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据我观察,大部分会指责别人的形制党,本身并非汉族。
所以他们在追求什么?大概率是希望把水搅浑吧。
人类没有“进化”(更准确的表达是:演化)出爱情,只是“发明”了爱情。
它不具备演化的以下特征。
1,演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物种存在的基础。爱情不是。
例如直立行走、大脑的应用,都是人类这个种群延续至今必要条件。而爱情在人类的延续的百万年历史中,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国历史上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没有影响人类发展的数量,也没有影响人类发展的质量。
2,爱情并非必现的结果,它充满了随机性。
爱情不仅不是人类的特征,它更像是一个神迹。人的爱情在不同时刻可以投射到不同人的身上,甚至同时投射到多个人身上,而很多人终生都不出现爱情。
3,爱情无法被明确定义,没有特征。
爱情的定义至今为止只有一个框架,而没有明确的定义。比如其生物学基础“荷尔蒙”,在很多爱情定义中解读为“性欲不是爱情”;比如其生殖导向,被解读为“繁殖恋不是爱情”。……实际上对爱情所有定义,都可以被特例挑战。他不具备任何显著特征。
为什么说爱情是被人类发明的?
我之前就回答过类似的题目,爱情这个概念的出现得非常晚。西方世界里类似于爱情的定义(不可或缺的灵魂伴侣),最早大约出现在1500年前,而且是柏拉图用来描述男性之间的情感。现代意义的爱情实际上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产物,不到500年。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爱情的东西,但大部分是现代意义的“喜欢”,如心“悦”君兮君不知。直到80年代末,文艺作品的百花齐放,加上商业话语的逐渐丰富。爱情这个框架,以各种形式和定义“教育”大众,最终形成了今天大家所说的这个没有明确定义和内核的爱情云团。
脱离了这个教育的过程,爱情并不会自发的产生。比如经济和文化不发达的地区,人们会普遍的表现出“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的特征。
爱情不是演化的结果,而且和哲学、价值观这类东西一样,是人工发明的产物。
所以为什么生了不养?
一款小众游戏《艾迪芬奇的记忆》,是一款相当意识流的探索类游戏,很有种《百年孤独》的迷幻感。
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解说。
http://www. bilibili.com/video/av10 515369
主视角是一个小女孩,其一家人都承受着诅咒,最后都会死于非命。一家人死绝之后,艾迪芬奇回到了家里,探究一个个家人去世的原因。
有几个人的死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一个小女孩被关在房间内,由于饥饿,她吞下了牙膏,在幻想中死去。
还有女主的一个叔叔,罐头鱼厂的工人,日复一日的工作就是把鱼头剁下来,他开始幻想,幻想自己成为一个王国的国王,此时画面是同时进行的,一面在剁鱼,一面在幻想,最终幻想的画面占据了整个画面。这个叔叔在幻想中迷失自己。
主角的母亲承受很大的压力,在家里人死绝之后,只剩下她和女主,还有奶奶。一个台风天,妈妈要带着女主离开这个家,躲避诅咒的厄运,但奶奶却说其这个家的历史,她觉得相反我们应该直面命运。最终在不欢而散中,女主离开了这个家,母亲病逝后,她终于再次回来。
她终于明白了每个人的死因,都是死于自己的某些执念或者说和常人不一样的想法。此时,在揭露了这个故事的一个大悬念,她为什么要回来,因为她怀孕了(故事里她好像还不到20),自觉的命不久矣,但想告诉未来的孩子都发生了什么。
她终于想清楚了命运这个沉重的话题,并且也不再惧怕它。他们家族都一直被这个诅咒所困扰,惶惶逃避反而是的生活丧失了动力,倒不如坦然面对。
最后一幕,是一个孩子在一个坟头玩耍,通过墓碑上的照片第一次看到艾迪芬奇的样子,一个很漂亮的姑娘,阳光撒在坟墓上,很显然,女主也离去了。
我当时真的很难受,故事太过沉重。我们总是幻想一个happy ending,幻想女主跳出了命运的诅咒。但人生哪来那么多好事,命运没有饶过她,最后也是一抷黄土,很遗憾以这种方式认识了艾迪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