是因为可以共用基础设施,也可能是因为知识具有外溢效应(spillover effect)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更容易产生新的想法,进而催生出新技术。高生产率的行业能提供高工资,吸引人口流入,而互联网产业的集聚效应非常明显,可能导致经济活动的集聚。

有时候,历史因素也会影响经济活动的布局,比如Ahlfeldt et al(2015)就分析了柏林墙对柏林市经济布局的影响。

当然上述分析只是一个简单的框架,实际上你可以往里面加各种因素,比如房价、通勤等等。要评估互联网对城市化的影响,需要大量细致的数据,这也是我这个回答中提到的quantitative trade/spatial model所要达到的目标。冯路:哪一位实证经济学家(empirical/appied)最具影响力?


user avatar   threeshi-r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倾向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城市化进程不会减缓,城市亦然不会消融。

何哉?


  • 城市化进程为何不会减缓?

IT 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的确在消弭“距离”,然而所消弭的“距离”应是信息空间,而非地理空间。

从信息空间的角度来说,IT 和网络技术使得人与人在线上触手可及,这的确不假。

然而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说,IT 和网络技术却无法解决线下“缩地”的物理问题。


  • 城市为何不会消融?

人类需要分工和交换,城市集群恰好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为何?

我们以物流为例,如果人口密度高,配送成本很低而效率就会变得很高;如果人口密度低,配送成本就会很高而效率会很低——无论是邮政储蓄时代的车马人力运输,还是如下的无人机无人车运输皆是如此。譬如说北上广深等城市,物流要远远发达于西部省市,配送成本低而效率很高。

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角度来说,无论 IT 和网络技术如何发展,未来城市很难消亡,反而单个城市的规模会愈加扩大(当然也因此带来区域内城市数量的减少,比如城市与城市之间合并)。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立党 在一篇回答中提出过一个构想:

如果未来无人驾驶技术发达了,那岂不是很多工作可以在上班路上完成?直接往座椅上一靠,拿出笔记本就可以敲代码,每天多出来俩小时办公时间。

事后想想,这不就是被限制了想象力嘛!就好比人类可能想象三体文明会用海战时代的战术,结果被水滴穿了糖葫芦一样;技术都发展到人人都能用上自动驾驶了,再去想象每天都要两点一线往返于住所和办公室,似乎就不够大胆了。

我猜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商业和居住的属性将会进一步分散,城市功能将更加向文化的方向倾斜。

这个过程可能会很缓慢,因为不少传统行业还高度依赖面对面的交流。例如,很多律师朋友非常看重和当事人的会面,因为单纯的语音或者文字交流过程会损失很多帮助自己做出判断的信息。神情、语气、面对问题时下意识的反应,这些维度的信息都是体察客户真实需求、建立信任关系所必须的,而在线的交流实质上是“降维”的,丢失了更高维度的信息。

但我相信技术发展会弥补这些不足。例如,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微表情可以得到实时捕捉传送,让在线交流更加靠近面对面谈话的效果。

类似地,很多生活服务功能,从城市的剥离过程也会非常缓慢。以我来说,可能非常习惯从网上购买来自美国的游戏机、来自挪威的海鲜,但当打完球回到家的时候,还是非常渴望能拉开楼下便利店的冰柜,来一瓶冰镇的嘉得乐。

现代化物流体系,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消费需求,依然无能为力。但或许信息技术的发展能提供解决方案:例如,我所佩戴的智能手表监测到我在篮球场运动,身上的传感器发现我持续四十分钟没有水分摄入,根据我的购物习惯,推测这时候会想喝运动饮料 -- 于是,当我走出篮球馆,一家无人机已经挂着几种我购买频率最高的饮料,悬停在面前等待挑选了。

这样的技术,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最大的障碍或许来自我们自己:为了喝上这一瓶饮料,要付出多少泄露隐私的风险作为代价?不知道,但难免会心生恐惧。

最后,我认为城市的文化功能依然会保留。相当一部分人需要一个可以不时聚在一起的地方,需要通过共同参与一项仪式,来找到作为社会成员的认同感。城市,就是提供这种仪式的一种凝集核,一种rendezvous。

用一位朋友的话说,“喝酒,还是要当面举杯。” 酒吧也好,咖啡厅或茶馆也好,都是微缩版的城市,它们将会和城市一同存在到人类文明的下一个千年。

如果真的有下一个千年。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到底是会妨碍还是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还不好说。

城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会带来很多的问题,例如疾病瘟疫,这个已经被城市给排水系统,医疗系统解决。粮食问题被发达的物流和食品工业解决。钢筋混凝土和高层建筑解决了居所和安全问题,通勤问题则催生了家用车和公共交通。

信息产业的发展既可能消解城市存在的意义,也可能可以解决城市过大而产生的问题。


城市的出现源于商业和物流,我认为城市的消亡也会只会因为商业和物流的重大变革或者消亡而消亡。


user avatar   excited-zyb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近)未来的城市,可能是以餐饮业为中心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餐饮业对于信息传递的效率最不敏感。

我们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从两个维度去看:

  1. 信息采集 / 传输的效率:有多少信息可以方便的采集、并远程传输?
  2. 物质的采集 / 传输效率:传输物质的效率有多高?

我们假设,只要远程传递信息、物质的效率接近甚至超过面对面的效率,人的集聚就是没有意义的。

信息传递的效率会越来越高,同时物质传输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但是从现在的趋势看,物质传输效率提升的速度,可能比不上信息。这就会造成一些问题,比如外卖的成本可能没法降的那么低……聚会吃饭也很难远程的做。所以信息传递的效率是最容易解决的。

信息

现在开视频会议,只要屏幕够大,录音够好,网速够快,基本上和真人会议的体验差不多。我所在的实验室,老板经常和我们开视频会,沟通非常顺畅。即便要在白板上写字,大家也都能看得清,毕竟摄像头的清晰度也在不断提高。

全息影像当然会更好,身体语言会传递的更清晰。

但我想说的是,即便现在没有全息影像,开会的体验也够好了……

唯一觉得差的,就是录音的音质。如果你有和人面对面交流学术的经验,你就会知道,音质真的特别重要。一句话说不清,可能后面的逻辑就接不上了。

视屏方面,AR、VR都已经可以用上了,只不过目前还没看到大规模的应用。


总而言之,远程会议的体验已经足够好了。而且考虑到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开会,只要画质、音质够好,体验是可以远超面对面会议的。

物质

物质传输的效率受能源供给的限制,成本很难降到和传递信息一样。

一个简单的逻辑,就是运输物质需要能量。至少需要提供让其加速的能量。

有人可能会提3D打印,这样就只需要传输信息了。

但这个的前提是,你的打印机可以打印任何人类可以生产的东西。但有的东西要万吨液压机来造,3D打印恐怕力有不逮。还有就是传输生物,3D打印机在可见的将来也很难去做到。


所以总而言之,传递物质的成本,其下降速度会远远慢于信息成本的下降。

这就回到了我们前面的论断:未来的城市 / 社区,是以餐饮业为中心的。

未来

未来的城市 / 社区,可能是以餐饮业为中心的。

之所以写的是城市或社区,是因为可能城市的规模没有必要那么大。

但餐饮业仍然大概率处于中心地带。

我们前面说了,物质传递的效率可能不会提升的那么快。所以我们就要问了:


信息高效、物质(相对)低效的社会,还有什么可以把人聚集到一起?

答案是:需要频繁传递物质的活动。


这样的活动有哪些呢?

  • 聚餐;
  • 工业制造;
  • 实验、材料科学;
  • 需要亲密接触的活动
  • ……

但上面所有的都能占据城市 / 社群的中心地带吗?

并不都是,因为还要考虑需求的频次。

这几个中间,普通人需求最高的,就是聚餐。


几个人聚在一起吃饭,别人觉得好吃的东西,你想吃。却隔着屏幕,要送来也要好几分钟,说不定还要运费,这种体验绝对说不上好。

真的不能远程聚餐吗?

要远程聚餐也可以,除非能源接近免费,比如可控核聚变搞出来了……

参见我的另一个回答:

否则你的运输时间和成本永远是个矛盾,而时间本身也是个成本。这就会导致物质运输的成本不会无限下降,要么付出能量,要么付出时间。


所以说啊,大吃货国,大有可为。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次离作者这么近,纪念一个。


我的回答是个有些伤感的故事。


☞通信延迟

因为25号的晚上,由于知乎回答次数限制,我的回答只能在27号或者28号发布和交流,跟四十年前的电报差不多的效果。


☞E=MCC

延续个人单向时间轴的习惯,故事又从我的爷爷年轻的时候开始。

上世纪中叶的普通农村,我的爷爷跟我的奶奶结为夫妻,他们连我爸的具体出生日期都没能记下。具不完全记忆,他们的结合是在媒婆的介绍下,在方圆二十里地的邻村范围内,选了门当户对的农民背景的奶奶给爷爷。那个时期,像奶奶那样的年轻女性都是要裹小脚的,二十里地,对于她们来说几乎就是人生的地理边界。那年爷爷和奶奶在同样的烈日下共同劳作。差不多的年份,我的外公也迎娶了临乡的我的外婆,门当户对的富裕户,我的外婆没有缠脚。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的爸爸在单位的组织和老乡亲朋的介绍下,通过书信恋爱与我的妈妈结为夫妻,他们准确记下了我的出生年月日,附带下午四点以后天黑以前,这个落地的时间段。根据老相片和书信为证据,我确信这对青年在相距数十公里的工作岗位上相互思念着,期间这距离一度增大到1000余公里,这是湖北跟北京的距离。那年我的父母听着每天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各自的工作。

本世纪的前十年,安分实干而又不会花钱月下的我,在打工岗位上遇到了自己的老婆,经过几年的QQ,电话和email联系,我们见了双方的父母,并于九年前的3月19日正式登记并领取了结婚证,并坚守着各自的家庭角色。我和老婆清晰地记得女儿,儿子的出生年月日,附带打印在出生证明上的具体时间点。翻阅着电脑上的电子照片,我还能回忆起当年压马路,吃火锅,逛商场的点滴,以及上海与德国电话线路上嬉笑怒骂。那年时区已经不是问题,而家就在浦东的某个合租房内。

在2018年往后二十多年的某个日子,我可能会见到我的女婿或儿媳妇,我只能肯定下面几个事实:

他们应该是地球人,和我的孩子一样;

他们应该在某个大城市中,因为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离去,给他们留下了太多的空间要去填补,散居在小城市或者农村的年轻人们,没有太多的朋友去选择以及足够的机会去实践信息带给他们的才智,因为成本太高;

我的孩子们比他们的父母更了解这个世界,虽然深度上可能有些欠缺,这也不怪他们,比如可能那个时候没有土植食物了;

孩子们会有着更多的档案文件,去追忆父母的老去和自己的成长;


一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的两个成员可以在二十里半径,数十公里半径,上千公里半径,甚至数万公里半径内,机缘巧合地相互理解和爱恋。而它,C,依然是那个冷冰冰却又高傲的数字,300000。甚至于一些科学与工程界的前人们都失去了挑战它的信心,或许连兴趣都没有了。

作为一个三维世界的人类,我无法想象出四维世界亦或十一维世界是一个怎样绚烂多彩的画面,或许是画球。但是与我同时代的科学家们通过网络科普告诉我们在五十亿年前,太阳在宇宙八十亿年纪的时候找到了它的地球,而十亿年后,地球也俘获了它的月球,在时光的网中,在稳定的轨道上直至太阳的死亡,用引力波记录述说着自己的故事。而宇宙依然沉寂,神依旧是吝啬的。


☞吝啬与误差

知道处女座有什么特征吗?

只能接受4×3或者3×4,1×12或者其他的矩阵是缺乏美感的异端。

因为

吝啬。

吝啬是神的美德。香浓公式,吝啬鬼的面具之一。能量守恒是面具之二。


知道恋爱中的男女最喜欢做什么吗?

猜!

通过电话中的语音,背景,呼吸,甚至电啸叫中去猜测对方的表情,思绪,动作,甚至是周边可能存在的别人。

通过交流的文字,捕捉其中的笔误,语法的瑕疵,甚至是信纸的折叠方式和折叠的次数,或者是文字的行数,以还原出写信时的天气,气温,湿度,地点。

通过视频捕捉他/她脸上细微的抖动,眼睛突然的闪光,期待心有灵犀的笑颜,以至于透过视频都能感受到属于个人的味道。

猜,通过它不断地预测,识别误差,校正,再预测,以得到心中的那个人的侧写。

因为相对论告诉我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美是比较出来的。

误差,

是神的智慧,熵,则是它智慧的体现。


☞回归

作为一个要过日子的男人。

在煽情,放肆,细腻,造作,分泌多巴胺之后,终抵不过地球引力而圣贤回归。


在有限的资源下,男人和女人们总要找到熵的捷径,去改造世界,理解世界,这是自然的力量。有捷径必然有取舍,且无穷尽。某一天技术工程师们会让低头族会变抬头族,而抬头族也会老去,用着于世落伍的技术,与后辈们进行交流,此时距离内的直接交流比依赖技术系统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就像父亲喂给孩子们的第一勺糖水与孩子的第一个微笑,不在一个维度,就如傅里叶告诉我们的,信息交流的实现在于转换,距离只是物理的跨越。




     

相关话题

  怎么看待我国科学家捕捉到幽灵粒子这件事? 
  WIFI对人体有害吗? 
  有什么事情,在科技落后的时候做了会付出惨重代价,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却相对轻易做到? 
  我是一个运维工程师,每天都被各类事件搞得焦头烂额,顾此失彼,怎么才能摆脱这种局面呢? 
  如何看待华为推出的手机更换内存服务? 
  如何看待长春光机所 EUV 光刻机进展? 
  美国普通工人工资,为什么高出中国工人工资那么多? 
  深圳未来(2025~2030 年)会衰落吗? 
  有没有哪种机械装置的设计用了很多年后突然被某个奇思妙想改进了? 
  在外太空真的能像《火星救援》里扎破手套控制自己飞吗? 

前一个讨论
每天不吃主食而用水煮鸡蛋代替会怎么样?
下一个讨论
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是什么?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