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了一条重要的生存法则:不要投机。
在银行工作几年后,除了收获了辛苦和具有竞争力的待遇(有竞争力,这词用得多好,很多银行从同业挖人都是用这句话,极具杀伤力。他就是不说每个月多少钱,只说在同业中具有竞争力,给你无限的想象空间),还有就是学会了风险管理理念,收获了“不要投机”的人生信条。
我不是厦大的,也不是武大的,但是见的事儿多了,吓得瑟瑟发抖。
某美女行长,这可不是博眼球啊,确实称得上美女,身材婀娜形象气质佳,智商情商出类拔萃,标准的金融才俊啊。她从基层到机关然后回到县支行当副行长、当行长,顺风顺水,完美的三级跳,加上她的业务能力强,又有个人魅力,前途光明让人羡慕。
当了两年行长,有股份制银行过来开设机构,高薪聘请有经验、有资源的人过去,承诺的待遇更上一层楼,不,是狠狠地上了一层高楼。美女行长自认为目前的职业发展已到了瓶颈,再往上走的可能性不大,索性走出系统,甩开膀子大干一番,给职业经历划上辉煌的一笔。
不曾想,股份制银行的考核机制跟国有行的风格差别太大了,行长就是个大客户经理,权力约束之下,每个人都是凭业绩吃饭,得力的客户经理常常比行长还挣得多,行长再想在费用上动点手脚就就太难了。
于是,她打起了客户的主意,帮助客户理财,不是银行销售自已发行的理财产品,也不是代销的理财,而是自己联系的资金需求者,成为监管机构严厉打击的资金掮客。没想到一笔资金出去容易,回来难,理财客户不愿意了,到银行拉横幅,堵门投诉各种方式用尽,上级领导发怒了,今天要借你的脑袋一用,用来平民愤,开除,一撸到底。
需要说明的是,这位美女行长没有当过客户经理,没有做信贷经历。
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如果没有信贷经历,那是个不小的硬伤。没做过信贷,当然对贷款逾期、不良贷款催收、风险控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风控能力方面,说话不硬气。
后来,美女行长展转他乡,反反复复,最终也没有得到稳定的归宿,一颗璀璨的金融之星就这样不声不响地陨落了。
在下专职做风险管理工作,对投机的认识更进一步,看到听到的都是血淋淋的事故,不是故事,是事故。
前天分享的答案,那位总监帮客户过桥,沉痛的教训历历在目。
做合规风险培训时经常要引用一些案例,而且,身边的案例、近期的案例更能触动员工,不怕远处塌天,就怕头上掉砖。远处的案例大家都当故事听,身边的才是真正的事故,昨天大家还在一起喝酒,在一起跑市场,今天他就成了阶下囚,那感受不深刻才怪。
这些年,貌似赚快钱的,走捷径的,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要么掉到坑里了,要么提前“休息”了,静下心来分析,这无非是基于“投机人生”的必然结局。
按部就班地上班,嫌来钱太慢,一夜暴富还嫌不过瘾,非要干一票大的,不栽进去的可能性很小。
都说命运命运,有命挣钱还得有命花钱才算本事,命里驮不住,再多的钱也没用,还不知道那些钱是谁的呢?
好吧,案例走一个。
有小伙伴A在行里分管个人储蓄业务,那几年民间资金市场十分活跃,他手里有信息呀,全行一百多个机构哪家有存款大户,哪个是高净值客户,他心里门儿清,打开电脑一切尽在掌握。看到别人花钱如流水,自己天天为别人服务,那感觉,那痛苦,真正是幸福来自于比较当中,痛苦也来自于比较当中。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受到无数次伤害之后,这哥儿们醒悟了,也要弄点钱花花。他的信条是,要想走得稳,必须温柔带点狠!
作为管理者,A有的是机会对上规模的高净值客户进行密切接触,于是,一来二去,把他们都拉到自己的身边,帮忙介绍高收益投资渠道,安全稳妥的机会,小伙伴从中赚取差价。
银行老司机都知道,存款任务不好完成,但是没有风险;贷款业务很好完成,风险却很大。有本事放贷款的人太多,能够到期收回在本息的人却不多,那个需要专业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知人知面不知心,被人卖了还得帮人数钱,那不是咱的风格。
可是,偏偏有很多人不能认清自己,以为放贷款不过如此,以为客户的信用真的都跟他说的一样,结果,一刀下去,把自己切成两段。
A就是这样的,几百万玩得很自在,增加投资,上千万,几千万,赚取的差价如过江之鲫,汹涌澎拜,挡都挡不住。
终于,有一天,行里来了几个陌生人,戴墨镜满脸横肉加纹身,面无表情,默默地站在他的办公桌前,不用说活,那阵势,引来高层领导,了解情况后,对方表示,不给钱,就法庭见。
不知道哪一天起,见不到A了,原来,他已默默地离职,没带走一丝云彩。后来的传说很恐怖,只是没有证据,不在这里评论。
这个世界上机会不多,机会来了,猪都会飞上天,可是我们妄想机会到来,妄想天上掉陷饼,不曾想掉的都是小刀子,而且刀尖朝下。
升官发财,另寻他路。
“不要投机”的生存法则,胜过金钱无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