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对新型冠状病毒表现出了年轻人一片恐慌,老年人不以为意的现象? 第1页

  

user avatar   wu-yan-zu-73-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抖机灵版:年轻人比长辈们具有更长的生命可活,因此更惜命也是正常的。

2、年轻人的知识水平、知识/信息接受意愿较长辈们都更高,而长辈们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受限于知识水平、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等,越发不肯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同时也越来越固执。比如面对朋友圈的谣言,他们总深信不疑,年轻人大概率也曾努力解释却无力辟谣。

无论是证实偏见(Confirmation Bias)下的他们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原来的观点的信息,而忽视那些可能推翻原观点的信息」,还是逆火效应(the Backfire Effect)下的「他们会把自己的观点当做理所当然的事实,若要更正其观点,而更正的消息与其观点恰好相背离,反而会加深其对错误信息的信任」,都指出人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具有一种保护自己既有观点不受颠覆的本能。

3、长辈们虽受限于知识水平,但却有着更多且更丰富的人生经验,这些经验会带来更高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也就是长辈们可能对自身相关能力高估,如体现在他们认为「我吃过的盐比你们吃过的米还多」,也可反映在他们觉得靠自己能够应付这些「小疾病」,过度自信。

4、年轻人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熟悉,让他们通常有更多获取更权威信息的渠道,长辈们同样在想获取更权威信息的路上,但是他们的渠道比较少,往往会走偏,以至于走向某些「震惊」和「夸大」型公众号。

走偏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走偏将形成的一种习惯。走偏后,伪权威变成了「真权威」,而孩子在他们心中一直是孩子,孩子的「观点」或「辟谣」又怎么比得上「真权威」的专业呢?


> > > > > >

1、推荐关注时而有趣、时而专业的 吳长安

2、推荐5个收藏夹,有兴趣不妨一观:

心理学&管理学成长干货观点见解酒和故事生活好物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姜还是老的辣。

真的。

到底谁笑到最后,现在真没100%把握。

别忙着嘲笑老人。

给自己留点台阶。


user avatar   li-xiao-xue-97-55-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湖北号称千湖之省,年年被水淹不是很正常吗,这样才对得起这个名字。还填什么湖啊,填到江水倒灌,就算修再多下水道也没地方排啊




  

相关话题

  感染 HIV 是一种怎样的经历? 
  微博要求昵称含「二货」「娘炮」等低俗侮辱词汇限时一周内更改,建设绿色网络空间还应如何做? 
  请问,中国未来会出现和新冠共存的情况吗?“共存”的结果是人与病毒都能活着吗? 
  现代社会拼爹跟魏晋时期门阀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如何评价微博用户造假污蔑酒店装双面镜? 
  如何看待在国内制作儿童邪典片的公司“欢乐迪士尼”在微博上正式道歉? 
  为什么2003年建设城市的郑州经济发展却比不过2008年建城的武汉? 
  为什么经常出现不能好好排队的情况?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考个差大学还不如去打工? 
  中医是否科学?未来会不会不在分中医西医?未来医学会不会合并为整合医学? 

前一个讨论
“心想事成”的心理学依据是什么?我怎么觉得我的心理咨询师说的话可能不是太有道理呢?
下一个讨论
全职妈妈从怀孕到带孩子到一岁半,老公认为我花销太大,怎样处理这种情况?





© 2025-04-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