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莫言如果来知乎匿名贴一段他未发表小说的内容,假称自己18岁没有文学天赋求评价,下面的回答会是怎样的? 第1页

  

user avatar   mao-xu-feng-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管在哪个平台,就算莫言匿名发出了《红高粱家族》,也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因为当下大多数人并没有能够独立地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能力,因为大多数人并不想改变自己的阅读口味,或者大多数人根本不想阅读。

知乎这些问题的实质都是在讨论审美接受。放在文学相关问题下就是文学接受,那就不得不搬出接受理论领域的大咖姚斯先生,他的理论被成为“接受美学”。他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其中写道:

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但它却可以通过预告、公开的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隐蔽的暗示,预先为读者提示一种特殊的接受。它唤醒以往的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随之开始唤起中间与终结的期待,于是这种期待便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这类文本的流派和风格的特殊规则被完整地保持下去,或被改变、重新定向,或讽刺地获得实现。[1]

文论家说话都比较晦涩,为了更好地解释这段话,我们不妨做个实验。

这是一个以光速往前发展的城市。
旋转的物欲和蓬勃的生机,把城市变成地下迷宫般的错综复杂。
这是一个匕首般锋利的冷漠时代。
在人的心脏上挖出一个又一个洞,然后埋进滴答滴答的炸弹。财富两级的迅速分化,活生生的把人的灵魂撕成了两半。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参考译文: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第一段来自郭敬明《小时代》,第二段来自于狄更斯《双城记》。再让我们看看写爱情的:


孤独是,在你需要别人的时候,你遍寻不着;在你不需要别人的时候,你自给自足。

有什么了不起,大不了继续错下去,负负得正,错到极致总能对一次,这就是殊途同归。—

以上分别来自安妮宝贝《清醒纪》和笛安《东霓》,再来看:

长安觉得她是隔了相当的距离看着太阳的庭院,从高楼上望下来,明晰,亲切,然而没有能力干涉,天井,树,曳着萧条的影子的两个人,没有话,不多的一点回忆,将来是要装在水晶瓶里双手捧着看的,她的最初的也是最后的爱。

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这些年了,她跟他捉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来还有今天!可不是,这半辈子已经完了——花一般的年纪已经过去了。人生就是这样的错综复杂,不讲理。

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吹得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镜子里反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翠竹帘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为一张她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这是张爱玲《金锁记》。夏志清对《金锁记》有非常高的评价,暂且不论《中国现代小说史》本身的问题,就《金锁记》这一篇来说,怕是张爱玲之后再无人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再来看武侠:

我喝过很烈的酒,也放过不该放的手,从前不会回头,往后不会将就。(是否出自《雪中悍刀行》存疑)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第一句是《雪中悍刀行》里的句子,第二句是金庸的句子。是不是通俗作品更容易被接受?是的,因为通俗作品和我们读者的既有期待符合一致,我们可以迅速理解,但这些文学经典,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如果这还不行,我们再看: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第一段是《红高粱家族》的开头,第二段是《百年孤独》的开头。如果按照西方的视角,这两位都被归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而这两个开头,可并非这么简单。只怕马尔克斯这个开头去掉作家名字后放在知乎上,很多人不会觉得怎么样,但实际上就开头很多人都分析出了一点的信息量。还有这一段:

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为了要确定是在哪一天,就得回忆当时我看见了些什么。现在我记起了炉子里的火,一片黄色的火光一动不动地照射在我的书页上;壁炉上圆形玻璃缸里插着三朵菊花。对啦,一定是冬天,我们刚喝完茶,因为我记得当时我正在吸烟,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那个斑点。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眼光在火红的炭块上停留了一下,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的幻觉又浮现在我脑际,我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这个斑点打断了我这个幻觉,使我觉得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是过去的幻觉,是一种无意识的幻觉,可能是在孩童时期产生的。墙上的斑点是一块圆形的小迹印,在雪白的墙壁上呈暗黑色,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寸的地方。

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又把它扔在那里……如果这个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那一定不是为了挂一幅油画,而是为了挂一幅小肖像画——一幅卷发上扑着白粉、脸上抹着脂粉、嘴唇像红石竹花的贵妇人肖像。它当然是一件赝品,这所房子以前的房客只会选那一类的画——老房子得有老式画像来配它。他们就是这种人家——很有意思的人家,我常常想到他们,都是在一些奇怪的地方,因为谁都不会再见到他们,也不会知道他们后来的遭遇了。据他说,那家人搬出这所房子是因为他们想换一套别种式样的家具,他正在说,按他的想法,艺术品背后应该包含着思想的时候,我们两人就一下子分了手,这种情形就像坐火车一样,我们在火车里看见路旁郊外别墅里有个老太太正准备倒茶,有个年轻人正举起球拍打网球,火车一晃而过,我们就和老太太以及年轻人分了手,把他们抛在火车后面。

这是伍尔芙《墙上的斑点》,我高中时候学到过这一篇文章,第一次读到意识流的时候我很震惊,原来文学也可以是这样子。那提到意识流,就不得不提到他了:

我们那次的交合是我看到光秃秃的街上有两条狗一条爬在另一条背上从后面进去唉我真是伤透了心我琢磨我不该用我流着眼泪织的那件小毛衣给他下葬的应该送给一个穷孩子但是我很明白自己以后不会再生了那也是我们家里第一次死人我们从那以后就不一样了哎呀我可不愿再想那件事把自己弄得灰心丧气的了我纳闷他为什么不愿意过夜呢我一直觉得他是带了一个生人到家里来了干吗要去满城流浪呢天主知道会遇上什么样的人野鸡啦扒手啦他的可怜的母亲要是活着决不会高兴的也许会把他自己这一辈子都毁了可是这个钟点可真是可爱这么安静我总是喜欢舞会之后回家路上那夜晚的空气

于是我用眼神叫他再求一次真的于是他又问我愿意不愿意真的你就说愿意吧我的山花我呢先伸出两手搂住了他真的我把他搂得紧紧的让他的胸膛贴住我的乳房芳香扑鼻真的他的心在狂跳然后真的我才开口答应愿意我愿意真的

Bladyughfoulmoecklenburgwhurawhorascortastrumpapomanennykocksapastippatappatupperstrippuckputtanach是他妈的讨厌的梅克伦堡街呜啦哇啦喊叫着喇叭婊子雷击绝食婊子婊子婊子那个人?

前两段来自乔伊斯《尤利西斯》,后一段来自《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一卷的一个词。也许很多人会问这是给人读的?即使如此,乔伊斯在世界文学史上仍有无可撼动的地位,哪怕当下全世界能读懂他的人寥寥无几。

那为何这些作品成为经典呢?因为作品的艺术特性取决于“期待视野与作品间的距离,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的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2]

也就是说,莫言18岁把《红高粱》发到知乎上,我相信大多数回答问题的人不会认为那是好作品,因为最一般的读者(非歧视,而是表平均概念)认为这和他们的接受视野相差太远,于是以“不好/一般”来作为自己不想花时间琢磨文本内容及文学写作技法的借口。那为什么所谓的文学研究者们把他们选成经典呢?姚斯给出了他的答案,他认为在文学作品里有五大交流模式:

联想模式:通常发生在底层社会组织,其特点是观众在游戏或仪式中借助联想把自己置身于所有其他参加者的角色中,共享欢乐。
敬仰模式:对作品中十全十美英雄的识别,由此产生敬佩效仿心情。
同情模式:由于对英雄的敬仰而将自己置于英雄的位置并与之共同受难。
净化模式:与作品中的人物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由此获得非功利的审美自由以达到心灵的解放。
反讽模式:与作品疏远,对立,甚至是失望和冷淡,这是现代文学与读者的关系。[3]

姚斯最为推崇的是净化模式,也就是说我们和文学作品的关系应该是保持距离的,因为只有存在期待视野的差距,才会有更高层次的审美经验发生。

一个作家如何被接受其实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多方影响。莫言的成功并非偶然,但你说他是闭门造车也不可能。莫言的小说,或者这一代作家都和第五代导演关系不错,电影《红高粱》就是最好的例子。还不用说八九十年代大学生都爱看书,因为传媒业还并不发达,只有书看,也没有抖音和快手。所以一个作家的成功的确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结合的因素。

莫言匿名发《红高粱家族》或许会有影响,但最一般的(非贬义)读者和网友们,应该不会认可他,或许会调侃他,或许也有人会称赞他。但按照传播学的观点看,调侃他的应该占多数,因为很多人并不敢保持自己的观点不受影响。

这与知乎无关,与任何平台无关,这与我们的语文教育有关。因为我们的语文教育几乎不让我们自己来对作品进行鉴赏,不让我们有其它的异于教材的理解,我们的语文教育擅长的是要考生在规定的范围内做出合理的理解,而这些经典的作品,在他们被创作出来的年代,几乎不是既定范围内的作品,请看《红楼梦》的遭遇。

其实无论是文学,还是电影、建筑、音乐、舞蹈这些艺术形式,所有经典的东西都在打破既定的格式,于是产生了新的经典,于是才会有更多的形式。

其实姚斯说了这么多,用我粗俗的理解概括就一句话:规矩是用来打破的,打破旧的规矩,才会有新的规矩,如此以往,生生不息。

参考

  1. ^ 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2. ^ 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3. ^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19页

user avatar   lebty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用未出版,就是出版过的,照样很多人没看过,觍着脸乱骂一气。

参考下面这个问题。

如果不说,甚至没人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1984第一章。

不过,

只要是好文,就有人会认可。

别说当代任何大作家,李清照都被拖出来鞭尸了,食我键盘啦!

看网文为了爽可以,但是不懂得欣赏可就悲哀了。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艺术领域,一个很残酷的事实是,人的创作高峰大概也就是十几年。当然不排除有人可以隔上十几年再憋出一部巅峰作品,但这种概率是很小的。

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已经成名的艺术家,大多数都是靠名声活着的。想一想现在的这些导演们吧,在80年代、90年代叱咤风云的,还有几个能拍出让人满意的作品?

莫言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蛙》,创作于2009年。也就是说莫言已经十年没有创作过新的长篇了。自从诺贝尔奖之后,莫言的交际事务也多了起来。而从学术界的评论来看,最近十年莫言的确也没有写出什么值得评论的作品了。

说的直接一点,莫言如果这两年还能再出一部长篇小说,估计不会很好。而我个人觉得莫言十年没有写新小说,可能也是一种自知之明。

作为对比,你可以看看马原。当年的先锋文学代表,沉寂了二十多年,又开始写长篇了。可是这质量,跟当年真的差了很远。如果不是马原这个名字在,评论界应该是不会关注的。

很多人习惯于把文学创作当成体育比赛,但现实不是这样。体育比赛,如果你百米能跑10秒,那么你今天跑一次是10秒,明天跑一次也会差不多,决不会说今天跑10秒,明天跑15秒。但是,文学创作中这一部是精品,下一部是垃圾的例子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多。

如果现在莫言真贴了自己的小说,被人挑刺倒也实属正常。


user avatar   ling-fan-20-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调了一下排版,本来更新的是在前面的,为了让各位看的不迷糊调到后面了。


原回答:

谢不邀。这个我不久前刚从知乎做过一次类似的实验,只不过是出版的。请容许我的鲁莽和搞怪。

如果不是出于感性的激愤而是理性的分析的话那回答场面就是————会和其他贴作品的回答情况基本相似。即有喷的,有平和的分析的,有赞扬的,有捧的,有贬低的,有奓煞着膀子大肆辱骂的,有抠细节的,有泛泛分析的,有偏离主题的,有不知所云的,有无效回答的,有被折叠的,有被举报的,觉得一般的,觉得垃圾的,觉得很好很有精神的,,,,,,总而言之,其他回答区什么样,这个回答区就什么样,大差不差。

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不够专业(虽废话,但确乎实情。细话之,因为知乎毕竟是交流社区,也没有专业批评家,所以场面只能是水平差不多的网友在相互讨论。然后他们既没有广博的阅读量和丰厚的阅历以提供敏锐的鉴赏力,也没有专业批评的素养以供锐利的批评,所以只能是以自己的有限水平来作出有限的分析),所以才会出现有时准有时妄议的情况。

虽然回答者寥寥无几,但还是能看出一些问题的。

这个问题早已修改了,之所以修改,我也觉得有些不妥,所以没过多久就修改了,才造成了回答样本量不足,不过也还可以。原问题如下。


原回答凡回答者几无看出来是莫老写的,我贴的是莫言的《拇指铐》。贴的是片段,即使我把全文都贴上来照样会被喷。是很小众的一篇短篇小说,但我认为意蕴很深,而且看完非常触动我。这篇小说莫言在微博上也发视频单独拎出来朗诵过,说明这篇短篇小说对于他来说还是有独特的意义的。



莫言朗诵《拇指铐》结尾部分 https://www.zhihu.com/video/1336057958623256576

为了得到更多的回答,我邀请了很多人,等了很久终于有人回答了,赶忙看了一眼内容,瞟了一眼之后内心还是很欣喜的,因为和我之前的想法一样,肯定有人会喷,没想到第一个回答者就开喷了。

以下这位朋友作为专业学生做出了一些分析并表示文章没有太多亮点,主角已经有了程度较浅的艺术理解和技巧运用。其实也可以理解,我贴的是前边的片段,总体在叙述背景,没看完全文的情况下做出如此回答很正常。很多评论说贴这么一小段很不厚道,看不出什么来,这确实,但我当时没想那么多,也不知道提问对字数有没有限制,所以就贴了一小段。再说了,提问的问题就是:匿名“贴一段”,可不是贴“全文”,所以,我的回答“还算”合“题义”。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这篇短篇小说,当然第一遍看有可能看不太懂,可以结合着其他人的分析来看,看完你或许会明白为什么这篇小众的不为人知的短篇小说《拇指铐》莫言会单独拎出来发视频朗诵,而不是朗诵《檀香刑》,也不是朗诵《丰乳肥臀》或像《蛙》、《生死疲劳》这么出名的作品,因为这篇文章对于莫言来说确实有很独到的意义。


贴作品的话我认为也要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再贴。毕竟强如莫言也是基于读了很多书有了大量的生活阅历之后才发表作品的,他也不是生来就很强的,都是要积累努力的。

他的处女作也是十分的稚嫩。发表在《莲池》上的《春夜雨霏霏》大家可以去搜搜看看,十分的稚嫩,要是这篇文章发在知乎,绝对被喷的,,,,你们可以自行想象。毕竟是处女作。但是这仍然不耽误老莫成了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截一张你们看看。讲的事很简单,写一个结婚不久的少妇在一个春雨霏霏的夜晚想念自己远在海岛上当兵的丈夫。

莫言阅读量,他也是积累了很多,不要以为作家不看书就会写,没有输入哪来的输出?

莫言对写作者的建议(当然是传统文学),先从最熟悉的写起,然后扩大写作阵地,当然也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几十部甚至几百部经典文学作品。

莫言自己的早年经历(取自百度百科)(这个1000多册文学书籍我感觉有夸张的成分,几百本肯定是有的,就像有谣传莫言小时候能把新华字典全背会一样,实际上莫言只是记了一些生僻字,后来百度百科也删掉了这一句,估计是觉得不真实)

想看原文的,《拇指铐》链接如下:

看完可能迷迷糊糊,如下文本解析链接:

刚看到了一个改编的小短片,改动比较大且情节感觉缩减了很多,很多精髓的东西都没表现出来,还是建议看原文,文章比视频有冲击力和震撼力。




后更:我看了一下评论区讨论了很多文学方面的问题。如果对莫言、诺奖、文学创作、批评等问题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以下这几篇文章,文章都较长,不过我觉得读起来酣畅淋漓,都很有意思。分别是《武夷山交锋记》、李建军的《直议莫言与诺奖》(讲的是李建军与莫言对线)、郭玉斌的《直议李建军的“直议”》、王学谦的《少谈点道德,多研究些文学—对李建军道德批评的批评》。虽然题目看起来比较套娃比较绕,但都很有意思,不嫌麻烦的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也可直接去知网看,看完之后可能使你们对于文学方面的问题有所思考或有所改观。(很多链接因为都失效了,所以删了,感兴趣的可以直接从知网搜)

有的论文提到了很多观点,比如中国当代作家的水平不容乐观,一众名家承受了太多虚妄不实的赞美和恭维,也提到了名家之间的谩骂,也不知道是断章取义还是实事果真如此。

以下截取论文中的一段供各位看官欣赏



对批判莫言感兴趣的可以在某宝或某东上买这本《莫言批判》,我现在还没看,不过我早就在高中的图书馆里读过李建军的《时代及其文学的敌人》,里面有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是批判莫言的,叫《是大象还是甲虫》,对莫言的很多缺憾直言不讳的述诸笔端。比如《檀香刑》中“余”和“我”的滥用,导致读起来语感不佳,等等等等,清罪状一样陈列下来,可比知乎上那些批判莫言的震撼有力多了,毕竟都是一些专业人士,那时给我的世界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让人印象深刻。还有对余华的批判,对阎真《沧浪之水》的批判等等等等。不过我觉得《莫言批判》这种群殴式的批判确实让人不敢恭维。


有的莫言也进行了回击,譬如李建军在批判莫言的《檀香刑》时就批判了莫言不尊重历史,历史中的袁世凯和小说中的袁世凯根本不一样,历史中的袁世凯他的言行举止不应该是那个样子的。

莫言也进行了回击,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莫言回击:历史学家是根据历史事件来思想,小说家是用思想来选择和改造历史事件;如果没有这样的历史事件,他就会虚构出这样的历史事件。所以,把小说中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进行比较的批评,是类似与堂吉柯德对着风车作战的行为,批评者自以为神圣无比,旁观者却在一边窃笑。

图片选自《莫言散文全编》—(感谢那条秋田狗)—(“高密东北乡”的“圣经”)—P.118

更:然后批评家又回击

所以就很有意思,批评来反驳回去再批评再反驳。

有的批评家批评的也比较幼稚,譬如这段说《拇指铐》的,原作者压根都没看出来莫言想要表达什么。还想当然的以为中国不会发生这种事,说实在的中国发生什么事我都不觉得奇怪。我下面评注了说可见批评家的文学鉴赏能力有时也是很局限的,更何况没有创作经验的批评家。

这段批评相较于上面我提到的那个麦克斯韦那个回答中网友的分析差了不是一个档次。莫言写出这篇文章时也比较惊喜,说这是个“双黄蛋”。可见没有文章表面表现的那么浅显,是有很深的寓意的。只不过这位作者一时糊涂了可能是,竟然就自然而然的以为没什么内涵。觉得说不通、不可理喻、难以置信。

另一位批评家也没有看出来很深的寓意。

我评注:这批评家也不行了,看不出来了。我想可能过深的寓意反而损害了作品的表达力。当然这个观点也是见仁见智。


再更

读毕《莫言批判》

谈一下感受吧,因为我也比较喜欢莫言的作品,他的作品除话剧外基本都读过了~包括新出的《晚熟的人》。(个人认为《晚熟的人》这本书水平大大下降,莫言确实老了,没有年轻的丰沛劲了)

如果要我推荐的话,我不太建议全部看完,如果很感兴趣的话当然可以。实际上作家的文章也有很多口水文章,没啥营养,读之令人发困的东西。可以选读演讲集(很多演讲都讲得差不太多,属于是换汤不换药了,毕竟莫言也怕采访,老说那些他经常说过的东西。比如为什么走上写作道路,因为要吃饺子之类的就频繁的被提到)、散文前两部(第三部《感谢那条秋田狗》大部分都是给别的书写的序,没啥内容)、短篇小说可以全部看(你能看出莫言的写作的历程,从稚嫩“单纯”(春夜雨霏霏)(丑兵)等到晦涩“深沉”(小说九段)(月光斩)等、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牛》《师傅越来越幽默》等、长篇小说都比较著名,可以选一篇你感兴趣的看,《红高粱家族》《蛙》等。莫言的长篇小说风评不一,争议较大。其实不只是长篇小说,从莫言《红高粱家族》开始就具有了按批评家所说的“审丑”倾向。就是大量描写丑恶血腥事物。评价也是呈现了两极分化,褒贬不一。莫言的经典作品集中于那些中短篇小说,莫言的主要成就在前期都爆发出来了。)

(过一段时间我列个文章清单,列一个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比较值得看的散文、短篇小说、演讲集。长篇就不先列了,有名的就那几个。当然这个清单也只是仅供参考。)

接下来谈一下我读完此书的感受

因本人并不系中文专业领域相关研究者,只是一爱好者耳,故只能谈谈浅薄的阅读感受了。主观性稍强,可只做参考。

读完此书,我基本同意书中的观点。正如书中作者所说他们确乎是在文学圭臬的衡量下,是出于对文学的真挚热爱和深切思考做出的批判。我当然十足的相信他们的话。但是让我不解的一点是为什么书的封面设计的这么“惊世骇俗”呢?不排除是出于商业炒作的目的。当然这是小问题,可略去不表。主要是谈书的内容。

其实这本书完全不必全部看完。因为序言部分基本上把莫言写作的缺憾都列出来了。列出的是主要的缺憾,细枝末节的缺点就不再赘述。

主要缺憾有以下几点:

1:醉心写脐下三寸。

2:热衷写酷刑血腥。

3:沉迷于丑恶事物。

4:迷失于民间立场。

5:放逐道德评判。

6:漠视女性尊严。(可看《神嫖》)

7:语言欠缺修炼。(《檀香刑》)

8:叙事不知分寸。

9:写作限于重复。

其实书中还有不少,譬如感觉泛滥、细节肥大症、没有思想、理论的缺乏等等等等,大家感兴趣自己买书看吧。

当然他们也不是说进行一刀切式极端的批判,还是给予了相当的肯定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先肯定莫言的成就,然后列出缺点。

截几张图片大家可以看看


莫言的同学朱向前对其作品的看法

这本书的序言最后也道出了他们的衷肠。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过度解读的问题,莫言的《拇指铐》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说是他(阿义)看到在紫红的大道上,狂奔着一群金光闪闪的牛。然后那个麦克斯韦的分析贴中,网友是这么分析的。

其实很多颜色和事物并不是作者(莫言)故意扯拉在一块的,就譬如这段里的牛、紫红色等等其他作品中的颜色和事物,莫言在散文中有提到,即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牛,要写这种颜色,只是出于直觉,就觉得这个地方就应该有这个东西,有这个事物。因为散文集没在身边,所以就不能放截图了。

《莫言批判》里面的文章也批评了这种现象,即过于主观化的色彩运用。色彩已经脱离了点缀装饰的轻松高雅的差事,而充当人生痛苦感受的载体与象征。


所以这位网友显然是过度解读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过度解读好不好呢。以莫言的观点来说,他是非常赞同的,他希望这种过度解读越多越好。因为作品的丰富性可解读性就大了嘛!这也是莫言想写成的作品,即有丰富内涵和解读性很强的作品。你解读的越多,老莫越开心。


总体来看。问题归问题,成就归成就。即使莫言的水平够不着诺贝尔文学奖,但依然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那些批评家也如是说。回到知乎来说,莫言的写作水平吊打全知乎依然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不包括老莫那些前期比较稚嫩的作品。

如果想做更深的研究,以下这些书都挺有意思的,微信读书上都是免费读的。


更:其实之前的样本量很少,大概就几个,也有很多人提到了,所以,,,,,,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又钓了几次鱼(对那些人我表示抱歉,但吾爱吾师,我更爱真理),当然有时会被认出来,但其实总结来看结果都差不多。

譬如这个用莫言的短篇小说《金鲤》钓的,就批评了很多。因为很快就被认出来了,很尴尬,所以回答早就改了,大家也没必要再去看了。

所以就是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比如审美水平、文学鉴赏水平、阅读量、知识结构等,再加上文学主观性较强,所以这就必然导致了回答区肯定是参差不齐的,就是说什么样的都有,和其他求评的帖子并无二致。

再说了我想即使是出版的也有很多人批评吧,所以文学这个东西吧很复杂,现在很难说,毕竟我也不是专业的。以后我可能会考文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到时候答案可能会再次被修改。无论如何,回归到这个问题,那就是参差不齐,什么样的回答都有,和其他求评帖子并无二致。

就如这位网友说的,双方构成了一个十分诡谲的圈子。

一位批评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即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很势利的。成名前,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成名后,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再更:又看了很多文学评论文学批评的论文,诸如《巴黎评论》、各路批评家之类的。我对文学是越来越迷了。愈发感到这个问题实在是毫无意义,可能等到我以后系统学了文学之后想法才会清晰一些。我发现对于一篇作品,很多批评家有的观点也是针锋相对的,包括作家也是互相看不起。就比如莫言,有的捧到天上去,有的就会说狗屎不如。就譬如莫言和杨振宁范增的那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莫言就对科学表示了敬佩,然后说文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有人认为是天才之作,有人就认为这是什么玩意,扔一边去。这个视频B站有,大家可以去看看,直接搜杨振宁莫言就行。我也把链接放后面了。

待更,,,,,,


user avatar   ji-yu-1-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user avatar   alittlesnow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user avatar   shan-ye-zhi-huo-feng-yao-yu-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只能说下我哥了。我哥出差,我嫂子发现怀孕了,发消息给我哥,我哥特别淡定,就回了知道了。我嫂子当时特失落,感觉他好冷淡,是不是不期待这个孩子,我还安慰她来着,可能是我哥他现在太忙了。结果谁知道过了一会儿我哥他疯了一样给我们所有人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要当爹了”。


user avatar   da-tou-44-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生死状是民事行为

生命权,健康权是宪法保障,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力。

宪法看到生死状,他就会一巴掌打在民法脸上,说你连你爹的话都不听啦???


民法通则就会哭着说,爹啊,你错怪我了,我


user avatar   xiao-fei-xia-68-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相信赵英俊比我们普通人有钱且人脉远远强于我们的,但是他依然找不到一个真正的老中医。

所以我得出结论,真中医人均淡泊名利对金钱毫无兴趣。只喜欢治疗知乎上那些信中医的普通人,而不侍权贵(比如教员老年以后的支气管炎)。它们不在意祖国医学的发展,只在乎五千年文明古国国粹的传承。遇到信仰中医的,得了西医治不好的绝症,就随手一个方子,只需要患者花几块钱就可痊愈。遇不到不信中医的,哪怕你再大的官给再多的钱,它们都只会冷眼旁观,不会为权贵出一计开一方。

这种神奇的东西,我怀疑老中医是奥特曼,人人都信仰光,人人都相信奥特曼存在,但是没有人真的见过奥特曼,但是抖音上却一群假扮奥特曼骗流量的。


user avatar   sishibat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哦?毛熊和鹰酱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愿望要成真了?

加油。




  

相关话题

  有哪些在世时就名满天下的厉害人物? 
  短篇小说甚至微小说要怎样写成打动人心的悲剧? 
  你有哪些冷门却一直深藏于心的诗词? 
  为什么毛姆的小说那么吸引人? 
  如何以「我是皇帝,但皇后不爱我」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如何评价小说《大唐双龙传》 ? 
  假如在宇宙世博会中,人类代表区能提供五种代表人类文化的展品,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五种? 
  如果防守四行仓库的是李云龙会发生什么? 
  是否可以把高铁做成过山车那样,给乘客在无聊的旅途中增加趣味性? 
  如何写出一篇赛博朋克小说? 

前一个讨论
唐宋八大家里谁的官职最大呢?
下一个讨论
男朋友父亲有案底 我们该怎么办 ?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