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听着很扯淡却确有其事」的历史事件? 第2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法抗日”和“曲线救国”这对难兄难弟必须榜上有名


user avatar   luo-xuan-zh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青铜是铜锡铅合金,商周时期的贵族以青铜制作饮食用具,所以不可避免的就会摄入过量的铅。正常情况下人体基本上可以实现铅代谢平衡,但是商周贵族这种过量摄取的情况下,铅就会聚集在人体之内。

2.为了验证这个推论,考古学家选择了山西绛县横北西周墓地出土的人骨,进行了铅含量分析如下表,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墓主人的墓葬中,或多或少都出土了陪葬用的青铜器,说明他们生前确实在使用青铜器。

3.检测结果发现,墓主人的骨铅含量明显高于殉葬的人,基本可以说明墓主人是贵族,殉葬人是平民或奴隶,其骨铅含量和狗差不多;女性墓主人骨铅含量明显低于男性,有可能在周代就已经出现“妇女不上桌”的习俗了,但是仅就这一个证据还不能说明问题。

4.现代地表土壤铅含量,是周代的2倍。


user avatar   bibinick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双方官兵在交战状态中相互串门来往;一方觉得在自家阵地上教育俘虏效率太慢,干脆直接到对方战壕里劝降。这些看起来都扯淡得像儿戏,但确实在淮海战役中杜聿明集团被包围在陈官庄的期间发生了。

那个时候,国军被压缩在十几平方公里的荒凉原野上,除了杜聿明集团的国军官兵外,这一块小小的土地上还挤满了从徐州逃出来的各色人等,如官员、军阀、地主、学生、戏子、妓女和其他老百姓等等。国军已经陷入极度缺乏粮食的状态,饥饿使所有人变得疯狂,甚至出现因抢夺食物而火拼的场景。空投粮食的国民党空军由于忌惮解放军的火力,不敢飞得太低,导致大量补给投到了解放军的阵地上。而包围圈内的国军为了抢夺空投的补给,甚至出现了打死自己人的情况。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共双方阵营交界处的奇特事情发生了:解放军开放通道直接让国民党兵跑到自己阵地上来买东西,顺便把思想工作给做了;有的干部觉得在自家阵地上做思想工作效率太慢,干脆在国军投诚人员的引导下,直接深入国军战壕里做工作,最后带了一队饿坏了肚子的反水国军过来;有的国军士兵在解放军阵地上体验了几天觉得不错,又跑回去把更多的人带了过来。

以下内容摘自王树增的《解放战争》:

新年里最重要的工作,是对包围圈里的国民党军发动政治攻势。有喊话的广播的唱歌的,有给敌人的前沿送馒头的,有用风筝送宣传单的,有在前沿插标语牌和贴漫画的,有送俘虏兵和家属进包围圈里劝降的,可谓天上地下,白天黑夜,四面八方。

不断有国民党军官兵跑到解放军这边来,有的纵队甚至为此在包围圈上开了个小口子,上面插的标语牌上写着:“这是生路!”还有不少国民党军官兵跑到解放军的阵地上买东西吃,解放军官兵自信而骄傲地看着他们,并不加以阻拦,来去任他们自由,只清查一下人数就放行。

华东野战军一位年轻的排长,觉得喊话撒传单不过瘾,竟然让国民党军投诚人员带路,亲自跑到敌人的战壕里当面做工作,很快,他就带着一个连的国民党军官兵回来了。

处于交战状态中的双方官兵相互来往,恐怕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前所未有。

有的国民党军官兵在解放军的阵地上待了几天后,又回到包围圈里去,他们立即被围起来问这问那:“那边不打人?”“有没有吃的?”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天一黑,就有更大一群国民党军官兵跑了过来。

一些解放军官兵趁机进入包围圈里,这些侦察人员或者在敌人的阵地上住几天后安全返回,或者干脆不返回而是潜伏下来。

user avatar   wei-ling-zhen-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决战之后》当中周养浩指责蔡守元是汉奸。

蔡守元的算命等设定原型来自张淦。堂堂桂系钢七军的军长怎么可能曲线“救国”呢?

对不起,这个真的有:

在与桂系在皖东的指挥官第7军副军长漆道徵谈判时,日军草拟出三条条款,内容别为:第一互不侵犯,说明双方各自据守现有阵地,不得侵入对方防区,也不得袭击对方部队。第二共同“防共”,内容包括:1、双方交换有关新四军的军事情报;2、任何一方和新四军作战时,另一方有责任出兵相助。第三物资交换,要皖东供应日方革麻、花生、杂粮等,日方供应食盐和其它日用工业品。
参与了这次谈判的伍焕松回忆,为了不担“汉奸”的名声,漆道徵没有在协约上签字,但桂系与日伪军在事实上达成了默契。据当事者回忆,桂系的一〇五二团入侵新四军驻地被击溃后。逃经淮南北部日军防地的桂军伤兵,都由日军收容进碉堡去医治,伤愈后又送到桂军驻地。
漆道徵方面还和汪伪政权的安徽省长林柏生谈判夹击新四军。1945年5月,日军又应桂系的强烈要求,出兵为桂军解围,威胁正在发动皖东战役的新四军侧后的安全。迫使新四军抽回兵力,以防日军的袭击。桂系漆道徵所部得以逃出生天,没有被新四军歼灭。


user avatar   shang-hai-jia-ju-chu-ju-ding-zhi-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晚清有个大富豪,盛宣怀。他家有两个佣人。

一个嫁给了官二代,生了几个子女,其中一个女儿用一生陪伴了一个人叫张学良的人。

还有一个,叫倪桂珍,嫁给了一个姓宋的牧师。生了几个子女。三个女儿嫁的男人都挺有名。

大女婿叫孔祥熙。二女婿叫孙文。三女婿叫蒋介石。

晚清富商胡雪岩,死于现金流崩盘。而设局的就是盛宣怀。胡雪岩垄断丝绸,盛宣怀联合洋商,催贷款,压住官府要结给胡雪岩的80万两白银,散布谣言挤兑提现,扣下胡雪岩给左宗棠的电报。最终导致胡雪岩破产。

一生占了新中国十一个第一。什么轮船招商局,通商银行,天津大学。

但是儿子大多夭折,四子盛恩颐。号称民国第一败家。老婆还是总理的女儿。

在上海摊跟皖系军阀的公子卢小嘉赌钱,一晚上输掉一条街,后来老婆跑了,家人散了。晚年穷困潦倒,冻死街头。

这个卢小嘉,父亲卢永祥是袁世凯的小弟,某天听戏的时候,公子脾气,对主角喝倒彩,被黄金荣叫人打了一顿。然后卢小嘉把黄金荣绑架了,给了还在做小弟的杜月笙上台的机会。

众人慌乱之际,杜月笙站出来了,杜月笙不但说服了卢小佳放了黄金荣,还跟卢小佳达成了合作。卢小佳用军队入股,保护杜月笙的鸦片生意。从此杜月笙在上海滩出头了。

上海警察厅厅长徐国梁不吊卢小嘉父子。

卢小嘉就出钱找斧头帮帮主王亚樵派人刺杀了徐国梁。

还有,这个卢小嘉把溥仪的弟弟溥杰给绿了。

王亚樵也有意思,合肥人,在合肥搞革命,被通缉,一路逃到上海,专门替劳工出头要债,资本家不给,王老大连夜打了几百把斧头带上门。账立刻结清了。专业要债,王老大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所以历史上从此出现了一个有名的帮派。这些劳工又以安徽人最多,所以王亚樵又做了安徽在上海的工会主席。

王亚樵与上海滩三大亨中的两大亨结怨,为了一艘船的归属问题,大亨之一的张啸林拒不让步,王亚樵安排人把他家后院炸了。杜月笙主动出面让船请和。

王亚樵刺杀了徐国梁,卢永祥请他做浙江的纵队司令,在这期间,王亚樵与两个人结拜成了兄弟。桃园三结义啊!这两兄弟一个叫戴笠,一个叫胡宗南。

王亚樵安排刺杀了日本在上海的最高武官,蒋介石听闻此消息,欲嘉奖。奈何王亚樵瞧不起他,安排人在会上准备打老蒋黑枪。

偏偏那天老蒋的假牙发酸,不便出面说话,于是这个风头被汪精卫抢了。然后那天被枪击的就是汪精卫。

如果汪精卫就此命丧黄泉,倒也落的一个名垂青史。偏偏抢救回来了,但是汪精卫从此身体每况愈下,终于因此枪伤复发而亡。却从此成了汉奸!

干伤了汪精卫,又去火车站刺杀宋子文,手下认错人,干掉了宋子文的秘书。

庐山刺蒋失败后被追杀,在准备投延安的前夕,戴笠设局,在广西诱出了王亚樵。特工以石灰扑面,乱枪杀了王亚樵。

这还不够戏剧。

王亚樵死后,曾经手下的四大金刚。

有一人叫郑抱真,投了新四军,解放后成了合肥首任市长。

还有一人叫余立奎,在刺杀汪精卫后被捕,48年被救,解放后做了安徽政府委员。

还有一人叫余亚农,去了皖北组织抗日武装,与彭雪枫交好,解放后,做了安徽的要职。

还有一人叫华克之,接受毛朱指派,受潘汉年领导,在上海香港等地,百变刺客,老牌间谍,解放后做了国务院的副部长。

提到合肥,必提一个人,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合肥。

盛宣怀之所以能斗倒胡雪岩,因为盛宣怀的背后是李鸿章。

好比胡雪岩与左宗棠,盛宣怀与李鸿章。左宗棠收复新疆以后,海防上升,李鸿章得势,倒左先倒胡。所以胡雪岩倒了霉。

李鸿章,也有意思,跟盛宣怀一样,都是四子当家,前三个没福。

盛宣怀的四儿子盛恩颐败家,李鸿章的三孙子李国杰败家。

李国杰的母亲是英国人,所以李国杰金发碧眼,半个假洋鬼子。在上海长大,娇生惯养。

主动去芜湖管理李家万亩良田矿山,抽了大烟,染了梅毒,娶了妓女,输光了芜湖的家产。

盛恩颐买了中国第一辆奔驰,在上海治梅毒的李国杰则是骑着拉风的摩托车到处逛。

晚年穷困潦倒,李国杰与盛恩颐,在上海公园门外意外见面,想进去看看,两个人凑不齐两张门票的钱!只好作罢!

可惜他们不认识我,不然我可以送他们两张票

相比于其他大人物,善于钻营的胡雪岩是值得学习的对象

而另一个不太被人熟知的黑帮大佬也可以看看,趣味很足。


user avatar   li-gou-dan-gao-fang-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万历元年,兵部尚书谭纶因为咳嗽被言官弹劾“大不敬”。

一般来说要弹劾别人通常得有一个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罪名,如“大奸极诈,欺世盗名,诬圣自贤,损君辱国”(房寰弹劾海瑞)之类,因为咳嗽被弹劾这件事就显得太过滑稽以至于听起来像扯淡了。

万历元年二月春分,成国公朱希忠奉旨前往朝日坛代祭大明,兵部尚书谭纶奉命陪祭。

谭纶可能是有点感冒,陪祭时不断咳嗽。此事被言官景嵩(福建道御史)、雒遵(吏科都给事中)、韩必显(山西道御史)抓住,上书弹劾谭纶“大不敬”指责他“岂不能将祀事于一时者,能寄万乘于有事”,意思就是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兵部尚书。

小皇帝看后嘲讽道

咳嗽小疾易愈,本兵(兵部尚书)难于得人。这所奏,着吏部看了,就问景嵩等要用何人?会同吏科推举来看。

结果吏部的耿直boy没能领会到谕旨里的讽刺意味,一本正经地向皇上汇报:

抡选本兵委难得人,进退大臣当处以礼,若以一嗽之故,敕令致仕,非惟不近人情,亦且有失国礼。

抓住咳嗽这样的小过失,竟然要罢免兵部尚书,既不近人情,又有失国礼。

皇帝看后立刻批示

咳嗽小失,何至去一大臣!这厮每一经论劾,即百计搜求,阴唆党排,不胜不止。若用舍予夺不由朝廷,朕将何以治天下?

皇帝也觉得“咳嗽小失,何至去一大臣”,认为这些言官小题大做别有用心,最终景嵩、雒遵、韩必显各降三级,调外任。至于谭纶,罚俸一月了事。


引用内容来自《明神宗实录》卷十


user avatar   ltharrysmith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是一个美国海军军官,此时是战火纷飞的1942年,假设有一天晚上老天爷托梦给你,说“你最后的死法是这样的:你淹死了,不过你拯救了另一个重要的人的生命。”不知你会怎么想。

如果是我的话其实不是不能接受的,毕竟是打仗,不过我的预期大概是这样的:在某一场战斗中,我的船沉了,我挂了,从具体死法来看很可能是救人自己死了,可能会有个荣誉勋章。概括这件事的话大概是“将军难免阵中亡”。

但并不是这样的,这个将军叫西奥多•威尔金斯,是二战时一名美国海军少将。他于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2月去世——他和妻子坐的车因为事故掉进河里,他在最后一刻打开车门把老婆推了出去,自己淹死了,老婆得救了。

这是这个将军的在线……灵堂:

他二战时主要参与了1943年后半年西南太平洋的一系列拉锯战和之后的登陆战,应该说是在一个比较凶险的作战环境中混出来的。

最后的结局确实是有点行为艺术——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英勇牺牲,而且还和水有关。作为一个海军军官,其他人只听这两句话那真没什么可抱怨,但你让我想一个月也想不到是这么个与水有关。


user avatar   fang-hao-4-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列女传啊,列女传里多得是这种事。


这两天看了几篇论文,关于《列女传》分析,发现当这个东西发展到最后,已经与它出现时的动机背道而驰了。


简略做了几个图表,给大家看看。


刚开始有《列女传》的时候,是史学家范晔“援次才行尤高秀者,不必专在一操”。


没那么多贞操的讲究,就选高才大义的姑娘入《后汉书》。


所以能发现东汉,晋朝的女子还比较多姿多彩。


再往后,入选《列女传》的标准几乎完全相反。


无论你才华有多高,只要“贞操”分不够,说什么也别进《列女传》。


放在东汉,班昭,蔡文姬都还有一席之地,晋朝也还有谢道韫,《宋史》里找,你就怎么也找不到李清照。


自图表里看,《新唐书》往下,仿佛大一统王朝里的贤女才女,突然就消失了。


触目所及,全是为了父母,为了贞操死去的姑娘。


再没有多少属于她们自己的光彩。


割下自己左臂的肉,喂给婆婆吃,向天祷告,终于换回婆婆痊愈。


这是倪氏。


为了救父亲的病,凿开自己脑袋,取脑浆和药给父亲喝,还真救好了。


这是元朝的秦孝女。


多次剖下自己的胸口肉,还剖开胸口,取出自己的一片肝,给母亲煮粥治病,又治好了。


这是明朝的杨孝女。


朝廷说这是大孝,孝女贤妇当如此,列女传安排!


这种孝,让我毛骨悚然。


推崇这种孝,不仅是一种反智主义,更是对所有人的剥削与压迫。


这正是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之一,男儿大了还可以出门成家立业,女子就只能从父母的所有物,变成婆婆的所有物,夫家的所有物,随时做好为他们献出生命的准备。


褒奖极端的孝,正如褒奖极端的贞操。


最终都化作一张吃人的网。


当然我们能看出来,比起孝义,节烈女子才是变化最大的一部分。


列女传刚入正史的时候,节烈女子只占26%,晋书里的贤明才女,甚至能占比51%。


只是随后就看到这片蓝色的大海疯狂涌来,蚕食着所有女子的生存空间。


至明朝,节烈女子在列女传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恐怖的88%。


如果只是数字,还感受不到恐怖,那我举两个例子。


两个女子在洪水之中,抱着浮木被救上木筏,这木筏上还有个同样被救的裸身男子。


二女对视一眼,顿觉自己受到侮辱。


回头,跳水自尽了。


我还来不及感慨礼教吃人,就隐约听到历史里传来一声喝彩。


朝廷:牛逼!列女传安排!


还有一姑娘,嫁过去之后,丈夫外出经商,自己婆婆找了情夫,还想让她也伺候情夫。


这姑娘不肯,婆婆的情夫拉过她的手,她拔刀就把自己胳膊砍了。


她爹娘劝她去官府告状,姑娘坚决不去,说媳妇怎么能告婆婆呢?


十天后,伤重去世。


朝廷:牛逼,列女传安排!


更有那碰见渣男的,渣男早先娶妻,骗姑娘说自己单身,又把姑娘娶了。


回头借口抽身,一去不回。


姑娘找了好久,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破坏了别人家庭,完事朋友说你去告渣男啊,姑娘就说自己毕竟嫁给过他,又非完璧之身,罢了。


自己找了个棺材,死去了。


朝廷当然还是说,这姑娘好啊,列女传安排。


这就是那88%背后的世界。


当然也有就是夫妻恩爱,因战乱分离,都自愿单身的,不仅女子等着丈夫,丈夫也等着女子。


这自然也很好,不过这终究是侥幸。


大部分女子,既等不到良人,又无法找到自己。


别看图表里到了清朝,清史稿的节烈只剩69%,还有贤明才女的比例提高了些,但实际上……


这清史里七百多号人,没一个是再婚的。


全都是贞操过关的姑娘,不过关的已经没机会上列女传了。


就这,还是民国人编的。


其实倒也未必是编《清史稿》的学者思想不进步,更可怕的可能是:或许经过明清,确然找不出几个贞操不过关的姑娘了。


就连再婚的姑娘,可能都不多了。


这更让人不寒而栗。


再婚是坏事,离婚是天塌了的大事,这种诡异的态度至今还荼毒人间。


想想列女传刚出现在正史里的时候,范晔说:“援次才行尤高秀者,不必专在一操。”


一回首,沧海桑田。


主要参考文献:二十四史《列女传》研究;《清史稿·列女传》人物研究


图表做得粗糙,见谅。









user avatar   daruq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平天国从广西一路北上,攻打桂林、长沙,都因为缺乏大炮而失败。

终于,到了岳州以后,起出了康熙年间吴三桂反清兵败撤退时沉入洞庭湖中的大炮,于是如虎添翼,一路顺流而下,攻破武昌、九江、安庆,直到定都南京。

2011年当地又出现当年吴三桂遗留的大炮。

当然了,你长毛能够挖出上古神器,我大清为啥不能?

太平军第一次西征,赖汉英率兵攻打南昌城,江忠源率兵守城,大战三个月。清兵从城中的都司署内炮局挖出了康熙年间为了征讨郑克塽所铸造的大炮600余尊,清洗之后,还有一半可用,比守军自己的大炮还要厉害,于是围城的太平军被清兵炮火杀伤,损失惨重,赖汉英只得撤兵。


user avatar   xia-luo-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4年克里米亚决定进行公投前的议会投票,斯特列科夫派人按照名单把能抓到的议员们都抓到投票现场的。当时他领了一帮人把议会大楼堵住,要求举行入俄公投;对面来了一堆克里木鞑靼人,双方打了起来。然后一些议员就乘机说回家吧跑掉了。第二天投票人数不够,他的人就按照名单去“请”人。按照他的说法总之是既没用绳子绑上,也没抓住手脚抬来等等....

总检察长大人后来把组织那次打架的鞑靼人头领送去坐牢,貌似得判十年吧。

问题是,现在克里米亚当地的议员们都信誓旦旦说斯特列科夫同志胡说,大家都是主动去投票同意进行加入俄罗斯公投的……




                          

相关话题

  你见过外表和内在反差最大的人是谁? 
  铜川市为何能成为陕西十个地级市之一? 
  请问如何看待阿塞拜疆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纳日梅金·古塞恩·萨迪戈夫疑似叛逃? 
  如何直观地说明汉朝到底有多强大? 
  如何看待德军吧大吧主声称德国并不想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发生过哪些「外国行我也行」的成功或失败的事例? 
  战争中,军校的定位是什么? 
  如果美国封锁了马六甲海峡,中国应该怎样应对? 
  日韩陆军是否大多数部队还处于摩托化、半机械化水平? 
  日本海军与陆军在什么方面有过严重的对立? 

前一个讨论
如果日俄战争中德国选择支持俄国打败日本,能否让俄国在一战中加入同盟国?
下一个讨论
印度在哪些方面比中国强?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