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业界都会开发出一些新的名词,「私域流量」就是其中之一。
这几年一直都有人在说,现在app倾向于把流量「圈养」起来,比如送外卖会做一个app,卖卖二手东西会做一个app,看电影写影评一个app……相当于把互联网割裂了开来,然后有人还在号召如何能打破这种次元壁,回到百川归海的过去云云。然后风水轮流转,虽然口号喊得很响,但是更加细化,更加私人的「私域流量」反而被提了出来。
其实相比搜索引擎,每个app所持有的就是自己的私域流量。只是这个私域流量过于庞大,还可以继续的细分下去,到一个个具体的,由个人或者小团体维持的社群为止。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圈养流量」可能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以至于在细分之后,还有细分的必要。
让我们从头说起。
互联网很大程度的解决了人们的信息获取问题,各种衣食住行等等的消费,想比以前只能被动的接受电视的推送和亲朋好友的推荐,现在的人们能够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了,但看这一个维度,这毫无疑问是一件好事。但是信息过多就带来了筛选成本,就像在搜索引擎上一搜外卖:刷刷刷七八页全部都是,那么如何选到适合自己口味的、价格又适中的外卖呢?
于是就有了专门做外卖的软件,预先帮助人们筛选出了外卖的信息并且分门别类的显示,这样人们就不用每次都用搜索引擎来找外卖,而是通过专门的外卖app来寻找,久而久之,专业的app还对供应链进行了整合,让整个链条上的运营成本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人们第一次通过专门的app来满足的需求,可能仅仅是为了降低自己的搜索成本,而在和app重复互动的过程中,人们就对这个app的评分和分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在方便顾客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力量——有了市场力量,这些app就可以通过这种信任从供应商那边获得一定的利润了。
所以我们就得到了三个产业经济学中常见的关键词:搜索成本、声誉博弈和供应链优化。私域流量,不管其载体是微信群,朋友圈,还是公众号等等,这三点是共同的,必须要占有至少一点,才能有和公域平台竞争的可能。
也就是说,越需要降低搜索成本的,越需要声誉背书的,越看重长期的、频繁的和顾客互动的行业,私域流量就会更有价值,否则,如果不能降低搜寻成本,产品非常的标准化,不需要背书,或者都是一锤子买卖,不需要顾客互动;或者顾客多元化需求强烈,很容易腻歪,那么私域流量就价值不大。
这也是很多「把私域当公域用」的行为转化率低的原因,并不是在朋友圈发广告,或者拉一个同学朋友的群发广告,就是「把私域流量用起来了」——事实上,私域流量都是很小的,如果不能够充分的把价值发掘出来,小池塘拿什么和星辰大海相比?就比如:知乎用户写一个不相干的广告词,在不考虑站内推荐的情况下,最多就是推送给了其所有的关注者,并且关注者还未必看;这样的流量,如何能与app推送的全站热门相比?星辰大海就是星辰大海,公域胜在量,私域胜在质。
比如说:像美容院、健身房这种以销售体验为主,商家和顾客在买卖过程中互动频繁且很难量化,并且单个消费者就能给商家就能带来很高利润的行业,私域流量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因为和公域相比,消费者在互联网上搜一搜,然后去实验的代价很高,而商家只需要能够维护住一小撮核心的顾客办了消费卡,流水就能够支持这家店开下去,三个关键词,占据了搜索成本和声誉博弈两项,所以这样的行业就可以说比较适合利用私域流量来维系住的。
像 @周召 的答案里面说的生鲜水果,生鲜水果其实同质性相对是比较强的,搜寻和试错的成本并不算很大,并且在公域的网店上一样能够建立信誉的需求,所以这种情况下成功的案例,其实走的就是供应链优化的路子。因为私域虽然人少,但是经过筛选过之后的消费者单个的购买欲望都很高,所以那位「以身试果」的胖姐姐其实就是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了自己相比正规网店的运营成本和客户获取成本,而她赚的这个钱,也是因为她对供应链的优化,去掉了公域流量平台的中介费。
平台经济的成功,就是因为通过网罗了大量的小店,吸引了巨量的公域流量;能够满足人们模糊的搜索需求和多元化的偏好;而「私域流量」的机会,则隐藏在上面说的这三个维度上,当人们的需求相对明晰,会频繁的和商家互动且试错成本较高的时候,「私域」就有了和平台一较高下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