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题!!!
先说结论,用栱眼壁采光是个精彩而精准的设计动作。
若论传统建筑中对光环境设计的考虑,摩尼殿乃至整个隆兴寺定是能排到前几名的。
对这类重量级的宗教建筑而言,其各处构造绝不应仅仅视作建筑工程的技术选型,而当视作同壁画、像设协同考虑的总体设计结果,从而共同形成准确表意的宗教空间。
这是一个满是造像与壁画的巨构佛殿。
对此建筑而言,其空间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的,这个核心便是占据了整个内槽的像设部分。它不仅仅包含面南的主佛与面北的倒座观音两组巨形造像,也包含扇形墙两侧的巨形壁画——坐西朝东的《西方胜境图》与坐东朝西的《东方净琉璃图》。
于是形成了四周向心的空间面向。而为将这个核心中的壁画与像塑更为精彩地表达,其光环境的设计问题是一定要考虑的。这包含着两方面的设计问题:其一,面对超尺度造像,人的最佳视点处光环境的设计;其二,四个方向上光环境的相互平衡。
面对动辄九米的像设,若要观其全貌则需要足够的观赏距离退让。而倘若退出屋外,不仅难以进行礼佛活动,在室内外巨大的亮度差异下,人们也难以看清像设高处的任何细节,达不到宗教宣传教化之意图。于是,在副阶周匝所扩大之空间深度仍难以满足该距离情况下,抱厦被灵活使用——深度增加、檐口却并不会降低,同时也在将最佳视点处光环境逐步压暗,以让人眼慢慢适应从而感知更多细节。
为了适应像设高处信息的展示,通过抱厦的形式将人周围光环境逐步变暗,但这种加大深度的方式也使核心空间之环境更加幽暗,需要通过其他设计来改善这一情况。
但在立面上盲目开窗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不同时间、不同方向的光线强度差异过大,仍会造成室内炫光等不利于像设展示的情形,如何在四周均能采光的同时将光线尽可能柔化,成为了接下来要考虑的设计问题。
将栱眼壁配合直棂作为采光的处理,于是几乎成了必然选择——四周均有采光机会,且是非常利于表现像设的自上而下的高光或高侧光。加之其所处位置处于檐下,由于出檐深度,除非冬日或早晚时分,所入射光线更多为散射光而非直射光,尽最大可能平衡了各个方向的光线强度差异。
而这一立面不开窗的选择,不仅从外观上给摩尼殿以极为特殊的体量感,更为其内部带来一个罕见的完整墙面。加之向心性的空间组织使整个副阶周匝处获得环绕的完整的空间形态,将讲述佛教故事的长卷绘制于此墙也成为了一种顺水推舟的选择——现实情况也即如此,五六十米长的《释氏源流》绘于檐墙之上,同样非常精彩。
至于抱厦内的二十四尊天壁画,目前仅余东西抱厦内之12像,推测四处抱厦当各有六像。而值得注意的小细节是,余下十二像三三一组,无论绘制于东抱厦或是西抱厦的南墙还是北墙上,其人物构图总体而言都仍是面向大殿中央的。
即便独自站在抱厦内,也有他们围绕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