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法加广场
当今的中国已经当之无愧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改革开放的40年间,中国学生留学海外的方式也历经了几代的变迁:
第一阶段是公费选派; 第二阶段是自考国外院校,主要靠奖学金,或者“刷盘洗碗赚学费”; 现在已经是第三阶段,与中国经济起飞同步,不少中产家庭都可以凭借自身的积蓄为孩子铺平自费出国留学的道路。
在9012年的今天,留学已经成为为数不少的家庭为孩子的教育发展考虑的一个重要方向,而海外院校提供的奖学金占比的确是在是非常的低。
根据教育部网站发布的数据,2017年,自费出境留学的学生人数达到了541300人,占比达留学生整体的88.97%。在未来的几年里,赴海外留学的学生人数仍将迅速增长,随之,中产家庭也逐渐成为出国留学的主力军,中国将进入“平民留学时代”。
虽说是平民留学时代,但需大部分自费留学还是需要额外支付几十万的学费和生活费,因此,客观来讲,留学党们家庭条件至少都不算是很差。
Times杂志在调研了全球各个国家的留学费用之后,给出了一份数据,数据虽然和我们的认知略有出入,但从方向上看还是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全球最便宜的留学国家和地区
一直以来,中国学生留学海外首选是西欧和北美,但其实北欧也是留学的好选择。
欧洲很多公立大学读大学是免学费的,所以去这些地方留学可以节省这一部分开支。
全球最贵的留学国家和地区
不出意外的第一名是美国,贵就算了,它还一直在涨。
根据US News公布的数据,2017–18学年,美国排名前50的私立大学学费平均上涨了3.6%。
澳洲紧随其后,大部分人去澳洲留学,因为澳洲的教育质量源于传统的英国教育,毕业后不仅就业前景好,选对专业还可以移民,低犯罪率和严格的枪支管控法都可以确保海外留学生享有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对于海外留学海外读高中或者大学本科,由于学制较长,而且同学还没有能力靠自己承担部分费用,所以,通常硕士以前送出国的同学,整体看来家庭条件会比较优越一些。
假设生活在美国类三线城市,就读于一般公立大学本科,一年的费用约为:USD17,000+USD1000*12=USD29,000。
如果是生活在纽约、洛杉矶一类的一线城市,读私立大学,自费本硕读下来的确需要“家庭条件很好”。
这个群体对应的大致就是年收入100万以上的高产家庭,或者是传统上大家公认的典型留学党,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土豪家的孩子。
的确,出国对于他们来说简直跟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样容易,留学的费用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算大的开支。这个阶层的留学党基本不用担心怎么出国的问题,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出国。
而对于非海外本科选择出国读硕士,绝大部分家庭条件还是处于中等或中上等的中产家庭,而非那种跑车随便买,世界任你游的大富大贵。
因为仅仅读硕士,就算去最贵的北美或者西欧,一年30-40万的学费加生活费,对于把留学作为选择之一的年收入30-50万的中产家庭也是有能力承担的,而这个群体在逐渐成为留学群体的主力。
我家离公司是不是很近
小Y,国内绝对的学霸,种过田地,农村出身,赴英读硕士的钱是家里要好的亲戚(那位亲戚自己没有小孩)支付的,因为是同house的室友,所以细节我比较了解。
那时候一年研究生的学费我记得是10000镑出头,不过2006-2007年英镑的汇率可是15-16块人民币兑1镑哟;
学校坐落在英格兰中部的一个小town,shared house一间房一周的租金是60镑 including all bills;
一日三餐全部是超市买食材好自己做;
在英国留学期间,除基本生活用品外不添置衣服,一年下来,出过镜的衣服不超过15件;
在留英的16个月里没有回国过,但是和去过不少英国其他城市旅游,毕业后也参加了同学们自发的毕业旅行欧洲游。
总体来说,小Y在英国生活虽简单,但不拮据,学霸不屑靠出卖体力打工赚钱,虽然也在学校提交了打工申请表,面试却没有去,因此在英国期间为纯支出,属于正常区间25-30万。
小K(笔者本尊),家长在体制内工作,家庭条件应该算是一线城市正态分布里占比最高的那类,就是所谓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因为和小Y在一所学校,又是室友,所以学费和生活费可以参考上面。
在国内读本科期间我就已经开始做一些兼职,由于上学走读,在家吃住,所以生活花销早早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来到英国,也想自己挣一些外快,所以生活学习上一安定下来,我就开始申请打工的机会。
在英国,大部分用人单位需要申请者提供National Insurance number,但是申请National Insurance又需要工作证明,所以至今我也不明白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不过幸运的是,在英国的三年中,一直没有National Insurance的我,除了正式的实习工作外,前前后后也做过三份兼职。
研究生开学的第二学期,我申请了校内宿舍cleaner的工作,至今都觉得那是性价比很高的工作,每小时6镑出头(相比中餐馆送外卖的4.5-5镑出头好太多),每周工作时长不超过20小时,假期可以更多一点,月薪不到500镑以下直接免税(后来在酒店打工才知道,即使是时薪也需要先扣税,再填表申请退税)。
在学校期间,考试周或者学业比较紧的时候大概一个月100-200镑收入,平均下来大概一个月300多镑吧,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小town的生活比较简单,大家也会买一些大牌,但看的比较淡,以实用性为主,对奢侈品并不热衷。
毕业后回了趟国后就离开了我们那生活基本靠走的小town,搬到伦敦实习了。伦敦的交通费和房租着实不便宜,反正偏远的房子便宜,交通费就贵,离公司近的房租贵,但可以省下时间和交通费。
后来暂时租到了仅剩1个月到期短租房,zone1和zone2交界(相当于就在北京二环边上啊),与另外两个女生合住的三室一厅,步行半小时就能到公司,350镑一个月不包bill,其实也还不错。
因为其中一个女生计划回国,所以合同到期后我和另外一个姑娘就以1200镑每月和房东签约take了整个flat,当起了二房东。
我在伦敦生活的一年,住着以超值的价格租到的可以走路上班的房子,一日三餐有两餐的公司管,生活的自然不错。
回国前的最后半年,搬到男友的城市专职陪他,那段时间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接一些专题报告的写作,每1000字20-30镑不等,一个月也能有稳定的小几百镑,只是为了赶报告,凌晨泡在图书馆是常事,作息有点乱。
那时候也找了一个Marriott 服务生的兼职,就是在晚宴上端盘子送餐。Marriott的位置在city center,无论是坐公交,还是开车(油钱是小,city center停车费有点肉疼)都是成本都不低,一次3个小时的工作税后净利没多少,为了几十镑还得跑过去退税,所以没干几次就不做了,但又是一段经历,心里还是有成就感的。
我在英国断断续续3年的时间,家里给我换的就是最早那30多万,后来账户里一直有钱,也就没需要家里再给我转。
我的第一辆车Ford courgar,2007年2000镑买的二手车
小F是我上面说的一起租房的二房东,家里是做生意的,A-level的时候就在英国读了,之后读的本科、硕士、博士(在伦敦读国学),淑女一枚。
这一路自费读下来,着实是价格不菲。小F虽然家里条件很好,到英国也比较早,但是性格属于比较独的女孩,生活起居、消费习惯都很普通,不像主流有钱人家性格外放的姑娘各种社交各种买。
如果和大部分来自中产家庭的留学相比,她唯一与众不同的花销应该就在机票上了,由于博士最后一年的事情不多,在我们同住的这一年里,她断断续续回国了4次,大概只有半年多点的时间留在伦敦。
通过几个例子,其实就想说什么样家庭的留学党都有,随着中国留学党大规模深入西方世界,无论哪种阶级的家庭人数都不在少数,所以一定不是只有家庭条件很好的孩子才能送出国。
对于小留学生来讲,的确需要厚点的家底作为保障,但作为成人年纪的留学生,同学们有能力通过自己找到适合自己条件留学的国家和留学方式。
当年打工的Bristol Marriott
导师背景 复合型专业的典型,EE(Electronic Engineering)北京联合大学电子信息本科+Finance英国Loughborough University金融硕士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日制MBA。 2006年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Computer Science, Finance, Financial mathematics; 毕业留英工作一年后回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从业近十年(2009年至今),创业公司HighUnion联合创始人兼CFO(2014年至今); 2016年DIY完成MBA申请,主要方向北美S16学校、Insead和中欧商学院,由于职业发展规划,没有再次出国,选择中欧并获Fellow Scholarship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