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虽不能说多“脆弱”,但工业基本上受制于人是真的。很多网友说中国产业面全覆盖,这个除了容易招商引资就近采购以外,基本没啥用。什么都会做,但什么都差一点,这就是目前真实现状。中国目前尚没有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美国通用这种家喻户晓的世界级工业品牌。
一边是欧美日设备占据全球工业核心环节,每个公司品牌挣得都富可敌国。另一边是中国仍在以手机充电宝作为“工业”来支撑外汇收入。两下差距,外行人也能看得懂。举几个例子吧。
压缩机是工业的心脏,虽然国产压缩机做的很好了,价格也低,但西气东输首批压缩机仍采用了进口方案。当时招标会上国产压缩机愤愤不平,说国家不给民族产业机会。负责人问,你们能做到几千台压缩机全年一台也不停吗?工业就是这样,讲的是可靠,而不是性价比。中国压缩机为什么卖的便宜,道理就在这。
所以咱们关起门来谈,这差一点,那差一点,加一起就不是变强了,而是变弱了。短板太多了,有些领域一旦受政治波动,真的会出问题。
这一点,一线员工最有发言权。1990年我们建厂购买的两台西门子压缩机,24小时连续工作30年了没大修过。后来上个小项目赶上要求国产化,买了个国产压缩机,结果三天两头停车。每次停车,直接间接损失,丢失的客户,排到大气中的天然气(中海油不会因为你停车而停止供气),都是钱啊。在工业上,只要差1%性能,就要多花10倍价钱。如果你拗不过这口气,非要用国产的,那可能就会带来100倍损失。玩工业,讲不了情怀。
什么叫工业?一台压缩机可以为一座中等城市连续供电。这才叫工业,这才是制造业的雄浑力量和极致之美。压缩机叶片有千分之一的误差,都会产生巨大振动。
凡是有包装产品的工业领域,都涉及到一个关键设备——缝包机。日本有一种缝包机叫NEWLONG,我们有一台工作了二十多年,送走了一批批员工,却仍在岗位工作。国产上海的某缝包机,缝3000袋就趴窝,只相当于3个小时。这里面体现出的精密机械差距,可见一斑。一旦缝包机趴窝,那损失相当大,铁路线都给你留好了,你说包不出来?
日本的缝包机,如果全世界工业都用,这会不会又是一个可观的收入?我们维修部门的同事说,给国产缝包机售后联系,售后说没有你们这么用的,工作量太大。同事一脸的嫌弃啊。其实领导都很开明,最清楚中外设备的差距意味着什么,能用好的绝不糊弄。
轴承是工业设备的关节。一旦轴承磨损严重,也会造成停车停产。瑞典SKF轴承属于工业一流产品了,可靠性耐腐蚀性真的是领先。
至于像电磁阀、流量计、泵、测温测爆仪等等,太多了,其实就是依赖进口。因为工业生产都是按连续小时计算吨单价的,一旦停个三两天,单价涨个几十块钱,销售商就都跑了。
………………补充。
第一,这个回复我在别的问题下回答过。只不过给我推荐了,又做了些改动发布,这个不用再提醒我了。因为还有更多人不知道工业行业内情。
第二,题主问的是工业。工业啊,朋友们,先搞清楚啥叫工业再评论行吗?不要拿飞机大炮、火车轮船、铁路桥梁、华为手机、火箭卫星啥的来反驳好吗?愁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