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被脸书开除的华人工程师称「在硅谷不敢失业两个月」,华人在硅谷就业有多难? 第1页

  

user avatar   cat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同时问了两件事情,两件事情可以分开来讨论,而且两件事情的答案都是「看情况」。如果你 2014 到 2016 年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告诉你一个答案。如果你今天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告诉你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


2014 年下半年我在 Facebook 刚刚升到 E5,然后接了个 E6+ 的项目,结果当然是做不出来拿 MM(绩效几乎及格,也就是不及格的意思)。当时不知道那是个 E6+ 项目,于是就怀疑是自己能力有问题,以为其它人都做得很好就自己不行。接下来 2015 年拿了 MA(及格)和 MM(几乎及格),感觉自己一直处于要被 PIP 的边缘。(连续两个 MM 是 PIP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真要 PIP 你就算你只是短时间表现不行也能 PIP 你。)

为什么当时很怕被 PIP 呢?因为觉得找工作的难易是个未知数,但又因为上班已经很忙所以不会有时间尝试去找工作。如果找工作很容易,那 PIP 就 PIP 咯,老子不干了,直接跳操。如果找工作很难,那到底是 PIP 尝试尽力通过还是放弃 PIP 去找工作就是两难选择,选错了就没有机会重来,而且后果很严重。

后果很严重的意思是,当年 H-1B 一旦解除雇佣关系了就必须立即离开美国(无论哪一方提出解除的)。这个「立即」有多久呢?当年是不确定的,最严格的理论是第二天。这跟 F-1 学生签证很不一样,因为 F-1 是有明确定义的 grace period(缓冲期)的。后来 Obama 政府释法,为 H-1B 定义了同样的 60 天 grace period,也就是解除雇佣关系后有 60 天逗留期,给大家一个找工作或打包回家的缓冲。

为什么解除雇佣合同后离开美国是个很严重的后果?因为这有可能导致美国工作定居拿绿卡这件事情前功尽弃,不过注意我说的是「有可能」,每个人遇到的状况都不一样。离开美国后,仍然可以申请美国的工作,而且只要 H-1B 的期限没有用完就无需重新抽签。问题是人不在美国的话面试很麻烦,很多公司不一定愿意把你飞到美国来面试,人在美国能拿到的 offer 就有可能因此而拿不到。

因为有如此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我当年是很害怕被炒的。而且我是 Front End Engineer,很多公司不专门招 Front End Engineer 只招普通的 Software Engineer,那意味着面试重心在算法题上,而我又从来不刷题……(我 2012 年完全没有刷题面进 Facebook 的。)这种焦虑的来源是不确定性。不是说很糟糕的事情一定会发生,但有一定的概率会发生,而且发生后会导致之前几年的积累前功尽弃,甚至还会带来雪崩效应。

如果你当时问我,我会说你必须尽一切所能保证自己有工作,别说不能失业两个月,可能失业一天在移民法看来也是有问题的。就算要换工作,也必须等 H-1B transfer 审批通过了,跟新的公司确定入职日期后再跟现在的公司说,挑一个不产生间断的离职日期。至于华人在硅谷就业有多难,我只能说不确定。因为我那时候没试过找工作,所以可能很难;但因为其实身边跳槽的中国人也不少,所以也有可能不难。因为这个不确定性,我必须当作很难来对待。


现在我离开 Facebook 已经三个月了,每天就在家里找点事情做,有公司邀请我去面试我也乐意去聊聊,感觉挺开心的。我有绿卡,所以不存在多少个月的限制,只要我能养活自己,我不需要找工作。我在 Facebook 工作这 7 年的钱也够我活一段时间了,没有必要着急找工作。

找工作看起来也不难,现在聊了几家公司,也有一些 offer。(其中一些创业的机会叫做 offer 可能不是很严谨,因为大家同意的只是一起探索一下某个事情一起做,看看能不能做出来,做出来的话看看效果如何。)我还是没有刷题,所以我只面不需要刷题的公司和职位。

有前端职位的公司比较好面,例如 Robinhood。面之前我也有担心过自己到底行不行,但面试的时候要写前端代码竟然有能写出来哦,尽管不可能总是一遍写对,有时候还是会有 bug 需要调试和修改。创业公司和创业合作的机会也比较好聊,因为小公司招人其实很难很难的,能够有符合资格的人还能聊到一起来,那就看看事情能不能做成啊。(理论上我还有个离职 6 个月内有效的退路,也就是回 Facebook 去。)


回顾一下,我觉得最终的是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名声建立起来,然后找工作其实不是什么问题,总有人需要你在特定方面的经历和知识,然后想方设法拉你过去跟他们一起做。说一个搞笑的事情,我在 Facebook 那么长时间,只有两次是我很主动要换组的,而是每次换组之前的那个绩效都是 MM。(MM 拿多了就没感觉了,只要别连续拿就行。我知道有酱油党的人还非常刻意的 MM->MA->MM->MA->... 地贴地飞行。)

第一次换组,是 2015 年下半年就提出了,2016 年上半年才下决心去换。2015 年下半年拿了个 MM,本来是不能换的。当时我已经觉得不能忍了,如果公司再折腾我的话我宁愿放弃绿卡也要 rage quit。不过接收我的组特别支持我,想方设法把我挖了出来。接收我的经理说,我 2015 年下半年的那个所谓 high-end MM(也就是 59 分正好不及格的意思)摆明就是我原来组经理知道我要换租后拿来拦我的,要求无视这个 MM 把我转过去。这件事吵到我原来组的高级总监那里去,他跟 HRBP 聊完后决定放我走,于是我就换组了。

第二次换组,是 2018 年所在的组解散了。解散之前我作为 TLM (Tech Lead Manager) 管着组里面一部分人,同时兼职一部分 PM 的工作,然后因为写的代码太少而拿了个 MM。换组时完全没有经理因为我这个 MM 而产生顾虑的,因为大家都觉得代码写得少是个很容易改进的问题,多写一点就可以了。最后,有经理觉得我过去做过的事情跟他们要做的事情相关,就把我拉过去了。

(在聊组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超级搞笑的事情。某个经理见到我后就说,「Cat,你怎么还在公司?」然后我就反问他,「那你怎么也还在公司?」然后相互吐槽一下公司里没有很好的机会,但外面的机会也不怎么样,那就继续做着咯。)

总之,只要你有名声放在那里,总有人想要拉你一起干点什么,其实无论是公司内部找组还是外面找工作,都不会太难。


最后说一个个人的观察:不要以为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愿意为了 H-1B 的绿卡愿意作出巨大的牺牲,90 后在这方面就跟 80 后很不同。

通常 70 后能来美国的,都是读博甚至公派读博这个层次的,在中国的同龄人中站得非常非常高,要从这样的高度摔下来损失非常大,所以都很优先保证拿到绿卡在美国过上好生活。当然现在有点尴尬,因为中国的发展水平上来了,同龄人当中有人碰巧搭上了中国某些行业改革开放后迅速增长,曾经美国留学的 70 后反被同龄人超越。

80 后没有同龄人能赶上改革开放这一波,但有同龄人赶上了中国互联网这一波,所以做互联网的同样尴尬。但 80 后来美国往往能完成父母一辈不能完成的阶层跃迁,所以还是会很看中绿卡,觉得拿不到绿卡是巨大的损失。

90 后的父母不少是上述赶上改革开放那一波的,家境比 80 后的要好,到美国就算能算作阶层跃迁也没有 80 后那么大的跃迁幅度,所以拿绿卡的动力没有 80 后那么大。我遇到不少 90 后不怎么在乎拿绿卡的事情,觉得拿不到就回中国,反正如果自己有实力在中国照样能成功,想来美国的话就把中国赚到的钱用于投资移民,现在优先做有意思的事情而不是优先拿绿卡。

至于 00 后那家境好的都是世界公民了,从小跟着父母四处飞,各个国家都玩过了。我猜他们长大后不会有很强烈的愿望要牺牲什么来保证拿到绿卡。免费送的绿卡他们可能会要,但要付出什么才能拿到绿卡他们很可能不会愿意付出。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印度及印占藏南、印占克什米尔的人类发展指数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


user avatar   huo-gu-itpa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印度及印占藏南、印占克什米尔的人类发展指数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不应该判这么重,无良媒体煽风点火。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 Google 于北京时间 5 月 19 日凌晨发布 Android 12 ?有哪些具体升级? 
  如何看待谷歌工程师透露谷歌有20亿行代码,相当于写40遍Windows? 
  被第三方非法保留 5000 万用户数据,Facebook 再陷美国大选丑闻,暴露出了哪些问题? 
  被脸书开除的华人工程师称「在硅谷不敢失业两个月」,华人在硅谷就业有多难? 
  如何评价 DeepMind arXiv 论文公开的 AlphaZero 击败国际象棋和将棋的最强引擎? 
  为什么 Windows 没有像 Google 一样出一个 Nexus 之类的东西来规范 PC 标准? 
  国内顶尖高校和美国 TOP 30 的差距在什么地方? 
  在美国上了一所二流大学,最近越想越觉得前途灰暗。怎样使得自己重拾信心? 
  Google Cloud前景如何(2018.8)? 
  Google 真的「不作恶」吗? 

前一个讨论
在家里养一只网红是种怎样的体验?
下一个讨论
工作后的成长速度是如何产生差异的?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