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绝对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主要问题出在盐水的密度上,实际上对于一桶盐水,顶部要比底部密度小。
接下来的分析比较复杂。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需要要用到的概念,以便理解。
这里我们把渗透压的性质列一下:
(1)假设一个盐分子(Na离子,Cl离子或是其中的微粒,课本上一般直接叫溶质分子)对某一个水分子贡献一份压力,那么当盐溶液浓度上升时,盐分子与那个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会上升,所以渗透压一定随浓度上升单调递增。
(2)又因为每个盐分子的运动速度有限,以及一个水分子能够发生相互作用的接触面积有限。当盐溶液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这两个限值,导致单位时间内与水分子接触的概率不可能无限增大,所以渗透压一定随浓度上升而增加得越来越少。如图:
2. 水自身的压强:如果半透膜两侧有压强差,那么压强大的一侧会把水压到压强小的一侧。
3. (静止流体的)伯努利方程: 。这个方程告诉我们对于任何一个液体,高的地方压强小,低的地方压强大。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在水中潜得越深水压越大就是这么一回事。
为什么我会说对于一桶盐水,位置高的地方要比位置低的地方密度小?
我们先只考虑一桶盐水,暂时不管半透膜那些事。
可以先假设一桶盐水,其盐水的密度和高度无关。
那么其高处的渗透压和低处的渗透压一定一样大(因为渗透压只由盐的密度决定)。同时,伯努利方程又告诉我们,盐水桶的底部压强要更加大。
于是,由于渗透压对水分子的作用在盐水桶中处处相同,而盐水桶的底部压强又比顶部压强大,于是水分子们都被挤到盐水桶的上面去了。水分子们一上去,就会把上面的盐分子(请先允许我这么说,不影响理解)挤下来。当然也可以说下面的水分子变少,上面的水分子变多,就把上面的盐分子给稀释了。
这样一桶盐水的密度就变成了上面小下面大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用另一种方法更好理解:就是盐分子比水分子重,人家喜欢待在下面。
照图,在A和B点处列伯努利方程。
A和B两点的伯努利方程为:(把渗透压写在右边是考虑了方向的原因)
因为我们希望A点或B点两侧的压强总是相等的,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系统中的流体总是处在平衡态。
于是我们只需要比较半透膜两侧的压强大小就行,如果半透膜两侧的压强大小总是相等的,那么这个系统就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处在平衡态了。也就是说我们更关心 以及 是否等于零。
改写伯努利方程为:
而题主的问题用数学语言翻译过来就是:对于A点,当h足够大,就会使得p1<p2,那么水流会从2流向1;对于B点,当h足够小,就会使得p1>p2,那么水流又会从1流向2。所以看起来在A点,2总是会流向1,在B点,1总是会流向2,这样貌似就形成了永动机了。
实际上,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华点。
我们可以假设一开始,左边的盐水浓度均匀,那么确实会发生水在系统内逆时针运动的情况。那么之后呢?因为有水流的运动,左边的盐分子会被水流从上往下帯着走,导致盐溶液下面浓度更高。另外别忘了重力也会使盐溶液密度下面更大。也就是说,即使盐溶液浓度均匀,之后也会变成上低下高的状态。
那么如果盐溶液浓度上低下高会发生什么内?
这里我们只需要分析 三个函数的性质就行了。
可以看出,因为在A点,盐溶液密度逐渐下降, 总会越来越趋近于0;对于B点,盐溶液密度上升, 也会越来越趋近于0。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总能找到合适的 和 使 。系统就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处在平衡态了。而且这个平衡态是稳定的,因为 盐水密度会向左移动,反之向右移动。
回过头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永动机确实是能够运行一段时间的,但是之后因为盐水的密度分布的改变,导致系统又处在了一个新的稳定平衡态。
而题主假设的理想情况:如果盐水密度分布一直均匀,这个系统确实会不停的运动,甚至可以对外做功。但是盐水密度怎么保持一直均匀呢?那我固定盐水密度行不行?
我们设想下面几个方案:
(1)在盐水的那一侧加上无数水平的半透膜,强行使每层的盐水密度固定,但是这样在垂直方向上盐水密度确实没有改变了,但是在水平方向上,盐分子却会被水流全部冲到左边,导致A点浓度变低,B点浓度变高,回到第三节的讨论中。
(2)那我再极端一点,除了加上水平的半透膜,我还加上无数垂直的半透膜。这些盐分子不可能被冲到容器左边了吧?实际上,盐分子还是会被冲到由半透膜形成的空腔的左边,还是A点浓度变低,B点浓度变高,又回到第三节的讨论中。
(3)那我再再再极端一点(我今天就跟你杠上了),我不需要半透膜(包括用来隔开盐水和清水的半透膜),盐分子就是因为某种神秘力量被固定在空间中了。这下盐溶液密度总不会变了吧。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实际上盐分子与水发生的相互作用都改变了,无法运动的盐分子提供不了任何渗透压,所以实际上渗透压都不存在了。这里我们可以看看渗透压的原理[1]:
换句话说,就是正是因为盐分子的运动才导致了渗透压的存在,如果没有盐分子的运动,盐水就和纯水没有任何区别,也就更谈不上永动机了。而一旦盐分子在一定区域内运动,它就会被水流冲开(或是被冲向)半透膜旁边,从而改变我们要研究的点的浓度,这又回到了第三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否认了题主所提出的永动机的永动性,还改进了题主的永动机。但是很遗憾,所有努力都失败了,永动机的诞生在今天遭到了巨大的挫折。
实际上,我在各种地方看到的各种永动机,发现它们基本都能够运行一段时间。但是如果有人真的把这些装置做出来的话,他们会很惊讶地发现永动机总是会被某种神秘力量给强行停了下来。
不过这也不能怪题主,说实话这个回答写的时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一开始也没想到有这么多幺蛾子在里面。回顾一下我为了写这个答案新得出来的东西:
总之就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