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英国在战略上没输(也没赢),在战术上实际上是赢了,在战场上输了。德国在战略上大败亏输,战术上也是输了,实际战场上赢了。
这场战斗的背景,转自维基百科:
“1916年在德国海军司令 胡戈·冯·波尔 病倒后,继任的 赖因哈德·舍尔 海军上将的海军战略认为德国海军品质更好,不应再专守防卫 [3] : “通过在任何可能的时机,对担负监视和封锁德国海岸的英国海军力量的进攻性奇袭,同时对不列颠海岸的布雷和潜艇攻击,达到杀伤英国舰队的目的。当这类行动的成果累积到使双方海军实力相当的时刻,我方所有的力量要准备就绪并且集结,尝试寻找对敌不利的战机实施舰队决战。”
所以公海舰队的战略目的是通过不断寻找战机,削弱皇家海军的有生力量,以制造最后对皇家海军有实行决定性一击的机会。毕竟当时皇家海军规模是远远大于公海舰队的(战列舰33:18),这个战略和后来日本的九段邀击是异曲同工的。
再看当时公海舰队计划的战术,转自维基百科:
德国计划以弗朗茨·冯·希佩尔海军中将率领的5艘战斗巡洋舰为主力的战队,引诱戴维·贝蒂海军中将率领以6艘战列巡洋舰及4艘无畏舰为主力的英国战队进入公海舰队所设的陷阱。
以一战的海上战术来说,一般是由双方航速较高的战巡舰队对敌方的主力舰队进行侦查,从而提供信息给己方主力舰队抢占有利阵位。战巡在速度上能够甩开战列舰从而可以拒绝交战,同时也确保对巡洋舰火力上的碾压,导致实力相近的两个舰队必然会有一场战巡对战巡的前哨战。德国人就是准备以己方稍弱的战巡舰队为诱饵,引诱贝蒂的战巡队伍进入包围进而被围歼。
如果这个战术方案得以完美实施的话,贝蒂的战巡舰队会被包饺子。失去了前卫舰队以后,皇家海军将会因为战场信息不对等,要么选择拒绝交战,避免在劣势情况下和公海舰队发生决战,等待战巡舰队的补充;要么就是凭借舰队数量优势进而孤注一掷的赌国运。不论哪种情况,德国冲破英国的海洋封锁的机会就来了。只可惜:
俄国在芬兰湾口击沉德国“马格德堡号”轻巡洋舰后,俄国潜水员在德国军舰残骸意外发现了一份德国海军的密码本和旗语手册,并将其提供给英国,使英国海军本部轻而易举地破译了德国海军的无线电密码。这让英国海军知道了德国的计划。
所以德国人压根没有机会来实施他们的这个战术,英国人将计就计的派出了贝蒂的战巡舰队,同时杰里科的主力舰队也是可以很快进行支援的。
最后来看实际战场上的表现,实际战斗过程太长,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索,这里只贴战损对比:
英国本土舰队损失十四艘舰艇,而德国公海舰队损失十一艘,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英国本土舰队吨位损失多于德国公海舰队。但在战斗结束后的六月二日18时的统计显示本土舰队仍有27艘包括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主力舰可以随时投入战斗,公海舰队方面在同一时刻只有10艘主力舰可以随时投入应对,因此可以认为公海舰队并未能打破本土舰队在北海的数量优势。
最后总结一下:
在战略上,英国皇家海军依然维持对德国公海舰队的压倒性优势。对于英德之间来说,英国在战略上是赢了的。但是对于英国本身整体的战略来说,这是自特拉法尔加胜利以来第一次有人在正面战场上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而且英国在优势兵力优势情报下战局打的十分难看。(皇家海军官兵依然勇敢善战,只是弹药装备很拉稀)而这也是皇家海军衰落的最早征兆。对于英国整体的战略他们是输了的。
另一方面,德国则彻底失去在海上挑战英国的机会。虽然德国依然有10艘主力舰处于可以随时出动的状态,可以维持一个存在舰队的水平,但是日德兰的这个结果代表了舍尔战略的彻底破产。也就是在这之后德国开始了无限制潜艇战。
在战术上,德国的失败在于没有成功达成他们任何一个预设的战术目标。他们既没有歼灭贝蒂的战巡部队,也被迫在没有提前削弱皇家海军大舰队的情况下做主力决战,同时在交战时没有对大舰队打出有意义的交换比。
另外一边的英国则成功破解德国的战术目标,既保住了他们的战巡部队,又痛击了德国主力舰队。
最后在战场指挥上,英国这边贝蒂尽管某种程度上是作为将计就计的诱饵,但是他选择在迎光下风的情况下对希佩尔的舰队开战,导致瞄准困难,命中率大大低于德方。同时舰队脱节,在双方接战时,整个舰队6艘战巡只有旗舰狮号和长公主号位于正确的交战位置,整个舰队6艘战巡只有长公主号做出了正确的瞄准。如果不是4艘新式的QE级战舰及时赶到的话,日德兰海战怕是整个结果就要改写了。之后赶到的大舰队利用情报优势(和贝蒂没啥关系,是另外的巡洋舰队探到的)两次成功抢占T头打跑了舍尔的公海舰队。
德国方面则是战巡部队在希佩尔的指挥下,尽管数量处于劣势,但是成功的在短时间内重创英国战巡部队,如果不是英国第五战列舰分队赶到,甚至可能直接把英国的战巡部队吃掉。在战列舰加入战斗后,他们依然成功溜走,并且在之后的战斗中两次掩护舍尔的主力舰队撤出战斗。同时舍尔指挥的主力舰队在情报不占优的情况下,两次及时的认识到了正确的战场局势,而在交换比占优的情况下撤出战斗,避免了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