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网传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约 47 篇论文涉嫌数据造假,你如何看待? 第1页

     

user avatar   wu-liang-95-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ps 修图。。。。

你们学生物的连生成指定分布的随机数都不会吗。

建议去找张仁友学习蒙特卡洛方法


user avatar   gan-run-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护校不靠键盘,同学们不要犯低级错误,不要逆舆论潮流而上,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如果你想要所有的荣誉,就必须接受所有的非议。想要占有所有的功劳,就必须承担所有的责任。

通讯作者意味着版权,版权意味着责任。不管你有没有看,也不管是否主观造假,责任是必须承担的。

同理,南开也是适用这个道理,功劳与责任相统一,荣誉与批评相统一。假的就是假的,错了就是错了。

南开的同学们真的不要义愤填膺啊!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只想感叹一句:我老板太牛啦!!

我是肿瘤免疫专业,清楚的知道曹雪涛在我们这个专业意味着什么。他是教科书般的存在,10月份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国际免疫学大会,刚刚听到曹雪涛院士的发言,和几个诺奖大佬同台,地位举足轻重。

但是,我的老板,超级看不上他,从来不让我们看他的文章。文献分享的时候绝不会讲曹雪涛实验室的文章,已经成为了我们实验室的惯例。

我曾经一直天真的以为这只是同行老板之间的私人恩怨,还以为我老板心胸狭窄酸别人,直到这个新闻爆出来!

感谢老板!让我们踏踏实实做实验,即使进展很慢,但每个实验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



没想到深夜刷新闻时的感慨会受到大家的关注,我想添加的解释是:我并不知晓真相,至于我老板是否知晓内情我也不得而知。上个月还是我所膜拜的大神,这个月就成为了公众质疑的对象。我只是感慨一下自己还是太年轻太幼稚,随意揣度了老板的心思。

至于我们为何不亲自去验证曹院士的文章的数据,我想做过一点科研的人都应该明白吧。我怎么可能有权利拿着老板申请基金的钱想做什么实验就做什么啊……

说我骗赞的,说我抬高自己老板的,我都匿名了我何必呢……抬高老板又不会多给我发补贴

以及十分感谢评论里对我善意提醒的人。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这事情是真的,那真的是幻灭。

最早听说曹雪涛,是因为这个人被称作最牛博导。为啥?因为他指导了12位全国优博,全中国范围内,其他博导都难以望其项背。

全国优博有多难,读过博士的人应该是有所感触,每年全国100人。这个title比优青千人都难入选。

我只说一下我认识的两个优博,毕业3年内在中科院当博导正教授,10年内就能拿到杰青。

而优博数量,某种程度也是高校科研实力大比拼,因为这是全学科的pk,之前南航全校有学生有资格冲击优博,为了这个学生,学校给了非常多的资源,无论是经费支持还是个人支持,还有全校配合,结果也没中。

所以,最早知道这个巨佬,那真是佩服之情滔滔不绝。

至于其他履历,也是牛顶天,26岁时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因硕士论文优秀被直接授予博士学位,28岁时破格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是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医学教授。…………

可以说,曾经,这个人的辉煌履历就是个人心中的国内博导top1.

没想到忽然间,这人就这么被爆粗造假了,真是难以置信。

到现在,我依然难以接受曹雪涛造假,但是事实却让人不得不相信。


真是难受。

如果这样一个神人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那全国范围内,还有多少人要被重新审视一遍?


不管如何,我支持一查到底,彻底打击这种学术造假行为。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时读博的时候,第一个课题结果和预期完全不符,全是阴性数据,无奈离毕业还有两年的时候换题,那两年每天做实验到夜里一两点,全年无休,头发掉得都快秃了。最后在毕业前勉强攒够数据,发了一篇5分左右的sci。课题的某个很关键结果用了3个多月才做出来,当时心理压力很大,都做好延迟毕业的准备了。不过数据可以保证完全真实,所有结果都能重复三遍。当时听说曹院士的某位学生CNS好几篇,三十岁不到已经是正高了。当时觉得自己既没有人家聪明努力,也没有那么好的平台,可能的确不适合做科研。

现在想想,可能真的没必要妄自菲薄,但可能自己也不适合在国内的学术圈发展。还是好好当医生吧。


user avatar   gua-niu-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工业界的事故分析中,有一个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即“在一起重伤或死亡的严重事故背后,非常可能有29起轻微事故,以及300处潜在的安全隐患。”这个数值是海因里希进行实际统计的结果,也被称为“300:29:1法则”

学术界同样可以提出一个类似的“蜗牛君”法则:在一起低劣的、明目张胆的学术造假事件背后,非常可能还有N起不易被发现的、高明的学术造假,以及M起数据修饰。N和M取决于不同学科、不同课题组,在没有深入某个课题组进行调查的情况下很难确定,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课题组M和N的数值恐怕不会小于29和300。

其实这类法则逻辑上很容易理解,如果规范制度合理、执行严格,出现严重事故的概率是很低的;同样,如果一个课题组整体氛围上对学术红线要求严格,那么这么明目张胆的造假是很难出现的。


user avatar   bi-xiao-tian-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被曝出40多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数据图有PS痕迹。

曹院士是免疫学大牛,在全世界的学术地位都极高!但学术界是一个特别容不得造假的地方。这一锤下去,半个科研圈都惊得信仰崩溃了。

微博网民一开始喷曹院士骗子,再喷南开药丸,后来质疑曹的这个院士头衔估计也是骗来的。

但我坦率地说,大部分网友一不知道曹院士是谁,二吃不懂学术瓜,喷得很不理性。今天请允许我以我浅薄的学术水平,在此详细分析一下曹院士的前前后后。


01 事件的时间线


事情起源于11月14日,美国生医领域学术打假专业户Elizabeth Bik在推上表示,发现某中国大牛的论文图片有问题。她讲得很隐晦,没有点名。

随后我国打假专业户方舟子直接点名:此人是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有18篇论文被发现数据造假。

方在推里只配了4张图,并没有指明18篇论文是哪18篇。在国内传得最多那条微博就是方舟子的机器人小号,但我看这种阴阳怪气挺不爽的。

什么“创下世界纪录”、“墙内禁止报道”、“硕士研究气功”,净胡扯。人家硕士课题是《白细胞介素Ⅱ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气功的事我们后面会单说。

Elisabeth将她对曹院士数据的质疑陆续发在了论文评审网站PubPeer上。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PubPeer是啥。

论文发表的流程是:科研人员做实验-写paper-投给学术期刊-审稿通过-发表。一旦正式发表,就向全世界公开了你的科研成果。

但如果你觉得其他人的成果有问题,你就可以在PubPeer上质疑他的paper。大家都可以在这讨论,作者也可以回应。


Elisabeth一口气质疑了47篇,从2003年质疑到2019年,从水刊质疑到Science和Nature子刊,问题主要包括:

  • 有些地方两次实验结果图像竟然完全一致!好比你说你画了两幅画,竟然每个细节都一毛一样,那我只能认为你是复印的,不可能是画的;
  • 同一个实验图中,把部分点复制粘贴了一下,就变成了新图,这属于瞎编数据;
  • 有些图有增添、删减的PS痕迹;
  • 还有些是纯学术提问,这不属于我们本次关注的学术道德范畴。

论文都分为Introduction /Experiment /Results & discussion /Conclusion四部分。学术伦理要求每个科研人员都必须真实地做实验,真实地记录原始数据和图像,然后再把原始数据处理成图表,最终形成自己的成果。绝对不允许自己凭空捏造数据,否则你就是在欺骗全世界了。

但曹院士的很多paper显然捏造数据了。比如下面圈出来的几坨点,这么复杂的图居然能长得一毛一样!目测一个图是实验做的,另一个图部分是凭空P的,这就是造假实锤,跟玩连连看似的。

下面圈出来的那两大坨,也是一毛一样,目测就是复制粘贴,基本没得洗。

还有个比较扯的,他们把其中一个图转了个角度以为别人就不认识了,这种造假下次得注意不要这么明显。

曹院士昨天给出了回应:“我现在刚到上海实验室,要把这些事情查一下。我知道大家关注这个事情,查完了,我会给大家一个回复。”

昨天夜里,我发现曹院士在PubPeer上亲自下场回复了。

大概意思是:Bik博士,那些paper的确是我发的。我已经把这件事列为最高优先级,仔细检查我们的原始数据和实验记录。如果调查发现有任何问题,我们会和期刊合作处理。但我对我们成果的有效性、重现性充满信心!我的确监督疏忽,这没有任何借口。我将利用这一宝贵的学习机会,不仅在推进科学方面做得更好,而且在维护科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也会做得更好。

看起来很有自信的样子。吃瓜群众既然想要吃这口科学的瓜,就要学会如何科学地吃瓜。鲁迅先生说过,学术瓜得吃第一手的。下面我们就去pubpeer上看看,曹院士被锤的文章究竟有多大的问题,曹本人要负多大责任。


02 就事论事,仔细分析


(1)锤他的Elisabeth是什么人?

Elisabeth是微生物和免疫领域的博士,早年在斯坦福搞了15年科研,2016年辞职专门搞学术打假[1]。

她2016年还发过一篇paper[2],专门吐槽了生物医学领域普遍有改数据的陋习,“不当图像复制(Inappropriate Image Duplication)”。

她还专门讲过国家与数据造假之间的关系:中国、印度的paper出问题的比例高,法德日美比较低。虽然很丢脸,但也没办法,就像我们平时做科研的时候碰到三哥的paper肯定都是绕着走的。

(2)曹院士的锤有多实?

先说结论:挺实的。

我上pubpeer统计了目前全部被锤的paper,记录了期刊名、发表年份、被质疑的问题、曹组同学的回应。展示如下:

一共被质疑了54篇,其中Elisabeth对学术不端质疑了47篇,主要质疑原因是一图多用和改动图片,也就是疑似把其中一张图的数据用在了其他的图里,以为别人看不出来,或者是把数据图进行了裁剪和修饰。

目前有5篇得到了曹院士或他的学生的解答,其余42篇还没下文。

我们来抽几个案例给大家说明。

比如这篇《The STAT3-binding long noncoding RNA lnc-DC controls human dendritic cell differentiation》,2014年的Science。在Supplementary里的俩图对比后发现,竟然有部分点是完全重合了!

两次实验密密麻麻的数据点居然能重叠,那真是见鬼了。可能因为是Science,曹院士昨天夜里2点亲自回复了质疑,表示虚了,这是我搞错了,我们检查了原始数据,画了个新的图。

再像这篇《HSP70L1-mediated intracellular priming of dendritic cell vaccination induces more potent CTL response against cancer》,2018年的《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这刊是Nature旗下,去年8分。讽刺的是,曹院士是它的主编。

Elisabeth的质疑十分直接,你这俩长一样,显然P图了。


这篇paper的一作出来回应了,表示我躺平认错,的确就是复制错了!我们会联系编辑更正数据的。话说这刊主编不就是你老板吗!



不过其中也有一些质疑被曹组完美解决的。

比如这篇《Type I IFN inhibits innate IL-10 production in macrophages through histone deacetylase 11 by downregulating microRNA-145》,2013年的Journal of immunology,5分。Elisabeth认为框住的图长得太像了。

此时一作Li Lin出现,一波原始数据直接甩出,并耐心解释了为啥它们就是长得像。

Elisabeth听完表示服气。

还有的paper,Elisabeth在这没有质疑任何学术造假,而是单纯问了个学术问题。比如这篇《K33-linked polyubiquitination of Zap70 by Nrdp1 controls CD8(+) T cell activation》,2015年的Nature Immunology。

结果被不知道哪来的网友很不客气地怼了一楼

在《Platelets promote allergic asthma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 CD154》这篇里,Elisabeth质疑两个图长得太像了。

此时出现了两个路过群众,表示这俩图压根不像,你不要逮着一篇质疑一篇。

截至目前,大部分质疑都还没有给出解释。


(3)曹院士要负多大的责任?

首先,改数据是实锤的。曹组的人再怎么解释搞错了、复制错了都很虚无。因为显然不是简单的意外出错,而是主观意愿上的修改。

这些paper曹院士都是通讯作者。在论文中,“第一作者”意思是做实验写论文的那个学生,“通讯作者”意思是导师。你手下博士生搞这些乱七八糟的学术不端,导师肯定是要背锅的。

但其实根据我搞科研的经验,曹院士肯定不会亲自动手或者授意。院士在中国就是一个大山头的存在,当了院士后都不会亲自搞科研了,而是管着手下很多小老板,小老板具体负责带博士。

以曹的学术地位,真没必要改数据,大概率是小老板所为。

其次,修改的数据很可能不影响paper的核心观点,审稿人乍一看也看不出来问题,于是曹组的人用P图蒙混过关。

40多篇出问题,说明整个组的风气从曹院士带头往下都坏了。要说曹院士对手下人P图不知情,我是不相信的。从2003年这种陋习就被默许保留到了现在,曹院士这个锅得好好锤。


(4)南开大学要负责任吗?

不,和南开一点关系都没有。曹是2017年去南开当的校长,目前被锤的所有paper的通讯单位都是第二军医大学,南开纯躺枪。网友们不要乱黑南开!

不过我听说南开学子对他的评价还蛮正面的。如果粉丝中有南开的可以分享一下对校长的感想……


03 曹院士这个人水不水?

(1)履历不水,甚至是极其天才

曹雪涛生于1964年,17岁在第二军医大学读本科,22岁读硕,师从著名免疫学教授叶天星。26岁硕士答辩,在场所有专家看了他论文后拍案叫绝,纷纷表示你这水平都可以博士毕业了!

于是曹院士一举完成了26岁硕士毕业,拿到博士学位这种骚操作。这是真本事。

此后人生继续跟开了挂一样。28岁曹雪涛被破格晋升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医学教授,32岁晋升为博士生导师,41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不止是中国的院士,在中科院的官网介绍中,曹同时是美德法英四个国家的科学院/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学术水平是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的。

他的学术之路,也的确是一篇一篇paper发出来的。他发表过200+篇paper,总被引1万+次,是2018年Els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CNS大满贯。他要是骗子,CNS编委难道全都没看出来?

曹雪涛98年当杰青,2000年当长江,03年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973首席,05年评院士,医学免疫学的教材就是他编的。

所以我认为,曹院士的水平是大牛无疑,虽然学术污点是抹不掉了。除非他真是一路骗出来这么多paper,那我科研信念是真要崩塌了。


(2)他早年搞气功研究是黑点?

这次除了被质疑论文P图外,曹院士在1989年发表的一篇气功的论文也被扒出来嘲讽。

说实话,我觉得背锅的主要是那个时代。

那时候全国都在兴气功热,国内可能有1亿人都在练气功,钱学森也搞,还牵头搞。在1986年的时候,成立了气功研究学会,钱学森就是名誉理事长。

热火朝天练气功的中国人


所以这篇论文应该就是特殊背景下的特殊产物。那年曹25岁,正在读研,跟着老板做了篇骗人的水文。我们倒也不必就此把曹院士的学术水平钉死在气功上。


(3)这么多论文造假,他的院士也有水分?

这个我觉得得摆事实。PubPeer上他被质疑的47篇论文中有10篇是2005年评院士前发表的。


所以评院士之前的paper也的确出现了学术不端嫌疑,说明评院士之前就已经有掺假了。


我周围认识曹院士的人对他的评价是:能力强,人品好。总之我倾向于认为,曹院士是牛逼科学家,但手下带的人多了,学术伦理渐渐恶化,带出了P图的恶劣风气。


04 科研环境的水化

这件事让我感到很痛心,但我作为一个水博想结合我自身的感受冒昧讲讲当今的科研环境。

坦率地说,我感觉灌水难度是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生医里面的玄学因素实在太多了,P个图根本看不出来。还有些科研人员,会先想好结论,再强行把数据往结论上做。

所以前有韩春雨NgAgo无法重复,后有李红良猴子实验数据争议,总之是门很玄的东西。


但真正的科研之路,是漫长、艰苦和枯燥的。

你今天制了个样,准备烘干打红外。结果1700的羰基峰很漂亮,但样品没烘干净,3000以上有水包!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样品,重做是不可能重做的。怎么办?用基线把水峰P掉咯,反正不影响我的核心结论。

你对材料进行了modification,理论上能降低表面粗糙度,于是你约了AFM。结果样品还是很粗糙!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样品,重做是不可能重做的。怎么办?当然是精心挑一个光滑的地方拍AFM咯,我的理论不可能出错。

你改进了一种反应物,理论上能把表面的Nodule结构变成Sphere结构,你兴奋地送了SEM。结果发现只找到了3个Sphere。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样品,重做是不可能重做的。那当然是强行拍一个Sphere宣布改进成功咯。

是啊!我心里的那些小九九谁知道呢?我做了十次实验,挑好的三次取平均加个Error bar有什么问题?我只不过是个水文混毕业的!老板看不出来,审稿人又不可能重复我的实验,谁管我啊!

每一步都这样,科研还搞个屁。现在中国硕博圈子里划水的人不要太多,大家都只想着灌水毕业。你说我们要为人类科学的进步做贡献?抱歉,博士工资一千五,青椒竞争那么苦,反正要转计算机,要做贡献你第一。

曹院士的问题,只是是近年来科研界急功近利,以高档论文,以项目经费论英雄,博士压力极大而导致不良结果的缩影。

然而时代越难,越要警惕。

我小时背过一句话,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科研工作更是容不得半粒沙子。如果19世纪的大厦是倾覆于伟大的两朵乌云,而21世纪的大厦是倾覆于豆腐渣工程,就太讽刺了。

希望曹院士早日公布自查结果,希望科研工作者们引以为戒,与你我共勉。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毕导”!


user avatar   wang-chang-hai-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说的是,现在有多少人真的是在好好做科研,而不是造假水论文?反正我周边几个牛组都这样。原因很简单,造假成本低,收益高,被发现风险小。引用他们的几句话:

1.写论文就是卖想法,好的想法才能中好期刊,方法行不行无所谓。

2.写论文不是做完实验再写,有想法就可以写,实验慢慢补。

3.论文理论写完了,实验还没做。

4.找十篇论文,每篇摘抄一点,一篇论文很快就搞定。

说这些话的人不乏青千,优青。作为一个每个新想法实验做一遍,十个点子九个实验结果不好,剩下一个只能发低水平期刊的人,刚开始对这些话嗤之以鼻。时间长了发现这些人论文发的好容易,自己动不动被别人的假实验结果坑一下。

具体到这件事,这只是冰山下的一角。这种低级造假都有,其他不容易发现的造假肯定很常见。但凡有点底线不至于到这个程度。

澄清一下:

1、我在说我遇到的情况,没有说所有科研工作者;

2、学科间有差异,有的偏理论学科或课题本身实验就不重要,自己知道就可以,不用拿我的回答往自己身上套;

3、之前回答没有超过100赞过,此答说明很多人是认同的,或至少有类似经历,怼我的人真的是站在中立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吗?

最后,向坚守在科研一线的人致敬!


user avatar   gloucester-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发现!! 两个论文,PS改图方式相同,而两文作者里面只有一个重复的人:曹雪涛

=== 文章1 (2009) ===

pic4.zhimg.com/v2-3c6de

Cancer-Expanded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Induce Anergy of NK Cells through Membrane-Bound TGF-β1

Fig1C:很多个3点、2点pattern重复(知乎问题的图)

=== 文章2 (2005) ===

Silencing of human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

Silencing of Human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 4 Sensitizes Breast Cancer Cells to 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Apoptosis and Cell Growth Arrest

Fig3D:很多个几个点的pattern重复多次

两个文章的PS手法真是很相似!


精彩的地方来了

第一个文章作者列表

Hequan Li, Yanmei Han, Qiuli Guo, Minggang Zhang and Xuetao Cao


第二个文章作者列表

Xiaojian Wang, Nan Li, Hongzhe Li, Bin Liu, Jianming Qiu, Taoyong Chen and Xuetao Cao


只有一个人是同时出现在了两个作者列表里面。找出来了么?这次总不能说是“下面的学生干的”了吧?俩文章就一个末作是相同的。难道是两批学生心有灵犀想到一起去了?

=======================================


告诉我们:学生物一定要会编程。如果用matplotlib + numpy.random生成这些图,天才也看不出造假。

可惜曹校长只会ps不会py。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曹院士的最新回应,摘自pubpeer

Dear Dr. Bik,

I’m writing to you in response to recent inquiries you posted with regard to mentioned studies conducted at the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Immunology and Institute of Immunology at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with me being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I appreciate your interest in our work and your commitment to protecting the accuracy of scientific records and the integrity of research pursuit. They are of utmost importance to me all along as well. Upon being notified of your inquiries, I have made them our highest priority and immediately took steps to look into the concerns you raised with the team and collaborators and carefully re-examined our manuscripts and raw data and lab records. We’ll work with the relevant journal editorial office(s) immediately if our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any risk to the highest degree of accuracy of the published records.

Based on our analyses up to this point (still ongoing) and additional feedback we received from colleagues and peers, I would like to add that I remain confident about the validity and strength of the scientific conclusions made in those publications and our work’s reproducibility. Nevertheless, there is no excuse for any lapse in supervision or laboratory leadership and the concerns you raised serve as a fresh reminder to me just how important my role and responsibility are as mentor, supervisor, and lab leader; and how I might have fallen short. I feel therefore very heavy-hearted and tremendously sorry, to my current and former students, my staff and colleagues, my peers, and the larger community. I most sincerely apologize for any oversight on my part and any inconvenience it might have caused. I’ll use this as an invaluable learning opportunity to do better not only in advancing science, but also in safeguarding the accuracy and integrity of science.

Yours sincerely,

Xuetao Cao


亲爱的Bik博士,


对于您最近发表的关于在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免疫学研究所进行的上述研究的质疑,我写信给您,我是通讯作者。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兴趣以及您对保护科学记录的准确性和研究追求的完整性的承诺。 一直以来,它们对我也至关重要。 在收到您的质疑后,我已将其列为我们的首要任务,并立即采取措施调查您与团队和合作者提出的问题,并仔细地重新检查了我们的手稿,原始数据和实验室记录。 如果我们的调查发现所发布记录的最高准确性存在任何风险,我们将立即与相关的期刊编辑部合作。


根据到目前为止的分析(仍在进行中)以及我们从同事和同行那里获得的其他反馈,我想补充一点,我对这些出版物中得出的科学结论的有效性和优势以及我们工作的可重复性仍然充满信心。 然而,监督或实验室领导地位的任何失调是没有任何借口的,您提出的疑虑再次提醒我,我作为指导者,主管和实验室领导者的角色和责任有多重要; 以及我可能无法做到的事情。 因此,对于我现在和以前的学生,我的员工和同事,我的同龄人以及更大的社区,我感到非常痛心,并感到非常抱歉。 对于我的疏忽以及给您带来的不便,我深表歉意。 我将以此为宝贵的学习机会,不仅可以在促进科学发展方面而且在维护科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做得更好。


此致,


曹雪涛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施一公称西湖大学博士生「不受毕业年限的限制」? 
  自己在日本还有2年博士没读完,现在不知道能不能过去,自己有个女朋友快结婚了很纠结想要赶紧读完回来? 
  如何看待重庆大学引进 25 岁博导冯磊,入职半年实现学院 ICML 顶会论文零的突破? 
  可不可以用癌细胞制造人造肉(蛋白质)和生物材料? 
  曾经学物理竞赛的现在都过得如何呢?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要求硕士发顶会顶刊才能毕业,985 博士都不要求,这样是否合理? 
  身处「夕阳行业」的科研人员现在是怎样的状态? 
  如何看待《僧多粥少,博士生名额紧俏已成为制约科研发展的一个因素 》? 
  为什么吃完轻食会感觉很委屈很难过? 
  为什么去除内脏可以延缓尸体腐败? 

前一个讨论
分布函数相同,概率密度一定相同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通俗地解释陶哲轩等人简化矩阵特征向量求解的方法?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