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从“说来话长,喝杯咖啡吗?”这样一个由男主向观众讲故事的模式开始。
换句话说,男主在向观众复述一段他的经历,但正如《牛津通识本:记忆》所说:
记忆从来不是人们对信息被动的接收和存放,而是被我们赋予意义, 进而被我们的知识和偏见所改写。
因此电影中的故事实际真真假假,其目的自然是掩盖男主的恶,或是装饰他的善。那么故事中哪些情节或人物是以此目的而虚构的呢?
引起我怀疑的是原版法国《调音师》短片中最重要的一句台词:
那么,印度电影中,警察相关的描述,硬伤就很多了。
先看看这警察的警衔↓
上面一排是印度联邦警察警衔,最高级别相当于中将,最低级别相当于少尉。下面一排为地方警察警衔,最高级别为中校,而故事中的警察相当于上尉。
男主家中的情况:
▲赫然放着一本日历
回头看女主和男主滚床单那晚~
▲又是一本日历
此外厨房里还挂了一张表格↓
寡妇戴面具的名场面还有更清晰的镜头↓
这两个盲人肯定用不到的东西,一个地方较高级别的警察,居然只问报纸是干嘛的?
这警察人品再差,混到上尉级别连这点基础能力都没有?他可是在男主家里转了一大圈啊!
原因就是男主向观众展示他的机智,报纸盲人确实没法看,但确实也可以拿来处理猫屎,说得通~
这警察身上还有硬伤,后来交赎金时就更夸张了——
▲警察把背包扔进电梯后开始爬楼梯
▲这里显示是11楼
▲小哥刚刚打开包,警察就赶到了
是不是小哥翻了很久才到的呢?后来我们知道包里面基本都是白纸,如果小哥翻看了好一会儿那就不会有这句台词:
所以,男主你跟我讲每天吃16个鸡蛋就能徒步和到11楼的电梯硬刚?你tm逗我?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关于抛尸地点,他们绑架寡妇制造假自杀后,新闻是怎么报道的↓
注意右上那个圆锥形的建筑。
然后我在Google earth上找到了这座桥↓
可以看到锥形建筑~
又已知,这个地方和抛尸老演员的地点一样,而老演员家住浦那↓
具体地点未知,但我们可以找到普拉哈特路(prabhat road),也就是男主住地,那么两地相隔多远呢?
直线距离19公里。
由于男主到女主酒吧是坐小摩托,到寡妇家是坐三蹦子,所以,这两个地方应该就他家附近,同理,那个警察局也应该在这附近。
然后祭出Google地图,我们发现普拉哈特路附近果然有两个警察局↓
那么,电影里的叙述是警察开老演员的奥迪车经过直线距离19公里(实际距离未知)的路程,然后弃车之后只能打车回警察局,而且为了避人耳目,可能还要步行一段时间,最后换好警服安静上班。
这时,男主就来报案了,随后他们就去了男主的家,这时有一个时间提示:
那么印度小学几点放学?我找了很久,终于在《人民日报》找到了答案:
那么这个故事就说不通了,男主下午1点到寡妇家弹琴,据后面录口供显示男主是2点离开的↓
但下午两点过一会儿,男主已经和警察在自己家了,期间男主还在街上懵逼了一会儿帮别人摸了一张彩票,他们怎么做得到?
尼玛他们做不到!
所以,整个故事中,警察是男主掩盖自己罪行所虚构的角色,而且就算没有这些硬伤,直接剔除警察这个角色,故事实际不受影响。
因此,至少要剔除警察, 才能更接近真实的故事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