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导演见过真东西,但是他没练过真东西。把式活演与用差别多大,凡是修行过武技或格斗的人,都清楚
2.风格趋近于传说演义,更多是还原一个若有若无的架子。若真有陈识,真有这么一战,他断不可能活着离开,所以巷战只是为了推动剧情,并不是剧情引导巷战,根子里就已经假了
3.或许是想表现天津武行只剩下揣着蠢规矩的讲手键盘侠了———江湖套路齐备,花架子足,事实上连兵器怎么用都不会了,身子也空了。唯一一个能取陈识性命的反而是个瘸子拳师,他怎么瘸的?恐怕也是因为天津武行容不得真把式吧,所以我理解为一种极深的讽刺
4.假作真时真亦假。郑老爷子的军官徒弟才是真正的武行人做派,能装尽量装,要动手前先动脑子,想尽一切办法钻空子占便宜。但是他却被认为不是武行人。而天津武林挂着武行的招牌,实则行的是江湖事,所以才有诸多的傻规矩,还要弄什么围堵决斗,能不假么?要是真打,两杆竹枪陈识就死了,死了还得让人骂:谁让你破了规矩
5.说到底,还是玩儿什么民国武士南遁的梗,却对北方大马进刀,长枪硬弓抱有浪漫的幻想。结果搬弄咏春不成,连八卦的真东西也给搬弄丢了
6.不懂武术兵击的人会觉得惊为天人,练家子却明白,徐导说的很多东西都对,只不过都是浮皮潦草的基本功,不值得一吹。他的纪录片里太多东西眼界窄,仿佛一些技击技巧只有我中华武学鳌头独占,实际上各国的闪击听劲儿都一样的………只不过有一些东西我们挖掘的深点儿,有一些东西外族挖掘的深点儿而已
7.往真了拍国家让播么?无盾无甲的游场底子,说板砖破武术一点都不是夸张,谁要是见过百人以上的械斗板砖满天飞谁就会有深刻的体会,冷兵器时代的武技,没落是有必然性和逻辑性的
8.没有于老爷子撑着,徐导的东西……只剩下故事性和装腔作势了。但是电影么,爽片就完了
主角拿把小刀防守姿势先摆出来,然后你看准点往我刀上砸,还得到点收着劲,不然劲使大了再闪了我手腕子。
记住要回合制,主角进攻的时候你不要乱动,就算主角漏出来空档也不要一刀砍下去削掉他半个脑袋。拿着乱比划就行,实在不行就扎好马步别乱动,等着主角近身出连招。
无论你拿着多长的武器,横过来,别伸老远杵着,当短棍使,拿杆尾巴推主角。要不然主角近不了身怎么出连招。
师父算可以了,《倭寇的踪迹》还要假。
估计就是传达一种精神和思想,招式在徐皓峰老师那里并不重要。内行看门道嘛,廖凡杀出重围那一段里,不是说留下功夫,掌握多少就看天津门派自己了,基本就是一个人身上划两刀这样。
——————7.25更新——————
随便和大家说两句,其实呢,我觉得大家反对我的分析我是没意见的,毕竟看个电影嘛,我也不是专业影评家,不过有不少朋友和我强调这是徐导刻意营造的真实打斗。咏春八斩刀我也是练过的,虽然没提着刀上街和人对砍过,但是和是兄弟带着护具拿着木头刀比划还是比划过的,包括和长兵器(六点半棍)也比划过。电影里的北方刀我不评论,但是针对《师父》的咏春刀法我说说我的看法(仅个人经验之道):
1.电影里六点半棍的那一段很好看,咏春棍法的还原度挺高。但电影里的八斩刀,基本就只是挂了一个咏春的名字,完全不是咏春八斩刀的路子。咏春八斩刀基本就是拳的延伸,咏春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如果你只是单一练习咏春这一门功夫,那么抛开咏春的理论体系是很难发挥出威力的。例如电影里廖凡多次使用弓步和弯腰拦截,这个在咏春体系里几乎是没有的,咏春的理论体系注定你用弓步效益是不高的。
具体拳理可以参考我的另一个回答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3192 63134/answer/733353527?hb_wx_block=0
2.电影始终是电影,只能说导演可以让动作风格往上面靠,但不可能原汁原味还原。因为首先真实的械斗真的不好看,我相信你看一次就不会想再看电影了。其次,如果导演真的要原版还原真实械斗,不如让演员内穿护具实打实的打一次,这样一来演员的武术功底薄弱更加会凸显出来。最后,电影和真实械斗真的差太远了。
首先单刀看手,双刀看走这是最基本的原则,而步伐要玩的好必须建立在有良好的武术基础上。电影基本就是站桩玩刀。其次,八斩刀作为短兵,不仅需要严格的步伐,问刀、标刀这些放长击远的试探刀法连我这样的新手都一直用,因为实用啊,但不好看啊,两个人试探距离、套对方招基本这个过程占据了械斗一半以上的时间。最后基本一方砍到了第一刀后面就是连砍了,基本没什么美观动作,就是combo,电影的表现还是银幕化效果比较明显。
3.挟刀揉手看看就行了,别当真,没人会那么练。因为咏春拳法讲究追影不追形,所以靠黐手练习感应和贴身近打。刀法则相反,追形不追影,讲究放长击远,以点打点。你用拳法的练法练刀就是本末倒置。拳法的黐手好歹还有伏膀摊打四个手法互相配合,挟刀揉手就困刀一个刀法,两个人完全就是拼的反应。这样练反应是很难练出名堂的,即便是刀法练的很不错人一个失误也会被砍进来,所以运气成分大于训练本身效果。再者,我就算退一万步,你真的花了半年练出了无敌的感应,你会发现真的和人打没卵用,因为你无法近身,如果你能很轻松近身,那你用拳打出的效果还高于你只用一种刀法。所以你真的靠这练法和同样正常练刀的人相约一年后比划刀子,那在你失血过多前恐怕你唯一能装逼说的就是
——————原答案———————
谢邀。终于可以回答《师父》打戏的问题了。多图预警。
当时还在读研究生业余学咏春的我买了一张《师父》的电影票。尽管电影才是上映的第二周,但若大的影院只坐了不到10个人。看完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剧情、意境、影射都非常好,徐式江湖非常有意思,我个人给这部电影打分是8.5分。唯独打戏我是真的很难接受,尽管徐导标榜《师父》反映的是真实的武林,没有花架子,但这也不能成为全片动作戏业余的理由。
首先,作为动作指导徐皓峰在《师父》中还没成熟。根据徐导电影的采访以及逝去的武林里的自述,大致可以推断出徐导是练过一段时间的功夫,只不过水平如何……我估计以业余练拳的条件最多最多可能只能到开个小武馆寒暑假带带小朋友锻炼的水平吧。而徐导偏偏在剧里还当动作指导。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一没有扎实的国标武术训练基础,二没有专业电影动作指导跌打滚爬多年的配招经验,仅凭业余练拳对武术的理解是很难配出好动作的,即便配出好动作,也很难指导演员去完成。正如这部电影,虽然动作设计拿了奖,可是演员对动作的完成度真的不高。动作电影的动作某种程度上就是动作指导对武术的理解,肢体只是一种语言,袁和平、洪金宝、程小东等等都是习武多年,又在电影圈琢磨多年才能打造出可以经典二十年的名场面。
其次,整个剧组里几乎没有一个科班出生的从事武术行业的演员。花絮里说了廖凡、宋洋都属于临时突击的。撇开武术是不是花架子不谈,一个习武超过十年以上的人光是打斗时的气场就和普通人不一样。廖凡的演技非常犀利,文戏中目光如炬,一举一动都有一种隐匿的宗师感,但是一到打戏就全没了。我反复看过《师父》里的所有打戏,最后发现廖凡在打戏中呼吸非常的急促,以至于做不到传统练武之人的凝神敛气,所以一到打戏整个人的气场就散了。这里放两组剧照一目了然:
关于气场问题,再摆两张图。
图一是当时我们市为了宣传地方拳种阳湖拳拍的电影现场。右边为已故明星午马老师,午马老师并不是科班出生,可以看到即便架子摆到位了依然缺一丝练武之人的气场。下图为阳湖拳的老师傅,和午马老师年龄相近,是个标准的练了一辈子乡头土拳的老师傅。在07年的时候因为车祸小腿被撞断成三截,腰也因此落下毛病,但是一旦摆起架子,哪怕只是抬个手,气场依然很足,有种凛气。
同样是拿起兵器,廖凡虽然表情到位,但总觉得眼神里没有练武之人的凝聚力。兵器是练武之人最大的保障,武器在手应当有傲视天下的自信。通俗点就是廖凡虽然长相狂野却没有真正舔过血的真血性。有没有杀气看眼神就能知道。
另外,一个剧组里能有一个科班出生的武术运动员,其实无论你是不是标榜徐式江湖都可以带动整部片子的动作质量。演正派:“主角好功夫,好厉害!!!”,演反派:“反派好强,主角能打败他,牛逼!!!”。因为武行的人对于动作细节的把控高过业余的人太多了。业余的人也许临时突击半年动作戏也能做的大差不差,但是细节上总给人一种粗糙的感觉。以同样徐导的《箭士柳白猿》为例。柳白猿的打戏明显比《师父》更为精彩,因为请了已故的功夫明星于承惠老爷子。如下面视频就是个非常好的例子,同样是枪术对决,套招基本都设计的一样,但于承惠老爷子一看就是练家子。无论是压枪花,还是盘步都非常的标准。因此动作设计可以简单、真实,但不能忽略武术本身需要的基础和素质。
枪术对决 https://www.zhihu.com/video/1134411704212455424同样是搭手,柳白猿里的划勒巴子,练过咏春的都看得出这基本就是套的咏春的黐手。于老爷子应该是没练过咏春的,但同样对戏精彩程度却一点不输武行对手。因为于老爷子的武术积淀在那里,对功夫的理解,出手的力度速度把握都太到位了,所以一段打戏就被他打的赏心悦目。相比之下廖凡的挟刀揉手虽然动作也到位,却感觉少了那份出手的自然,也是因为武术根基太薄的原因。
廖凡——挟刀揉手 https://www.zhihu.com/video/1134450014909706240
还有同样是空练的套路,廖凡的步伐、呼吸、架子和于老爷子比明显一个是赶工训练一个是正儿八经的练武多年的。
廖凡vs于承惠 https://www.zhihu.com/video/1134413677775208448所以从电影角度来说,合格的动作指导、有武术基础的演员最起码得有一样才能保证动作戏能合格。梁朝伟一样没有武术基础,同样是集训一年,但是因为有吴斌老师带领一大帮武师做武指,又有科班出身的张晋,多年舞蹈基础的章子怡,所以反而打戏也很出彩。比起师父徐导的箭士柳白猿我个人非常喜欢,感觉是徐皓峰在导演路上的进步作品。剧情、动作都更好。
最后摆一段终极对比,论证一下演员的重要性。同样是女性耍太极,分别上一段以颜为首的杨天宝,打女出身的惠英红,科班出生的陈咏霞配上较为原始粗糙的动作射击,以及正儿八经太极拳传人、老拳师陈立清老师生前影像。
杨天宝——太极:从零开始 https://www.zhihu.com/video/1134419592599384064
确实比较假,但是其实假在哪里,并没有人说清楚,因为太多的人都在回答影片中的动作逻辑与现实有什么不同,但是没有谈到为什么导演会设计这些动作,如果只以一句“装逼”来概括一个人的创作,实在是有些以偏概全。
那场巷战之所以假,是因为导演暗搓搓地放了一个规则进去,使得一场明明可以很自由的战斗,变成了“较技”。
如果看作较技,你就能看懂导演的思路。导演曾说,他挑中廖凡是因为廖凡神似李小龙,,或许也因为如此,他给廖凡安排了一场与李小龙《死亡游戏》类似的闯关。但是剧情上的薄弱点就在于,敌人为什么不一拥而上?为什么选择一个巷道,并且一个一个上去与主角打?这其实是一个来自《死亡游戏》的bug,因为在李小龙最初的设想中,塔的原型来自佛教的“七级浮屠”,爬塔是因为塔顶有宝箱,塔中的守卫是在守护宝箱,而每一位守卫都代表着一种武术或格斗风格。总体而言,《死亡游戏》是象征大于现实,是李小龙对自己武术和哲学的展示,在剧情上当然是很……简单粗暴的。
徐导的思路很清楚,这条巷子也和《死亡游戏》一样,是一个展台,死亡塔的展品是“截拳道”,而这条巷子的展品就是“八斩刀”,所以整个过程绝不可能真实。这种模式不是不好,在《一代宗师》中就用过,叶问的“过三关”也很出彩,而整个“过三关”看似是叶问的“考试例题”,实际上却是对咏春拳的展示。
《死亡游戏》用的是老套路:一开始对方先占上风,然后我反败为胜;《一代宗师》用的是略装逼的套路:我边打边给你介绍。
徐导比较节约时间,不跟你多逼逼,这武器什么特点你也甭问,怎么个用法我也不说,我和他在干什么你自己搭眼看。
这就很难受了,因为太隐晦了,鬼知道你想干什么啊?
徐导倒也不是一点没露消息。
主角逃跑前找的理由是什么?“来了那么久,还没跟天津的高手较量过。”对方承诺道:“我一定让你看够北方的刀。”但是后面又赶时间,想先杀了,说“下辈子我还你。”然后主角借口要传刀法,跑了,对手笑道:“南方人,不可信。”
什么意思?南方人不可信,但我们北方人守信,之前本来赶时间,想说下辈子还你,但你既然跑了,那咱们也不赶时间了,今天就让你跟天津的高手们较量,下辈子也不欠你了。
所以整场巷战就围绕两个字,导演的设计思路也围绕着这两个字,“较量”。
这就是徐导的局限处,他想表现的不是实战,而是“较量”,所以主角即使知道对方最终是要杀自己也不伤人性命,因为这就是“规矩”,较量,不伤人性命。
因此,所有人的动作逻辑都理得通了,他们所有人都在跟主角“较量”,而较量是有规则的,这个规则是隐含的,甚至也许只隐含在导演的脑子里。
这个规则是什么?这就说到背景了,各家的武术都不一样,甚至武器的形制都不一样,那究竟怎样才能公平竞技?必然有一个通用的竞技方式,而徐导在影片的开头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一方式:挟刀揉手。
所以巷战中无论什么兵器,他们的打法说到底还是挟刀揉手那一套,长的也揉手,短的也揉手,劈砍不用全力,因为只要兵器碰到一起,接下来肯定是要磨来磨去拼力学的,这么一来,大部分武馆都吃亏了,因为从耿良辰的战绩看,在挟刀揉手这类比武中,八斩刀有着天然的优势。
从这个角度看就能明白为什么八斩刀能大杀四方。
关刀为什么输?这种磨来磨去的比法,关刀能赢就见鬼了。关刀上来磨,只需要使八斩刀的手腕一活,关刀就给偏过去了,而关刀笨重,变向来不及,肯定输的,所以干脆认输了。
岳飞刀、三尖两刃刀显然也不适合这种比武,八斩刀双手一攻一架,这边跟它架住了,另一只手就来进攻了,此时,腾不出手要挨打,腾出手来,对面手上还有刀。
之后的长杆双手武器都是这么败的,因为这类武器根本不适合与八斩刀用这种较技方式较量,用不适合的武器打不适合的比赛,这没法打,相当于叫一个练跆拳道的打拳击比赛,这要能赢,只能说本事太大了。可以说主角是胜之不武,因为这种较量形式对他太有利。
之后出现一个不是拿长杆兵器的了,手拿单刀了,但没用啊,你这系上红绸子,也还是长杆兵器的用法啊,甚至还不如带杆子呢,杆子好歹还能挡刀。
前面靠规则欺负完人了,终于来了个合规则的兵器,单锋剑,两个人正儿八经开始挟刀揉手了,直到这局才终于打了个有来有回,这局应该才算真正是对面技不如人。
其实前面一直说那些双手持握的兵器在挟刀揉手这类较技方式上天生不如八斩刀,但怎么战身刀就能压着八斩刀打呢?
因为战身刀的特殊性,战身刀立起来就是一面盾,这刀一压下来,必须双刀才接得住,不是因为重,而是一把八斩刀锁不住这么大的刀,必须有两个力点才能完全撑住,如果就用一把刀撑,战身刀顺势从另一侧压过来,就是一把大铡刀,如果是长杆兵器,好歹还能削手,这战身刀那么宽,手也削不到,所以八斩刀对上战身刀,是腾不出手攻击了,只能被压制。
这里就要说说子午鸳鸯钺的特殊性了,它在这种较量中简直是开挂一样的存在,因为它天生就能用两个力点,变化多端,一只手就相当于两把刀,跟它挟刀揉手,主角两把刀才能架住一把子午鸳鸯钺,最后是讨巧,不架兵器而架手,因为手也只有一个力点可用,这才赢了瘸武师,所以瘸武师赞主角好功夫,主角赞子午鸳鸯钺好兵器,用了它,就能仅用一只手架住战身刀,另一只手腾出来,那就还是前面欺负长兵器的打法。
所以说到底,这场打斗为什么假,因为是有隐藏规矩的较量。因为是较量,所以要一个一个上,所以认输就不打了,所以系鞋带也得等着,所以转个三百六十度你也得等他转,所以全是两种武器磨来磨去,而主角拿规则压人,自己还开挂,这还打个鬼。这也是为什么导演并不介绍每一种刀的名字和用法,因为不能介绍,我要跟你说这个重劈砍,那个重突刺,这个那个可以重击,结果我在这给你看挟刀揉手,看挟关刀揉手、挟岳飞刀揉手、挟三尖两刃刀揉手,我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吗?
假是假在这里。
挺搞笑的提问啊……
斯诺登都过去这么久了,
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拉登塔利班什么的一开始都是美国资助的吧?
恐怖组织?
美国不管它们,它们发展的起来吗?
大部分恐怖组织不就是美国为了搞俄罗斯或者其他人搞出来的代理人吗?
====================
嗯,对了,不懂的可以去看这个,
不知道效果如何,坦率的说,挺难的。如果真出来了,我打算支持一台,和爱国无关,纯粹的护犊子心理。当然这个行为跟华为无关,只是我个人这么想,华为当然也不在乎我怎么想,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改革开放这么些年,能在国际市场叱咤风云就这么几个,我觉得华为做的挺好,就这些。。。。。。。
我刚做完癌症手术治疗,就遇到三个严重问题:
一
在山东省立医院做宫颈检查,检查完医生啥结果也不说,过了几天来取了tct报告,显示正常就回家了。
一个月后阴道流血来找医生,医生才告诉我还有一张活检结果没取,取了后发现是特殊类型,恶性程度最高的癌,生存率低。
我才发现当初门诊医生就知道有菜花状肿瘤,却没告诉我。医院既然发现特殊类型癌一个月了,竟然不通知病人!这种癌一个月就有可能从早期变成晚期,而且取报告的病理科小姑娘态度非常敷衍,你多问一句都不想搭理你。
如果当初门诊医生告诉我可能是癌,如果病理出来后第一时间通知我,我可能会提前一个月做手术,生存率不至于这么低!脉管已经有了癌栓,浸润超过2/3
二
我在山东省立医院做的手术,病理的免疫组化p53结果竟然是错误的!已经过其他医院多个病理科主任确认。这么大的医院,免疫组化都能搞错,真是不敢想,到底是不是关系户在里面混啊? 这是我的p53照片,正确的结果应该是野生型
另外,我的病理拿到山东省肿瘤做会诊,也没有看出来p53有问题,呵呵。
三
我到山东省肿瘤医院找一位妇科主治医生做放化疗,我很谨慎的不敢多问他问题,生怕烦到他,即使这样他也不怎么搭理你。
中间因为报销的原因要去另外一个城市打免疫再回来继续治疗,已经提前跟他说好了,但是回来后短信也不回,电话也不接,资料也不给你(我的一些资料他还拿着,比如基因检测报告等)。
这医生脾气真够大的,连我的p53错误都没看出来,去另外一个医院人家一眼就怀疑有问题(基因检测tp53无突变)。
既然医生不接我了,我只能到妇科其他医生继续放化疗,可是人家一看是冯医生的病人都不接我(说怕影响不好),让我只能回去找他,被迫无奈,我只能转院放疗。
得了癌症,才知道现在的医院有这么多问题。如果当初门诊医生就告诉我有菜花状肿物,可能是癌,我可能提前一个月手术不至于这么重。
加了病友群,发现不少病友的病理报告分期不对。比如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应该是三期,但上面却写一期,病理科不应该是很严谨的工作吗?无力吐槽
以下回答没有干货ㄟ( ▔, ▔ )ㄏ
呵~
接中国的活怎么了?
我哥们他们公司专接中国的活。
禁枪?全然不影响呀。
在内地照样带枪,长枪短枪一应俱全。
公司有两千支枪,从来不含糊。
干完就走,这么多年了,很多地方的军警都是自己人了,干活的时候见了有时候还打声招呼。
(其实干这个的很多都是前军警)
相关资料不多
偷偷发几张图给你们看看
:
:
:
:
:
:
:
:
:
:
:
:
:
:
(= ̄ω ̄=
好啦,抖完了
我就来骗个赞
偷手机,转走一万多,这是两个事。手机好点就能判刑了,一万多绝对能判了。
可能你对不接受赔偿与赔偿金额太低的区别有误解。
你认为的赔偿可能是:我把钱还你,再给你三十,你觉得怎么样?
人家的赔偿是在想你要判刑的话你得损失多少?包括直接的经济损失与自己因为犯罪而导致今后的生活中其他的间接损失。
把这个转化成经济利益,再以这个标准的金额作为依据,酌情上下浮动的赔偿才叫赔偿。
这部分你自己衡量,毕竟对有些人隔三差五进看守所的反正是一文不值,对于有些人可能几十上百万都不止,因人而异。
对方目前损失一万块加一个手机,这一部分法院会最终予以追缴,大概率会成功追回,即便是最终追不回,金额相对也不大。
而对方的潜在收益明显要高于风险,一个人假如被判刑,以一般人的经济利益去衡量一年十万应该算是很低了。单就失去自由与用坐牢的时间去工作所获得收入来说就差不持平了,更别说犯罪记录带来的社会性成本。纵然打个对折,赔个五万也远高于风险。
所以目前对方的最大风险是大概率啥损失也没有,小概率损失一万多块钱。而收益是有极大概率获得至少五倍于风险的收益。
不赔钱就坐牢!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