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村拓哉,曾经的亚洲第一帅哥。
用当下流行的话说,他也算是最早的带货鼻祖。
1996年,24岁的木村拓哉接拍了一支口红广告,这是首次由男演员代言女性产品,当时那两条广告轰动了全日本。
广告播出后这款口红卖到断货到货断货的死循环中,如同电脑宕机一样。要知道,那时这个行业,口红只要卖出50万支就算是爆红商品了。结果木村拓哉代言的这支口红在两个月内竟然卖出了300万支。
不仅如此,这款广告的海报也被接二连三的偷走,从高中女生到公司男职员,都会偷偷在地铁站将海报带走,所以公司迫不得已只能加印了平时的10倍数量。
至于他那个时期在日本乃至全亚洲的影响力,就不在多说了。而他的财力,那更是个匪夷所思的数值。
为什么说这件事,和碳排放有什么关系?
我想说的是,我们个人面对这种事情是没有任何方法和能力的,操这种心是没必要也没意义的。
就算是木村拓哉,他为了海洋污染毅然选择放弃了他的盛世美颜,因为他从不在冲浪游泳时涂抹防晒霜,怕对海洋造成污染,尽管他从年轻时就热爱游泳冲浪。
我们都知道防晒的重要性,如果要避免晒伤和光老化,在紫外线强的地方一定要擦好防晒霜。
这是几年前在日本海边行走了一天的我,没有涂抹任何防晒霜,这只是一天。
那他为什么不做防晒?因为防晒霜的诸多成分都会对海洋造成污染,所以他虽然热爱冲浪几十年,却宁愿比常人更快的变老晒老,也不愿擦防晒霜。
比影响力,比号召力,比粉丝,比财力,我相信这几十年来,超过他的在日本没有几个,但是阻挡的了几个不买不涂防晒霜的?他个人抵触的海洋污染在面对各种原油泄露,哪怕最近的福岛核泄露直接排放入海面前,算的了什么?
我们就生活在这么一个时代,每个时代都会遇到那个时代下可解决的和不可解决的问题。
作为个人,要么像木村拓哉一样自己无愧于内心,尽管他放弃了无数人羡慕的东西,尽管他个人多么伟大无私,但是无济于事。
要么乐观的找一些文献数据来解惑释疑,要么找一些悲观的数据来警示人心。
但无论如何,我们离不开高排碳生活。
工业发展更离不开,至少在我们这代人灰飞烟灭之前,离不开。
尤其是处于发展上升期的我们,买更大的房子空调,买更多更快的车,收更多的快递运输,旅更多的游出更多的差飞机,吃更多的肉,用更多的电器,上更高的写字楼班,产生更多的垃圾,更快的城镇化进程和更多的基础设施,无论商场,餐馆,学校,医院,这些还能反其道而行么?
以上。
白垩纪,二氧化碳是现在的4~10倍以上,生物多样化远超现代。
中国历史上,现在是温度偏低的时期。
温室效应导致气候上升导致人类灭亡。春秋的人怎么活的?
制造焦虑感,洽钱。
最早说80万年最高浓度。
2015年说300万年最高浓度。
最近说2300万年最高浓度。
不断升级恐吓。厉害。碳税,交吧。
几个火山大爆发,或者太阳的一个小变动,对温度的影响都远大于人类工业化。
某些人真的以为墨水可以染黑海洋。
这个问题我研究过。五百年之内,人们无需担心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交给五百年后的人类去对付吧。届时我们现在的技术他们看来和石器时代差不了多少。
工业化的碳释放,只有工业化的碳回收能对抗,指望人力种树或目前这种进度的可控核聚变都属于“你算哪根葱”的状况,还不如朝表层海水散布营养物质(=工业化巨型林业)。将二氧化碳变成塑料的技术、人造高效叶绿体的技术目前都在开发之中,已经有一些进展。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团队已经制造出二氧化碳结合速率为菠菜叶绿体100倍的人造叶绿体[1]。
研究人员首先从菠菜中分离出叶绿体,然后将其与CETCH循环人工代谢模块配对,该模块由18种生物催化剂组成,转化二氧化碳的效率远远高于植物本身。他们将上述物质结合成细胞大小的液滴,放入主要由油组成的介质中。
光合反应中催化效率最慢的就是暗反应,固定二氧化碳的RuBisCo又效率很低,确实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目前人造叶绿体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羟基乙酸。研究者希望进一步修改配方,以生产其他有机化合物,包括比羟基乙酸更有价值的分子。他们还希望将捕获的二氧化碳更高效地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化合物,将来应用于转基因植物。
不过,如果题目想谈的是“对付全球变暖”而不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分压”,那用现在的技术推动朝平流层或更高空的大气散布粉尘或二氧化硫来反射阳光的地球降温计划就可以对抗之。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2]认为,向大气层散播污染物来增强反射的地球降温方案可能让赤道降温、两极升温、非洲一些地方变得更干旱,并影响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因此在能减排的情况下不应该优先推行。
但从今年的事情,我们可以知道:欧美许多国家并不会在意上述后果。
至于其它地球生物嘛,人类早已知道地球水生植物可以轻易在骇人听闻的二氧化碳浓度下生存。许多物种生长速度的最高点对应700ppm二氧化碳,是平时的4倍以上,在1750ppm二氧化碳下生长速度是平时的1.5倍。一些物种在10000ppm二氧化碳下生长最快。一些藻类在100000ppm二氧化碳下生长最快,在500000ppm二氧化碳下生长速度仍然超过平时。地球生命忍地球很久了,大家都是凑合活着。
在国际上,对于收集利用二氧化碳,远期吹得还是很好看的。
许多公司和研究人员正在收集二氧化碳开发新用途和新产品,例如混凝土、燃料、发电。麦肯锡公司估计,到2030年,基于二氧化碳的产品价值可能在8000亿美元到1万亿美元,每年减少10亿吨温室气体排放。全球碳行动计划预计,在适当的激励措施下,到2030年以二氧化碳为基础的产品行业每年可消耗约70亿吨二氧化碳,这约为目前全球排放量的七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