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啊,而且不是很多人说的“大家都非常贫穷,没什么东西可捡”的时代,而是所谓的“太平治世”。
“路不拾遗”,不是说太平时代当中人们变成圣人了,而是说在“盛世”时代,王朝政府制定的法律还管用,还可以恐吓到底层民众。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事实,在古代,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法律都是非常严苛的,各种严刑峻法,而“拾遗不还”恰恰是严重违反封建法律的。
在战国时代的《法经》中,规定“拾遗者刖,曰:为盗心焉。”,对拾遗的定性就是在路上捡到东西变为己有是盗窃,处罚便是刖刑,刖刑就是砍掉右脚或者双脚。
隋朝时期还有无赖专门盯着有钱人家丢东西,就是为了用拾遗不还可能被判抄家的法律状况来诬告对方,敲诈勒索。
在这么严酷的法律恐吓下,人们理所当然会选择不拾遗,不然一不小心搞不好会被折腾到家破人亡……
所以,“路不拾遗”的意思不仅仅是民间富裕了,民众不贪图小便宜,更加代表着“这个时候整个法律体系还基本上管用”,政府的权威还能够得到民众的服从。
等到了王朝中后期,社会秩序逐渐崩坏,于是法律的执行越来越成问题,贪图小便宜也不再有什么风险了,于是拾遗不还就成了正常现象。
再等到乱世,都到处都有人落草为寇做土匪了,谁还在乎捡个东西不还……
古人就是生活在被严刑峻法所约束的时代和法律根本不管用的时代两者循环当中……
还选个毛
几个老头,谁能活到11月谁自动当选
很可能会。
在日本,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看动漫也是小孩子的事,只不过沉迷动漫的人比较多动漫产业庞大,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听到支持动漫产业的声音。证据就是很多日本动画里反映出有隐宅的普遍现象。(害怕被人认为幼稚/恶心而隐藏自己的宅属性)
在美国,我不太清楚,但是日本动画一类貌似都非常小众,不成气候。
梵高生前还没卖出过两张以上的画,不佩叫大师;北斋多次把名字卖出,不佩叫大师;今敏的作品也不卖座,也不佩叫大师…手冢治虫公司经营不善,应该被拉下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