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性别女,当年高考数学133分(我不是在炫耀,根本不值得炫耀,我知道有很多比我分高的知友),并以总分611考取了帝都一所大学,这所大学就业可以说就业非常好,所以一毕业我就回到家乡一个三级城市当了一名公务员。大家想必也都知道公务员单位也会雇佣一些临时工来做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最近,单位有个同事拿了一道高中孩子的数学题来办公室,请教大家怎么做并能给孩子讲明白,我拿过来也思考了一个中午,写出了详细的解题思路,同事很满意的谢谢我。这是过去几天之后我写解题思路的那张纸就扔在办公桌上了,没在意。有一天被我们单位某个平时就比较自大的临时工看到了,他年龄比我大,是个男的,于是就以戏谑的口吻说:“会做这题有什么用?!不还是一样和我们不会做题的临时工一样,朝九晚五的受人管嘛……也没比我们多挣多少钱嘛!”这临时工家里也不是太富裕,小康以上,小资未满吧!我没说什么,就说将来辅导孩子能省点钱。这件事发生之后没几天,我们单位换了大领导,一声令下,拆撤所有临时工,所有的临时工都被解聘了,虽然该补偿的补偿,该赔偿的赔偿,也都被下岗回家了。
这件事我也很有感慨,我会做那题有什么用,大概用途就是为了不会让大刀阔斧改革的领导一句话给撵回家吧。因为我会做这题,高考成了我改变命运,跳出我原生家庭给我的阶级,我很珍惜我的工作,很珍惜现在,当然也很珍惜自己曾经奋斗的岁月,庆幸自己没在该学习的时候不学习,在当下的时光里低调做人。我也想在这里奉劝还处于青春期或者迷茫时期的年轻人,不要说知识没用,学习没用,唾骂高考了,高考纵然有很大的弊端,但是它将是我们人生最后一次相对来说不拼爹,不看脸,最公平的能改变命运的竞争。
新加入一个互联网公司,俺很有干劲。
第一天入职时,一个一起入职的同事从包里掏出键盘准备干活,这时俺说:「你是写PHP的吧?」。
这哥们大惊,问:「你咋知道的?」
俺说,你看,你键盘上的4键都要磨没了。
这哥们五体投地,叹道:「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在我掏出键盘时就看出这一点!」
当时其他人看俺眼神都变了。
第二天,路过一个同事桌旁,俺说:「你是写Python的吧?」
这哥们大惊,他屏幕上是颈椎按摩操视频,没有一行代码,问:「你咋知道的?」
俺说:「不好意思刚才把你桌上的游标卡尺碰掉了」,然后捡起卡尺放回他桌上。
我弯腰时感受到了整个公司钦佩的目光。
第三天,去拿零食时,俺对一个一起来拿零食的同事说:「你是写C++的吧?」
这哥们大惊,问:「你咋知道的?」
俺说:「我看你每隔一段时间就走过来拿零食,同时电脑风扇开始狂转,这必定是在编译C++。」
同事大声赞叹,零食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第四天,因为俺入职以来一行代码都没写,被开除了。
作家菲利普·罗斯说,如果谁在两周之内读完一部小说,那就根本不是读小说!
——可是我们的当下,谁还有耐心泡上一杯清茗,细细地一读书就是一个悠长的午后呢?
文学需要大众的审美能力,而当下被短视频和碎片信息洗脑的我们,还真的具备足够的慢审美吗?
经典而伟大的文学作品的生产和阅读,本该是缓慢的技艺, 需要恒久的耐心与专注,并不断叩问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某种意义上说,当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时空压缩和过度联结,文学所寄居的书本注定无法与电子屏幕竞争。
关于文学的定义可谓见仁见智,曹丕说文学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刘勰更是经典地概括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曾经文学与人学、与家国民族的构建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可是当我们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文学却面临着信息爆炸的冲击,以至于陷落到了需要我们来为文学辩护的境地。
其实这同样是困扰当代西方思想界的问题。新自由主义逻辑主导的西方大学过于强调工具理性,强调技术性在当代社会无可替代的作用。
而文学的审美价值则被无限贬低,于是,便有一些文学的辩护者反其道而行之,指出文学仅有“无用之用”。
全然承认文学的无用性,并以此来挑战传统的价值定义,这一思路的合理性在于后现代的解构语境——不在文本之外寻找文学的价值,而是单纯地享受文学游戏的快感。
可是,这套过于学术化精英化的表达真的能走入大众吗?读者会因为这种所谓的具有颠覆性、叛逆性乃至解构特点的“无用之用”,而去热爱文学吗?
另一类文学的辩护者们便尝试将工具理性融入文学,效仿科学的实证模式来证明文学在当下的社会效用。
比如,随着当代神经科学的发展,一些研究者试图证明文学阅读可以激发脑内某种特殊物质,这一反应有助于培养全球化时代世界公民的共情能力,也有可能成为面对现代性焦虑的辅助性的心理治疗方法。但是,文学一定能把我们塑造成更好的人吗? 这些实证研究的效力显然还有待考察。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在当下的现实语境中理解文学?英国学者罗伯特·伊戈尔斯通在《文学为什么重要》 也提供了对文学危机的现实回应。
他将文学视为一个主体间的动态过程:“文学是行走,不是地图”;“文学是一种鲜活的交谈”;“文学可以关乎任何事物”;“文学跟交谈一样,它揭示未知,提出已知,把事件、经历和想法付诸语言,从而赋予它们意义。”
所以,文学是一种社会化的生成,每个人都可以在文学阅读行动中,“挖掘、探索以及发展我们各自的自我和独异性”,在党同伐异、圈子文化、人们太容易被一家之言一面之词洗脑的“后真相”时代,保持一份独立思考与判断的清醒。
交谈存在于时间之中:它们来自之前说过的话,发生在现下,塑造你的未来。文学作品也是如此。
利物浦大学的一位学者简·戴维斯曾组织过一个名为“走入阅读”的夏日拓展项目。
一小组人高声朗诵丁尼生的《过沙洲》——“日西落,晚星出, 一个呼声唤我多清楚! 我将出海去, 河口沙洲别悲哭!”
在朗诵过程中,小组里的一位女性感动到哭泣起来,因为这首诗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此后,戴维斯进而创立了“读者工程”,其宗旨的基础可以精确地描述为:“通过把人们聚在一起高声阅读伟大的文学,我们是在提升福祉,减少社会隔膜,构建更加强大的社群,不仅横跨英伦,还可远播海外。”
他们共享阅读,想象、表达、大声朗读,去行动、去感觉,在诗歌中获取到一种与自己无形的现实发生接触的方式。
更有受老年痴呆症折磨的年长组成员们,发现诗歌能够触达情绪记忆,帮助他们重新校准自己的生命故事。在阅读中,他们感受着对人性内核的质询,追寻着更自由、更深入和更灵活的思考方式。
所以,文学不仅仅是有用的,更是无处不在。当你与在一本书中感受到仿佛老友般的亲昵,当你加入一个豆瓣小组的读书会分享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又或者,当你将自己对于书本的看法留在评论区里与我们交流——你又是否感受到了一种个体阅读的惬意与共享阅读的魅力?在二者之间这种美妙的平衡,不正是我们当下阅读中所需要的吗?
英国政府的资质认证机构曾给出过一个清单,上面列述了通过研习文学所将学得的技能:
“你将成为一名有效率的研究者:有能力发现并分析复杂的信息和多样化的证据;对研究任务作出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回应。”
“你将成为一名优秀的沟通者,具备高级的沟通技巧,有能力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简要、精确、有说服力地表达你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你将成为一名活跃的终身学习者,能够适应不同的任务和需求,理解给予和回收反馈的益处,对你自己的假设与实践进行评价和反思,透过眼下的工作看到背后更广的语境,包括你的工作所带来的社会和商业效应,开启属于你自己的工作并对其负责。”
这些技能看着虽然颇为实用,但是不是也着实有些无趣?文学,真的是仅仅以技能的获得为目的的吗?
罗伯特·伊戈尔斯通认为不然:“研究不是像你往手机里下载应用程序那样,仅仅是在增加技能。相反,它会改变你是谁。”
如果你研究数学,你就要学会像一名数学家那样思考;如果你研究历史,你就要学会像一名历史学家那样思考,那么,如果你研究文学呢?
既然文学本身内含着某种对话性——与自己、与作者、与其他读者的对话,那么,阅读文学,便提供了一个能够加入我们这个物种的交谈的机会。
在其中,我们不仅在探索并深化自己的所想,注意并学习他人的所想,还将得以发现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的所想与所感,并学会打开人们未来的所想与所感。或言之,文学的交谈根植并贯穿于我们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羁绊。
当然,也许我们的目光不该仅仅局限于此,还有许许多多全新的文化产业与文学拥有着一样的特质:叙事、进入、美感、享乐。
比如,游戏已成为综合性的艺术作品,同小说一样也可以提供沉浸式的体验;也在思考问题并尝试解读——那么这又何尝不是在发挥着文学的无限可能性呢?
举个例子,文字量巨大、节奏极其缓慢的游戏《极乐迪斯科》就可谓是一个以文本阅读构筑的沉重、严肃的文本世界,将黑色侦探小说、传统的笔纸RPG游戏以及大量的存在主义理论相结合,为读者提供着延伸与交流自己个体经验的语境,在疲惫的现实生活中构成一个幻想的断点。这样的游戏,又何曾取消了文学的深度模式呢?
最后还是要说,新的文学还在不断地被书写,而旧的文学也一直在被重新发现,小北也相信各位朋友都能与我们一起,在阅读中编织生活与思想,在文学中观察与质询现实,在一种可能的公共想象中体会多元价值的潜力。
编辑:泽宇 黄泓
观点资料参考:《文学为什么重要》
小时候上思想品德课,人教社出版的课本中有篇文章,讲的是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餐馆打零工的故事。文章大意是:日本餐馆规定洗碗时必须每只碗洗7遍,结果那个中国留学生只洗了5遍,餐馆的日本老板发现他洗的碗比其他日本员工多,就去检查他洗碗程序,便发现他没有达到每只碗洗7遍的标准要求,结果日本餐馆老板就把这个中国留学生开除了。
这个文章告诫同学们做事要认真。
之后,我在《读者》、《知音》、《故事会》 等 期刊中也看到过这个故事,只是情节更丰富,比如还有说当地从此没有日本雇主再敢招聘这个中国留学生。
这个段子我起初信以为真,当时还真佩服日本人,在写初中作文时,我还几次引用了这个段子。
直到我上了高中,参加化学奥赛和物理奥赛,学习了“熵”这个热力学概念(entropy),便开始对日本洗碗要洗七遍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我开始感觉在洗碗用水的水质纯度较高的情况下,洗第六遍和洗第七遍基本上没什么差别,那为什么还要洗第七次(谁叫某个《读者》文章吹嘘日本水质有多好、说日本马桶水可以直接饮用,不然我也不会去怀疑洗碗的事)。另外,年少的我也开始思考所谓洗7遍中的“遍”是指什么,何为1“便”?有没有相对应的“时间标准”、“水流速度”|、“浸泡温度”。。。。。。等等
后来上了大学,我开始深入学习热力学(thermodynamics),流体力学(fluid mechanics),还选修大量有关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的各类学科,也深入学习了“痕量分析”(trace analysis),我便根本不再相信所谓用“多少遍”来制定洗碗标准,更不相信所谓的“洗7遍”的标准。觉得儿时思想品德课上的日本洗碗段子就是个都市谣言。
对于具体食品领域的实验和理论,我选修了食品安全和加工 这类选修课,学习了各类食品消毒原理,还参观了现代食品加工行业的消毒流程,越发觉得洗碗洗7遍的说法很荒唐。
在实验课程学分中,我参加了多个学分的有关痕量分析和微生物处理的实验,加上我已经积累的基本理化知识,从此我可以确定,如果一个碗非要洗7遍:要么这个碗的消毒、乳化等前期预处理根本就是卫生不达标,要么粘在碗上的脏物根本就不是人类肠胃能消化的物质。
选修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和制造费用(Manufacturing Overhead)的时候,我深入阅读了大量关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在现代产业链中的核算的内容,我可以确定如果哪个餐馆这么做,那就是财务自杀。
(假如你有洁癖或者强迫症,可能会洗7遍甚至更多遍,那是你个人的事,但如果你这么运营餐馆,是很难维持下去的。另外,洗7遍真的没有食品卫生层面的实质意义,除非对每一遍的水流形态、流速、水质、温度、表面活性剂、清洗器具物理属性和表面化学属性等等进行变量规范,不然洗多少遍不具备任何分析化学或者卫生标准层面的意义)
到了研究生时,换了专业,我虽然再没接触过表面材料和热处理等理工实验,但我终于有机会捅穿这个谣言的最后一层外衣了,在海外接触到了日本工业标准方面的访问学者,我就专门问了他们日本洗碗洗到底是不是要洗7遍。当时那帮日本学者自己都懵逼了,说从未听说此事,也认为无必要。
我还专门问了家里开餐饮店的日本人,他们也说反正不会洗7遍,那样不可能赚钱,具体洗多少遍他们也没标准。
为此,我在到过的那些国家的十几个大城市里,专门吃了日本师傅主刀的日本料理(不去消费怎么好意思观察人家洗碗)。我可以确定7遍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谎言。日本寿司、刺身 里的寄生虫、致病菌一大堆、诺如病毒高发,根本不卫生,详见下面这些通俗易懂的文章: 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发明出寿司? - 知乎
-----
三文鱼刺身真如传闻所说那样,寄生虫很多,最好别吃吗? - 知乎-----
诺如病毒的传染性如何?如何防治? - 知乎----------
我这也是为了证伪才硬着头皮去吃日本料理,一个月后马上去做寄生虫体检,此处有点小佩服自己的执着和无畏。
有人说自己在预设条件下洗碗洗7遍、然后再用化学仪器分析和菌落监测不就行了?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自己去洗7遍的论证从论证对象上讲根本不严谨,如果这么写论文可能被退回,根本不能论证日本餐饮业。最关键的是,日本工业中还真的就存在一大堆无用步骤程序,这是日本文化的保守作风所造成的的,任何产业革新后,不少以前的程序日本人仍然不敢轻易废弃,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了大量的无用步骤堆积,这些无用功的成本最终叠加到产品价格上,要么由消费者承担,要么削弱日本产品竞争力,这也是日本产业界的通病(不少日本学者自己也清楚这是造成日企没落的弊端之一,但由于体制等束缚,他们无能为力)。不过这些无用功现在被匠人精神的造神运动给洗白了。
所以对于日本产业中的无用功细节,证伪过程必须严谨详细。
当我确诊课本中的关于洗碗的日本工匠精神段子是谣言时,各大媒体也开始纷纷对这个段子辟谣了,很遗憾我不是第一个戳破这个谣言的人,但是我终于靠自己的知识戳破了这个谣言,读书还是有点用的,哪怕世界上所有的媒体都被日本外务省收买了,起码我还可以让自己不那么容易被人教社的某些老日吹忽悠。
虽然读书和发财致富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在这个日吹段子横行的时代,如果不读书,很容易被日吹的PPT洗脑欺骗,比如最近各种日本工匠精神情怀产品的传销或直销不就玩得非常火。
好在自动洗碗机是从2014年才开始普及的,不然中国人恐怕难以去完成这个证伪过程,真相甚至可能随着老一代日吹的离世而深埋地下。
可怕的是,前几年拜访一个当了小学教师的发小,我随手翻了下他们办公室的课本,才发现小学课本中居然还有这个日吹老段子,不仅学生们信以为真,连我的那位发小教师自己也信以为真。。。。。。细思极恐啊。
大学毕业之后,紧接着的国庆节有一场初中聚会。
是初一的同学聚会。在餐桌上,一个女同学得知我在银行工作,就有点不怀好意的语气说:“银行这么好进,那黄XX(隔壁班的)高中毕业不也进银行卖信用卡了么?你多读几年也没什么用啊。”
“银行柜员工资也不高吧,应该也是四千多。还不如我现在做微商,一个月八千。”......
我旁边要好的朋友白了一眼,说,不是啊,她刚毕业就有七千啊,五险一金齐全。以后会更有发展。
我摇摇朋友的手示意别说了。
女同学顿了一下,“还是没我多呀。我现在手上有5个代理,已经算你的小主管了吧,发展比你好多了。黄XX最近追我,是他跟我说的开始底薪两千,还天天被客户,被主管diao。不过他高中之后就进银行了,现在有车有存款。你多读4年,亏大了。”
然后有些人就起哄了,有人说自己初中没毕业做了老板,招了几个大学生。有人说比尔盖茨大学也没读一样成首富balabala的。
我就低头吃我的饭。
初中一年级是我们的非主流时代。初一这群人是普班,当中几人初一中途就辍学了,有些回家结婚了,差不多有一半没上高中,上大学的更少了。
其实我低头吃饭的时候还在庆幸,幸好多读几年书,没和这群人混成一片。
哈哈,发现很多三观合的小伙伴。感谢你的点赞留言~
欢迎关注公众号:大乔教主。
一起读书,一起进步。
未闻花名
这是六年级一位姓邵的同学的作文。
他的老师批改时陷入了思考,于是把它发在微博上供大家讨论。
看到这样的文字与深思,我很惭愧。六年级的我在干嘛呢?是追着矫情做作的偶像剧,还是写着“公园很漂亮,我们玩得很开心”似的流水账?也许这就是读书多与读书少的差距吧。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有人说,读了很多书最后都忘却了有什么有意义,我想,读书的意义大概不在于对于原文内容的记忆,而在于对一个人独立人格与独立思想的培养。
这些独立的思想聚集在一起,就是哲学。
―――――――――――――――――――
当天晚上他的老师更新了微博。经过询问,邵同学表示因为最近在听老鹰乐队的《亡命之徒》,有所感悟,所以写下了这篇《看沙漏》。
全文:
这篇文章确实是邵同学的原创,请评论区的一些人不要再去无端猜测和质疑一个孩子,说些什么“抄的”“不是原创”“作文选”之类的话了。
毕竟,自古英雄出少年。
在国外读书时候 有次和外国友人聊起 十月革命
自然就聊到 列宁同志
问我 列宁全名是什么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厉害啊 你懂得真多 这都知道 哎哎哎。。。 不对啊 这里面怎么没有列宁呢 你忽悠我吧
列宁是笔名:)
读书是否有用取决于读什么书?
比如:
以前有一段时间我患了失眠,听说躺着看书可以催眠,一开始我找了几本漫画放床头,发现不但完全没有效果,反而睡意全无了。直到有一天我把一本线性代数放到床头,这才证实读书真的有用。
表姐在日本读书的时候交了个男朋友,带回家以后几乎引起了全家人的反对,表姐男朋友尽力讨好大家,于是就转移话题说自己特别喜欢中国文化,家里长辈故意刁难问他那你喜欢中国哪种文化,他说中国古代诗词文化茶文化…又被追问那你最喜欢中国的哪首诗词,全家人都等着看他笑话的时候,他说他最喜欢一篇古文叫陈情表,然后就一字不落洋洋洒洒的背下来了!!!我当时竟然觉得很解气,虽然他最后还是因为其他原因没能成为我姐夫,但是起码当时凭着一篇陈情表消除了大家对他的偏见并且赢得了全家人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