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武汉一幼儿园家长抽中 250 斤草莓后,为帮孩子养成分享的习惯,把草莓全都送给了幼儿园同学? 第1页

  

user avatar   laomu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开始觉得,这有什么好热议的?

后来看了照片里壮观的景象,还有某些微博评论,原来这个问题的争议点可能在于家长“是否用力过猛”吧。

带着250斤草莓去幼儿园,估计得租辆卡车了!

这个行为的确很引人注目,也肯定会有人觉得这家长“想出风头”、“逼迫其他家长跟上”……

同侪压力,成了阻碍中国家长培养孩子分享意识的一大因素。

在日本,事态可能更严重。我曾经在日本呆过三年,所以深有体会。

只要你和其他人有一点不一样,就有可能遭到排挤和欺凌,连天皇的孙女都不能逃脱被校园霸凌的命运。

所以带那么多草莓去幼儿园,在日本可能会招来更多非议。

但其实在看不惯你的人眼里,你不管分不分享,做什么都是错的,连呼吸都是错的。

而且,这次可是小朋友自己要求分享的,才不是大人想“出风头”,多难得啊!

最重要的是,草莓吃不掉会坏呀。吃货如我,觉得糟蹋好吃的是一种罪恶!

拿去街上卖,又会因为妨碍市容无证经营被城管蜀黍赶走……

所幸在中国,总体的校园风气还是比较正的。

我们完全可以无视这些喷子——你都吃了我的草莓,还想咋地!

如果是我,我绝对会请假带孩子去分草莓的。如果有人非议我,我绝对会给他一个白眼。

当然,如果其他家长分东西给我,我也会感谢而不是恶意揣测对方。

在培养孩子分享意识的时候,我们其实也是在重新审视自己的三观,不是吗?

关于分享,中国家长的另一个问题是过于慷慨了。

大多数人总觉得自己孩子“不够大方”,甚至喜欢慷自己孩子之慨,伤害了孩子还怪他小气。

我经常听到很多人和我说“孩子太小气了”,但其实他们的孩子才1岁!

1岁懂啥呀?连物权意识都很薄弱,只会凭自己的本能行动。

看过很多育儿书的我知道,3岁以前的小朋友很难培养出分享意识,也不该强迫。

所以,我从朵朵2岁半以后才开始慢慢培养她的分享意识,但是从来不强迫。

朵朵3岁生日的时候,我把她的38本绘本带到了托班,让她分给所有的小朋友,每人一本。

(我们托班的习俗是过生日的人送大家礼物)。

本以为她会不肯,结果她非常给力,主动分给每一个小朋友。

但其实,她大多数时候还是不肯“分享”的,并且我认为这很正常。

比如,别的小朋友想玩朵朵的滑板车,她不愿意。

这时我会尊重朵朵的意见,不会把她的滑板车抢走。

所以朵朵是个很有安全感的孩子。对方家长也会理解(这都理解不了的,成不了我们的朋友)。

有次托班有个小朋友想坐摇摇车,都急哭了,但是朵朵已经坐在上面准备摇了。

我就问了一下朵朵:“妹妹也想坐你的车,那你想坐现在的这个车,还是旁边的那辆车呢(是空的)?”

朵朵表示还是想坐现在的车,于是我就投币让她坐了,没有强迫她下来。

期间小女孩哇哇大哭,我也只能安慰她“朵朵好了就到你啦!”

我不觉得自己做的是错的。小女孩的妈妈也是我的顾客,但我不会为了面子就剥夺朵朵的权益。

我们在教育孩子分享的时候,应该注重“爱和规矩”的原则。

孩子自己是分不清这两者的,必须在家长反反复复的引导之下,才会懂得爱和规矩的相辅相成。

首先,我是爱你的,我会维护你的自由和正当权益。我理解你的任何感受。

但是,你的自由和利益都是有界限的——就是不可以侵犯别人的正当权益。

一切分享的前提,都应该是明确物品的归属权,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和对方的正当权益。

公用的玩具,谁先到谁先玩,在遵守这个规则的基础上,我愿意鼓励朵朵分享。

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必须得到主人的同意,才能玩。

朵朵自己的玩具,朵朵可以决定让不让小朋友玩。

中奖得来的物品,所有权也是属于我们的,但不是属于朵朵一个人的,所以我也可以参与处置决定。

先明确规则,再决定是否分享,就会简单很多。

关于分享,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我现实中亲眼见到的案例。

我带朵朵去社区体育场兜风,目睹了两个小男孩发生冲突和双方妈妈处理的全过程。

小男孩目测都两岁多,全程没说过话,只会哇哇哇地叫。

男孩a:抢拨浪鼓的孩子

男孩b:拨浪鼓的主人,打了a

男孩a想抢b的拨浪鼓,被b抓破了脸,跑到妈妈身边哇哇大哭。

a妈抱着a安慰,问他是谁打了他。a指着b继续哭。

b妈带着b来了,让他看a脸上的伤口,责令b道歉,并把拨浪鼓给a玩。

但是b很倔强什么都不肯说,也不肯给拨浪鼓。

a妈没有责怪b,而是对a说你不可以抢别人的玩具,如果你想要,下次我们再带一个过来和别人交换。

这时候b妈看b死活不认错,就说我们去找别的东西玩,把拨浪鼓给a。

b跑去捡了一片树叶给a,a不要。

然后b妈又叫他去找了一把树叶,把拨浪鼓给a,让b拿着那一把树叶玩。

这时候b还是不肯说对不起,但是没有那么不情愿了,交出了拨浪鼓。

a拿到拨浪鼓马上就不哭了。

大家认为这两个妈妈做得怎么样呢?

我的看法是:(不代表权威意见)

1.a妈抱着a安慰,问他是谁打了他——

首先安抚自己孩子情绪,并且鼓励他自己表达,做得很好。

2.b妈责令b道歉,并把拨浪鼓给a玩——

为自己的暴力行为道歉是应该的,但是拨浪鼓本来就是属于b的,b没有义务给a玩。

b妈在这点上应该就事论事,向孩子明确物品的归属权,而不是为了面子强迫孩子分享。

3.a妈对a说你不可以抢别人的玩具,如果你想要,下次我们再带一个过来和别人交换——

可以补充一下“拨浪鼓是b的,b可以决定是不是给你玩。”

因为即使带了交换的玩具,b也未必同意交换,也没有必须交换的义务

4.b妈看b死活不认错,就说我们去找别的东西玩,把拨浪鼓给a——

同上,b没有义务给a拨浪鼓

5.b妈又叫他去找了一把树叶,把拨浪鼓给a,让b拿着那一把树叶玩。

这时候b还是不肯说对不起,但是没有那么不情愿了,交出了拨浪鼓——

同上。如果b不肯说对不起,可以让他用别的方式代替(比如抱抱对方,或者鞠个躬,因为b还不怎么会说话),但不应该是交出自己的拨浪鼓。

6.a拿到拨浪鼓马上就不哭了。——

a的妈妈可以再强调一下,拨浪鼓是b的,应该谢谢b。

当然,我觉得这两个妈妈的本能反应已经处理得不错了(毕竟魔都徐汇,妈妈的素质是出了名的高)。换作其他妈妈,可能两个人都打起来了。

她们可能也会像我一样事后复盘,下次处理得更完美。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些句式,有助于鼓励宝宝多分享哦!

1.启发:“你觉得,让小朋友一起吃这些草莓怎么样?”

2.描述:“我注意到你把草莓分给每一个小朋友了!”

3.感谢:“谢谢你遵守约定,把草莓分给小朋友们!”

4.赋能:“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可以用在孩子没做到的时候)

当一个完美的妈妈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去不断从别人的案例中学习——

就比如这个分享草莓的例子,还有抢拨浪鼓的例子,不断复盘,完善自己。

我也是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我没有资格教你们怎么做,但我愿意和你们一起探讨,共同成长。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user avatar   evens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用于老年痴呆症的患者长期服用的慢性口服药,

同志们,划重点,这是口服药啊,它不是静脉注射,不是肌肉注射,不是直接打到血管里啊。

这种药,患者吃了不会感到呼吸困难,不会出现过敏性皮疹,不会出现抽搐昏迷,更不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况且这是要长期服用的药哦,895元每盒,一个月3800左右,几年下去十几万就出去了。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讲良心讲医德的中国好药,它只要钱,不要命。


更重要的是,这种药可以有效的保护医生!

众所周知,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医患纠纷,都是因为医生开了某某注射液,给患者输入到血管后,患者很快就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从轻微的抽搐到严重的昏迷甚至死亡。。。

从而让愚昧无知卑鄙下贱肮脏丑恶的患者家属对医生产生误解,认为是医生开错药造成的,从而产生纠纷,甚至造成悲剧。

而这款中国原创药呢?

患者吃了,如果有效,家属觉的医生是神医,要跪谢的,要送“悬壶济世”的横匾给医院的,老年痴呆症是世界级难题,全世界都解决不了的我们解决了,不是神医是什么。。。

患者吃了,如果没效,吃药前什么样吃药后依然什么样,没昏迷没休克没恶化,家属也不会责怪开药的医生,毕竟美帝针对这病研究了几十年,十几亿美元都打水漂了呢,全世界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凭什么要求我们解决。。。

一来不伤及患者的性命,

二来保护开药的医生。

三来能够让患者或患者家属长久的可持续性的购买。

四来给中国的众多药界同行做了一个好榜样。。。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一类的原创新药必将蓬勃而出,造福广大中国的患者。

最令人自豪的是,这可是仅限于中国老人才能享有的独家福报哦。。。

只是可惜了国外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受当地的法律制度所限,他们没这个福气啊。。。


user avatar   lao-yue-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哦?毛熊和鹰酱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愿望要成真了?

加油。




  

相关话题

  奶奶让三岁半孙子背黑锅,如何安抚小孩情绪? 
  专家不建议 2 岁以下儿童看各种屏幕,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对孩子有哪些危害?还有哪些哄孩子的方法? 
  如何看待近亲性侵,隐私可以保密吗? 
  8岁女孩丢失玩具小熊,公园工作人员花3天在8吨垃圾中帮女孩找回,对此你怎么看? 
  如何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解释「为什么花在外面会生长很久,摘到家里却很快就死了」? 
  为什么幼儿园就要开始学习小学一年级的内容?家长们都在焦虑什么呢? 
  小学的孩子,学习重要还是童年娱乐更重要? 
  对小学阶段的孩子做性教育,父母应该做哪些准备?必须要做哪些事? 
  为什么中国拍给小孩子看的东西越来越不尊重智商? 
  与孩子相处,如何做到「不越界」?这个边界怎么设定相对合适? 

前一个讨论
远古中国六大考古学文化区的文化交流有多紧密?
下一个讨论
气候变化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吗?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