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0年3月30日,这个答案下有829个答案,抱歉没能一一阅读,只阅读了几个赞同较高的答案,这些答案大都从经济入手,我希望能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
首先是结论,一切要看政府,但不涨的概率很大。
不上涨的第一个原因是政府信用。
中国房价是经历了两次上涨,才达到现有状态的。
第一次是四万亿救市,那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大批农民工返乡,经济面临硬着陆的风险。
第二次是2015年股灾,当时的情形是14年中国经济下行,产能过剩的行业资金出逃,但外汇管制,资金只能在国内流动,国内除了房地产、债市,也就股市能容纳这么多的资金了,所以大量资金进入股市,造成了14-15年的大牛市。股市见顶后下跌,政府放开房产限制,吸引了从股市中逃离的部分资金,开始利好楼市。
股灾越严重,房市上涨越厉害,实际上房市就是变种的股市。
于是,相似的事情今年再度发生,同样的经济危机、同样的股灾,同样中国再次面临增长压力,房价上涨还是下跌,决定时间点就在2020年、2021年。
假定2020年、2021年,政府继续通过刺激房地产拉动经济,那么这一轮对房地产市场「房住不炒」的调控则意味着完全失败,从此之后,外界会认为政府对房价调控就是空谈,开始肆无忌惮的炒房,因此这次房价上涨甚至会超过2015年那波幅度。
也就是说,「房住不炒」定调失败后,政府对房地产调控信用可能会崩盘,这是政府必须要考虑的。
第二个原因是「房价还有多少上涨空间」
实话说,没有确切的上限,一切都看资金的力量,资金强了可以像美股泡沫最大化。配合外界对政府房产调控的认识,房价可能在一两年达到顶点。那时候回头看,2020年的房价可能只是一个平台。
房价涨到无人接盘,也会像美股一样进行恐慌抛售(当然政府会介入,限制房产流动,拖字诀),中国可能会经历东京一样的经历,经济受挫,而到时候,2020年所谓的这个「重要关口」可能会稍作抵抗,但最终也会破掉,回到一个正常的点位,也就是所谓的「不破不立」。
房产现在有泡沫,就看愿意不愿意把它继续吹大,直到吹破,还是就维持这种状况。
第三个原因是「刺激房产还有用吗?」
回过头去看2008年和2015年两次房地产刺激政策,对比下经济发展数据。「四万亿救市」的确对扭转2008年全球危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
2015年,政府出台3.30新政,房价上涨幅度比2008年更快,房地产得到了拯救,中国经济却仿佛产生了耐药性,2015年,中国GDP增速首次跌破了7%,2016年,增速继续放缓至6.7%,效果越来越差,2020年,破6在所难免了。
2015年房价上涨严重打击了实业发展,对此可以看到许多大型集团都开始出资成立房地产公司,涉足此项业务,也开始有了「制造业一年的利润,还不如停工炒房赚的多」论调。
2020年2月,失业率6.2%,人口计算大概4200万,今年的局势本身严峻,失业人数还有继续上升的风险,实体经济备受创伤,国家不予补助已经无法维持,继续刺激房产,推高固定成本,可能直接宣判实体行业的死刑。
总理这段时间的发言,无一例外的指向「保就业比保GDP更重要」。中国和美国不一样,美国是利润差的制造业会被华尔街排向国际,中国的制造业就算不赚钱也要维持运营,因为它解决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如果这些利润差的制造业倒闭了,那失业工人对政府的负担就更重了。
第四个原因「打击消费」。
相比较美国、欧洲、韩国以及江苏南京发放消费券,国家现阶段已经把重点放在了刺激消费上,无论是大宗汽车消费,还是小宗商品消费,又是降准、又是降息,一次次的鼓励消费者把银行的钱取出来,甚至贷款,所以消费是提振经济当下的要务。
可是,刺激房产对经济提振作用越来越弱,继续把房价推高,对买涨不买跌的消费者来说,大量资金都集中到不会直接带动经济的地方,消费能力会严重削弱,经济会继续萎靡。
在经济减速的前提下,更高的房价、更高的贷款,日常支出减少,人民只是有了个住的地方,结果就是吃的不好,用的不好,开的车也一般,消费升级从何谈起。
这次,我们能看到政府不断降息,却在把控资金不能流向房地产,不知道这种趋势会不会继续持续,如果能,那房价上涨就没戏了。
最后,中央和地方的博弈,会造成局部涨跌互现。
中央在大的层面总基调是「房住不炒」,降息、降准,把控资金流向,为的是「房价不涨」,可中国还有另一项政策是「一城一策,因城施策」,房价往下掉的时候,可能有些地方财政吃不消,因此地方政府需要「拖住房价」,最终实现「稳」。
于是,在这波房价调控当中,你会看到各种匪夷所思的现象,一方面是国家打击房价,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又想炒高房价。比如佛山、深圳分别出台了刺激房产的政策,佛山解除了限购,规定「在佛山市工作、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首套购房不受户籍和个税、社保缴存限制」。
2019年12月2日,深圳深汕合作区解冻了商品房销售政策,而此前在2017年为了抑制房价炒作,冻结了商品房销售。
除此之外,你会看到大量卖地的新闻,也会看到经济吃紧,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报道,更会看到二手房成交价下跌的统计数据,这三种不同的真实情况联系在一起,有没有感觉很魔幻?
新的观点。
中国房地产是政策,也是政策市。
用房地产刺激经济的预期在上半年基本落空。
3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了解到,近期监管部门已下发要求,明确2020年全年专项债3万亿不得用于土地储备、棚改等与房地产相关领域,同时新增了应急医疗救治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项目。
这意味着在1.29万亿提前批专项债不得用于土储、棚改后,后续至少1.7万亿专项债也不得用于这两个领域。
从中金公司对全年GDP仅2.6%的预测,应该证实了中国决策层:不用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决心!
由于开发商的到位资金增速在2020年1-2月明显放缓,短期内压制房地产投资需求,年中之后可能会出现明显回升。3月以来,在美元流动性急剧收紧的背景下,地产开发商海外净融资骤减,可能将继续压制3月整体到位资金增长,预计将对恒大等海外融资大的公司产生较大影响(恒大股票已经下跌了三分之二)。
所以,对于房企而言,在今年上半年保证现金流是第一要务。由于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没有一刀切,这些项目应该是首要选择。
如果下半年政策性放松,地产销售逐渐恢复或开发商在国内的融资条件有所宽松,地产到位资金及投资增速可能出现明显改善。所以,土地储备应尽量当选择在今年年底。
对于今年房地产的走势:如果确定不刺激,上半年商品房/土地价格走势将非常疲弱,下半年随着形势的好转,应当有所反弹。全年横盘走势。
如果刺激一下,下半年暴涨。
原回答:
没有疫情,房价基本会与19年一样,基本上横盘不动。
疫情只发生在中国并如期在上半年结束,房价会小幅上涨,因为需要基建投资弥补上半年的损失。
现在,疫情扩散到全球,房价必然会上涨。
因为,疫情扩散到全球,会极大的损害我们的出口,我们的就业会出大问题。
中国是世界工厂,全球疫情爆发,需求端没有了,出口没有了。我们的进出口是GDP总量的32%,应该怎么办?
中国海关总署2020年1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8年增长3.4%。中国仍有望继续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5%;进口14.31万亿元,增长1.61%;贸易顺差2.92万亿元,扩大25.4%。
下面是一个是简单的例子:
2019年4月8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员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2018年,中国手机、计算机和彩电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90%、90%和70%以上,均稳居全球首位。
2018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计算机、彩电国内消费量分别占到全球的27.8%、20%、20%。
2018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计算机、彩电出口量分别占到全球的62.2%、70%、50%。
上面的数字说明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但是,如果海外市场因为疫情没有了,国内能把这些产能全部消费掉吗?
你一年能买5部手机、4台电脑、3台电视吗?显然不能。
而且手机、电脑和彩电只占中国对外贸易非常小的一部分:
2018年,手机、计算机、彩电、音响等主要消费电子产品出口额2947亿美元,占中国外贸出口总额的近12%。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依靠内需!中国的内需是什么呢?是房地产!
为什么内需是房地产?
我这个回答说的非常清楚了,请大家再看看:
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是国家的经济政策。
但是中期呢?长期呢?
现在看来,中期的时间到了!
都是唱衰的,我倒觉得会涨。
最简单的逻辑,疫情之后中央会刺激增长,怎么刺激呢,放水。
放水等于房价上涨,完了。
参照非典之后的房价涨势。
直接说我的预测,房价在你上网看各种新闻的时候就是普遍下跌。等你到了心仪楼盘要买房了的时候就涨幅惊人了。
普遍下跌是肯定的,三四线城市已经跌的不是一点点了。一二线城市的郊区,也跌了。全国一平均,全省全市一平均,哪怕全区一平均,你看到的都是跌。这也是国家给各省市区下压的调控命令。
但当你在地图上千挑万选后点出来几个楼盘,前提是你是秉持房住不炒的理念,改善型刚需购房者,你就发现你选的楼盘都涨价了,有的涨幅还不少。
原因就是价值回归。占大部分的投资性质,概念性质,和那些盲目开发的楼盘大幅的下跌,会稀释掉市区里稀缺优良房产的涨幅。
不聊全国了,聊我所在的江苏徐州。
我的判断会 涨,大不大不好说。
今年2月份,疫情期间,浦发的朋友给我打电话,主动向我推荐他们的贷款。因为去年11月份,大家一起喝酒时,我问他能不能给我们单位贷个几亿的款——虽然我不是财务部的,但还是时刻考虑公司需求的。当时这位朋友说,你们火电行业属于夕阳产业,基本很难贷款的。后来我又给他打了几个电话,还是没戏。
今年2月居然主动向我要我们单位财务主任的电话,说可以给贷款了。当然,我们财务部主任最终没要他们浦发的贷款,嫌弃他们利率高。
接着,徐州2月份连出几个地王!去年10月份,可是底价成交的。只能说明,银行有放贷任务了,开发商率先反应了。
从这个情况来看,涨是必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