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当然不应该把导师作为审稿人。不仅仅是导师,包括亲戚都不应该作为审稿人,因为这些都属于conflict of interest,这种天然的关系会导致审稿人无法客观公正的看待稿件。一般来说,这样指定了也没用,因为编辑如果发现了是你的导师/亲戚,也会不使用你推荐的审稿人而自己去找。
如果编辑没有发现,文章成功发表,那这也是一个隐患,如果有人未来发现这篇文章有问题,回溯到审稿流程,那么这就是一个流程不规范的丑闻——当然这个丑闻所带来的压力倒主要不在于发表者,而是对编辑和杂志的声誉。
但是有句老话说得很好,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当自己的导师/亲戚不是审稿人,而是比审稿人更有有权力决定文章是否发表的杂志编辑的时候,投稿反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杂志分两种,一种编辑职位是被某一两个学校垄断的,一种属于协会会刊或者第三方杂志,这种编辑往往是轮流做。
前一种的情况,是不是那一两个学校毕业/工作的去投稿,难度完全是两个样;后一种情况,从大数据的角度公平一些,但是这种公平是建立在微观的不公平上的——因为编辑轮流做,所以每一任编辑任内,自己的同事和合作者的文章就会发的更加容易一些(这个更加并不是10%-20%这种非常微小的范围,而是100%,也就是说比如A编辑来自于普林斯顿,那么在A做编辑的这两年任期内,普林斯顿任教的老师,毕业的学生,以及该编辑合作者在该杂志发表文章的篇数会翻番),在长时间的维度来看,这种「轮流偏向」也是一种寡头式的公平——因为好杂志的编辑必然出身名门。
这背后的逻辑,有点像对「交易」和「贿赂」的判定。交易不针对特定人,我有商品,你们谁来买我都可以卖;而贿赂则是针对特定岗位或者特定的某个人的交易。审稿人是每篇文章都不一样的,所以在为特定的文章选择特定的审稿人的时候,需要规避利益冲突;但是编辑是杂志社的职务,不因为谁来投稿而改变。
所以,与其暗搓搓的把导师推荐为审稿人,指望编辑不会发现,不如事先找一个做编辑的导师。在发表这方面,与其冒着道德风险,不如事先逆选择。
肯定的,一个稿件是否录用,人的因素特别大,最典型的是大名鼎鼎的美国科学院院刊,有一条就是只要是院士的作品,直接发(当然有篇数限制),所以你会在PNAS上看到各种奇葩论文。
哪怕是CNS,一样有灌水文章,nature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文章是大牛的灌水文章。
比如这篇文章,你要是搁在普通人上,能发个SCI也算是幸运的了,人家大犇church直接丢到nature上。
正因为如此,所以学术期刊也想办法避免这种熟人审稿。
比如,不少杂志投稿的时候会让你推荐审稿人,让你帖几个你建议的审稿人。
当你哼哧哼哧写上去了,结果发现,论文很少到这些人手里。
为啥?因为杂志默认你推荐的这些人你是认识的或者熟悉的,那就是有可能会干扰到文章的正确性,所以,你写的这些名字,直接会被排除。
当然,你可能会问,反过来,会不会有仇人/竞争对手作为审稿人导致稿件发不出来?
当然有了。
所以有的投稿系统又会有选项,让你选择不让谁去审稿,你把那些竞争对手名字写上去。
但是遗憾的时候,有时候编辑反而会认为这些竞争对手才能看出你文章的漏洞,所以他们反而成了审稿人。
真是……
不过如果你做到了top,那么其实你的稿子谁会审稿,你基本上一清二楚。
当然,还有那种神奇的大佬,比如温伯格,他是学术界的奇葩,他的稿子很多都是杂志社求着他发的,毕竟这个人是太牛了,可以说是肿瘤领域的泰斗。但是呢,这个人有个怪癖,就是不接受修改稿件,也不会听审稿人的意见,他的理由是,反正谁也没我牛,你有啥资格对我的研究做评判?
但是人毕竟不是神啊,所以有的时候他做着做着会发现,靠,错了,怎么办?撤稿。有一次他撤稿,那篇cell的稿子都被引用了近500次了……
那些可怜的500篇论文作者哭晕在厕所……
谢谢邀请。
北京冬奥会开幕好几天了,精彩绝伦的开幕式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大家心里都清楚,奥运会这种国际盛会,意义远远超出体育比赛本身。举办一次奥运会,本质上是大国综合实力的全方位体现,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科技实力。本次北京冬奥会确实出现了不少有趣的新技术,我感兴趣的则是云上全息通信技术让光学相关的“黑科技”得以更好发挥,比如昨天一个叫做Cloud ME(云聚)的“全息显示仓”,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出现在了2022北京新闻中心给全国观众拜年。
这个“全息显示仓”要实现的目标非常简单:让远隔千山万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北京、阿里巴巴CEO张勇在上海)的两个(或多个)人仿佛处于同一空间中进行交流。而且从实际的观看、拍摄与交流方面来看,对记者们来说,虽然两人都不在眼前,但效果上与他们俩站在面前几乎别无二致。
当然了,虽然新闻中名称叫“全息显示仓”,但实际上这是生活中广义上的全息,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物理意义上狭义的“全息”是衍射成像的技术,但目前的技术还远远做不到理想的动态全息显示,这是整个光学领域圣杯级别的高难度挑战。
此次堪称黑科技的“全息显示仓”虽然不是严格的物理全息,但在立体感与真实感方面远远超出了目前普通显示屏所能呈现的显示效果。可能还有小伙伴没看现场的视频,可以看一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3958962386739200明明这是一个显示技术,官方的名称为什么叫“阿里云聚”呢?其实这是因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惊艳的效果,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不仅仅是我们看得见的面前的这款显示屏本身,还包括我们看不到的、尤其是云端的大量黑科技。
要能够实现我们看到的这么棒的发布会效果,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黑科技”:
(1)拍摄与显示的硬件设备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发布会现场的“全息显示仓”是一块一人多高的高清大屏幕,用于显示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两位嘉宾的实时影像,仿佛两个人都同时站在大家面前。
从官方透露的消息来看,拍摄端的硬件布置大概是这样的:
拍摄端在摄影棚内,有常规的灯光、交互提示用的电视屏。除此之外,还有一块不太常规的屏幕,那就是用于显示另外一个人的“显示仓”。而且这个显示仓的位置和角度是特意设计过的,使得望向屏幕中的人时,拍摄出来的视线恰好符合两人站在一起时的视线。如此一来,物品的交接才会显得如此自然。
(2)符合广播级稳定要求的实时通信网络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本质上这不就是个复杂一些的视频会议嘛,只不过级别更高、屏幕更大、清晰度更高、稳定性要求更高。非要这么说倒也没错,但是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技术,随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数量和难度可都是非线性陡增的。要想实现类似高规格发布会的万无一失,网络传输环节要实现的保障度是远远超出大多数时候的。
比如为了能够实现发丝级的“全息复刻”,拍摄的原始画面清晰度是非常高的,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传输,将挤占大量带宽,极有可能遇到网络拥堵问题。阿里云聚这次采用了一种叫作“窄带高清”的技术,能够在节省50%带宽的情况下,仍然保障画面的清晰度。
另外,即便我们使用的是运营商最高带宽的宽带套餐,日常生活中还是难免会遇到网络信号不好的情况,造成视频会议时的画面卡顿。平时会议稍微等一等倒也问题不大,但是对新闻发布会这种高级别会议,卡顿显然是无法接受的。为了能够在网络信号不好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画面流程,阿里云聚开发了“弱网抗丢包”技术,能够在80% 丢包下可提供流畅通话,同等丢包环境弱网传输效率提升65%,实现良好的实施传输效果。
(3)强大的云端算法与算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记者会现场的全息显示仓中,张勇与巴赫所处的似乎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两个人的身后似乎有一定的纵深,墙上也有很自然的阴影效果,使得图像出现了较强的空间感。其实这种光影效果是计算机实时渲染出来的,起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这是需要强大的算法与计算力的。
其实需要算法与算力的远不止视频的实时渲染。比如音频的处理,我们都有过在嘈杂环境下开会的经历,要想听清对方讲话是非常困难的。阿里云聚通过亿次通话数据验证和海量历史数据回归,实现了持续进步的多场景智能降噪能力。而这同样需要算法与算力的加持。
根据研究,要想实现流畅舒适的交互效果,延时必须控制在200ms以内。
也就是说,端到端的实时传输和处理,比如音视频转码、光影渲染、音频智能降噪等等功能,都需要在200ms以内实现,这需要高效的算法与强大的算力,靠拍摄或发布会现场的端侧计算机是无法做到的。阿里云聚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云处理+端渲染”技术,即通过实时通信与云上处理的技术结合,解决因端侧算力受限的难题。
其实可以看得出,这次的高级别新闻发布会算是阿里云聚的一次“亮剑”:连如此高要求的场景都能hold住,其他的应用场景更不在话下。很明显,这种“宛若就在面前”的显示与交互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很多其他的应用场合,比如远程教育、虚拟社交、远程VR操控等等。而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甚至只用它来开个远程视频会,都让会议显得更温暖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