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值越大,影响的范围越小;Q值越小,影响的范围越大。
我在4年前的文章就说过,即便相同的偏差,不同Q值对声音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这个但凡做过调音,不论是音箱还是调音台mixer都应该很清楚。这其实也可以解释Sean Olive博士的算法为什么还存在一定的误差,因为只考虑了基本的偏差而没有考虑具体的Q值以及所在的中心频率。
请原谅我的灵魂手绘。大体上Q值越小,对声音的影响越明显。那些越是看起来尖锐的变化可能对声音的影响反而越小,这是反直觉的。或者有一种是“面积”说法,Q值小的滤波器/波动,只需要很小的幅值就会在曲线上有相同的面积变化。
更深入的研究,例如Floyd Toole博士的。
相比于高Q值resonance,低Q值resonance更容易被察觉。
相比于Pink Noise而言,音乐信号需要的察觉域更多一些。不难发现,如果是Q值很小的谐振,只需要很小的幅度就可以听出可闻区别。但在频响曲线中“看上去”的差别却很小。例如上图中Q等于1时,高频部分几乎“看不到”差异却可以听出差异。
还有一点是peak和dip的问题。通常peak,也就是凸起,更可闻,也更容易使人反感。如果是相同Q值的dip凹陷,可能只是会让声音听起来缺失一些内容或者暗淡,但如果是peak,可能会刺耳,使得声音很不耐听。
自动EQ的问题或者说调音的问题。
向来我一直不用自动EQ,我也不好意思说其实一些人列举的EQ补偿方案可能会适得其反,至少不是最优解。
对于耳机而言,实际佩戴导致的耳道-耳机腔体容积变化/差异,可能会导致部分频段出现新的谐振或变化。如果恰好这些频段有一些用于补齐频响的不当Q值不当幅度的EQ,则可能导致新的更严重的谐振问题。
音箱也有可能,尤其是车载音响或者部分现场演出扩声这种多声道系统。
虽然说单个音箱确实是高Q值更不可闻,但是多音箱系统有时高Q值所带来的不稳定会使得整个空间中的声场可能存在更不连续的情况,导致某些位置频响较好但某些位置频响更差或极度劣化。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于量产工差的实际情况中。
一切实际调音都要依据具体情况。
调音的东西俺一般不讲,顶多点到为止,因为这是行规,虽然俺已经不干调音了,但兄弟们还要靠这个吃饭,俺只是保证俺能讲的东西尽可能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