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如果在1907年选择全部建造战巡会怎么样? 第1页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德二来说造船不如造汽车,三轮车都比军舰管用。


user avatar   yi-y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大概知道这个问题是怎么来的了··· ···扶额。

战巡有战巡的意义,无畏舰也有无畏舰的意义。

德军在07(03年)以后选择建造战列舰而非战巡是一个无比复杂的内容,请允许我用繁琐的形式解释,因为这个话题在海军史里实在是太重要了。

作为热情的战巡爱好者,我曾经提及过,费舍尔对战巡(包括无畏舰)的第一期待是航速,这里面包含了一个“只有航速足够才能战斗爆发”的大前提。而这个事情只是简单地这样表述,现实中要更加复杂一点。总的来说,这里还涉及3个其他因素:

第一,这并不是费舍尔的全部想法;在他作为SSL和FSL的前后,和P-CIC以及海军高层有一系列复杂地战术细节讨论,而费舍尔并不完全赞同无畏舰最终的结果,或者换一种表达方式:最终下水的无畏号和他的构想区别非常大。1903会议和他发布的《不败号(HMS Untakable)》里面事实上包含了一系列极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航速只是其中的一环,还包括高射速小型火炮的选择以及潜艇和鱼雷舰艇等等。

第二,费舍尔并不是海军说了算的人;在费舍尔之外,他选定的继承人,“不下海上将”威尔森就有和他一系列不同的观点,集中反映了老派军官和费舍尔(及其门徒杰里科)截然不同的军事观和战略意识。而杰里科等人和费舍尔在造舰上也有不同,这是革新派里面的激进分子和未能完全接受费舍尔理论的保守人物的认识。更不要提丘吉尔,这个生活中的每一分钟无时无刻不希望在海军上多省一点钱(有时候有必要,但是很多时候即便没必要他也要插手)的超级经济分子给造舰计划带来的巨大差异。

第三,费舍尔本身的认识就随着时间发生变化;随着海军军备竞赛越来越无法控制,很多技术细节已经完全无法按照这些时代工程师们的思路进行了。最典型的是:费舍尔公然宣布:“在战列舰上处于劣势的舰队会选择放弃战列舰而集中于装甲巡洋舰。”而实际上,提尔比茨为代表的德国技术高层则选择直接强行拉平战列舰的实力差距,而高速袭击舰的思路直到间战期间才彻底摆上台面。

我们一个一个摊开了看,当解释清楚后就会得到一个结论:无畏舰固然无法取代战巡,但是战巡同样不能取代无畏舰,至少在北海并不能。而提尔比茨和他的公海舰队的选择建造战列巡洋舰,对比费舍尔与其本土舰队的选择建造战列舰,恰恰是说明两位技术军官都无法完全掌控自身海军的象征。


首先,费舍尔最初对无畏舰的设想是什么。

一艘舰艇的选择包括其航行性能,吨位设计,船型选择,锅炉以及燃料;到火力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武器,什么样的火控系统;以及防御性能,也就是如何布置装甲,装甲的材质,等等。

1903到1904,海军进行了大量的有关鱼雷,远程射击的技术测试。这些测试首先要确定新式战列舰使用什么样的武器。我们知道海军武器包含大概以下几个口径组:6寸以下的所谓最适填装口径,6寸左右的泛用口径,8到10寸的中口径火力以及11到12寸级以上的重型火力。因为十九世纪末期几次战争完全不同的结果和怀特一些饱受诟病的设计,海军在二十世纪初希望进行彻底推到重来的测试,来重新分配火力。

和日后间战期间8寸炮与6寸炮几乎相仿的射速不同,在二十世纪初期,6寸炮和9.2寸炮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射速差异,而9.2寸炮和12寸炮之间也存在异常显著的射速差异。在03年前,爱德华七世级上引入了新的9.2寸炮,在持续性,较射火力下,这种二级主炮,也是英式装甲巡洋舰的主炮,可以做到6寸炮的一半和12寸炮的一倍(格罗夫语)。主导03年开始的炮术测试的是皮尔斯·斯科特,炮术大师。费舍尔作为第二海务大臣(随后是第一)和普特茅斯舰队指挥官(Portmouth C in C,P-CIC)积极组织和参与了地中海舰队和海峡舰队的测试。测试在几艘战列舰上进行。而内容上,这次大规模炮术选型测试的第一要务就是远距离射击和火控技术。

相比起测试本身,测试的时间更有意思:要注意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时间点:首先,这是英军最大的威胁,德国舰队开始编组驱逐舰进入主战场的时间点(弗雷曼语)。鱼雷扮演了一个过于重要的意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铁甲舰被证明除了最大口径的火炮有能力进行威胁以外,是几乎不可摧毁的。这一点直接来自于南美数次海上交火,意奥之间的几次海战,以及最重要的甲午(日清)战争的观测结果:日军实际上有一定数量的大口径火炮,但是这些火炮装备在巡洋舰而非战列舰上,于是缺乏在平等平台上和清军的德制铁甲舰较量的权利。最终虽然联合舰队占尽优势,对清军人员和较弱的舰艇造成了毁灭性地打击,但是始终无法将铁甲舰真正“击沉”于海面上。前无畏舰直接基于这一点而诞生:一种有远洋能力的,无法被除了最大口径火炮以外火力击沉的战舰,装备强大的火炮击沉其他舰艇。

注意,战列舰(当代战列舰,battleship,而不是ship of the line)从一开始就和坦克没有任何可比性。坦克是可以被击毁的。从坦克诞生的时候,人们就知道各种重型火炮可以轻松摧毁坦克,只是坦克可以顶着轻武器的射击突破壕堑。而战列舰在相当长时间里只能被战列舰摧毁(费舍尔本人语)。这种现象被称为“绝对防御能力”。费舍尔的小圈子,鱼池(Fish Pond,费舍尔和他的小伙伴们,类似于郭德纲的粉丝被叫做钢丝,张国荣的粉丝被叫做荣迷,费舍尔(Fisher,渔夫)和他的心腹被称为鱼池),对这种绝对防御深恶痛绝。地中海舰队使用二等战列舰用速度彻底避免交战的发生,装甲巡洋舰也能做到,但是躲避终于有尽头,当战斗必须爆发的时候,击沉战列舰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只能由战列舰完成。

鱼雷,是奇迹般地转机。鱼雷压根就不是航母或者导弹终结了战列舰,而是鱼雷,鱼雷自铁甲舰以来第一次打破了战列舰“只能被战列舰击毁”和“只有其能摧毁战列舰”的全部两点!而导弹和舰载机只是日后愉快的分赃。虽然我曾经说潜艇追击军舰如同轮椅和舒马赫赛跑,但是鱼雷是第一次打破战列舰绝对防御力的存在,鱼雷的出现注定了战列舰的消失,虽然无畏舰可以通过增加射程和航速来躲开潜艇和驱逐舰,但是鱼雷逐渐变为也可以由舰载机甚至导弹投送,这里的核心是:战列舰作为绝对堡垒的地位已经消失,变成了有一定防御力的重炮投送者,其战术意义出现了重大转变。)打破了战列舰的绝对防御。潜水艇,鱼雷艇和驱逐舰等鱼雷舰艇有能力以小博大摧毁战列舰。这一点在十九世纪末的反复舰队封锁演习中就被体现出来,经过十年的发展,在1903年被认为是一种定局。费舍尔对此兴奋不已,他在《不败号》里面宣布:

海军中最进步的思想家和最有经验的水手们得出了一致意见:战列舰已死。除了潜水艇和驱逐舰,没有人需要和战列舰作战了!

注意,这句话里的战列舰不是真正的战列舰,而是前无畏舰。这句话并不是说,没有人需要和衣阿华号作战了,这是不可能的——高速战列舰仍然有超高航速和超远射程能够进入战斗,直到WW2都有其价值;但是前无畏舰不行。前无畏舰的本质是“只能被最重型火炮击毁的,装备着最重型火炮的慢速装甲武器平台。”是一种航速很慢,交战距离很近的战舰。费舍尔认为,无法甩掉潜艇或者和驱逐舰拉开距离的前无畏舰“已死。”这是正确的,一战爆发后德军迅速对前无畏舰甚至装甲巡洋舰用潜艇进行了屠杀:战争刚开始,德军的远程布雷行为和潜艇活动就造成了巡洋舰队的惨重损失,而1914年9月22日,U-9号潜艇伏击了第七巡洋舰队整建制消灭了3艘装甲巡洋舰,当当年年底U-24击沉了训练中的前无畏舰可畏号。这证明在鱼雷射程内的战列舰即便装备了反鱼雷设施,仍然已经丧失了“绝对防御”能力。

之前说到这个时间点极为为妙,我们再来说这个时间点微妙的另一点:那就是装甲巡洋舰的大型化。此时装甲巡洋舰已经变成真正的二等战列舰正在高速大型化,费舍尔有一个极为著名的论断,我们在之前提到过,那就是:

当一个拥有战列舰的国家A与一个没有战列舰但是有大量鱼雷艇和快速装甲巡洋舰的国家B开战的时候,战列舰对舰队有什么用处?战列舰能对B国造成什么伤害?B国会选择建造更多装甲巡洋舰还是战列舰?

让我们在这里稍微停一下,看一下海军在1903年面对的情况。

1,首先,海军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前无畏舰队,当各国主力舰队在开阔海域进行传统交火的时候,没有任何一支海军有能力压倒集结起全部力量的皇家海军。

2,但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潜水艇和大量鱼雷舰艇将有能力在近距离抵挡一支前无畏舰组成的战列舰队。以德国为代表的各国都在准备这种反制手段。

3,前无畏舰无法追上此时的装甲巡洋舰,只有装甲巡洋舰能在追上装甲巡洋舰的同时击败装甲巡洋舰。

这样就非常好理解费舍尔在1093年手把手组建评议委员会的时候是如何思考的了。在他的理论中,首先,“主力舰可以被潜艇和鱼雷艇,驱逐舰摧毁;也可以被其他主力舰摧毁”,其次,“装甲巡洋舰只能被巡洋舰摧毁”。

费舍尔因此提出一种全新的海军理论,他希望海军由两类战舰组成:

1,融合战舰(Fusion ship):某种意义上是战列巡洋舰,但是也是无畏舰,核心是,这是一种全能舰艇。这种舰艇应该能够追上装甲巡洋舰,“显而易见的在未来的建设中,战列舰的航速必须能够尽可能地接近装甲巡洋舰(费舍尔语)”。这种舰艇应该装备高效率的火炮,而皮尔斯·斯科特早期测试结果支持高速发射小型火炮,于是费舍尔希望装备9.2寸主炮,但是随后两件事改变了这种思路,一个是03年的测试表示:从经济角度考虑,“只有12寸主炮才有考虑的必要性··· ···设计之间的每门火炮的相对性价比为16:10,但是如果观察火炮火力,会发现两种设计火力的射速对比为10:26,只需要3艘战列舰就可以替代8艘现存的战列舰。”,全装12寸主炮不但战列线更短,而且更加廉价;另一个是普林反复指出费舍尔要求的高速主力舰会面临严重的防御问题,因此费舍尔对这一点进行了回应,“对抗更重型装甲的办法就是更重型的火炮和更重型的弹药。”

日俄黄海海战中,巴肯汉姆舰长有过如下报告:

当12寸火炮射击的时候,10寸火炮的还击没人在意。无意不敬,但是6寸炮和8寸炮就好像豌豆射手一样,12磅火炮压根毫无价值··· ···只有12寸和10寸炮有决定战斗的价值。

这里提出了一个费舍尔和他的拥护者们培根和马德尔的核心认识:如果我军火炮能够确保击穿敌军(而敌军也能击穿防御较差的我军舰艇),那么携带更多装甲的一方舰艇性价比更差。换句话说,鸡蛋拿着锤子压根就不重要!鸡蛋拿着一把120毫米穿甲坦克炮和全身板甲的骑士拿着120毫米穿甲坦克炮对射时,鸡蛋一定占优势。因此,费舍尔希望新式战舰有尽可能强大的火力。

最后,新式战舰应该有长续航能力。英军装甲巡洋舰被证明很难在纽约和直布罗陀之间有效穿行,这意味着在南大西洋活动时将会面临诸多问题(格罗夫语)。

这样一种新式战舰,将有能力追上装甲巡洋舰,在海外和装甲巡洋舰战斗,同时也有能力威胁战列舰,因为其火炮足够强大。

2,防御分舰队(Defence Flotilla)驱逐舰,鱼雷艇,炮艇,潜水艇将组成防御分舰队。如果敌军敢于攻其必救,那么这些小型舰艇,在岸防火炮(当然,几年以后会出现航空兵)的支援下直接将其击退。潜艇和战列舰交战的交换比注定是潜艇一方更加经济。

所以我们看到,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之间的区别在最初1903会议中并不那么清晰。皮尔斯·斯科特正在带领帝国的技术精英们尝试攻克远距离射击难题,与此同时,海军技术军官们正在激烈辩论费舍尔的这个提议,我们很快会看到,这个提议压根没有被费老爹的粉丝们接受。


费舍尔的理论,从根本上,其实是进行了2个预判:

1,(既然帝国的战列舰队足够强大)帝国的敌人就会放弃战列舰的竞争,而选择投资装甲巡洋舰。因此帝国需要高航速,远射程的主力舰而不是低速重甲舰艇。

2,而敌军的低速重甲舰艇可以通过驱逐舰和潜水艇解决。

有必要指出这个思路本质是极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事实上是,在二战和间战中,包括二战后,伴随着主力舰队的劣势,KM和日后的红海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选择在主力舰上进行竞赛,而是大力发展高速战列舰,高速巡洋舰,潜水艇和日后的导弹舰。而英军也确实走上了用航空兵和潜艇对抗敌军主力舰的思路。这种预判本质上是认为“对手会田忌赛马”,所以“我军必须提前准备应对措施。”

这一点甚至影响到战后乃至今天的英军。当苏联海军拥有强大的高速巡洋舰时,英军用战斗机对抗而非建造舰队。而今天的舰艇也不再铺设厚重装甲,因为攻击力远远强于物理防御端的防御可能性。

但是也要指出,尽管本质上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但是在二十世纪初期,这个思路并不完全符合历史进展。比如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低速重甲舰艇很快从敌军的舰队中消失了,所以直到核潜艇出现前,潜艇都无法解决敌军仅存的高速主力舰。

而最重要的,这个预判在二十世纪初的海军里并不是完全得到支持的。比如威尔森就从根本上反对这种认识(兰伯特语)。海军上将威尔森,费舍尔退伍后的继承人,第一海务大臣,是坚定不移地主力决战支持者,甚至不惜复兴古老的近岸封锁战术。他认为费舍尔的预判是错误的:要想赢得战争,不能单纯通过摧毁敌军的交通线来达成,这是不足够的。要想赢得战争,迫使敌军投降,就必须在主力决战中取得胜利,比如摧毁对手的舰队(在陆上摧毁其陆军),才能让对手坐上谈判桌。因此,战列舰的数量必须足够:帝国要把舰队送进一次主力决战中,即便是敌军有潜艇,驱逐舰的支援,也要坚定不移地交战,摧毁敌军的抵抗,为战争胜利做出贡献。

如果说威尔森和费舍尔的认识还算是“破交战影响力”的新旧冲突,那么杰里科的认识则是在另一个奇怪的地方偏离了费舍尔的预期杰里科从始至终强烈地认为,海军遭受毁灭性的损失意味着帝国失去其国际地位和战斗能力,因此风险过大时的主力交战是不能接受的。无论是费舍尔还是威尔森,尤其是威尔森,对舰队的损失是完全接受的。对于老派军官:皇家海军不过是帝国的工具,就算是把所有的H.M.字号的海军打光,豪赌,也不过只是海军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已(注意可怜兮兮的沃特伍德上将和他的福克兰远征军被撒切尔拿来豪赌)。双方主力舰队陷入损失惨重的交战意味着帝国最终可以封锁,压倒敌军,而损失可以通过后备部队和强大的造船能力补充。而遭到封锁的敌军将让出海洋的控制权。杰里科完全不同意这种思路,对于他来说,有经验的精锐舰队的损失意味着让出帝国的国际地位和安全,皇家海军必须胜利并且以最小代价胜利,即便是为了这种胜利,导致战争持续更久或者帝国其他部分付出惨重代价也在所不惜。

在这种情况下,1905年海军部得到了密报:“日本和俄国已经选定要建造全装主炮战列舰(实际上没有)”(马德尔语)。海军就更不可能接受费舍尔大胆激进的轻甲高速战舰计划。战列舰必须能顾和敌军匹敌,而航速虽然必须高于任何前无畏舰,但是并不一定马上能够追上大型装甲巡洋舰。这种妥协最终导致了战巡和战列舰的分割:融合战舰并没有出现,这种本质是高速新式战列舰的全能选手一直到胡德号和日后的北卡,南达,KGV级才出现。而无畏舰的一个关键分水岭是俄里翁级,海军开始放开手脚大动干戈;而第二个分水岭则是1912年,德国基本承认在海军竞赛中战败后,强行追加QE和R级的结果。那就涉及到省钱积极分子丘吉尔的另一套海军计划了,和这里没有关系。


如果你有耐心看完这些冗长的内容,或者之前已经阅读过这段海军史的相关论文。我们现在在回到这个问题就很容易理解我在开头提到的那一点:

如果按照费舍尔的想法,皇家海军压根就不会如此大规模投资航速低于当代高速主力舰的慢速战列舰。

而如果按照风险舰队和敌军进行主力决战的思路,那么德军压根不需要战列巡洋舰,最多需要一些快速战列舰在决战中抢占位置。

英军技术高层无法完全掌控海军造船设计,于是海军走上了“无畏舰+战巡”的并行建造思路;而德军技术高层则无法接受德军没有战列巡洋舰对等产物的现实,于是也跟着走上了“无畏舰+战巡”的道路。这两者都充满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如果一切完全按照部分技术军官的设想,那么北海战斗本应该如此打响:德军集结大量重甲战列舰直接进攻不列颠本土,而英军以潜水艇,驱逐舰和从全球集结的战列巡洋舰对抗之。如果德军胜利,则英军被迫求和;如果英军胜利,则德军遭到彻底封锁。

而现实是:德军在港中坚守不出,反而大量使用远程布雷和潜艇袭击英军交通线,而英军则不断调动高速舰队进行小规模战斗。从某种意义上,这样看甚至有些滑稽。本来计划玩潜艇的人被潜艇打到毫无还手之力被迫动员皇家预备舰队(渔船队)才用民兵人海战术盯梢潜艇和扫雷;而本来计划雄赳赳气昂昂主力决战的人在真正主力决战的时候调转船头灰头土脸地逃窜。

1906年德军如果全部建造战巡会怎样?


虽然德军会获得突破进入北海进行破交的能力,但是会彻底失去和潜艇,驱逐舰支援下的本土舰队进行主力决战的能力。而英军会同样全面转产战巡,在海外进行一场又一场的福克兰海战,一次又一次克拉尔克和斯佩的猫鼠游戏。但是,既然要进行这样的猫鼠游戏,又为什么不使用潜艇呢?诚然,1903年没有人预计到潜艇有如此强大的远航能力,但是战争爆发后潜艇的潜能迅速被发现,到时这支战巡舰队又该何去何从呢?这里有一个性价比的问题。

海岸线控制的地理问题是第二个大问题:有人认为二战中皇家海军强大的猎杀能力源自其海军航空兵,这是部分正确的。但是二战中德军掌控了挪威和法国海岸,还有日本和意大利作为盟友。如果没有挪威基地,如何突破GIUK缺口?如何突破丹麦海峡?如果没有法国,或者说即便有法国基地,如何突破英吉利海峡?斯佩的成功是很难复制的,如果没有临时捕获的运煤船,面对几乎无处不在的敌意港口,这些战列巡洋舰真的能够在海外长期活动吗?一旦战斗不利,没有基地的德军承受损失的能力会远远弱于英军。

最后,从核心上说,这件事不符合逻辑。

我反复说过,战列巡洋舰的成功和其不可替代性在于:高航速意味着可以进入战斗。进入战斗意味着一切。但是这是针对高速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而言的:因为慢速无畏舰无法追上现代化的高速战列舰,或者更古老的装甲巡洋舰——或者日后跟上航母的活动。而1903-1906年的世界压根就没有“慢速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区别。

注意,我们重新琢磨一下这句话,压根就不应该存在“慢速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区别!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区别是因为费舍尔无法完全掌控皇家海军的结局!这种区别是人为的,不是天然的。事实上费舍尔计划的是“给主力舰提速”而不是“把主力舰分为高速和低速”。

“如果德军选择全部建造战巡会怎么样?”

“那么战列巡洋舰就会消失,这些所谓的战列巡洋舰会变成标准战列舰,其航速变成战列舰标准航速,然后双方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战列舰军备竞赛。”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史迪威? 
  为什么有人说1943年苏军人力枯竭? 
  为什么部分欧洲国家的人民会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轰炸美国珍珠港的不是日本? 
  为什么二战期间,南京没有像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那样拖住并重创敌军? 
  二战日本航母只有赤城号的岛式建筑在左侧吗? 
  如果二战的日本和意大利pk,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 
  二战中后期的德国空军为何逐渐丧失了制空权? 
  如果二战初期德国与苏联互相遵守《互不侵犯条约》那么欧洲是不是就被他们两国瓜分了? 
  二战时为什么各国军队都没有大量使用自动步枪与突击步枪呢? 
  如果1940年苏联和法西斯阵营结盟,和德意日划分势力范围会怎么样? 

前一个讨论
青岛会成为下一个深圳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美俄关系?美国为什么一定要搞垮俄罗斯?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