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罗马公民,放到中国都是周朝的国人、清代的旗人了,并非一般平民。很多答主对罗马居民的生活如数家珍,我倒是来补充以下汉帝国居民的生活吧。
汉朝的社会人口结构,实际上是个纺锤形的结构。最顶端当然是皇族宗室一类的阶层,自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底层是奴隶阶层和少数民族、属国的人口,同样也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中间的则是被编户齐民的人口,这些人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对象。
编户齐民,是指被汉朝编入户口版籍,需要承担徭役赋税的人口,汉朝极盛时期,这样的人口一共有59594978人。
假设我们现在要投胎到汉朝,把时间选在文景之治到武帝时期。如果你是投胎到一个城市家庭,那么你的家一般都是叫“一宇两内”或“一堂两室”的宅子。
小一点的呢,可能就是一个客厅(堂)+一个卧室(大内)+一个盥洗室(小堂)+衣帽储藏间(房内)的格局户型,大概就跟现在的单身公寓差不多。根据秦汉时期的简牍发现,这中小户型的房子,大多是当时年轻士兵的宅院。
普遍一点的,则是一个大堂和两个卧室组成一个独栋房屋的格局。这种屋子是大多数汉代城市家庭的宅院形式,一般还带有一个小院子,院里有一口水井和一口渗井,一个用于取水,一个用于排放污水。厨房和厕所一般在宅院的两个角落里,厕所往往和猪圈配套在一起,被称之为溷厕。猪圈一般养两头母猪,院子里捎带养几只鸡鸭鹅(鸡蛋的畜禽蛋是秦汉时期百姓普遍的动物蛋白质来源),种上几颗经济树木,如桑树、榆树之类的,再顺带养点葱和小菜之类的作物,就还解决了饮食调料和蔬菜的需要。
高端一点的,则是除了主楼外,两侧还延伸出了两栋厢房的格局,这种宅院,规模更大些,是条件较为好的平民所能居住的了。
至于豪门大院,千门万户的,那就比较奢侈了。
罗马平民一般住什么样的房子呢?事实证明,罗马平民的生活方式还是与当代社畜比较接近——挤在公寓楼里。
罗马有一种普遍的建筑,叫做因苏拉,即一种高层公寓。
因苏拉一般有2-3层高,少数有3-5层高,多为木质,少数为砖石结构。一般底层用来做商铺,楼上用来居住。由于没有水、电、厕所、电梯,而且人口密度极大,所以高层都是由罗马贫民居住,富人往往更乐意居住在大宅院中。居住在因苏拉的平民,只能到公共取水点取水。有条件的会去公共厕所解决大小便的问题,但大多数时候,普通平民选择直接在房内解决大小便问题,再从窗户上倾倒在街上——这种传统,在欧洲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之前。而平民沐浴,则同样需要去公共浴室,普通平民的大多数情况,也就直接不洗澡了。
从居住方式上,能够看出汉朝平民和罗马平民生活方式的不同。汉朝平民有独立的宅院,挖一口水井可以解决家庭生活用水的问题,建一个溷厕,既可以解决厕所需要,还可以顺带养猪,院子里种上经济树木和蔬菜,养上鸡鸭鹅,日常饮食便也有了保障。但是罗马平民没有办法享受到独立的宅院,日常饮水、排泄等问题难以独立解决,所以催生了罗马发达的居民公共建设体系——自来水、公共浴室、公共厕所等。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汉朝与罗马普通平民如此之大的生活差异呢?
这就要从授田制说起了。
汉朝沿袭秦制,对居民进行授田(后来汉朝由于土地兼并越演越烈,授田制即逐渐消失)。其实中国古代也有公民的概念——中国古代将编户齐民,承担国家徭役赋税义务的人口称之为公民;对于脱离国家户籍,依附于特权阶层,不对国家履行义务的称之为私民;对于流离于户籍之外,又无土地,四处流动的人口,则称之为流民。
汉代公民自出生开始所要办的一些手续,现代的我们看到了一定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你投胎到汉朝的一个普通家庭,户主,也就是你的父亲,要第一时间去给你上户口。在农村,基层负责办理户口的是乡里负责民政的乡部。乡部把你的户籍信息入档,并上报到县廷,县里便会给你入籍。你家的户口,正本一般存档到乡里,副本存档在县里。从你7岁到14岁,你爸要每年给你向国家缴纳20文钱,是为口赋。等你到了15岁,你就要分户了。
秦汉时期,为了鼓励生育,推行的是一夫一妻制,也就是说,到了15岁你就需要结婚并且分家了。
分家的第一步,就是要给你开户籍。村里的里典会把你的信息上报到乡部,然后乡部给你造户籍,最后照例把你的户籍分别存档到乡里和县里。你的户籍造好后,乡里负责生产和土地的田部就会联合乡部,一起给你授田。授田的工作由田部负责,田部拿到你的户籍信息后,统一上报的县廷,县廷根据县里的土地情况等信息,统一给你授田。
秦汉的授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军功授田,就是常人所熟悉的二十级爵位的授田。如果你有军功,比如说在战场上砍了多少个人头,就可以根据你的军功由国家赐予爵位,享受不同的待遇。一种是庶民授田,这就有定额。授田内容为两部分,一个是田地,一个是住宅。是的,你没看错,汉朝时期,国家是包分配住宅的。
所以说,汉朝的平民生活,有点像是打游戏。生下来像是新手营,不用管事,成年后,国家送一套新手礼包,然后上战场打怪升级。一共二十级,初始阶段,一颗人头升一级。
授田手续办完后,政府会给你出具几个证明,分别是你的田地的凭证,类似于现代的土地证;一个是宅院名籍,类似于现在的房产证。国家给你的田地,可以自有交易,但每个时期政策也不同,需要时刻留意政策变动。
看上去是不是跟现在有些似曾相识呢?
那么,你到了15岁,可以不分家吗?答案是不可以的。不仅仅不可以,国家还鼓励你早点结婚,你结婚没钱,政府还有政策可以借钱给你结婚——只要你快点生孩子,啥事都好商量。
但是,你分完户口后,你就要开始承担国家义务了。
国家义务有多种,一种就是税赋。汉代公民,15岁至58岁,每人每年需要向国家缴纳120文钱,是为算赋。如果你是商人或者奴婢,算赋还要加倍(不过奴婢不一定有独立户口,算赋是否由主人承担,尚不得知)。
还有一种,就是田租。既然国家推行授田制,自然也不会白给,所以公民需要向国家缴纳田租。故事后的田租不等,秦代严苛,收十分之一,汉代则是三十分之一,部分时期为十五分之一。
那么,一个汉朝普通百姓家的收入,能否应对国家的税赋呢?
答案是可以的。根据下图计算,扣除掉赋税、衣食等消费后,一个农户家大概还能有一千文左右的结余。
当然,这个表格仅是一个参考。如此表格是计算的汉代1户5口之家,为3个大人,2个小孩,但汉朝实行小家制,一般应当是2个大人组建一个家庭。年长的人,未满58岁,照样有田地;满了58岁则不再需要承担徭役义务了。
同时,此文还未算入汉朝每个家庭的畜禽收入。比如文献记载,汉代的普通家庭,应当都会养有2头母猪,在一些朝代或者时间段,中国古代政府还会出台政策鼓励老百姓多养猪。而鸡鸭鹅则是古时候老百姓的主要动物蛋白质来源——一是鸡鸭鹅提供肉类,二是蛋提供日常动物蛋白。此外,狗也是六畜之一,也是古时候重要的平民肉类来源——现代人看见狗下了一窝狗仔,送人都来不及,古时候可乐呵着呢。
除了税赋之外,汉朝人还需要服徭役。
徭役是指,一个人一生中,需要义务为国家服役,服役内容既有义务参加国家大型工程建设,亦有为国家承担官方运输,还有服兵役。徭役制度是中国古代的特色制度,内容很复杂,此处不过深涉及,咱们挑些好玩的说。
秦汉服徭役,也讲个追责制。比如说《睡虎地秦简》曾记载,如果服徭役修筑城墙,则城墙有一年保质期。在保质期内,城墙出现质量问题,则从负责人一直追责到当时服徭役的公民身上。如果服徭役的人接到了任务,比如说修筑城墙,则其它部门均不得向当事人派家其它任务,以免责任不明确。
古时候,徭役中的徭和役是分开的,役是指兵役。男子在20-23岁左右开始缚籍,则需要开始承担兵役义务。所以说秦汉时期是义务兵役制,而非一些网友所理解的炮灰兵,拉壮丁。汉朝的士兵在服完兵役后,优秀者或志愿者,也会成为“志愿军”“常备军”,与当今亦有类似的地方。由于与本题无关,故不讨论了。
如果你穿越到了汉朝,并且活到了58岁以上,那就恭喜了,可以享受国家福利了。不仅没有了徭役,国家还会定期或不定期的有福利给你。当然,那时候,能活到五六十岁的,也是少之又少了。
注:以上关于徭役、税赋的内容,有关于年龄的,由于历史各时期政策变动,相关年龄的上限和下限均在不同时期有所变通,此文不作深入探究。
以上说的,就是汉朝普通老百姓的常规人生轨迹。
那还有别的出路吗?
有的,可以读书做官 ,可以参军立功。
如果你在秦汉因为犯罪而坐牢了,不要怕,一旦有打仗的消息,你一定要积极主动的申请参战。因为秦汉时期,没有任何一种功劳能够比军功更管用。比如汉代,但凡远征,几乎必召刑徒参军,一旦有了军功,不仅可以赎罪,还以获爵发财,从此有田有地有宅院有奴隶,搞不好还能混个官职或者吏员的名额,从此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只要你的军功够强,在秦汉时期,没有任何人敢嘲笑你的出身或者瞧不起你的过去。
此外,你也可以读书。
中国从孔子时代,就已经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平民子弟读书最后列入青史的数不胜数。到了汉代,中国的官学和私学都已经非常发达,虽然跟现在的义务教育制度没得比,但横向比,是出类拔萃的。
汉朝的私学,首先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而非后世一些朝代那样局限于儒学教育。汉代的私学,从内容上,天文地理、数学医学均是热门学科。史书上还有记载,汉阳有人擅长养蜜蜂,办了学校,最后学生们靠着所学专业办起了营生的超过了三百多人。
汉朝私学的第二个特点是规模宏大,一些大型的私学,在籍学生数以千计。
汉朝私学的第三个特点是形式自由,比如对学生不设年龄限制,比如为了满足平民就学的需要,考虑到平民学生需要从事农业生产,这些学校的办学授课还会避开农忙时节。同时,汉惠帝四年,朝廷废除了挟书令,允许百姓自由收藏和流转书籍。汉文帝时期则废除了诽谤妖言之罪,取消了国家对思想言论的控制,允许百姓自由著书,辩论学术,鼓励民众对国家检验献策。
汉朝私学的第四个特点是体系完备,将教学阶段分为了“蒙学”“初读”“专经”三个阶段,类似于现在小初高的划分。
除了私学以外,汉朝的官学也很发达,不仅在各地郡县封国建设官方学校,在中央则还设立了全国最高学府——太学。而太学的学生规模最大时,人数超过了3万人。现代的博士一词,就源于汉代。
当然,如果我只说汉朝的教育成就而不谈罗马的教育成就,便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客观的理解,所以我也提一下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体系。
罗马的公共教育与中国走的是不一样的路线,它首先沿袭了古希腊时期的图书馆教育路线,在帝国境内广泛的设置了图书馆。
此外,罗马还在各行省鼓励建立学校。在各城市则广泛的建设了文法和修辞学校(类似于汉朝“蒙学”阶段的学校,主要负责启蒙教育和识字教育)。同时,一些学术中心也涌现出来,这些学术中心的地位类似于中国的“专经”阶段教学。
罗马帝国在繁盛时期,逐步允许私人教学,国家亦鼓励各市政部门建立学校。为了鼓励学校教育,不仅出台政策提高教师地位,也建立了一套官方的教师职称体系,并赋予优秀教师荣誉。
对于一些自治的城市,罗马中央鼓励自治城市自主办学,还提倡私人捐赠学校(这一传统,延续到了现在的西方教育体系里)。
更有亮点的是,罗马曾经还出现过国家设立教学基金,以助学贷款的形式支持贫困学生读书的政策。但该政策并未出现啥实际成效。
不过可惜的是,罗马的教育制度跟中国这边一样,到了后期越来越保守,官方对教育的压制越来越严格。到了3世纪以后,罗马政府对教育的态度则由提倡转为了压制。
综上,虽然想讲的有很多,但最终只讲了汉朝罗马平民生活相关的几个面,可也算是客观的写了两者的不同。
谁的生活更幸福,这是很主观的问题,把双方客观的情况写出了,大家自然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得出自己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