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二战中对华丽战损比的追求一般排在首位吗? 第1页

  

user avatar   Ekisa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一位统帅或指挥官而言,他的任务是打赢当下的战役,只要能赢什么都可以抛去后边(当然打得赢,而且战损好看那就再好不过了),打赢才是最关键的。“战损比”只是后世战史学者衡量参战双方力量差距和指挥水平的标准而已。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莫过于苏联红军的将帅,如格兰茨所言

“红军是一支拥有数量优势却并没有多少特点的军队”,在战损对上德国人肯定好看不了,既然如此,红军的指挥官需要去关注的是“怎么赢”,而不是“怎么换”。

(然后就有了为了显示出让自己赢得不是那么惨的苏式吹水,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在1944年波罗的海战局中的苏德指挥官巴格拉米扬和劳斯,两位将领形成了默契,对己方战果大肆吹捧,巴格拉米扬在回忆录中对于施特拉赫维茨伯爵装甲战斗群打开的通道一事闪烁其词。但是对于战果,巴格拉米扬报告直到25日德军损失了352辆坦克、26辆突击炮,但是第三装甲集团军的文件显示26日2个装甲军还保有642辆坦克和突击炮,整个集团军(不含施特拉赫维茨战斗群)共有928辆坦克和突击炮,补充方面,第14装甲师接受了自己的豹营和陆续赶到的一些四号坦克,德军在8月16日和21日向GD师和第4装甲师发出了19辆黑豹坦克,进攻开始以后整个东线也只有第3装甲师在8月27日接收了17辆四号坦克。

劳斯也不示弱,他的作战参谋鲁登道夫中校在报告(27 日的Ia-Tagesmeldung) 中写到

“Widerstand immer wieder gebrochen und dabei neben nicht feststellbaren hohenAusfallen an Menchen und Mareial dem Feind folgend hole Verluste beigebracht:1212 Gefangene und [berlaufer,349 Panzer,235 Geschutze,595 Pak,353 Granatwerfer und M. G,52 Flugzeuge wurden durch Verbande des Heeres abgeschossen.”(这里曾有笔误,经中国狐狸指出已改正)

第三装甲集团军给出的战绩由于没有列出更详细的划分,劳巴二人心有灵犀,上报的战绩都是这么接近。

在主要战场上,第三装甲集团军6个装甲师的进攻被布防严密且有着空军加强下的苏军遏制住,德军损失也较大,也就是说巴格拉米扬完全顶住了德军主要方向的进攻。只有伯爵战斗群趁着主力部队吸引了苏军预备队的时候在舰炮的支援下打开了通道,虽然恢复了与北方集团军群被困部队的联系。

话扯的有点远了,我们回归正题,举个栗子:在解围布达佩斯的“康拉德”行动中,苏军负责拦截德军解围部队的包括了乌克兰第二和第三方面军的部分力量,苏军阻挡部队的坦克数量当在400-500辆左右(在1月战役开始后逐渐加强,数字会上涨到800-1000辆),相对于德军解围负责人巴尔克指挥的力量不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不是很悬殊)


同时巴尔克还有节制第二装甲集团军和第八集团军的权利,参与解围的德军前线力量超过19万人,可用坦克达到了近400多辆,是德军在战争末期很难见到的一股庞大兵力。


德军前后进行了三次解围,其中SS第四装甲军不乏声东击西,灵活穿插的精彩战术表现,但解围行动还是以失败告终。这里可以看下战损

大家可以看到,尽管,已经,到了1945年,德军的装甲师和步兵师还是证明了他们依旧可以在战损上压制苏军(人员1:2.5;车辆1:3.4)。

然而,,,,这有什么意义呢?

这样的战果对于最喜欢谈战损,在两年前奇尔河血洗苏军坦克部队的巴尔克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他曾经率第11装甲师以极小的代价报销了苏军的150多辆坦克;而在这次战役,他损失了大量经验丰富的装甲兵和掷弹兵以及绝大多数的参战坦克,却完全没有达到战略目的,仅仅是战损好看而已。

而损失较大的苏军还是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在消耗敌人的同时把他们拦在了布达佩斯门口。马利诺夫斯基和他的步兵军军长,坦克军军长深知如何用自己数量优势的部队去消磨德军装甲矛头,他们不关注损失,对于红军来说,他们只用在乎自己的目标。从1941—1945年,苏军打败德军的诀窍之一就是靠连续不断的部队不断冲击和消耗德军,哪怕死伤是德国人的十倍都无所谓(当然也有耗不动的时候,比如库战被SS装甲师卡位刷爆的近坦五集;奥廖尔被刷爆的波波夫;斯摩棱斯和奥尔沙的索科大饭桶;文尼察被胡贝教做人;在雅西被打到自闭的科秃;华沙8-10月沉迷于用步兵师啃防线,把坦克军放在后边挂机的罗司机等等战例。。。。。。笑ㄟ( ▔, ▔ )ㄏ)

不过嘛,喜欢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谈战损的德军指挥官显然需要回忆下自家老元帅施里芬的格言

“只要我们打赢了战争,只有神职人员才会指责我们,没多少人会在乎我们杀死了多少人或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

毕竟。。。战损这种东西是给后世看的,也就是给我们看的。


user avatar   yi-y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马耳他护航吧,日德兰其实不太能算。

一般来说,虽然战损比很少成为第一战术目标,但是也会刻意避免过高的损失。马耳他护航属于反其道而行之,损失再大也要为之。

一战的例子其实很多,但是大多在东线;而日德兰并不算其中之一。我之前写过,日德兰是一场复杂性被夸大了的,实质上非常简单地军事冲突:舍尔需要吃掉至少大舰队的一部分才能为舰队决战制造时机,而实际上他没能吃掉足够大的敌军,所以这个机会仍未到来。就这么简单。日德兰不是唯一一次同等规模的北海舰队较量,仅仅只是其中最大的一次。日德兰事实上没有有效摧毁德军的战斗能力,也没有确保大舰队对北海的掌控,只是简简单单地证明了杰里科的理论:只要大舰队足够苟,那么公海舰队就没有任何取胜的机会。这种胜利不是战斗的胜利,而是策略和体量的胜利:只要英军仍然维持既定政策不变,则即便战斗没有爆发,结局也是一样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日德兰交火的损失没有非常不成比例,BC战损比是1:3,而前无畏和装巡的战损比是1:3;基本上仍然属于正常范围内。

马耳他是真正的血海尸山,尤其是42年夏天以来的护航,损失比例远比这个要高得多:比如8月间的Operation Pedestal,盟军损失了1艘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9艘商船,另有1艘航母,2艘巡洋舰和3艘商船受损,而轴心国军队的舰艇“损失”只有2艘潜艇被击沉,1艘受损,2艘巡洋舰受损。

而之前的双向补给Operation Vigorous+Operation Harpoon中,盟军损失了1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6艘商船;另有5艘巡洋舰和7艘其他舰艇受损。对比之下,轴心国只损失了1艘巡洋舰,另有一艘驱逐舰和战列舰受损。

如果把整个马耳他攻势作战和护航加起来,盟军总计损失了433架飞机,1艘战列舰,2艘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19艘驱逐舰,38艘潜艇。如果把红海计入战局,则损失还要更大。应该说,马耳他作为攻势基地运行拦截意大利舰队在1941年确实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是在1942年夏天,岛屿已经很难作为进攻基地运行了。伴随着北非德意军队的攻势,盟军在陆地上距离马耳他越来越远,6月21日图布鲁克沦陷以后,埃及本身也岌岌可危,地中海舰队的司令部向海法撤退,舰队做好了堵塞港口,封锁运河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为马耳他补给额外需要勇气。

和棋逢对手,势均力敌的日德兰交锋不同;虽然地中海舰队竭尽全力提供掩护,但是整体上意大利舰队有不可挑战的地理优势和相当的舰队素质上的优势。在整个围攻战中,盟军只能绞尽脑汁利用夜战优势,气候环境和舰基航空兵与敌周旋。马耳他围攻战名为“围攻”,实质上并不是因帕尔,图布鲁克或者列宁格勒那样物理上的,用战线和兵器包围起来的围攻战。而是一场有关于守军是否能够坚持到底的意志的较量。只要守军仍然在坚持战斗,他们就可以拦截敌军商船舰队,牵制敌军空军和海军,为盟军得以积蓄地面力量,重新掌控北非争取时间,为了这样的目的,任何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损失都可以接受。

文学上和影视作品也因此格外偏爱马耳他保卫战。这是一次海洋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即便是士兵们想要举起铁铲和敌军决一死战,也不存在这样的可能。技术兵器是唯一决定胜负的因素,哪一方能够牺牲更多的钢铁,哪一方就能取得胜利。无数战时电影把马耳他选为了他们的背景——而各种纪实文学也提供了海里的描述。当希腊和南斯拉夫的游击队员还在密林里战斗,当德军坦克朝着高加索进发,当图布鲁克沙漠里严酷的长夜伴随着阵阵火光的时候,无数水手抬起头仰望天空中纷纷而至的敌机,踏上这条“死亡航线”。相比起印度洋的酷热,北海的冰冷,马耳他航线有着和其他航路都不相同的文学记忆:这里残酷的并非只是自然环境,而是人和人制造的机器。Grand Harbour富有特色的土黄色古老城堡和刷着迷彩的现代化战舰让整个战场显得格外有浪漫主义色彩。只可惜虽然文学是浪漫的,战争却是残酷的。

《沙漠三部曲》,《鹰的战争》都是极好的纪实文学。《我们服役的战舰》,《沙漠胜利》都是很优秀的电影。IMW里面也有大量的相关照片。


user avatar   an-guo-da-jiang-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相关话题

  假如纳粹德国赢了二战,世界会怎么样? 
  美国在冷战期间科技发展上为什么没有犯苏联那样的致命性错误? 
  歼-16D电子战飞机首次亮相珠海航展,该款机列装对于空军意味着什么?其与美制E/A-18G有何差距? 
  航空母舰的制造难点主要在哪里?这个不需要作战能力的搭载平台,为什么这么难制造出来? 
  如果希特勒打败苏联,德国是否会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 
  同为著名军事家的李世民为何对司马懿五丈原之战评价不高? 
  为什么那么多人否定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 
  假如二战时有知乎,上面会出现什么问题和回答.(平民、军队、各个阶层的都可以)? 
  为什么我说了一句“二战美国日本是狗咬狗”被追着喷了一下午? 
  为什么说“逐次增兵”是兵家大忌?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将在9月30日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首款预告?
下一个讨论
刚入坑的军迷容易有哪些神论?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