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2019 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华为出货量下跌 7% ,小米暴涨 31%? 第1页

  

user avatar   qing-she-xian-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政府对华为所采取的的各种措施,从结果上来讲确实在海外市场对华为造成了负面影响。而苹果借着这股东风,通过产品线的积极下探,很好的转化了华为的高端机用户。

下图是CAnalys的数据,Q3和Q4的数据变化,很好的体现了两个品牌销量的趋势转化。

题目的数据源是IDC,看这种第三方报告的时候,我一直建议综合各家的来看,比如公开渠道能查到的这些,什么Counterpoint啦,Canalys啦,IDC啦,GFK啦。作为厂商,一般都是和某一家有着比较密切的合作的,出于商业目的会定制一些报告,这其中的数据也许是没有水分,但是毕竟有商业关系,我们也不好讲。

根据安东都护府长史的数据,中国市场大盘和各个品牌的走势来看,华为在国内是一骑绝尘的。


海外市场的下滑,与国内市场的上升,这种鲜明的对比堪称是冰火两重天,那滋味应该是有些酸爽的。

我们需要看到,在中国市场如此强劲增长的情况下,全球大盘中的华为还出现了-7%的下滑,可以想象华为在海外市场承受了多大压力。

美国政府对于华为的打压,对华为所采取的的各种手段,不客气的讲,如果放在其他任何一家公司上,不管是vivo oppo 小米哪一家,估计都要直接宕机,最少也要掉半条命。

美国政府对供应链的限制,华为通过本土供应链的切换,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这一措施的冲击。

美国政府通过对安全问题的高举高打,在海外市场的运营商渠道对华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短时间是无法立即解决的,需要时间去缓和,现在丢失的市场,等政治因素消退后迟早是能拿回来的。

美国政府通过谷歌对华为限制GMS的提供,这一措施目前看来是最深远。除了苹果,整个智能机行业构建的基石就是安卓系统。在国内市场因为一些原因,我们对这一点感受不深,而在海外,与安卓系统绑定的GMS提供了绝大多数用户需要的服务。

如果打一个比方,安卓系统意味着政府的管理的话,那么GMS更像是水电煤,道路交通,医疗教育这些政府所提供的基础服务。

在我看来,美国对于GMS的限制,对华为所造成的困扰,要比前两点更为严重。这也是华为要强推HMS的原因。

供应链的问题,对中国来说是问题么?整个电子产业基本没有中国无法提供的东西,最多是好与不好的区别,而不是有和没有的区别。

渠道的问题,无非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用时间换空间的问题。

而软件的问题,或者说系统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生态的问题,在特定条件下几乎是无解的。因为生态的建立从来不是一件可以用特定资源,特定策略去决定能否成功的事情。

如果华为的HMS能够一举摆脱GMS的限制,不仅仅是对华为的利好,同样是对其他中国手机厂商的利好。

当然,这其中一定是有着持续不断的博弈的,毕竟HMS如果真的大规模投入使用,损失最大的还是谷歌。

正如PC行业里,微软是巨无霸,但是因为有一个Linux,大家不至于退无可退。

手机行业里,或者说安卓机里,我们已经有了安卓(GMS),我们缺少的就是那个Linux。

这里突然觉得有点黑色幽默,安卓当年的诞生,就是基于Linux的内核。

Linux提供核心服务,如安全,内容管理,进程管理,网络和驱动模型等,而安卓则根据移动设备的应用场景,在文件系统,内存管理,电源管理等方面进行修改和完善。

即安卓对Linux的内核做的修改,目的是适用于移动设备的使用。(说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安卓就是移动版的Linux)

帮助厂商避免了微软无底线盘剥的Linux,在其基础上诞生了安卓,而今天的安卓却变成了微软的模样,同样使用者自己在行业里(事实上成立的)垄断地位,去扰乱行业正常的秩序。

这件事里,正面冲突的是中美双方,而具体到智能机这个细分领域,受损的却是华为。某种程度上讲,华为所受的损失,是替vivo oppo 小米等厂商所背负的。


对于小米的增长,其实和华为的处境类似。

华为是国内国外冰火两重天:国内突飞猛进,国外千难万难。

而小米则是同样配方,却不同味道的冰火两重天:国内千难万难,国外突飞猛进。

不过和部分朋友理解的不同,小米海外目前的增长引擎不是印度,而是欧洲。

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小米2019年在印度市场的增长只有5%,在TOP 5品牌中的表现仅仅优于三星,而三星是唯一下滑的厂商。

或者可以这么说,印度TOP 5中四个品牌都在增长,小米是其中增长最慢的。即使不提印度realme这个bug的存在(要理解这个bug,大致可以把魅蓝+乐视+荣耀都套上去综合想象,大概就是那么个意思了),vivo实现了76%的增长,oppo实现了28%的增长。对比之下,小米的5%的增长是黯淡无光的。

而在欧洲,小米的增长则是非常明显(左边是2019年Q2,右边是2019年Q3):

Q2增长48%,Q3增长73。而Q4有着西方传统的黑五及圣诞节购物季,市场会释放一大波需求,可以想象Q4的业绩一样会很好看。

曾经有段时间,我在知乎上一直鼓吹小米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是要崩的。现在回头看,理解错误的是我。因为某些途径,我知道了小米海外所存在的问题,在我个人的理解中,这些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而且在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很大可能会造成崩盘。

之前有段时间去了一趟北非,在摩洛哥走市场的时候,正规渠道(大连锁)基本看不到小米的货,一问才知道,小米西班牙的代理疯狂甩货,而西班牙和摩洛哥只隔着一道直布罗陀海峡,坐船2个小时就能到的那种,导致摩洛哥市场充斥着大量小米欧洲的便宜货,行货渠道基本瘫痪的状态。

这只是一个小点,事实上小米在欧洲有着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问题。

然而我过于看中了存在的问题,而忽视了行业大盘。

小米这样的产品,在国内有多受学生,小白领等收入较低的人群的喜爱,那么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这样运营商占据主导的市场,就有多么受欢迎。不,甚至还要更受欢迎。

运营商确实喜欢高端机用户,因为高端机用户可以带来更好的通信服务以外的增值服务收益。但是运营商更喜欢能走量的机型,因为数量庞大的中低端机用户,才是运营商的基本盘,才能帮助运营商通过看似不赚钱的基础套餐服务,来摊薄通讯网点,基站建设,人员费用等基础成本。

试想一下,如果逼运营商选择,要么放弃高端机用户,要么放弃低端机用户,你觉得运营商会选择放弃哪一个?

同样在印度,Reliance Jio通过超级廉价的套餐抓住了低端机用户的需求,进而实现了自己在通信领域后来却居上的市场地位。

还是那句话:任何C端导向的行业,没有高端就没有未来。但是没有低端,你连现在都不会有。


OK,回到扯远的话题,小米在逐渐攻破运营商渠道后,小米凭借中低端产品线优秀的性价比(作为对比的,大多数是三星那种除了品牌价值几乎一无是处的产品),外加打包运营商套餐后(手机+套餐的总价,低于分别购买手机,以及套餐的总价)所叠加的性价比,通过运营商渠道触达了广泛的中低端市场。

这就是大趋势。刚工作的时候,我以为能力最重要,所以各种作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获得不同的能力。等这两年年龄大了,才意识到行业里趋势才是最重要的。

公司不缺有能力的人,对公司来说行业大势才是重要的,员工的作用只是根据趋势,把公司的战略进行落地。行业趋势决定的是50分或者100分,而员工所能决定的无非是45分还是55分,95分还是105分。哪个重要,无需多言。

可能我明白这个道理太晚了,所以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的样子,哈哈哈。


题目问,如何看待,其实能如何看待?都是大的趋势变化,都是不以个人或者小团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变化。

华为无法解决中美之间的冲突,而小米只是借着运营商的渠道提供符合运营商用户所需要的产品。两者都是大趋势下的体现。

最后用Counterpoint的两幅图作为结尾:

1、小米Q4全球从2018年的25.6增长到2019年的32.7,增加了7.1个million,而全年的数据从2018年的119增长到了2019年的124.5,只增长了5.5个million。

即如果没有Q4,单纯是2018年Q1-Q3和2019年的Q1-Q3作对比,小米全球是下滑了。算上Q4,小米2019的全年增长为4.6%。

2、华为Q4全球从2018年的59.7下降到2019年的56,减少了3.7个million,而全年的数据从2018年的205.3增长到了238.5,增长了33.2个million。

即Q4华为确实下滑了,但是从全年来看,华为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增幅16.2%。


总结:数据是不会骗人的,骗人的只有人。有意识的选择特定的数据,来印证自己的主观观点(单纯为了吸引流量,亦或者是存在利益关系的公关稿),其实并不是多么聪明的做法。


user avatar   ghostwolf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米暴涨31%,其实这个数据也有一点问题,看了一些回答,感慨知乎水准下滑的太厉害了,连京东评论数都拿出来做依据了,或者说知乎科技数码频道的水准一直都这样,我来回答一下这个吧。

这个数据来源是IDC,在说数据之前我们先说下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我贴一篇我2014年写的文章,虽然不够准确但是可以让你有个大致的认知。

IDC的数据怎么来的呢?也是根据厂家数据、渠道数据等几个维度通过自己的模型估算出来的,不是厂家说多少就是多少,这个 @刘延 应该比较清楚,你们多关注一些值得关注的人。市调机构的数据模型也是在不断优化的,IDC公布的这些数据只是早期的粗算,后面可能会有微调,所以出现了 @刘旻斐 说的情况,不同的是小米这个更加特殊。

今年5月份的时候小米发过一个声明说自己一季度出货2750万,高于IDC的统计,随后IDC也承认了这个数据,把小米2019年Q1的出货量调整为了2750万。调整数据怎么调整呢?不能凭空多出来吧,所以2018年Q4的统计就少了,这又跟年底压货之类的有关,货就是那么多统计到哪儿对小米而言很不一样,因为小米上市了,这也是小米发公告的原因。

如果按照IDC一年前公布的小米2018年Q4的数据出货量为2860万台,2019年Q4同比增长为14.68%,依然是同比增强最快的厂商,这个成绩也很好,但是远没有31.1%这么夸张。

综合目前所有的市调机构的数据可以看出来的是国内市场只有华为是正增长,小米自然也是负增长的,显而易见小米的出货量增长主要来自于海外市场。小米海外市场增长最大的贡献来自于欧洲,印度目前比较稳固但是增长也到顶了,Canalys 发布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小米同比增长73%。


周受资前不久说“目前小米于这些市场的发展态势良好,以西欧为例,小米已经成为排名第4的智能手机厂商,增速高达90%。

IDC官方的看法是:

小米市场重心转移到海外以来,印度已经连续第二季度成为其最大的市场。排灯节期间的网购节支撑着2019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印度市场的业绩。网购节之后,Redmi 8/Note 8系列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支撑了小米年度总出货量。但小米也面临不少挑战,如渠道管理问题、在印度与印尼市场遭遇真我(realme)的激烈竞争等。在国内,小米推出了配备一亿像素摄像头的CC9 Pro,但量级并不大。因整体利润率偏低、缺乏线下渠道支持,小米未能够从与华为的竞争中获取市场份额。


华为则刚好相反,因为谷歌的GMS授权问题,这对于手机的海外销售影响非常的大,没有直接崩盘我认为就已经很厉害了,华为现在全力拼国内市场,国内的竞争对手都非常难受


华为目前力推HMS,前不久还跟欧洲的TomTom达成了地图的合作事宜,运动健康已经开始替换了,华为HMS未来会如何不清楚,我希望成功,苹果当初换地图也不容易,谷歌垄断真不是好事儿。


看下IDC的官方对华为的总结这段叙述非常的有趣:库存较高,Mate30定价,渠道愿意与华为合作,品牌价值高, 渠道商融资,海外受影响。个人总结的话就是华为和渠道都看好未来,所以有这定价和融资,品牌在上不怕库存,毕竟大不了降价就好。

华为在2019年第三季度累积了较高的库存水位,第四季度出货量出现了预期当中的下滑。华为国内市场面临库存消化的问题,而Mate 30系列的定价更成为了另一个限制因素。但不管如何,国内渠道商仍愿意与华为合作,因为华为在国内的品牌价值要高于主要竞争对手。再加上渠道商可以享受融资支持奖励,华为仍然能够不断向渠道出货。但在海外市场,华为仍然面临重重困难。华为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际市场发布了Mate 30系列,但因为没有预装谷歌移动服务,出货量受到严重影响。

销量的上升也好,下滑也好,有起伏是正常的,我希望厂家能做出好的产品,提升好的品牌形象,这才是最根本。


user avatar   Ryanask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看把华为急的,推广平台直接佣金提高了。

所以,看看华为主推的哪几款手机?

一、荣耀20青春版。

当然咯,促销就是降价了,定为年轻人(学生党)。

二、荣耀20 pro

当然咯,定为还是年轻人,就是稍微能有点预算的年轻人(能自己兼职的?)。

三、荣耀V30

定为是性价比党,也就是想有性能(如mate系列),但是不想花大价钱的。


所以,看看小米主推的哪几款手机?



推都懒得推............


你说,这是不是从侧面说明了,有销量后就飘了呢?


另外,小米10要发布了,用LPDDR5,貌似速度贼快。

LPDDR5

常程比喻称,对手机而言内存是河南到北京的动车,LPDDR5相比于LPDDR4x是革命性的一代,相当于把河南到北京之间的动车直接升级为高铁,原来近6个小时的路程现在3个小时就能到达。从专业角度解读,LPDDR5采用多Bank Group模式,增加更多的并行数据通路。提升数据传输带宽,数据传输速率从4266Mbps提升至5500Mbps,传输带宽从34GB/s提升到了44GB/s。

此外,LPDDR5内部有三组电压,搭配新加入的DVFSC和DVFSQ功能,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最终实现省电5-10%。最后,常程也为2020年安卓高端旗舰手机定了一个标准:骁龙865+LPDDR5+UFS3.0缺一不可。


user avatar   lcqaz7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之前分析过Canalys的国内出货量数据:

为避免不同机构统计口径不同的问题,这里再结合Canalys的全球数据再看下。

华为四季度国内出货量同比增长11%,全球市场却出现了同比下滑。

可见海外市场同比下滑明显,原因显而易见是谷歌断供GMS的影响。

从具体数据来看:

今年三季度,华为海外市场出货量是2530万台,去年同期是2690万台。

而到四季度,华为海外市场出货量2270万台,去年同期是3050万台。

从乐观的方面来看,在美国打压与谷歌断供GMS的影响下,华为仍然维持住了海外市场销量,环比下滑并不明显,这是极为难得的。

但是从悲观的方面来看,四季度是华为比较强势的时期,海外同比下滑仍然比较明显。

今年是菊厂最难的一年,一季度的海外销量同比未受制裁的2019年,恐怕会比较难看。

更何况,国内一季度的冠状病毒疫情,对华为更是雪上加霜。

疫情对HOVM在内的各家国产厂商都有不少影响,华为作为国内第一,更是首当其冲。


而且,海外市场中欧洲受GMS影响相比其他地区更大,预计海外销售均价也可能下滑。

华为目前在全力推进HMS,成败姑且不论。软件生态从来不是一朝一夕,预计至少要到明年才有可能看到成效。

早在孟晚舟被逮捕时,本人就说过:

智能手机及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已经成为人类世界产业链最长、涉及就业最多、总利润最高最赚钱的产业链之一,成为贸易战焦点只是时间问题。

而美国最近的行动,无疑是最好的注脚。

正如知乎网友 @江中曾有月 分析的那样:

特朗普确实打中了华为的七寸,下手稳准狠,以安全之名禁华为,没能封住5g运营商业务发展,却给了消费者业务最大的压力。
曾经无数人包括华为内部也在幻想,美国真正担心的只有5g运营商业务。但在美国以笔记本系统是民用产品的借口松绑了windows系统(省三百的华为笔记本卖的很好),继续对同样民用品安卓生态控制服务gms继续封禁后大概也清醒了一点。
以消费者业务为根基构建的芯片产业链和由手机孵化出的智能家居iot产业链,对美国企业怎么可能没有威胁?
今日之争,不为过去,所谋在未来。
封禁华为将是美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基本“国策”,不要抱任何幻想,不要抱任何幻想。

可以预见,智能手机业务作为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核心,未来仍然有不少艰难险阻。

好在,菊厂智能手机之外的消费者业务,可以说是全线开花。

以平板为例:

根据IDC的国内平板市场数据,2019年三季度华为平板出货量同比增长24.4%,市场占有率达37.4%,超越IPad成为国内市场第一。

这还只是三季度的数据,主要是由于M6的拉动。

四季度随着MatePad Pro的发布,预计华为在平板市场的增长仍将持续。

我个人认为,硬件的迭代只是其中一方面。

华为在平板乃至整个生态软件方面的突破:“平行世界”与“多屏协同”,在目前显得尤为重要。


以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为例:

根据IDC国内可穿戴市场数据,2019年三季度,华为同比暴增188%!

华为智能手表Watch GT2更是成为爆款, 上市45天销量突破100万,比去年的Watch GT系列百万销量时间提前了3个月。

另外,华为的5G也相继在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取得突破,我个人对华为未来的发展仍然充满信心。


小米这边:

Canalys的数据是同比增长23%,IDC的数据是同比增长31%。

不论采用何种口径,四季度小米同比大幅增长是肯定的。

当然,最权威的数据,还是要看小米自己的财报。

仅从Canalys的数据来看,四季度小米国内出货量810万,全球出货量3300万。

之前翻过小米2019上半年报,印象中没有公布各地区营收占比,海外营收占比还不好说。

但仅从出货量的角度来看,虽然国内下滑严重,但小米的海外化相当成功。

考虑到华为海外承压后继续发力国内市场,再考虑到目前的疫情,海外市场的拓展,对小米而言是个好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在印度市场守住了第一的位置,目前尚未被OPPO+Realme超越。

我在此前的回答中曾经说过:

我认为,中国市场的竞争结果往往具有前瞻性,中国市场是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竞争力的风向标。
往往是在国内空前激烈的竞争中被边缘化的品牌,被迫向海外开拓,以其在国内厮杀练就的综合产品力,迅速占领海外市场。

但这目前只是个人观点,过往也面临一些争议,尚不能说是行业共识。
然而,一旦小米的印度市场沦陷,不仅对小米自身极为不利,更意味在“中国市场风向标”的观点上加了一枚极重的砝码。
如此一来,对于在中国市场下滑甚至出局的苹果、小米和三星都极为不利。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米守住印度市场第一相当重要。


不过,本人仍然不放弃之前的设想。

因此,继“锤子三大公理”之后,本人提出“锤子前瞻性假说”,具体内容如下:

在智能手机行业中,中国市场的竞争结果往往具有前瞻性。

因此对于中国厂商而言,海外化是很重要。但率先海外化则未必是好事。

同时有且仅有锤子,既不需要海外化,也不需要国内市场,只需要完成对子公司的收购即可。


最后,本来问题中没提苹果,但是知乎科技盐究员哈哈哈的回答实在太不专业,因此简单说两句。

好巧,他说的那个回答我也回答过。

当时我就指出,iPhone11定位偏线上,线上销量表现不等于总销量。

iPhone的出货量与零售量,我在专栏文章中已经分析过,根据信通院的数据:

2018年9~12月,iPhone出货1662万台。

2019年9~12月,iPhone出货1610万台,同比微跌了3.1%

上述数据,跟京东iPhone11销量和去年同期iPhone XR的销量对比,趋势一致吗?

到现在还认为“京东销量iPhone11超越Mate30系列”,等于国内总销量也是如此,这未免太不严谨了。


目前苹果和华为都没有公布各自机型在国内的出货量,只能估算。

iPhone 9~12月总出货量1600万,而据称这一代新机里iPhone11销量占比超50%,看起来不错?

然而问题在于,每年苹果的销量都有相当部分来自于旧机型。

上述的1600万,是包含iPhone8、X、XS、XS MAX等旧机型在内的总出货量。

iPhone11占总体的比例,乐观估计40%,今年国内出货量也就是640万。

华为Mate30系列,可靠数据只有华为11月底官宣的60天出货量超700万。

而到12月底,产业链有爆料称华为Mate30系列出货量超1200万,按照这个数据,12月的销售速度不减反增,有可能偏乐观了。

考虑到Mate30系列5G推迟,销量上5G版占比更大,再结合信通院公布的国内5G手机出货量,个人认为年底前Mate30系列总出货量1000万,应该是个保守估计。

这1000~1200万,有多少来自国内确实不好说,但国内出货量未必比iPhone11低。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苹果四季度强势的很明显。

今年一季度,疫情对全世界都会有影响。但是国内市场会更惨一些。小米和OPPO日子相对好过一点。

华为国内比例比较大,线下有相当比例,一季度影响会更严重一些。

苹果的iPhone9不知道能不能如期推出,如果能推出,国内中高端压力会很大。

三星s20 ultra会是今年上半年的安卓机皇,高端市场会挽回一些。

小米的数字不太正常,要和明年一季度一起看,才能有结论。


user avatar   xie-jun-xin-0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种点豌豆。

还有冰瓜、坚果、地刺、玉米加农炮、各种菇、向日葵。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给他们套上南瓜,还有检查门口的小铲车是否运作正常。


user avatar   cang-yuan-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应该派解放军去保护我们的自由贸易权力,如果英国人不肯的话就打进白金汉宫,火烧温莎堡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华为于 4 月 8 日发布的全屋智能产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华为手机比小米到底强在哪里? 
  如何评价 OPPO 副总裁表示,「国内高端市场只有苹果、华为两家,OPPO 希望成为第三个玩家」? 
  花3000至5000买华为MatePad pro的人是怎么想的? 
  怎么看待爆料称「小米 MIUI 13 将有不小改动」? 
  华为正式公布 P50 系列机型,尚未确定上市时间,你对这款产品有何期待,前景如何? 
  如何看待小米高管常程写的小米10青春版文案? 
  京东方是华为扶持起来的吗? 
  华为商城再开售 HUAWEI Mate 40 Pro 5G 手机,售价 6799 元,值得入手吗? 
  如何看待红米 K30 Pro 在发布两个多月后官方降价 700 元?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小米 10 全系标配 LPDDR5 内存?
下一个讨论
人们常犯的逻辑错误有哪些?





© 2025-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