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导条约》是如何确保执行的? 第1页

  

user avatar   suyikong-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中导条约》不是销毁核武器,而是销毁发射工具(射程500-5500千米的巡航导弹、弹道导弹)。

执行的方式是:由美苏向对方派出核查团队,被核查方在核查方面前对条约涉及的导弹予以销毁。以美国陆军的“潘兴”II导弹为例,去除武装的导弹会被切割成段,导弹发动机在地面上空燃,最后,所有残骸会被压扁,实现彻底销毁。

在销毁过程于1991年5月宣告完成之后(双方总计销毁了2692枚导弹),美苏(俄)继续进行了10年的现场核查——军控检查员定期视察相关设施、部队,检查有无导弹剩余。

一方“隐藏”下一部分发射工具其实是一个全无必要担心的问题。在现代侦察手段(何况是美国苏联之间几十年如一日的战略侦察)之下,隐藏数量足以对战争或战役局面产生足够影响的武器或设施,完全是天方夜谭。

下图就是美方情报资料中的一个苏军SS-20(RSD-10“先锋”)中程导弹阵地。美方标记为利普尼基导弹作战基地,苏方的实际称谓是乌索沃中程导弹1基地,在驻部队为第50导弹师的第181导弹团。事实上导弹发射阵地和机动式导弹发射基地根本不是可能隐藏的。没有任何成规模部署的武器的存在能够瞒过现代侦察手段。(这句话对于坚信PLARF能在大山里能藏下洲际导弹千百枚、瞒过美俄几十年的人同样有效。)

截止到《中导条约》失效为止,这套军控运转机制一直在得到基本有效的运行。唯一可能绕开军控条约限制的方式是打擦边球:比如俄陆军部署的“伊斯坎德尔-M”,声称的最大射程是“400-500公里”,西方则怀疑其实际射程为500km以上。然而哪怕这一导弹射程真的远于500km,也无法超越这一红线太多,从实质上对《中导条约》的本来目的——消除射程在1000-3000km的导弹并不构成影响。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相关话题

  与苏联结盟是1949年中国的最佳选项吗? 
  苏联解体30年了,戈尔巴乔夫还活着,他对解体有没有悔悟,还是继续乐不思蜀的活着? 
  如果苏联核弹造出来的时间晚几年,冷战的格局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苏联是否“生于不义,死于耻辱”? 
  美苏冷战中各自抓到对方的间谍的案例? 
  如何评价二战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军事组织乌斯塔沙? 
  我们听到的绝大部分都是苏联人和苏联军人叛逃美国,那有没有美国人或者美国军人叛逃苏联的? 
  如果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没解体,世界现在会是什么样? 
  苏联为何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初期选择掩盖事实? 
  从冷战之后苏联的解体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什么? 

前一个讨论
除了王莽、达芬奇,还有谁很像是穿越的?
下一个讨论
你喜欢哪些二战飞机?最喜欢何型号?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