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片不是死于电影,而是死于武侠小说的死去。
武侠是越发展越死亡的类型
一、
李白说“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古代儒家也推崇诸葛亮那种,我出山帮你平定天下,完事儿了我就回家种地(三顾茅庐离开后对家人说看好这几亩地,我还是要回来的)。
但是这都是大家美好的想象,真的发展到这种情况,反而就是丘吉尔或者戴高乐这种,或者说罗辑、川普。虽然有功劳,但是被赶走了
比如黑泽明的七武士,村民们以给你们吃米饭的代价雇佣了武士对付坏蛋,但是武士赢了以后,村民们对剩下的武士天天吃白米饭就不高兴,然后武士们就自己离开了
当武侠逐渐演化到这种情况以后,就演化不下去了。也就是自己踏上了自己设定的死结
二、
早期金庸小说猪脚都有个“高贵”的血脉,最差也得是梁山好汉的后人
后期开始才不在乎猪脚的血统
因为一旦描写下层,就出出现无数的现实问题
你写上层,主角吃饭挥金如土就很正常,你写下层,这么写就有bug,你就得想办法解释,但是就会造成越写越没有那种“自由”
我以前看日本的武士小说,藤泽周平也是描写下层武士,我看《黄昏清兵卫》的时候,很多什么妻子抱怨家里穷啊,工资降低了啊什么的,心级派高手半平,老老实实当土木狗赚钱。
中国也一样啊,在徐皓峰老师《师父》里,耿良辰功夫这么高,也只能靠小租书摊维持生活
我在第一条里说到,武侠小说往上写,就推理不下去了,
第二条就是说,武侠小说或者武侠故事,往下写,也推理不下去了
三、
武侠的半现实半幻想
古代贵族们也是要练武的,后汉书里,正儿八经的史书,曹丕都说过自己练剑的事儿
后来儒家盛行以后,都成了干吧鸡子痨病鬼一步三喘包皮过长全指望下人推屁股的废物
对武侠就全是幻想和想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是我又没有强壮的肌肉,我怎么能打赢泰森呢,对了,内功,真气
这就造成了半现实半幻想
你往现实了写,没意思
你往幻想里写,又推演不下去
一旦完全架空,那又会发展玄幻或者仙侠了
以前看过一个穿越小说,猪脚认为科技污染环境,这不好那不好,统一地球后就把科学家都杀光了,然后谁研究杀谁,最后大家都练武的故事。
但是这没办法往后推演了啊
陈山教授曾经说:“武侠的形象对于在现实生活中处于精神和肉体双重重负下的中国现代都市市民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补偿作用。”
而现在,又有了新的补偿产物的出现
其实晚清小说《七剑十三侠》里说,有很多恶人,“王法治他不得”,幸亏有侠客们来收拾他
实际上这很少,非常少,现实里发生的几乎没有
所以才更是大家的一种幻想
《醒世恒言》里边《李汧公穷邸遇侠客》一文就说:“安得剑仙床下士、人间遍取不平人”
但是问题来了
龚自珍有一首诗就是说“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古代是受气了自己掏刀子就上了
儒家兴起以后就是我不上,我指望来一个侠客上
四、
大家不要以为武侠电影出现的晚
1931年,武侠电影就因为XJ8拍没,被国民政府给禁了,当然国民政府执行能力一般
上海沦陷后,租届成为孤岛,当时武侠电影出现了高峰,还出现了《小侠女》这种请孩子来主演的武侠电影
到了40年代,艺华影业公司出品了《中国罗宾汉》《新隐身术》,华新影片公司则出品《陈查理大破隐身术》等
其实我们能想到的武侠电影的破局,古代已经搞过了,还搞了很多
换句话说,武侠电影啊,他不会死,只是慢慢的凋零
我觉得死于《卧虎藏龙》。
这电影爆难看的,但是画面极美。
从那以后,武侠片都不知道在拍什么鬼,一个个都是意境,侠意……
故事呢?
故事到哪里去了?
难看的要死。
我认为武侠片死于穿越剧、仙侠剧的兴起,穿越类型一出,武侠片基本就无人问津了。
在穿越剧出来之前,古代世界和现代世界是割裂开的。那个时候的武侠片在努力的传达一种精神,武打是美轮美奂的,帮派,皇宫,大侠,构成了一个独特世界。
但是穿越剧出来之后,武侠剧就失去颜色了,因为穿越剧本质上是一个现代人利用自己超前1000年的思想去降维打击古代人的思想。
这个时候,古代世界的平衡就已经被打破了。塑造武侠世界观就已经变成了一件没有意义的事,人们轻易的找到了更爽的点:看 现代人怎么利用自己的现代知识去虐古代高手。
因为现代人要比古代人有代入感得多,再回头看一个传统的武侠设定就变得索然无味了。
除此之外,武侠很大一部分是专注在武这个概念上,早期的七侠五义等传统侠客对武的概念停留的还比较简陋。最早的武侠小说,对武功的描述都是不成体系的、散乱的,像大刀王五,燕子李三都是耍个刀,施展一下轻功翻个墙,但他们的武功具体为什么比常人厉害,描述的就很简陋了。
而到了金庸古龙时代,武功的样式就更细致和有意思,武功之间的相生相克,内力外功的区别,门派地理的区别,充实了武侠世界观。
而电视或者电影的武侠片,基本都是金庸古龙世界的延伸和思考。不同的名字,但爱情故事、打斗方式以及故事走向都是类似的。
金庸的武侠世界准确来说,是把现代人的思考方式带进了古代世界,比如郭靖和黄蓉的爱情(现代人的情投意合),比如萧峰的悲剧(身份认同),比如笑傲江湖的斗争(现实中的权斗),通过武侠的世界反映了一些在现代题材难以表现的内容。
所以武侠片在金庸古龙的拓展世界繁荣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是等到了仙侠故事,故事里对于武侠世界里武功的情节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修炼变成了一本书的主旋律,各种剑诀,内功,炼药,法器,修炼境界等新概念,这样完善的系统,是比之前的武侠世界更复杂,更认真的。
所以有了仙侠剧,武侠部分在武的开创部分就走到了尽头,编不出花了,你的武功显得再有意思,也不如仙侠世界众多作者共同完善出的大世界观。
有了穿越剧和仙侠剧的剧本,武侠剧就很难发挥出来更好的效果了,怎么写都觉得不够精彩。穿越剧,可以写成朝堂剧、言情剧、市井的布衣生活、势力争霸、商业剧、搞笑剧等各种类型,今人和古人的思想碰撞,多题材多样化的走向,这就比武侠剧的概念丰富得多。而仙侠剧又把武侠里的功夫概念研究得更深更透。
所以穿越和仙侠题材一出,武侠类型就没落了,因为武侠题材发挥的空间要比另外两个类型小得多。
看李连杰的《黄飞鸿1》时,里面的严师父一身的功夫,铁布衫刀砍不入,可是在洋枪下被打成了窟窿,临死时对黄飞鸿说,我们再好的功夫也比不过洋枪。
从那一刻起,就没有武侠了,时代变了。剩下的几部,如果不是黄飞鸿的主角无敌光环,早在洋枪下死了几百回了。
武侠片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对大时代变化的无力感,期望用简单武力改变个人与时代命运”。
从武侠片开始时候,这种心态一直伴随着观众,直到网络社会到来,人们对于社会规则的运行发生巨大改变后,武侠这种用简单规则决定命运的类型开始不受观众喜欢。
民国时期的武侠片内容大都为,某人落难,为反派相害,寻找到某高人相助,最后反派伏诛。
这个内容屡试不爽,高人相助这个关键角色在民国电影里反复相助,一直影响到后来的香港电影,民国武侠片基本以上海为主要拍摄基地。
当时的上海各路势力相互交错,外国在华势力,党派斗争基地,江浙富豪,本土黑帮势力,外来军阀,传统结社等等复杂势力于一体,底层民众们根本搞不懂上海是谁的,他们文盲是大多数,高层势力之间的运营规则根本不懂,有些势力间的斗争,都变成了民间传说。
武力是每个人自带的属性,尤其是男性,每个男性内心深处都有用武力解决问题冲动,但是生活中很少给人一个武力解决的简单问题,大多数都要用麻烦的方法解决。
电影给了他们最好的解决途径,民国武侠片就是主角有难,找到外挂相助,是人也可以是武器,最后解决反派,这个就是精神暂时的庇护所,给人两个小时的简单世界。
武侠的世界规则就是简单,一切以武力值来计算,这个传统一直带到今天,很多武侠小说都喜欢用武力值来评断角色武力高低,简单明了。
随着1949年上海电影公司整体搬迁到香港,香港武侠片开始崛起。
武侠依旧是规则简单有效,以早期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来说,从第一部《鞭风灭烛》开始就是就是主角黄飞鸿遇到反派大大难雄,为了拯救好友陈昌夫妇,被大难雄暗器打伤。回城后遇到反派黄貔貅多次骚扰,最后一番大战击败黄貔貅。
故事逻辑就是武力击败坏人反派,反派永远因为财产或者美色,这个时候的香港涌进来了大量内地来的人群,讨生活的人艰难生存,简单规则依然有效。
时间到了1970年,香港政治局势风起云涌,香港仍处于简单初级加工阶段,工人们只需要付出简单体力劳动,就可以胜任工厂工作,工人资源不缺。资本家们压榨工资就可以提高利润。
香港底层工人面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内地文革影响到香港,大部分香港人都是内地迁过去的,对于内地那时候是心连着心,香港开始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港英当局开始打压运动首领,而打压运动的人又都是位于中层的华人,从警察到公务员都是华人群体。
于是映射港英华人中层的电影《侠女》诞生了,从这时候起映射港英,内容开始牵涉大政治格局的武侠开始诞生,并且市场也获得好评。
侠女主线就是杨之云本身是魏忠贤死敌之女,被东厂追杀,逃亡路上与顾省斋定情,最后杀退东厂,与顾远走他乡。
《侠女》的诞生和当时的时局有很大关系,据说很多观众一边观影,一边痛骂港英当局,很多人对复杂时局不了解的时候,武力就是最简单的规则。
之后很多电影开始把政治代入武侠电影,尤其是胡金铨的电影。但是70年代后期,香港经济开始起飞,工人待遇开始增加,整体开始富裕的时候,这种牵涉时局的武侠片开始失去市场。
李小龙的现代武侠片风格开始影响当时的创作者群体,大量故事背景以民国为主的武侠片诞生。同时很多主角们都是经过一番艰苦练习,获得一身好功夫,最后击败反派,其中包括成龙的《醉拳》。
观众的心态在影响电影的类型,那时候的香港和台湾,因为经济腾飞,经济转型成功,对于高等技术工人需求增大,并且开出高薪。若是掌握一门技能,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能拿一份很高的薪水,并且可以供楼。
生活的富足,让武侠片这种简单规则的电影开始失去市场。以成龙、洪金宝、许冠文这些影星为代表的现代功夫动作片开始大行其道。
整个八十年都是武侠片的低谷期,直到1990年,香港面临回归,整个社会浮躁,大量的人开始移民,《笑傲江湖》一上映就立刻取得巨大成绩,《笑傲江湖》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对两大势力争斗,令狐冲选择归隐,也就是和当时恐惧回归的移民潮相吻合。
令狐冲选择退隐,但是任我行却说:有人在,哪里都是江湖,说出了当时香港复杂的心情。
于是香港武侠片开始这种故事背景,那就是主角在两大势力之间徘徊,选择一方阵营进行战斗《黄飞鸿》三部曲每一部都是如此,尤其狮王争霸,南北两狮斗来斗去,最后那块金牌落入黄飞鸿之手,就是香港人当时的心态。那块金牌就是香港人自己,他们不像被人争来争去。
《倚天屠龙记》《新仙鹤神针》等等武侠片都是这个套路,其中反派里面有红颜知己,正派里的叛徒,都是香港人复杂心态的影射。
97年前的香港,就是香港人心里的乱世,他们于两大国之间如浮萍,简单规则是他们内心深处本能而已。用票来选择自己的两小时精神花园,那么这类武侠电影就是最好的选择。
等到临近97回归大局已定,这种乱世心慢慢消失,那么这种武侠片也开始失去市场。
香港电影也开始因为台湾市场的封闭开始没落,双重打击下,香港电影主导的武侠时代开始落幕,内地则用电视剧承接新的时代,不过内地没有那种复杂心态变迁,所以武侠在等待时机。
尔冬升的《三少爷的剑》就是注定失败的电影,原因就是他的香港武侠心态,内地人不明白。
武侠终归是要和时下观众心态链接在一起的,缺了市场,武侠也就没有了他的江湖。
怎么挑衅?美帝要大规模入侵了?好可怕呀。
"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
"阿妹用兵如神,战必胜,攻必取,吾亦素知。昔日板门店签条约之际,西贡挥铁拳之时,喀布尔空中飞人之日;波斯湾跪伊朗,伊拉克割麦,叙利亚偷石油,丢盔弃甲阿富汗,坠机沉水于南海……此皆无敌于天下也!”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二战后,美帝打赢过任何一场大规模热战吗?朝鲜、越南、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他们达成了哪一个战略目标?
别说中国、俄国这个体量的国家,他们在面对伊朗、朝鲜的时候,又有多大胆量发动热战?所谓美军“打了几十年的仗”,实际上就是在那些极为弱小、没有战略纵深的国家打治安战而已。
我不是说美帝军事实力不行,而是说在现有的国际环境下,普世帝国的那一套玩不转了,你核弹再多、飞机再多、航母再多,也不可能完全征服一个国家和地区……打仗不是玩SLG游戏,点点鼠标就能解决“军事、政治、经济”一系列综合问题,打仗是要面对“人”的问题……打仗还要考虑对手的实力,美军如果真的要在南海挑起战火,来几个航母编队也得沉海底喂鱼去。
今天的美帝内虚外肿,还要穷兵黩武,除了骗国会的经费、烧纳税人的钱,得不到任何好处。
搞霸权主义就是“十个指头按跳蚤,一个都按不住”。
打仗打的是系统化的工业、制造业,美国制造业严重空心化,很多战斗机的生产线都没有了,造个军舰还要用振华重工的港口机械呢;美国军队里的工程师已经开始有大量的印度人;美国负责核武器维护管理的,已经有大量的文盲二流子了;虽然摔了飞机,卡尔文森号航母上的官兵正在做瑜伽呢……
美军军工看起来还能苟延残喘,但你看现在烧军舰、撞潜艇、摔飞机的“印度化”水平……你能想象他们全力开动战争机器的模样吗?
不是我瞧不起美帝,我认为他们现在唯一有效的进攻手段……是全国肆虐的新冠病毒、以及感染新冠的美国人。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你要是比绥靖,比卖队友,比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比民众艰苦抗争统治阶级脑满肠肥,比前方吃紧后方紧吃,那二战时蒋光头统帅的中华民国尚有一战之力。
你比综合国力?对不起啊,就你那一年钢产量不足十万吨(1945年数据约12万吨,疑似因为收复了日本人的钢铁厂)的中华民国别说比英国啊,你连当时的印度往前退位了三十年的大清你都可能比不了啊!哦,对了,北宋一年的生铁产量都有可能比这个多!丢先人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