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入侵东北的时间,要早于大部分人的想象。
1644 年(顺治元年),沙俄第一次派出一股百余人的探险队进入黑龙江流域,探明了此地的水文地理。
自此之后,一支支沙俄小队陆续侵入黑龙江流域,搅得此地达斡尔、鄂伦春等族居民不得安宁。
偌大的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约一百五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跟玩笑似地被这些沙俄小队鲸吞蚕食。
听起来很奇怪是吗?
就算是俄国人有枪,不过一二百人,而当时在黑龙江两岸分布着大大小小数百个少数民族部落,怎么就打不死这些王八蛋呢?
你可以想象这么一个场景:
几十个成年男子,找十几把猎枪,再加上两三门小土炮,去你们村抢劫。
你觉得你们村里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动员、组织然后抵抗成功吗?
基本不可能。
当时的东北也是这么个情况。
比现在的村更麻烦的是,当时东北的村与村之间间距更大,不同部落可能相聚几百里。
要是在现在,这个村被抢,下个村可能会有防备。
而在当时,基本没有有效的联络手段。
既然自救无望,那就只能靠政府了。
说来也奇怪,在长达六、七年的时间里,清廷怎么对沙俄的劫掠并没有做出回应呢?
难道是清廷对此一无所知?
实际上,自顺治元年开始,清廷就陆续收到东北各部的求援信。
而清廷始终没有动作,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主要原因,那就是实在顾不过来。
自顺治元年清军入关后,就没消停过。
打李自成、打南明、打张献忠、打何腾蛟、打隆武帝、打郑成功、打喀尔喀蒙古、打孙可望、李定国、打姜瓖以及镇压全国各地的起义运动,整个顺治朝几乎年年有大战,实在是无暇北顾。
第二个是直接原因,想管也不方便管。
在沙俄入侵东北的这个时点,清廷在关外的管理机构只有盛京昂邦章京(「章京」即为汉语「将军」的音译,相当于明朝的总兵)一处,相当于将整个关外作为一个省来管理,驻地在盛京(今沈阳)。
黑龙江流域的各部族求救,要先报给距他们最近的宁古塔梅勒章京(比盛京矮一级),再转给盛京昂邦章京,再上报北京。
注意图中盛京与宁古塔的位置,在顺治初年,宁古塔是清廷在关外最靠北的行政机构驻地
那会儿的松花江、黑龙江流域遍地是湿地沼泽,没有官道、没有驿站,往往北京知道消息的时候,俄国人早就杀完、抢完不见踪影了。
所以,清廷即使想管,也是有心无力。
然而这种情况,随着顺治帝的亲政被彻底改变了。
相比他爹皇太极、他叔叔多尔衮、他儿子康熙帝,顺治帝的知名度要小得多,然而他确实一位相当有能力的帝王。
1650 年(顺治七年)12 月初,多尔衮病死,顺治帝提前亲政。
此时他年仅十四岁,却能乾纲独断,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剪除多尔衮的势力,赐死一众之前依附多尔衮的大臣,将权力牢牢把控在了自己手中。
正所谓:「坐殿上指挥诸将,旁若无人。」
顺治帝最早注意到沙俄,是在顺治七年(1650 年)七月初六,这一天东北索伦部遣使到北京进贡鹿皮。
这是一次比较蹊跷的入贡,因为这是自清军入关后,东北诸部第一次到北京进贡,而此时清军入关已经七年了。
这时候的东北各部族正遭受俄国人的入侵,妻离子散、故土尽失。
而进贡的使者到了北京,不可能不说这些情况。
所以,在这次进贡中,顺治帝一定是了解到了东北的情况,但是此时他尚未亲政,清廷并没有对索伦部的进贡有所回应。
之后的 1651 年(顺治八年)冬天,被俄国人赶出家园的赫哲人(黑龙江流域各部族之一,当时,黑龙江流域主要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族)向清廷宁古塔最高军政长官海色求助。
刚我们说过,宁古塔,是清廷设在东北地区最北界的管理机构。
海色将此事上奏朝廷,此时刚刚亲政不到一年的顺治帝下令海色率军驱逐俄军。
需要说明的是,顺治帝并不是一个好战的人,事实上,在对待反清势力上,他一向是坚持「招抚优先」的原则。
像郑成功,他一辈子抗清,但是顺治帝却不厌其烦地招抚他。
1653 年(顺治十年),顺治帝派人招降郑成功,敕封其为「海澄公」,郑成功拒不接受。
1654 年(顺治十一年),顺治帝再下谕旨,在封「海澄公」的基础上,加了世袭罔替,封地为泉州府,郑成功再次拒绝,并表示:「兵马众多,非数省不足安插。」
当年,顺治再下谕旨,在上次的基础上,封地扩大为兴化、泉州、漳州、潮州四府,相当于半个福建,并派郑成功的亲弟弟郑渡、郑荫携带诏书和郑芝龙的亲笔劝降书去找郑成功谈判。
郑成功再次拒绝。
这就是顺治帝,他并不是一个遇到事儿就必须打的君主。
然而对待沙俄,顺治帝的态度却相当坚决。
只有一个字,就是打。
除了沙俄的暴行令人愤慨外,还在于顺治帝清晰地意识到,如果让俄国人在黑龙江站稳了脚跟,清帝国在关外(即今天的辽宁、吉林地区)的统治核心,将不得安宁。
所以他令海色:「率部击之,战于乌扎拉村」。
乌扎拉村,其大致位置在今天俄罗斯的共青城附近,此时,沙俄小队因为冬天到来、江水结冰、无法归航的原因,正盘踞在此处,有 206 人。
1652 年(顺治九年)三月,海色派遣捕牲翼长(你可以想象成现在的团长)希福率领 600 多名清军进军乌扎拉村。
这支清军队伍,装备了火炮 6 门,鸟枪 30 杆。除此之外,被沙俄逼得走投无路的 1000 多名当地人(主要是达斡尔、赫哲人)也加入了清军的队伍,誓要夺回家园。
(蓝线为俄军集结、进军方向,红线为清军集结、进军方向,黑圈为乌拉扎村方位)
1652 年(顺治九年)4 月 3 日佛晓,战役正式打响。
起初清军的计划是趁夜色突袭,冲入寨内,打俄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没料到俄军城头上有人值班,值班者发现了有人正在靠近城寨,就开始招呼人防守。
这样,清军的预先计划失败了,突袭变成了强攻。
强攻的事,清军熟啊,他们立刻按照对付明军堡垒的标准操作流程开始行动。
这个标准流程是:先用大炮轰,轰塌城墙后重甲步兵推着盾车列阵向前,搬开障碍物,先近距离对射,再冲上去肉搏,或是直接用火攻。
清军刚刚开始炮击的时候,寨内的沙俄小队领头人哈巴罗夫非常吃惊。
他一直认为清军跟当地人(主要指达斡尔人)一样,是使用弓箭、长矛的冷兵器军队,没想到清军竟然有大炮。
但很快俄国人回过神来,开始开炮还击。双方对轰一天,到傍晚时分,乌扎拉村的城寨被轰出一个缺口。清军步兵开始出击,列阵向前。
此时城里的沙俄小队成员已经是瑟瑟发抖,毕竟城墙洞开,外面那么多清军,还有重炮、火枪,怎么看都打不赢。
然而就在俄军绝望的时候,清军统帅希福突然对已经攻入缺口的清军步兵高喊:「别放火烧城,别杀死哥萨克,抓活的!」
听到这个命令,正在缺口处战斗的清军一脸懵逼,当时,有些人正在与俄军肉搏,火枪兵也准备好了要发射,可是突然听到这么个命令,他们就都停下了进攻。
而哈巴罗夫的脑子反应也够快,看到清军都定住了,立刻下令俄军反击。
先是火枪近距离排射,两三轮射完就挥起刀斧肉搏。
于是乎,不能下死手的清军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形木偶,攻击阵型很快被沙俄小队冲散,进而演变成了全军溃逃。
而俄国人呢,也是人浑胆大,竟然还冲出城外追击清军,并顺着清军逃跑的方向找到了停靠在黑龙江江边平底运兵船,缴获了清军带来的粮食、弹药。
根据俄军统计,此役清军共 676 人阵亡,俄军缴获战马 830 匹、火枪 17 枝、炮 2 门以及部分粮食。
这个统计稍微有点夸张,因为真正的清军一共就来了 600 人,估计俄军统计的阵亡数字大多都是跟随来战的当地民兵。
而清朝方面对这一战的记载都是只言片语带过,像《清世祖实录》中说:
「与罗刹战,败绩,海塞伏诛。」
本是兵力远胜于对方、手到擒来的一战,怎么就输了呢?
导致战败最核心的一点,是清军统帅希福所下的那道智障般的命令。
而他之所以会如此做,最主要的原因是轻敌。
在此之前,清俄从未交过手。在希福眼中,所谓「罗刹军」,不过是跟当地土著一样,只不过是多了几杆火枪的土匪罢了。既然清军已经攻入城内,城内守军必然惊慌失措,如果此时抓活的,就可以带回北京「献俘」,自己也将得到顺治帝丰厚的奖赏,何乐而不为呢?
「献俘」这个事,在明清两代盛行。每当大军得胜凯旋,要在午门向皇帝敬献战俘,然后把当众战俘砍了,这个过程称为献俘礼。
所以,正是这种「想在皇帝面前显摆一下的心理」,让希福下了那道导致兵败的命令。
除了轻敌,沙俄小队的确比往常遇到的匪寇乃至明军要强,也是失败原因之一。
乌扎拉村之战中,清军以三倍的兵力围攻,火力准备充分(六门火炮),直接攻击时以火枪(30 杆)和弓箭压制。这是清军攻击明军堡垒的标准战法,但对付俄国人却失败了。
俄国人在重火力不足(三门火炮)、寨堡被轰破之后,依仗近距离火枪排射,在劣势情况下依然发起反冲锋,这是之前清军从未遇到过的。
打了败仗的消息传到北京,刚刚亲政的顺治帝震怒,当即下令斩了海色,革去希福职务,鞭一百,不过人呢,还是留在宁古塔军前效力。
乌扎拉村之战,是中俄第一次直接军事对抗。如此败绩,惊醒了顺治帝。
他认识到,沙俄与一般的蛮夷、土匪不同,是一股相当强大的力量,需要认真应对。
俄军这边,虽然取得了胜利,却有点害怕。
在此之前,他们从勒拿河流域一直抢到黑龙江,从来没发现过对方有大炮、火枪,而在这里他们碰到了。
所以此战虽然大胜,但沙俄小队还是向家那边的老大(在雅库茨克)求援去了。
不过,雅库茨克督军才不在乎清军多么强呢,他就知道,我麾下这支队伍,以少胜多,大败清军了,随即将这个消息上报沙皇。
为了表彰这支小队,沙皇派人,带着丰厚的礼品去慰问他的探险团。
但是,这支沙俄小队的大部分人,并没能领到这笔慰问金。
这时候的沙俄小队,因为吃不饱穿不暖,大部分人想回家。可头领偏偏不想回家,而是打算继续劫掠。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积累多时的矛盾爆发,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强盗们带着抢劫的胜利果实逃跑,剩下的人就追,两边打了半天,打死了一百多人。
就在俄国人报捷、受赏、内讧、火并的这段时间里,顺治帝并没闲着,他总结了乌扎拉村失败的教训。
为了在新的战争中取胜,顺治帝做了以下工作。
一、提高宁古塔的行政级别。
「顺治十年,清廷设宁古塔昂邦章京一、梅勒章京二,辖佐领、骁骑校八,满洲兵四百三十人。」
所谓「昂邦章京」,就是总兵;所谓「梅勒章京」,就是副将;所谓「佐领」,你可以理解为营长。
通俗点就是,驻军方面,在宁古塔设师长一人,副师长两人,下辖八个营。
行政区划方面,顺治帝将宁古塔提升为昂邦章京,与盛京昂邦章京同级,相当于在关外设了盛京、宁古塔两个省级行政单位。这样东北再有战事,就不需要经盛京转北京了,缩短了高层决策的时间。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问,怎么一个师长手底下才 430 人呢?
你要知道,这是清初入关后的东北,本来人就少,一半儿多户口又都入关了,整个东北也没有几万户人口。
你要在这里驻军,粮食就得从当地征收,当地没人,还怎么征粮?
所以,相当于先设一个架子师(只有骨干),让他们在这里呆着,万一打大仗,临时调兵过去,让这些骨干带着新兵打。
二、选用沙尔虎达为宁古塔昂邦章京。
1652 年(顺治九年)七月,顺治帝下令:
「命梅勒章京沙尔虎达,甲喇章京海塔、尼噶礼,统领官兵驻防宁古塔。」
需要说明的是,沙尔虎达在当时,并不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人物。
他是瓜尔佳氏,满族人,镶蓝旗,在顺治亲政的这个节点,他的爵位只是男爵,官职是镶蓝旗的副将,像这种人在八旗中一抓一大把。
作为对比,同出瓜尔佳氏、比沙尔虎达还小十岁的鳌拜,此时已经是顺治帝的贴身顾问,爵位二等公爵,比他高了近十个档次。
那么顺治帝为什么要选用这样一个并不起眼的人物呢?
首先,沙尔虎达算是三朝老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他一直在打仗,从朝鲜打到南京,朝鲜人、蒙古人、辽东军、民军、地方土匪他都打过,作战经验丰富。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沙尔虎达来说,他去东北,是真的「保家卫国」。
沙尔虎达的瓜尔佳氏,在投靠努尔哈赤之前出自虎尔哈,这「虎尔哈」,正分布在从雅克萨到乌扎拉村这一片地域。
沙俄入侵的地方,正是沙尔虎达的族人祖祖辈辈居住过的地方。他通晓那里的风俗习惯,熟悉那里的地理人情。对他而言,打俄国人,既是卫国,更是保家。
顺治帝这番心思的确没白费。
沙尔虎达到任后,利用自己的独特身份,对黑龙江流域及库页岛地方的达斡尔、赫哲、费雅喀、虎尔哈、奇勒尔、恰克拉及库页等十几个部族进行联络、安抚;并上奏顺治,以骑都尉、世领、佐领等职分封当地部落头领,对贫困落后的部族「发给籽种口粮、屯田耕种」。
恩威之下使这些居于偏远地域的部族纷纷归附清廷,相约共同抗击沙俄。
三、弥补火器劣势
当时清军所装备的轻火器,主要是火门枪、鸟枪等,
科索沃战役,17世纪乌克兰大起义,明初麓川战争
诺门坎之战
诺门坎之战日军被苏军击败后
1.日本军队彻底放弃北进,即配合德国进攻苏联。北进派被踢出日本军部高层,对美开战的这个深远的决策得到了最终确定....
2.日本军队开始重新审视东北地区防务问题,并得出关东军无法完成国境守备任务,开始向东北增兵以加强防御。至1940年日军增兵至75万,其中16个甲种师团;随后又增兵至115万(不含伪军)。对于只有两千万人口的东北来说,一百万日军完全是天文数字。庞大的占领军彻底摧毁了抗联的活动空间。但从日本中国战场抽走了大量部队,使得八路军的活动更加的活跃和容易,此前被日军压着打的华北地区的我党敌后武装真正得到了壮大和快速发展......。1940年杨靖宇将军牺牲,抗联活动基本失败,其中一部分溃兵由周保中同志收拢带领退入苏联;而收拢朝鲜战士过程中,一位名叫金日成的人展现出了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军事素养,得到了苏方的肯定和赏识....
3.按惯例,苏联远东地区是“反动分子布柳赫尔”的老巢,从西部被送到远东工作的将领,基本意味着不久将被清洗。然而新上任的,最做好了被清洗的觉悟的苏蒙第57集团军司令员格奥尔基•朱可夫在诺门坎中一战成名,得到了斯大林的极大肯定,避免了被枪毙,被光速晋升并调回莫斯科,从此平步青云......事实证明,他没有辜负斯大林对他的期望。作为卫国战争初期少数可堪大任的将领,在最绝望的时刻他奇迹般地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两次制止了德军疯狂的攻势......
4.尽管苏军大获全胜,但T-26,BT-7等坦克糟糕的表现让苏军加速了新锐秘密武器T—34的列装速度,一大批同样赫赫有名的坦克的研发也开始被列入日程.......此外,苏联红军在战斗初期极低的组织能力和士气(朱可夫:82师士兵听见炮声就扔下枪开溜,军官也不知道怎么打仗)刺激了斯大林,他开始审视大清洗对苏联红军造成的严重破坏,大清洗的烈度开始逐渐降低,一批红军军官开始得到平反,苏联加快了重建红军的步伐....
5.无论日军还是苏军都极大肯定了政治副长(类似政委)的作用。由于有军事经验的政工人员严重不足,斯大林开始用其他措施系统性增加军队中的政工人员,比如从一些地方部门调集党务工作者去军队任职。有个在工厂干党委书记的美男子干的好好的,也意外地因此被调入苏联红军,他的人生也被彻底改变了。他的名字叫做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
5.硬要扯的话其实还有位重量级人物有点关联:诺门坎战役使得苏联加大了援助国民党的力度,苏联开始直接派遣更高级的军官前往中国战场。1940年,一名年轻但默默无闻还屡遭败绩的将军崔可夫就这样被派往中国,工作很有成果,重新得到了斯大林的赏识。1942年他返回苏联担任顿河方面军司令员。他指挥顿河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城区拼死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也让顿河方面军政委避免了因失去这座关键城市而被处分的命运。这位政委的名字叫 尼基塔•赫鲁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