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所以匿,核心是人才的流失,但是现在上上下下的官员到处在学习上峰的讲话精神,两只眼瞅着深圳,但是深圳杭州吸引人才的政策一样学不来。。。对山东的未来比较悲观
从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说,双一流高校山东在东部发达省份垫底,综合性大学就一个山大,而且山大都已经衰落成这个样子,两个国重被亮了黄牌,面临被摘牌的危险,前几任搞得一校三地铺了一大摊子收不了场,这中间省里可曾有过具体实质性的支持?天天说,你们从国家争了资源我们给你们1:1匹配。。。寒心,别的省份是省里支持力度远远超过国家的支持力度,才能带动具体学科的超越和发展,才能PK掉其他省份获得国家的支持,山东是让高校裸奔的去讨饭,然后给配点咸菜凑合着吃。这样下去高等人才的培养有什么希望?一帮人还不自知,以为自己可发达了。。。是么?新兴学科落后,传统优势学科落伍,可能唯一能说下得是海洋学科还算先进,可是这样下去谁知道过几年变成什么样子。。。比较下一线城市的高校,或者有资源或者待遇高,山东的高校有什么呢?倒是不缺各种高高在上的所谓的“管理服务人员”。。。不知道为啥就被揪住小辫子批斗一番,又不是受虐狂,干嘛要留山东?
有了人才才有了希望,可是目前这个样子,看不到任何前途。很多年前,中山大学排名不是特别靠前,但是后续广东省政府是怎么扶持的?山东来说,全省综合性一流大学就这一所,然后省里一帮官员觉得不是自己分管的“部属”院校跟我乌纱帽没关系我凭啥支持。。。鼠目寸光,就这点格局还天天对标深圳?能不被郑州超越就不错了。
除却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力度,年轻有活力的人才政策,杭州有西湖有文化有历史有龙井茶,湖光山色景色优美;成都有大熊猫有都江堰有美食,逍遥自在。。。。
我大济南,甏肉干饭把子大肉煎饼卷大葱,尘土飞扬大工地,还有永远堵在路上的交通和动辄灰蒙蒙的天,一闭眼就是大衣哥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还有高铁上大妈们开着功放的抗日神剧。。。脑子抽了才会来济南。。。
土生土长山东淄博人,上海上的大学,脑子进水回济南工作。
好在跳槽后找到了现在的工作,一家真真正正在济南低调的做人工智能的小企业,这样的人文环境我相信在山东是找不到几家的。
山东“官本位”的影响太深,公务员和研究生的思想,依然在山东人心里根深蒂固。有了国企和公务员的铁饭碗,在山东才站得稳脚跟。举个栗子,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听父母的话去了银行,男票也是当年银行的同事,我们俩纷纷离职的时候双方父母都是反对的。好在我们都是南方城市毕业的,思想独立且主意坚定,才换来了事业的大好前途。(男票目前在山东国际信托做项目,在山东可以说是叫的响的信托公司,然而放眼全国,呵呵……)
山东的人才政策相当落后。每次政府调研、座谈我们都在提人才政策细化和权利下放到企业的建议,至今没有真正能让毕业生感到温暖的好政策。公租房,自己掏租金,公寓的水电费照样比真正的民居高;人才补贴政策,年龄不够、工作业绩达不到也享受不到;不落户享受不到各种优惠,想落户的买不起房……别的不说,山大的学生有多少真的愿意待在山东的?北上广深之所以发展的好,人才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用得起、用的好,像山东这样很多好的企业还是要托门子找关系进的,尸位素餐的,试问哪个企业能真正有好的发展?
我在济南,可我并不喜欢济南,堵、脏、乱,毫无新意,故步自封。这里的人不开放,不想接受新事物,我们的好项目、好技术都是在异地实现首个样板市场的打造,本地总是看到甜头才提出来想要,看看上海、浙江这些省份,好企业都是拼死留住,给足了资源和样板,差距之大令人胆寒。各种招商引资、双招双引的政策层出不穷,本地企业呢?fengqi事件不就是很好的例子么。
以前我在银行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点:脾气大的人反而当领导,当了领导脾气更大。现在的公司,领导为人正派、善解人意、关怀下属、以身作则,这是一种山东很多企业领导不具备也不想具备的特质——情绪控制能力,在这里,不管你是北大还是清华,常春藤还是哥大,你到了我手下就是我的人,我让你吃屎你也得笑着吃。
捧着外地引来的才,瞧不上本地培育的才,真是不懂才、不用才、不留才、不育才。
人才的开放性与政府的保守交锋,这一定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斗争。
匿名说些大实话。
我是山东人,现在人在海外,很快毕业打算回国。如果不是这个问题,我竟然没注意到自己考虑的几个目标城市完全没有山东的。家乡只是备胎,也就是去不成别的城市,才会考虑回家。
所以,我这情况就算是流出人口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列举几条因素,没有条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1、待遇不行。山东的待遇就是差,至少没看出多么强。摸着良心说,山东待遇什么鸟样,你们心里真的没数吗?当然,有人说,我可以回山东创业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这种故事还是别吹了,风口都过去了。我就是个普通人,我还是回来要过普通的日子,我不指望做CEO。
2、氛围不行。实话实说,我就是讨厌山东这套SB人情规矩。当然,全国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过大城市显然好一些。如果回山东老家三线城市,那完蛋了。
3、教育不行。虽然现在就考虑孩子上大学,还太早。但我能让孩子从出生就选择高考Hard模式吗?
4、感觉就是回不去了。我也说不出为什么,反正就是觉得在外这么多年,回不去老家三线城市了。当然,这条你可以说我矫情,我也不反对。但就是觉得回不去,格格不入。
5、房价。既然在三线买房也不容易,干脆他娘的不如去大城市浪一浪了啊。反正都是买不起房嘛。
济南人,香港大学毕业,目前在香港中环知名基金工作
1、山东人非常恋家,我非常想回去陪父母,现在走出来那是被逼的
2、山东不重视人才,深圳是个本科生落户就给两万,香港有政府优才计划(人才标准很高,待遇相当好),上海对留学生有有直接落户政策,其他城市亦抛出各种橄榄枝。反观济南青岛城市竞争力很差,人才政策亦聊胜于无。之前同学有回山东发展的,除了端茶倒水伺候上司给我们反馈说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现在这边有能力的同学没人回去了。
3、父母被地方镇政府科员欺负过,我知道就算港大毕业也没法在当地受到多少尊重,亦不能让父母过上体面日子,因此决定在外发展,挣钱了打算把父母接到身边
4、自己的老师亦不建议我回去。老师去过内地几乎所有一二线城市,给山东人的评价很高,但对山东省的发展不看好。虽然刘家义书记的讲话一年一次,但是山东还是那个山东,甚至某些方面变得更加糟糕。
5、山东给年轻人有什么机会?大企业诸如海尔海信潍柴浪潮等我都有同学在,纷纷劝我珍惜外面机会,尤其是现在年轻,不要回来。
6、山东的政治环境和商业环境该清理清理了。如果哪一天山东给人才以实在的尊重,给年轻人以好的机会,我一定买张票回去,毕竟我父母在那里。最后,这个回答我并非要黑什么,山东人没什么可黑的。我仅以个人例子表达山东人没问题,山东人很努力,也很优秀,问题出在山东的环境,山东缺少一个好的政治环境和商业环境。
7月5日更新内容如下:
更新几个对我影响较深的事。
本科毕业前办理档案转移,涉及到出境有些手续需要学校出具,学院负责学生事务的导员不想办理,我上网查找了相关文件发现规定“应由学校办理”,导员对着中宣部的红头文件跟我解释“应由学校办理不是必须由学校办理,也就是说学校可以办理也可以不办理”,我不知道反驳什么,那一刻我觉得中央文件原来也可以被人这样蹂躏,让我有种清醒的错觉就是这地方不能呆。那个手续我拖了半个月通过村委会各种斡旋才弄好,其中滋味冷暖自知。合法规定的手续都这么难办,我除了一点知识外无权无势,实在没有信心在山东活出样子。
前一阵子省长邀请百余名院士来济南开会,希望吸引高端人才留鲁。有认识的朋友做筹备工作,说领导们给院士们安排的很妥当,吃好喝好。但是前期院士身边的助理来济南做工作事宜沟通时,竟无人接待,结果是助理对这次活动一顿吐槽非常不满。助理作为院士身边亲近的人,区别对待很容易让院士看出端倪。活动筹备中的这些欠虑让我有些担忧山东是否真的意识到重视人才,还是形式大于实质。
补充近期周围同学的情况,今年有港大毕业的小伙伴,其中留港的同学有去外资银行/券商/腾讯香港的,月薪2-5w港币不等。也有一些同学前一阵子回山东了,目前决定留在山东的有两名,一个去了浪潮一个去了某四大银行,职级给的高但工资仅七八千(消息源于同学),其他同学对形势仍然不乐观,打算秋招去北上广。
我为什么对山东的环境那么痛恶,因为我害怕回去还是会碰到曲解中央文件的办事者,搞形式而不实事求是的作风,以及加上房贷仅仅温饱的工资水平。父母养我二十多年,我不想让他们晚年依旧那么清苦,依旧给周围人赔笑脸。流浪在外,我所坚持的不过是要拼出一点样子来让父母过的好一些,让自己和家人有尊严。
(有人说我折叠评论……恐怕你不太了解我……)
这次我不黑山东了,心平气和的谈一谈。
某种程度上,山东和东北一样,被重资产行业给坑了。
大家都知道,山东的制造业比较发达,尽管山东既不生产乘用车也不生产消费电子产品,但是总体而言,山东的制造业在全国是前几位的。
按理说制造业发达不是坏事,珠三角和长三角也是制造业起家的,如果没有江浙地区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阿里巴巴的崛起。但坏就坏在,山东的制造业,大都是重资产制造业,比如冶金,石化等。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重资产行业,但是这个东西就像是垃圾处理场一样,确实不能没有,但是建在哪里哪里倒霉。
这种行业最大的问题在于,在这种行业里,人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甚至连重要因素都算不上,资源和设备才是最重要的。重资产行业聚集的地方,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不重视人才的反智主义,就像山东人经常说的“少了谁也一样”。不仅老板和领导不重视人才,人才自己也不重视自己,大家想得都是怎么离社会资源近一点,而不是想着如何创造价值。
当这种反智主义深深浸入了一个地方的文化之后,再想纠正回来就很难了。其外在表现,就是像今天的山东这个样子——到现在还有人说,山东不缺人才。真的不缺人才嘛?山东企业一年有多少清北华五级别的应届生入职?你真的相信山东财经大学(勘误:之前写成了“学院”,其实已经升格大学了)的毕业生和上海财经大学的毕业生做起事来是一样的嘛?
不是不缺人才,而是不相信人才能创造价值。这是一种从重资产行业中蔓延出来的思想病——在重资产行业里面,山财和上财还真就是一样的,反正就是操作机器嘛,守规矩就行了。
所以我很悲观地预测过,10年之内,山东的人均gdp将进入中下游省份行列,山东未来之于中国的发达地区,就像东欧之于西欧,捷克波兰之于德国一样,提供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倾销市场,仅此而已。
ps:
毕竟是在一个国家内转,大家可能对于人才外流,没有什么体感。对于山东,你可以简单的这么理解,每年山东学习最好智商最高的前1%的孩子,基本上会被外省摘走,剩下的第二个1%,在山大海大读4年书,然后大部分再被摘走。
这样摘了一年又一年,你觉得对山东会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