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全面战争:三国》的人物画像感觉不如《三国志》系列好看? 第1页

  

user avatar   m3xiao-mo-g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国志系列武将的颜值往往和能力挂钩

比如这个人,身长八尺,阔面重颐,极其雄壮,显然是个大义凛然的猛将:

而下面这个人,身长八尺,阔面重颐,极其雄壮,显然是个废柴:

甚至有时候能力可以逆转颜值,比如号称长得丑的庞统,画出来也不算丑:

而妹妹能当皇后,孙子何晏是著名美男子的大将军何进,只因他屠户出身以及无脑表现,结果就成了这样:

所以能力强(长得帅)的人物往往会被玩家重用,玩家面前经常是他们在晃来晃去,自然觉得三国志的人物头像好看了

而三国全战的人物颜值相对比较平均,比如“紫髯”的孙权没胡子,一脸傲气,说是刘禅或黄皓都行

再有就是光荣脱裤蘑对三国的了解更深,不少武将的姿态是有典故的

比如三国志12的陈矫:

乍一看是在发疯,但实际上应该是来自三国演义第78回《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曹丕闻知父丧,放声痛哭,率大小官员出城十里,伏道迎榇入城,停于偏殿。官僚挂孝,聚哭于殿上。忽一人挺身而出曰:“请世子息哀,且议大事。”众视之,乃中庶子司马孚也。孚曰:“魏王既薨,天下震动;当早立嗣王,以安众心。何但哭泣耶?”群臣曰:“世子宜嗣位,但未得天子诏命,岂可造次而行?”兵部尚书陈矫曰:“王薨于外,爱子私立,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遂拔剑割下袍袖,厉声曰:“即今日便请世子嗣位。众官有异议者,以此袍为例!”百官悚惧。

再比如一个吴国后期的冷门人物陶濬

三国志12里他拍着胸脯一脸自信:

而三国志11里他却一脸懵逼:

这两种不同的神情也是有典故的:

三国时期吴镇南大将军、荆州牧、陶璜之弟。初为徐陵督,合浦太守修允部曲督郭马反,吴主孙皓遣徐陵督陶浚将七千人从西道,命交州牧陶璜部伍所领及合浦、郁林诸郡兵,当与东西军共击马。
天纪元年冬,晋向江陵,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唐彬浮江东下,太尉贾充为大都督,量宜处要,尽军势之中。陶濬至武昌,闻北军大出,停驻不前。戊辰,濬从武昌还,即引见。迁镇南大将军、荆州牧,为晋军所败。

前一个是他接受任命时的表现,后一个是他发现部队溃败时的表现


user avatar   feng-shuo-67-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打mod就好了啊

(图是贴吧搬过来的,别再说我是魔鬼了。。。 )

感谢知友提供了3DM作者原贴地址: bbs.3dmgame.com/forum.p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郑姜小姐姐长得像汤唯~

很好看~

其他的我感觉也都挺好,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好多大众脸,几个人用同一副立绘这有点过分。


user avatar   qia-luo-te-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对 @徐先生 以及其他提到欧美脸的答主,虽然欧美脸五官确实有提升颜值,但对于一款三国游戏来说,这并非本质原因。三国这个IP有数一数二的文学底蕴,我们对人物原画的评论和认识不能局限于欧美不欧美这么肤浅的层面。我分几个方面来讨论↓

一.《三国志》的人物表情、姿势画的更加戏剧化

二.《三国志》原画中梗更多

三.《全面战争》很多角色颜值降得特没必要

四. 综述:日本与欧洲审美的差别,以及游戏侧重点的差别。(2019.6.21号更新)

我这里只分析下原因,这两种风格其实并无高下


一.《三国志》的人物表情、姿势画的更加戏剧化(说难听点也叫动漫化)

我们中国人从小就听三国故事长大,三国人物的民间形象根深蒂固,对三国里的各种梗和典故也都是信手拈来。那么三国志给我们的亲切感就不是所谓“欧不欧美”能解释的。

《三国志》系列原画人物表情生动,双眼有神,眉宇之间透露着这个人强烈的个人性格,通俗来说就是一个字儿“像”。这种画法充满了生命力,而不像《全面战争》系列画的略僵硬。

由我的同学给大家示范下两个游戏在刻画典型脸谱时的差异,各位知友感受一下哪种形象更鲜明↓左三国志右全战

三国志的人物原画有更加丰富的摄影结构与构图,还有夸张的眉毛来表现眼神。

三国志系列对于特殊的角色常常配上一些特有的姿势,角色看上去很鲜明。而全战则普遍像柱子一样杵在那里。

这俩其实就比上头的要接近一些了,不过三国志已经五官接近扭曲,瞳孔也缩小,而全战更自然一点,全战是直接模仿的董卓大人和张飞(说起来全战张飞表情还挺感情充沛呢)的表情。

同样是运用摄影和透视等方法去强化角色的情感和性格。三国志浓浓的中二味儿哈哈。

大概先放这些。事实上全战的大多数角色是完全没表情的,即使是像这样一点点的表情都有点夸张全战的表情刻画了。这些图主要是直观地体现下两个系列艺术风格差异。大家懂我意思就好。

经过简短的解说后,再来对比三国志和全战的实际原画↓↓↓左为全战,右为三国志

我们都知道袁术这人奸险狡猾,愚昧虚妄,背信弃义还图谋篡位。两张图又是如何体现这一点呢?

  • 《全面战争》版袁术眯眼睛若有所思,双手搓动,表现出阴谋家盘算的心计。
  • 《三国志12》则是在眉弓肌肉隆起处点了高光,凸显出袁术紧锁眉头威严+焦虑的形象。眼睛斜视摄影机,捋着胡子好像在琢磨我们玩家一般。手中抓着的玉玺也是袁术不可或缺的“梗”。除此之外还运用了摄影中反派常见的 阴笃笃的打光这些主观刻画虽然脸谱化,但信息直观,易于接受,形象鲜活。

马超颜值很高,并且苦大仇深,还是个愣头青,那么两个系列又有什么区别呢?

  • 《全面战争》版马超表情严肃,隐隐能感觉到他的愤怒。并无特殊姿势。
  • 《三国志12》则是用胳膊半举长枪形成了透视关系,斜着的长枪还将画面切割,形成紧张感的构图。另一只手拉住缰绳对画面形成了很强的“控制感”。眉毛X2,头盔给小马哥的眼眉流出了空间,眉弓凸起彰显出愤怒的表情。双眼对摄像机怒目而视,仿佛玩家就是杀父仇人曹操一般。

那么多数三国迷或者普通玩家自然是从《三国志》原画中更能直观地感受到到马超的脾气秉性,人物定位。

袁绍是个很有钱的大老板,好养宾客,两款游戏都是用土豪金配色,可谓是不谋而合。然而外宽内忌,用人不当最后失败。两款的区别有↓

  • 《全面战争》的袁绍双手叉腰,心理学一般会认为偏向或自信或焦虑的心情。而袁绍的性格恰恰就符合这两点。表情若有所思,很有政治家风度。
  • 《三国志12》则是面带微笑,露出牙齿表现亲和力。额头处有高光,吸引玩家看到舒展的眉头体现出袁绍礼贤下士的心态。(虽然袁绍不一定真的特别礼贤下士,但他最起码装的很礼贤下士)手臂近乎要伸出镜头之外,仿佛要将他的个人魅力笼罩整个天下。

《三国志》原画通过手臂的透视,和把手伸向观众的冲击力,和玩家的互动是更进一步的,因此也增加了亲切感,好像袁绍叔叔是和蔼可亲的邻居大叔一般。全面战争明显刻画的有些平淡了。自然更容易觉得三国志人设好看。

最后一个——吕布大人↓

这个我觉得完全不用解说了。。。。吕布的其他细节以后可能会讨论下服装和颜色吧。

因此日本也好、欧美也好,画的东西我们在评价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光看他颜值画的如何,表现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总结起来就是:

  • 全面战争偏现实主义的尸站,虽正经但无聊
  • 三国志偏形式主义的戏剧感,虽直观但脸谱

我们很喜欢看历史剧的时候评价 XXX演的像不像,比如“这个曹操演的不好,不像曹操”然而我们谁都没见过曹操本人,所以我们的判断标准其实是很受文学形象影响的。假如对角色进行了适当的脸谱化,我们很容易觉得这些角色特别像我们心中的历史人物形象了。比方说TVB的一些历史剧,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演员,但是通过适当的脸谱化又观众觉得演的特别像。这就是讨巧的地方

通常来讲脸谱化的角色易于接受消化,所以很多网友偏向三国志系列很正常,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知友提到“全战人设很耐看”,因为全战设计的没那么直观,需要细细品读方知其味。


二.《三国志》原画中梗更多,让人会心一笑

还是涉及到三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直是《三国志》系列厂商光荣的强项。

  • 三国志系列的原画对于三国迷来说有很多让人会心一笑的细节,让人感觉“制作团队真的很喜欢又深爱三国”主要让人感动
  • 而全战则感觉是“制作团队真的很懂历史和考古”。主要让人敬佩

要注意,这两种优点看似接近,都像是很考究很细心。但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方向,一个用文化,一个用科学。

来看看《三国志》系列有梗的原画↓

  • 袁术手捧传国玉玺,头戴冕旒象征了他僭越的野心与企图
  • 张松小人嘴脸奉上西川地图,一副狗汉奸的样子,引用的大概是见刘皇叔之时
  • 邓艾手持地图并给旁人解说,引用的是邓艾通晓地理或屯田或准备偷渡阴平之时
  • 贾诩一手捧纸,一手在字上涂涂改改,引的是对马超韩遂的离间之策。神情显示贾诩胸有成竹。
  • 赵云一手持枪一手挥剑,这剑大概是抢的曹丞相的青釭剑
  • 祝融夫人和云哥单挑之时曾用飞刀暗器,就是夫人手中的吧
  • 日本人一直称孙尚香为“弓腰姬”,这也算是三国文化中的“亚文化”了吧
  • 注意看周泰脸上的伤疤,孙权曾经让周泰脱光上衣给将士们看他的伤疤,以表彰周泰的勇猛与忠义,这里的伤疤便是引用这个梗

感谢 @testal7 额外提供了这几个例子

  • 月英夫人头发发黄,和传说中一样。手中把玩着车轮与机关,因为很多传说表示月英夫人参与了丞相很多兵器的设计(比如木牛流马之类的)
  • 祖茂策马奔跑同时一脸警惕地向后看,是出自汜水关之战为了掩护孙坚老大逃离,而冒充孙坚吸引火力,最终被华雄斩杀的场景。图中祖茂带的帽子和孙坚一样,更印证了他此时是假装孙坚来掩护
  • 徐夫人这一幕出自丈夫孙翊(孙策的弟弟)葬礼上,徐夫人聪明勇敢用计除去杀夫仇人的一幕
  • 阚泽先生为使黄盖苦肉计成功而乔装渔夫去给曹丞相送来降书的场景。阚泽先生能言善辩,机智果敢,给曹丞相陈明大义,说的曹操一晕一晕的就信了

以上这些角色在《全面战争》里并没有体现这些别具匠心的小设计↓

  • 袁术前面说过了;
  • 张松、邓艾、贾诩、周泰、黄月英、祖茂都是大众脸;
  • 赵云只是一个用长枪的青年武将;
  • 祝融夫人甚至根本没做;
  • 孙尚香弓腰姬是日本梗不用倒也无可厚非。

而《全战》其他角色原画也是鲜有这些让人会心一笑的细节。

但不代表完全没有,只是很少↓

  • 史书《三国志》记载太史慈同学“猿臂善射”射箭很厉害,曾经把敌人的手掌钉穿在城墙上,敌我双方都发出了喝彩的声音,店里店外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在这一点上两款游戏都有想到这个梗,所以都给太史慈配上了弓箭。
  • 然而史书《三国志》里还提到太史慈“美须髯”,关于这一点,明显的是《全面战争》做得好。光荣的三国游戏包括《真·三国无双》系列等太史慈一直都没胡子,搞不懂@。@

还有哪些欢迎补充。

综上所述:《三国志》系列的原画有很多别具匠心的设计,使得很多角色的辨识度在部分(一)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这种游戏制作组串联原作的努力,使得我们和这款游戏更加亲近,和游戏里的三国人物也感觉更加亲近。当我们看到张松狗汉奸呈上地图的嘴脸时,根本不用去看他的人物介绍也知道这就是张松了。这正是《三国志》系列角色原画的另一大优势。


三.《全面战争》很多角色颜值降得特没必要

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只要有人吐槽《全面战争》的原画不好看,全战粉一定会说↓

你们就是看惯了整容脸了
中国人本来颜值就不高
非得变成白人你们才开心是吧?民族自卑?
你们这种艺术鉴赏水平也就只能一辈子看大眼睛动漫了
《全面战争》注重的是写实!写实!写实!这叫写实风好不好?不懂不要乱说

且不说这帮全战粉说话自相矛盾居然没互相吵起来,我们就来深入看下,到底《全面战争》所谓的“写实风”的说法是否有待商榷呢?

1.绘画

从绘画和美术的角度而言,全面战争的人物画的确实要比三国志要写实一些,这个写实体现在人体结构略微收敛,毛发皮肤服装的质感更为真实。《全面战争》光影明暗这些因素控制的更加详细,光线自然如同古典绘画,而非如《三国志》一样的强明暗对比,大块大块的粗涂。下为对比↓

三国志里的曹操涂得太粗以至于稍微放大便会发现右胳膊的袖子全是一堆大色块,两只手也有点敷衍了事,曹老板的脸上笔触十分明显,会画画的同学一定会发现这其实是画师对人体结构把握的惊人的精准,不过作为一款三国的游戏而言,这样写意其实有偷懒的嫌疑。

反观全战三国曹老板衣服上光影分界不明朗,证明对光线明暗刻画非常精细,衣服的材质虽然受限于我截图的清晰度有点看不清细节,但从用色+花纹+材质来讲,确实是比左边更加写实。

因此显而易见,说《全面战争》画风更写实这话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就在于,这不是全面战争角色画的丑的借口。

2.审美与偏心

首先要说的是,尽管三国志画风比不上全面战争写实,但基本符合严谨的人体结构,绝不至于是全战粉所谓的“整容脸”“欧美人”“二次元”那么夸张。要知道①三国志再不济也是CG画的,用动漫来比喻有失偏颇。②日本人血统复杂,本就有一点欧美风格,他们这么画不是你们脑补的崇拜白人。

那我这里就假设《三国志》系列就是纯动漫的二次元画风,来说下所谓“写实”为什么和帅气不矛盾。

最直接最不需要解释的例子就是:全面战争里有不少原画颜值都很高,比如赵云 马超 还有几邓紫棋等一众女角色。 ↓

邓紫棋和孙尚香在保持典型亚洲女生长相的同时依然很漂亮,云哥皇叔一身正气+五官端正也很帅气。这表示他们完全能做到兼顾一定程度的美感+写实。 全战的画师身体力行的告诉我们这两者并不矛盾。有这么直接的例子,我便不用费力从理论角度去解释写实美感并不矛盾了,大家看图一目了然。

顺便问下孙策为什么长得这么欧美??不知道全战粉能不能帮忙解说下。这和平时说的不一样啊。

猜测:制作组偏向谁就给谁画漂亮点吧。

那么既然能做到兼顾,给某些角色削颜值就很没必要了,比如下面↓

当我看到原画的时候已经觉得很丑了,没想到实机图还能更丑。贴一段史书对诸葛亮容貌的记载

亮少有逸羣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可能有同学要说了,这种英霸帅哥只存在于小说里,真人哪有这样的,可是影视作品里有不少诸葛亮的演员都诠释的很好啊↓

三国志系列虽比不上《全面战争》写实,但诸葛亮的几个大特点都能画进去↓

关二爷气场太弱↓甚至比不上孙策(我这里不是黑孙策,我只是觉得关羽应该再强势一点,这个关羽太谦虚了

真人演关羽演的好的也不是没有↓

陆树铭先生演的关二爷帅气+狂傲+威武不屈的综合体融合的很棒,《三国志》系列也都画的能融入这几个特点啊。

张三爷画的跟怪兽一样,确实很有视觉张力,但和游戏风格有些突兀(不是所谓“写实”来着吗?),何况三爷定位还是正派角色

而比较写实+霸气+威严的张三爷也不是没有↓

还有孙权孙坚吕布等人待遇也很惨在此就不多说了

不说什么写实不写实了,这里有真人在此,还能比这更写实嘛?

我也不是批评全面战争人设水平低,因为1全面战争主要是游戏好玩而非主打人设,所以无可厚非。2全面战争的美术水平是很高的,我也正是予以厚望才希望能把经典的三国角色也能好好刻画。算是恨铁不成钢吧。

既然赵云他们能做好,为什么这几个就做不好呢?我大概说的也很清楚,做到写实画风+帅气威武霸气都是不矛盾的,因此强行降低很多角色的颜值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尤其看到粉丝强行解释只让人觉得更加难以下咽。

假如不是偏心邓紫棋他们,就一定是审美有误区,因为就算严谨的按照古代穿衣风格和服装细节来设计角色,制作人员依然有很大的自由度,比方说对比度/亮度/ 饱和度,细节密度、材质如何表现、人物脸上的神情如何刻画等等,优秀的画家不该这么点限制就画不出好东西,君不见古典油画的辉煌。可能制作组和画师就觉得这就叫好,那我也无话可说,毕竟人各有志。

出现这些问题绝不仅仅是所谓“写实”那么简单,正如《三国志》系列更有亲和力绝不是所谓“欧美人画风”那么简单。固然全面战争服装和人体都趋于写实,但艺术家依然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却还是让很多角色颜值被砍,这也是很多网友偏向《三国志》原画的另一个原因。


四.综述:游戏定位与欧日差异带来的审美偏好异同

1.先说游戏定位

a.两者的追求侧重不同

  • 全面战争非常重视细节考究,对服装、装甲、武器等方面尽可能还原三国风貌。甚至不知道从哪里考证出来一个非常偏门的邓紫棋,可称非常认真严谨。而战略战争这方面设计的非常精细,虽不一定完全复刻了我国古代的实际战争的情况,但战争可玩性个人觉得是远超三国志系列的。尽可能实际的大型野战以及完备的军事体系。
  • 三国志系列虽然每部都有战争,但三国志里的战争更像是内政的其中一个分支(san11除外,打仗太费时间了。。。。)。人物数值、立绘、音乐、人物特性,战法这些才是三国志的最大特色。

即是说《全面战争》根本就没打算靠人物立绘吸引人气。

b.两者的类型不同,虽然都是三国都是打仗,但就跟拿《海岛大亨》和《红色警戒》对比一样

  • 全面战争是战争游戏
  • 三国志是模拟经营游戏

因此《全面战争》基调明显更加严肃,而《三国志》基调要更加休闲。

c.从名字标题就能直观地了解各自定位

  • 《全面战争:三国》首先是战争其次才是三国,所以以作战和可玩性放在首位理所应当。重点在【战争】
  • 《三国志》在日语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简写,而非陈寿同学的史书《三国志》。因此日本的《三国志》游戏像是日本人民写给我国最经典历史小说的一封情书。重点在【三国演义】

d.因为abc三点所以全战的人设不能太【浪漫化】、【戏剧化】、【幻想化】、【脸谱化】。所以尽管我偏向《三国志》系列的人设,但《全战》的追求还是更高一筹的。 而这是导致(一)(二)(三)3点的根本原因。


2.欧洲和日本审美发展主流趋势导致的必然路线差异

欧洲↓
欧洲主流文明起源于古典学兴盛的古希腊,他们自两千八百年前的艺术作品便致力于如何客观理性地,不带偏见地处理雕塑等艺术上的细节。这种以理性客观为荣的艺术风格在文艺复兴时期到了一个巅峰,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这种画与的艺术价值不在于蒙娜丽莎本人美不美(当然颜值高一点更好),重点在于达芬奇同学对神态无比细腻的把控,最大的美感在于作者的水平而不在蒙娜丽莎阿姨的颜值。

而发展至今,这种风格和追求深刻影响了主流的学院派,甚至我们可以从美漫以小见大↓

虽说是科学幻想作品,但大多数美漫尤其超英,都很缺少想象力,营造的气势和美感更多集中在作者坚实的绘画功底。

西方这类艺术有详细的理论体系,非常学院,至今纯美术专业的同学还要被逼画不少这类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的基本功。

日本↓

自三国时期以来和中国交流愈发密切,因此受我国影响非常深远。我国一直比较写意,喜欢留白,按照喜好去很风格化地,主观地描绘对象,这使得日本文学漫画游戏的表达也都很情绪化。传达感觉第一,写实与否第二。同时日本人可能因为地域狭长资源紧迫的缘故令他们心思缜密+倔强好强→好战又使得很武士文化追求生命的昙花一现。

结果是日本在受中国影响的同时发展出了独特的美学,比如唱,跳,rap 还有篮球。。。。。不。。。说错了是幽玄,物哀以及风雅。

多愁善感 精神高度紧张,心思细腻,又歇斯底里,而这几点总结下↓

  • 说难听叫“矫情”“戏多”
  • 好听叫“燃”“浪漫”


我们还是回到三国游戏的立绘上来:

  • 欧美主流对理性的崇拜导致了《全面战争》这样的制作风格和方向(尤其这还是个史诗题材,欧美这种思路简直猜都不用猜)。全战立绘的人,把情感和性格埋得更深,因为这些大政治家真人绝不会像《三国志》系列一样张牙舞爪的,那也太没城府了。另外这也是他们追求画风写实的原因之一。
  • 而日本中二的性格与传统导致他们在亚洲已有的【drama queen】式演出的基础上,更更【drama queen】以至于稍有不慎便很幼稚中二(参考日本影视剧演技)。可反过来说日本人细腻的情感表达也更能吸引同样对三国饱含热情的中国玩家。另外在角色服饰颜值这些方面也增加了很多很多的作者的个人诠释。

这种文化审美发展趋势而导致《三国志》《全面战争》立绘异同的结果,也是令广大玩家泾渭分明站队互相吵嘴的另一本质原因。同时对前文游戏定位也有很本质的影响。


大总结:单论人物原画,全面战争偏现实主义,不乱加创作者/艺术家本人的主观判断,而用一种看似艺术感上不够完美的手段去尝试客观。所以非常缺乏想象力与戏剧感。反观三国志系列因为有日式的中二之魂加成,所以角色的神情都充满了生命力,各种三国梗在原画里也玩得很溜,因此对于我们中国很多玩家而言非常有亲和力。而这一切本质上又是日本与欧美审美文化发展趋势的差异而导致的。这大概是题主以及很多网友喜欢《三国志》系列原画的原因吧。但缺陷就是太脸谱。


别看我说了这么多,我对全面战争的美术设计没有太大的反感,虽然人物立绘有诸多遗憾,但全战的战场士兵器械等设计远超三国志系列。游戏内容很丰富,战争机制也比三国志系列完善。这里就题主的提问进行解答,毕竟详细论到人物原画我也说实在的确实不太喜欢全战三国的原画,因此就在这里简单说些自己的看法了。

希望绵薄之力可以减少一点点不必要的吵嘴和争论。


ps:欧洲那部分没有把鹅毛算进去,因为鹅毛和欧洲主流又有很多不同。

ps2:有同志反复强调全战雇佣中国画师,我表示这些同志也太高估乙方的选择权了,走什么路子可不是那个中国女画师说了算。但在此基础上如何改进美感其实是和路线不矛盾的,语在前文。

ps3:艺术发展史可能不尽全面,影响艺术文化发展的因素其实是非常多且复杂的,我提出的几项因素只是能够关联到本话题下的观点,别的方面就不多说了也是怕跑题。


user avatar   he-yu-sheng-26-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视上的溥仪是这样的

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

老了以后是这样的

现实中的皇帝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

你认为古代将士都是这样的

这样的

或是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而真实的古代将士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user avatar   hongchamoshu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好,LEX之后又暴死了一个。

还“机智的党妹”,既不机智,也不党,就剩下了个妹。

这种事情,你给我一个亿我也不会去做。

我很清楚那地方是啥代表啥。我爷爷在旅顺当了二十多年海军。

你要真的“机智”,星海广场不够你跳的?

这事说小也小,说大也大。说大了那叫文化战争,潜意识腐蚀。


user avatar   peterts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




  

相关话题

  为什么战锤中四小贩能拉这么多人堕落?任何一个理智人都应该知道它们不是什么好东西吧? 
  如何看待“健身房的肌肉男都是gay”? 
  帝国时代2的485指的是什么? 
  「中老年表情」是如何被特定人喜爱的? 
  如何评价Creative Assembly在2015年出品的《阿提拉·全面战争》? 
  如何看待新公布的全面战争传奇:不列颠尼亚的王座? 
  如何评价《全面战争:三国》新DLC「天命」/「受命于天」(Mandate of Heaven)? 
  男生会喜欢肌肉满满的女生吗? 
  《全面战争:三国》难度高吗? 
  长的漂亮真的很有优势吗? 

前一个讨论
一款融合了p社、全面战争、光荣三国志、文明系列的策略游戏会是什么样子?
下一个讨论
华为在欧洲真有这么火吗?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