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南北经济和政治地位不平衡啊。
南北冲突(×)
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舆论输出优势(√ )
各种“地域黑”,本质上是政治经济在文化舆论上的反应,国内目前的主流文化仍然是偏中部和北方的,就像普通话的发音,以北京味儿和北方方言为基础,经济基础仍是国有经济而非私营经济。
就像冯巩小品里那样,哪里有钱,哪里有权,哪里的口音就显得更“流行”,更“高贵”。
中国的政治重心在北方,权力重心和根基主要在北方。但经济重心在南方,各种经济资源流动倾向于南方,所以会催生出民间话语权争夺对实际政治话语权掌控的“自我调节”,产生一种另类的平衡(官方话语权北方发达地区占优,民间话语权南方发达地区占优)。
有了话语权,现实中的利益也会出现有利于自己的流动。
所以欠发达的省份和地区,不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是没有话语权的。
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舆论权力一样,五常和发达国家的事情,多小都是大事,而欠发达国家的大事,只要国家够弱够小,多大也是小事。
举一个例子,南方系天天黑山东儒家礼仪多,规矩大,宗族观念浓重。
但是搞笑的事,南方系的大本营广东实际上整个中国宗族观念最重的华南地区代表。
山东的宗族凝聚力以及宗族氛围再浓重也比不过广深为首的华南地区吧?
怎么不见得这些南方系动不动去批判一下华南地区?
就像潮汕地区和广深佛莞都属于宗族文化浓重的华南地区,为什么后者发展好,前者封闭。
单纯拿“宗族”开刀,当个百试百灵的靶子,有点自欺欺人。
关键点就在于外部势力的介入对当地的体制以及利益分配的改变。
否则的话,中西部北方县城类似于潮汕这样的情况还少吗?难道他们的宗族文化强吗?
不见得。
拿南北冲突举例。
你是一个小白的时候,对于南北只有很苍白的文字了解,南方和北方,甚至很多人对于南北的分界都没有明确清晰的认知。
这个时候部分媒体告诉你们了,南北差异很大,南方人不搓澡,北方人野蛮。
把小问题说成大问题,把个别问题写成普遍问题,再来成千上万的标题党如同信息潮流一样向你涌来。
你被沦陷冲倒的概率是极大了,因为这些海量的信息在你的意识里种下了根。
慢慢地,你思考问题更多是这些媒体提供给你的视角去看问题,
所谓拿着锤子,哪里找不到钉子,找不到钉子,还可以定义一个钉子出来。
久而久之,南北差异大就成了你的意识和观念了。
然后你还觉得这是你的独立思考后的理性判断。
然后大声说,南北差异就是大。
历史上,南方主要是北人南下,很多华南地区的风俗本来就是中原习俗。
比如杭州的片儿川、灌汤包,台州的面虾其实都是中原面点。
现在的河南开封还在吃,只不过可能各有变化,调和了一下而已。
你看这些媒体就讲得少。
再看社会心理上,南北双方看待问题的方法、角度、道德判断从整体上看基本一致。
因为都是全国统一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出来能有多大区别?
教育培养认知水平,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教育基本统一,认知上能有多大差异了?
更多是不同阶级所展现的经济水平作为基础所培植出来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水平以及获取信息层级的差异,而导致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的不多,渐而影响到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以及待人接物的不同。
通俗来讲,北方国企干部子弟出身和南方国企干部子弟,他们看待事物的观念和行为方法相同性要更强一点,但是北方国企干部子弟和一般的北方平民子弟相比?
所以谈地域分析和宗族文化的差异化作为主要矛盾来批判,实在是无趣至极。
不要把南北地域差异冲突大作为一种本质、定律去解释现实世界,而要看清楚南北差异冲突大本质上只是一种现象,拿着现象去深究现象,还只是流于表面。
要看透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
有兴趣延伸阅读,推荐一本好书,马列政治学教科书,国人写的,作者是真正的牛人,名字还是不写了。里面对于社会和政治的剖析没有一句废话,全是干货,只要你不嫌噎得慌,看完定有收货。
也可以对目前媒体玩的这套身份政治、地域歧视的老套路有点本质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