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在荷兰读过本科和研究生学位的过来人,看到题主的问题,忍不住想要来分享一些自己的求学经验,以便能够为后来人答疑解惑。
回想当初,我是以A-level课程数学、进阶数学和会计三科成绩,外加IELTS成绩 6.5/7 综合起来,拿到荷兰莱顿大学国际研究专业(BA International Studies)录取offer的,我的本科专业方向是East Asia。
在本科专业就读期间,还到韩国启明大学进行过短暂的交流学习。
在本科毕业时,我的GPA是7.2,后来又申请到本校亚洲研究(MA Asian Studies)专业方向的硕士学位项目,主攻History, Arts and Culture of Asia方向,同时兼修Critical Heritage track。
促使我选择留学的动因其实并不复杂,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我所生活的三线小城市里,留学已然成为一股流行风潮。
原本希望通过高考,实现人生逆袭的我,偶然间参加了一个讲座,思路也豁然开朗,为什么不到世界各地去转转看看呢?
于是在这样一股意念的驱动下,我在高中学习阶段就参加了留学机构开设的A-level课程,并且在高中毕业前,顺利完成了数学、进阶数学和会计三门课程的测试,在此期间还参加了三次IELTS测试。
凭借A-level课程成绩和语言测试成绩,成功申请到了荷兰莱顿大学。
之所以没有选择美国、英国、加拿大、澳洲这些热门的留学地区,主要是出于三点考虑:
首先,荷兰留学费用相对较低,以我就读的莱顿大学为例,本科三年,一年学费和生活费加在一起大概是16万元人民币,硕士学位深造一年,学费和生活费总计不到20万元人民币,对比美国高校动辄一年三十万到四十万的求学成本,选择到荷兰求学,的确会有“性价比高”的由衷感叹。
其次,在我申请荷兰高校留学的时候,很少有中国同学与我有相同的选择,这就意味着,即便是进入到高校中,也不会遇到很多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在环境因素驱使下,与不同文化、语言背景的同学交流、协作,就成为留学期间的主要内容,无形当中也会提升自己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以及世界观养成。
出于个人原因,我本人对欧洲大陆的历史和文化有着很强烈的向往,而文科专业又是我申请的“心头好”。
综合上面这些原因,我果断选择到荷兰留学深造,并且坚持选择文科专业。
在这里,我不妨再介绍一下选校方面的心得。
一般在申请留学院校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参考世界范围内高校排名情况,这些排行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专业实力情况,对于选择理工类、医学类和商科类专业的小伙伴,参考排名情况来挑选高校还是很有必要的。
更何况,如果是想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本科阶段选择名校,到申请的时候,这也是申请人学术能力证明方面一项有力的背书。
而我之所以选择莱顿大学,一方面是考虑学校综合排名比较靠前,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学校教学理念和文化底蕴的认同。
在2020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莱顿大学位列第67,我所就读的人文学院专业排名在20位左右。
在近5个世纪的建校历史中,莱顿大学更是为世界贡献了笛卡尔、惠更斯、伦勃朗、斯宾诺莎等众多科学文艺巨匠。
这样一所高校,怎么能不让我心生向往呢?
想要申请荷兰的大学本科,一般有三条路径,下面我一一进行介绍。
第一种方式是我当时的选择,通过参加A-level课程学习,提交相应课程成绩来申请荷兰的高校。
这一方式由于需要的资料并不是很多,而且不需要进行学分转换,所以整体过程比较简单。
第二种方式是以高考成绩作为申请材料,要求就是高考成绩达到国内“985”工程院校录取分数线。
第三种方式是先在国内大学修满一年学分,以第一年学科成绩、学分绩点、TOEFL/IELTS成绩相结合,来进行申请。
如果是选择以高考成绩和大学第一年GPA来申请,一定要提前关注荷兰高校的录取要求,在申请准备时做到心中有数。
在这里要多说一句的是,一定要在申请前保持与高校招生办的联系。
除了问清楚招生要求外,还要在资料提交期间问清楚成绩单是否符合录取要求。一些高校对某些录取限制条件的调整还是比较灵活的。
以我自己为例,上文说我在高中的时候参加过三次语言测试,前两次由于偏科原因,一次口语小项没有达到要求,第二次则是写作没有达到要求。在提交过第二次IELTS成绩后,我与莱顿大学的招生办取得联系,和招生老师沟通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告诉对方自己正在准备第三次语言测试,合格后会提交成绩。
于是,招生办就根据我的情况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说到莱顿大学国际研究专业就读体验,我还是感触颇多的。
在申请之前,无论是老师还是身边的同学,很多人都建议选择商科专业,诸如会计、金融方向,或者选择理工类专业方向。
可能是刻板印象,大家普遍认为文科类专业课程难度比较低,学习价值不高。
而我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到底。
当我真正进入专业内,开始课程学习后才发现,专业课程学习难度远没有想得那么简单。
先说整个专业内,中国留学生仅有10个,其余全是欧洲脸,交流问题成为首先要突破的难关。尽管自己顺利通过了语言测试,但是真正用到生活和学习实际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那点语言积累远远不够用。回想申请的时候,浏览到学院官网介绍,该专业可以选择一门或者多门外语进行学习,我甚至为此信誓旦旦地要一口气学他十门八门的。结果,开课第一天,直接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老师讲的内容我基本上啥都没听懂。
这一下我才意识到,在语言方面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莱顿大学为学生提供交换学习、辅修课程或者实习的机会。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到韩国启明大学进行交流学习,一方面交流学习过程中可以接触到日语、韩语课程,另一方面,对不同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接触,也有利于对专业内知识的理解。
除去这些体验式学习,日常学习内容也非常丰富,文本学习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专业名词需要记住,课前阅读则是每次几十页的专业内容,导师还会时不时地举办辩论会,要求同学们对各类国际事件要有整体理解和自己的观点。
总的来说,专业课程整体学下来,还是非常有挑战的。
我曾看到一些观点认为,欧洲一年制的硕士学位深造项目根本学不到什么。在这里我必须要站出来为此正名。
首先来说,欧洲高校普通硕士学位项目都是一年制的,但是对于注重外语能力的学位项目或者是Research Master学位项目,则需要额外进行一年时间的外语培训。
再说录取要求方面,荷兰高校对于高等教育录取要求一向比较严格,尤其是U类大学,研究生项目申请淘汰率非常高。
还是拿我自己来举例子好了,我本身没有进行学术方面晋级和突破的诉求,所以在申请研究生项目的时候,就选择了本校的普通硕士学位项目。即便如此,申请时也一样要提供申请专业课程基础证明,同时毕业论文必须在7分以上,否则根本不会给你提交申请的机会。尽管作为荷兰本国高校毕业生,不用提交语言成绩,但是学分方面还是要保证在10-15 EC(莱顿大学使用EC学分,评分标准是10分制)。
对于申请该专业研究生项目的留学生来说,学校还会推荐他们读一些pre-master文科课程,如果你认为这是前置要求,也未尝不可。
在专业项目学习内容方面,学校提供两个专业方向作为主修内容,课业表现优秀的同学,还有机会到其他合作高校就读双学位。当然,这还意味着整个一年的硕士学位深造期间,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一年下来至少要写上4W字的论文,这还不算日常的小作业内容。
冲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欧洲高校的硕士项目深造还是称得上“含金量十足”的。
在申请研究生项目的时候,需要重点准备这两项内容:
第一,学科成绩。这一点上文已经重复多次,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还会有额外的要求,但是保证课业成绩足够漂亮,总是没有错的;
第二,文书资料。文书方面内容包括,PS(个人陈述)、CV(简历)和推荐信。由于文书方面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准备的时候一定要针对校方要求,投其所好。比如,学校侧重学术研究,那么在资料准备时,要重点突出研究成果、专业学习能力,如果专业更看重应用能力,那么资料内容就要重点写写自己的实习、实践经历了。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后来人顺利进入心仪的高校。无论是欧洲院校还是美洲院校,只要能踏踏实实参与到专业学习当中,对自己能力提升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