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流浪地球》和《星际穿越》谁更优秀?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想到这么多赞,还没被折叠。

本来只是想安静地写写自己的心声,不打扰任何人的时间线。没想到还能被人抓出来私信骂,我真是服了。

我讨厌《星际穿越》,我觉得《流浪地球》让我眼前一新。可是

我没说《星际穿越》比《流浪地球》差啊???

这都要被骂,还被人从匿名里揪出来骂,也是醉了。

我只能认错了:

我真心认为:《流浪地球》不如《星际穿越》。《星际穿越》在完成度、导演功力、视效、物理理论呈现、演员演技上,都吊打《流浪地球》。《流浪地球》很烂,不是什么好片子,不完美,不值得吹。

请大家放过我,不要点赞,让这个回答被安静地淹没吧。谢谢。


原答案:

《星际穿越》是徒有其表的包着绚丽科幻视效的宗教片。

熟读《圣经》的人都能一眼看出,整部电影的叙事架构是老旧的考验-自省-救赎架构。一开场是令人窒息的世界末日背景,主角临危受命,要通过一段艰难无比,九死一生的考验,为人类和自身找到生路。同时,他也面对着亲情的冲突和矛盾。在穿越黑洞后,主角一行接受了各种人性的考验,经历了各种喜怒哀乐,对自己的过往和最深处的自我进行揭露、反思、审视。最终,主角进入了超自然状态,在黑洞里跨越时空弥补了亲情的遗憾,女儿也顺其自然拯救了人类,救赎完成。

这种题材丝毫不新鲜,可以说是基督教文化下的主流套路。好莱坞拍这种套路,完成度高是理所应当的。也就是一些闭塞的非基督教国家、前殖民地和一些没见识的人会觉得逼格爆表,值得大吹特吹。

而对于一个有批判性思考能力的人来说,《星际穿越》就是一碗包装成佛跳墙的猫尿。这么多绚丽的视效,高大上的理论细节,只是为了告诉你:我和我女儿和解了,就拯救了地球,也拯救了自己。说白了,这就是福音书的内容。你要是在美国上过主日学校,这就是每周日牧师布道时会讲的案例。把《星际穿越》当科幻片来讨论,就如同把智能设计论当科学理论放进课堂讨论,是对真正的科学的侮辱。

《流浪地球》的完成度没有《星际穿越》高,这是显而易见的。资金不足,导演经验、功力不够,演员也不是什么演技派的。抛开屁股立场来说,《流浪地球》在叙事上给人一种粗砺的新鲜感。《流浪地球》的叙事有一种诗意的宏大。这种风格来自原著作者。这种诗意的宏大和好莱坞、迪士尼式的求真派是有点反过来的。好莱坞、迪士尼等擅长的是把一个本来不着边际的叙事充实、真实化、合理化,把小说、剧本等文本里的“空”稳稳地填实。这种求真、填实风格是建立在好莱坞强大的技术基础和写实能力上的。好莱坞的编剧和导演都接受过大量的类似训练,能够充分地把想像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中国的编剧和导演还做不到这个地步。一是因为没有这种需求,二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骨子里的文人写意精神。中国传统文人追求意在笔先,对真实性不做过分苛刻的要求。中国戏曲也是这样,善于用符号式的意象来传递信息。中国电影的导演很多时候下意识地也在追求这种风格。但是,符号式意象的抓取和投射,也是需要精准的训练的。下意识的,没有刻意训练过的释放,很多时候只会造成意象堆砌,投射失焦,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有些导演喜欢抱怨观众不理解自己,明明我在表现这个表现那个,为什么观众抓不到我的点?从《流浪地球》来看,郭帆在这方面也有明显的问题。主角刻画薄弱,救援小队的军人被拍成了漫画式的平版化形象,仿佛是从某个国产警匪片里串场走出来的武警。

然而,《流浪地球》的场景和叙事实在是太宏大了。宏大到完全不可能求真、不可能填实的地步。导演在努力想要通过真实的小人物刻画来以小见大却完全失败以后,就有点自暴自弃了。而恰恰是这种自暴自弃,让《流浪地球》的后半部分有了一种戏曲化的浪漫主义风格。如果郭帆能够抓住这个苗头,彻底学习刘镇伟把这种浪漫主义风格发扬光大,再解构,走上《大话西游》那种放肆的解构主义的浪漫主义叙事的话,《流浪地球》会变成一部cult片界的神作。不过,郭帆没有这个魄力也没有这个打算。《流浪地球》的大场面还是走向主流的道路。不过,有了这么一种浪漫主义的苗头在里面,在重工业科幻片题材里,就有了那么一种新鲜感。看多了好莱坞的极度求实的科幻片的观众,可以在《流浪地球》里收获一种不同的欣赏方式。我们不需要去求证每个细节,像星战粉或漫威粉一样分析人物战力、装备数据设定等等。这不是《流浪地球》最能给予观众的地方。《流浪地球》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极度宏大叙事,给予观众的是无限的留白。这和国画有惊人的巧合。喜爱《流浪地球》的人,他从《流浪地球》里最能够得到的不是去想象某个装备细节多么牛多么厉害,人物冲突扣人心弦可歌可泣,而是在别的地方别的事件里,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可能有什么事情发生着,或者发生过,或者即将发生。流浪地球计划持续千年,整个星球都在经历无数的故事。《流浪地球》就如国画里大山脚下露出的一截马尾,而山有多大,山后有什么,就是我们的想像的空间。

《流浪地球》和《星际穿越》比较,后者是一个精致而匠气的花瓶,里头散着猫尿味;前者是一块粗糙但蕴含新鲜可能的璞玉。


关于为什么说《星际穿越》是宗教片,还可以看看这个答案:


user avatar   wang-han-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制作层面上,《星际穿越》作为电影的制作完成度比《流浪地球》高了不止一个层次,用两者来对比其实并不合适。就像我们讨论两个拳击运动员的水平时,首先要确认他们是否属于同一个重量级。而《星际穿越》和《流浪地球》并不在同一个重量级,甚至不在两个相邻的重量级上。

前者的工整,是那种成熟的工业化电影行业产物所带有的工整,就好像适应高级数控机床生产出的、光滑的、没有任何瑕疵的工件——一眼看上去就可以感受到那种精致,而越是仔细地观赏,越发感慨于生产出这种精致需要多么强大的技术能力。

这种工整给人的观影感受是非常愉悦的,足以让其他所有非好莱坞作品在与其比较时相形见绌。

从技术上看,《流浪地球》整体的完成度偏低,节奏感也十分细碎。有人说故事的连贯和逻辑性不强是因为大量用来说明背景和人物故事的情节因为种种原因被删减,但这一点反而正是《流浪地球》创作团队创作力不成熟的一个具体体现。

举几个例子——

  • 在离开地下城之前的情节基本就是为了拖时间和展现舞台特点,与故事主线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如果去掉一哥手下们的那场追逐戏,那么电影的前十分钟内就没有任何可以引起观众注意的高潮。反过来说,如果说连这样的一段戏要保留,而交待剧情背景的戏却要删掉……只能说那些戏份的观赏性怕是还不如这段。
  • 韩朵朵在刘启的家中生活多年,不可能不知道韩子昂手里有刘培强的紧急联络码,那段对话只是为了给最后那段韩朵朵联络刘培强的戏做一个铺垫,从逻辑上看十分多余。
  • 为了使公映版的剧情看起来更流畅,片中大量情节采用了后期重新写词,重新配音的方式,这让很多角色的举动看起来不自然,并却缺乏说服力。比如说韩朵朵的最后演讲实际上是后期配音,角色的同期声中台词与最后呈现出来的部分完全不同,但从内容上看,同期声台词似乎更加煽情,更尬……
  • 很多情节被删掉,但这些情节的后续情节却没有进行相应的修改,因此造成了不少穿帮。比如进入大峡谷之前众人曾经下车商量计划,这时刘启是从军车上下来的,而在这之前他一直都在运载车上,这段穿帮是因为删去了刘启因为挑衅周倩被制服的戏份所导致的(花絮可见)。删掉刘启从军车上下来的镜头明明就可以避免这处穿帮,但制作人员要么是没有发现这处穿帮,要么是不认为这种穿帮会有什么问题。而这种思维正是创作力不成熟的一种体现。
  • 角色的表演普遍有较为遗憾的缺陷,就不说年轻演员们的表现了,即便是本片中的演技担当吴孟达和吴京的表现也只能说差强人意。因为口音的缘故,吴孟达只能采用配音而不能采用同期声,演员的表演带给人的感染力也大打折扣。而吴京的问题就更加明显,可能是他在剧组内超然地位的缘故,吴京表演中的很多瑕疵都被保留了下来。比如在马卡洛夫给刘培强递酒的之后,刘培强的台词“还有一天我就回家了,别(少了“让我”两个字,属于语法错误)晚节不保,这酒你自己留着喝吧~”;还有点燃木星部分里,刘培强的这段台词“共享发动机破解方案,各救援队调整近木点(3秒左右停顿,断句时机不恰当)十四座转向发动机喷射方向……”
  • 很多物理特效处理得很不精细,有频繁的穿帮。比如CN171-11救援队的队员们进入车厢内后,身上的积雪仍然没有融化,也没有水渍。而车内的温度应该也低不到哪里去——因为人们在说话时嘴边没有白色的呼气。

以上类型的穿帮部分别说在《星际穿越》中几乎找不出来,就是放眼到整个好莱坞作品的环境中也照不出几个,电影行业发展程度的差别一目了然。

然后来说说立意层面——

西方的古典戏剧故事模式植根于希腊文化,好莱坞剧作故事模式的源头大多也来自于圣经故事。西方戏剧擅长描写个体,突出人文关怀,但劣势就是在描写个体的人和宏观世界之间的矛盾时的自暴自弃。

简单地说,就是面对某些被神圣化的存在,比如命运、灾难等事物的时候,西方的故事创作者往往不看好平凡的个体所能起到的作用,将战胜命运的责任只能由天选的英雄来承担。这可能是因为西方世界从来没有形成共一个真正稳固并且拥有庞大体量的政治实体,从未有机会从内部来观察这样的实体拥有什么样的力量。再加上历史和意识形态的原因,西方的立场与这样的实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敌对的,因此他们无法去想象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团结在一起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即便偶尔有所描述,往往也是委托一个神话般的英雄、或者是英雄的组织去领导这样规模的实体,比如复仇者联盟或者美国政府。

而传统的地中海文明选择商业而非农业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式,因此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会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完善而日趋稀薄。西方文明语境下的家庭与家族较之于我国建立在农耕文明之上的家族形态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西方故事中对核心家庭的重视和对家庭成员亲情的歌颂的根本原因,是对丧失关系的恐惧。一言以蔽之,就是所谓的“缺什么补什么”。

对当前人类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总是报以怀疑,对于人类是否不计前嫌、超越人种和信仰能够真正团结在一起总是报以怀疑——这些都是西方文明在思想立场上的先天缺陷。

结论

《流浪地球》是一部完成度不高,充满瑕疵,而且充分暴露了我们和好莱坞一流电影制作力量之间存在着严重差距的电影。但是这些硬件上的差距从之前的肉眼不可见变得可见,就已经是非常巨大的进步。《流浪地球》的意义在于头一次将国产商业类型片,尤其是科幻类型片与好莱坞同类型电影的差距拉近至肉眼可见的距离内,使行业内外的所有人意识到追上好莱坞是存在可能的。假以时日,不管是40年还是30年,我们的电影工业就可以将这个差距无限缩短,并最终实现赶超。因此即便《流浪地球》本身作为电影有着诸多问题,其里程碑的历史意义依然名副其实。

以《星际穿越》为代表的一系列好莱坞故事模式,以及其他西方剧作作品中所展现出的思想内核中带有着基督教文明思维模式的先天缺陷,与东方传统价值观和更加先进的唯物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存在着巨大差距。除非重新投次胎,否则在可以想象的未来,西方在朴素价值观层面基本不存在赶超的可能。


user avatar   bi-hai-ju-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拿星际穿越的资源去拍流浪地球更优秀。

而拿流浪地球的资源去拍星际穿越……emmmm……

好莱坞的牛逼之处就在这了。只要有个及格线以上的故事,砸上足够的钱,就能用成熟的工业化流水线给你做出不错的成品出来。

而我们有故事,但是往往要么没钱,要么有钱没地方砸,要么有钱不想砸,要么有钱不敢砸。


在美国农业大规模机械化放养式爱长不长的种植的时候,我们的农民伯伯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精耕细作,一两一两的扣产量,不得不承认其中的差距是巨大的。


但是小破球的出现,至少给了我们一个信号,或者说,一个交代,即使是现状如此惨烈,仍然有些人是真的爱电影,想给影迷带来一些东西,并且尽自己所能的一步步向前。

祝福他们。


user avatar   leon-86-38-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韩国人值得中国人学习, 而不是鄙视和嘲笑, 的方面.

特别是在目前汉民族自尊自信被砸得粉碎的现实环境之下.




  

相关话题

  《星际穿越》中 Dr. Mann 是什么样的思维? 
  这两个改造金星的办法靠谱吗? 
  《流浪地球》中,地球为什么会撞上木星? 
  如何评价《流浪地球》电影(2019 版)在 Netflix 上线后 IMDb 评分大跌? 
  哪些科幻作品中的「反乌托邦」情节现在真的发生了? 
  如何评价Damon DanceForMe 对流浪地球与星际穿越双标并关评的行为? 
  三体中史强是如何确定庄颜的形象的? 
  你们会怎么设定自己的架空共和制国家呢? 
  为什么人类宁愿互相残杀也不愿意想办法合众为一? 
  如何评价国产漫画《黑血》? 

前一个讨论
巨浪3导弹的成功发射对我国有何意义?
下一个讨论
在美国为什么黑人会号召大家去看《黑豹》而不是《绿皮书》?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