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尤其东北、内蒙,萨满文化影响很大,有很强的自然崇拜、动物崇拜,所以对野生动物的喜好的确明显低于南方地区。
最近网上说东北的野味只有野菜,这不准确,野鸡之类我还是看过的,但喜好人群确实不多。
我再再再再强调一遍,我没说北方没有吃野味的现象,我说的是喜好人群不多。看东西一目十行没什么,可要是一目十行,就别瞎评论。
几十年前,东北的确有偷猎,但基本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皮草,狐狸、貂、鹿皮等等,熊和虎偷猎并不多,国家管的也严,但小动物打没了,大型虎狼自然也就稀少了。
百余年前,东北人打狍子吃,主要因为当时开垦出的耕地还很少,而且狍子这种动物,以傻闻名,好打,现在已经不可能了,狍子已经是重点保护对象了。
萨满教文化在东北和内蒙东部影响最大的就是动物崇拜。山东、河北部分地区也有。
保家仙——胡黄白柳灰——分别对应狐狸、黄鼠狼、刺猬、蛇和老鼠。
这五种动物,别说是吃,你就是误伤到它们,都会被家里的老人训斥一通,弄不好还烧香拜佛祈求宽恕。而这五种动物,正是许多疾病的源头。
在萨满文化中,野生动物不仅高于人的存在,有些直接被奉为神明。
许多东北农村,家里若进了狐狸,黄鼠狼,蛇这类动物,那是胡奶奶,黄大仙来你这串门儿,不仅不能打杀,还得恭恭敬敬地请出去。当地人相信,若是打杀,家里必遭报应,更别提吃了。
至于蝙蝠、蜈蚣(北方的昆虫体型很小)、蜥蜴这类动物,北方地区少而且小,想吃也没有。
——补充——
南北的确有许多生活、习俗上的差异,关于南北野味的论调,也不是最近才出现的,为什么谈这个就变成噱头了呢?野味现象在全国都有,但无法否认地区间程度上的差异,这个不能谈么?我们也要被政治正确绑架了?
我无意引战——注意我说的是萨满文化的影响!影响!不是信仰,我们国人都没什么信仰,萨满文化更像是一种民俗禁忌。只要是北方人,尤其东北、内蒙,多少都听闻过。
我也没有捧北方的意思,只是试图从民俗禁忌文化来解释这种现象。
当然,饥荒时,管他三七二十一,都会吃,但不是常态。注意下面的表述——北方不是没有野味,只是相对少。有人把熊掌都搬出来说事儿了,那熊掌能跟小型哺乳动物的数量相比吗?能在市场大批量卖吗?难道非让我们说,在野味问题上,南北没有任何差异吗?
评论区有中华神杠,都扯到渔猎时代去了,那跟我们现在说的野味,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以前,人们打猎,是为了生存而吃;现在,吃野味的就是一种猎奇心理,完全为了享乐。
我说城门楼子,你说胯骨轴子。
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
我相信在教育与卫生的普及下,选择野味的人会越来越少,但在此之前,聊聊还可以吧,而且我原答案只是在说北方为什么野味相对少,完全没引战的意思。
我在另一个答案里看到有答主反对以南北差异为噱头引战。
我同意一半——我也反对引战,但南北差异不是噱头,是事实。
个人愚见
订阅号《弹幕集》
见过野鸡。。。
尾巴长长的那种。。
树林子里顺着公路满地跑。。没逮住。。
三十年前吃过野兔子。黄色毛毛那种。。
一股子土味。。再也不想吃了。。
后来跟同事领着他们家灵缇去打猎,跑了一天也没见着兔子毛。。把我累个半死。。
我不喜欢野味。。可能是因为没吃过好吃的吧。。像南方人可能真的环境条件允许,更容易接触野味,可能真的觉得好吃。。。
说实话我不明白为啥让果子狸次次背锅。。吃过的说说到底有那么好吃吗(´・ω・`)
以后估计好吃也没人吃了。。
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