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下广州府的情况吧。众所周知,广州府在大清帝国是有番禺和南海两个附郭。这种双附郭的格局是唐初开始的,宋代一度把番禺并入南海,但后来又恢复。尔后明代把南海县拆分出顺德县,又跟隔壁高要县各划出一部分成立三水县。而清代康熙年间又把番禺县拆分出花县。这样就形成了广州府最终的格局。
清代南番两县在广州城内沿街划界,南海占的还多一些,但在城外则是番禺县占了四分之三以上的圆弧,南海仅占四分之一。所以讨论环形附郭主要要说的是番禺县。
环形的番禺县,又可以分成禺北、禺东、禺南三块。
这里要补充说明,广州一带的县,并没有广泛使用东西南北乡或者XX乡作为县下的大块区域通名,而番禺的“乡”更接近于一个大村。乡村以上,是称为堡、都的保甲组织;保甲与县之间则是广东县份所特有的巡检司。广东的每个县都有一两个甚至五六个巡检司,负责治安,并且会捎带一些民事管辖。
番禺县在城外就有四个巡检司:
禺南:今天的荔湾区芳村部分、海珠区、番禺区(当时南沙区还是东莞中山属地),包括沙湾巡检司——番禺区大部,驻地市桥;茭塘巡检司——番禺区石楼、化龙、新造、大石、南村、海珠区全部、黄埔长洲岛、荔湾芳村,驻地新造;(上图浅色部分和粉红色的一部,又称 下番禺)
禺东:为鹿步巡检司——黄埔大部(九龙镇除外)、天河全部、越秀区城墙以外(矿泉街除外)、白云区同和、京溪、大源,驻地南海神庙旁;
禺北:为慕德里巡检司——白云区剩下的绝大部分、九龙镇、花都北兴;
(禺东禺北即上图橙色部分加上粉红色的一部,合称 上番禺)
贴一张图说明乡/村、堡和巡检司的关系(巡检司这种区划在广东以外非常罕见,也是乡级行政机构的滥觞)
回到正题,禺南、北有什么文化差异呢?
首先,在一个县以内,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共性大于个性的。找系统性的、必然的差异几乎不可能,只有零星的、或然的差异。
语言和族群民系方面:禺南居民是很纯粹的粤人,几乎都讲粤语,并且是广府片的粤语;不过由于这里水网密布、多岛屿,因此聚集着粤人中一个特殊的分支疍家人。他们在建国前都是以船为家,捕鱼为业,有称为“咸水歌”的音乐艺术。至今番禺区的东涌就有很多疍家人,另外,珠江干流环绕的海珠区、大吉沙岛也有疍家村落。现在海珠区的一角还有“渔民新村”,保留了部分渔村风貌。
禺东、禺北自然也是粤人为主,但是杂居着客家人。清代广东爆发过漫长的粤人与客家人之间的械斗,直到清末方休,据传至今白云区有的家族还禁止族人与对方民系通婚的。客家人分布在白云区中东部,还有天河区渔沙坦等地,形成散布的客家村落。白云的望岗、长湴村当年就有客家人,长湴村至今还有几座围龙屋。
生产方式方面:禺南的土地是珠江千百年来逐渐淤积而成,一马平川,适合耕种。清代,市桥水道以南有着大片新淤积的土地,称为”沙田“。禺南人前往沙田进行围垦,进一步提升了禺南的富饶程度,出产大量的粮食和其它农、渔产品。禺南也有着繁荣的航运史,清代唯一的对外商港黄埔港,以及粤海关就在禺南的海珠黄埔村。近代以后,由于禺南地处水网密集处,通往珠三角和珠江流域各地的商船云集,带来了繁荣的商业;工业亦有所成。
”禺南凭借着广袤的沙田区,所生产出大量粮食商品,在战争年代价格特别金涨,沙湾的“四大耕家”更为富裕之外,连本无一片土地的何端也成立了“正利农场”;本是沙匪出身的大汉奸李辅群也成立了“农场”,在鱼窝头建起糖厂。战前顺德的陈村是华南最大的谷物集散地,又被日机滥炸,结果,禺南的市桥、灵山迅速代替了陈村的地位,成了很大的谷物集散地,从而促进了当地的商业。当年,市桥每天早上都有专人向各商户派送广州市即日的行情表,可见其繁盛的程度了。禺北与禺南的贫富更加悬殊了。“
——何品端《会议桌上的“禺南县”》
至近代,禺南两个巡检司的富裕程度与禺东、禺北远远拉开差距,当时将禺南戏称为”鱼腩“,禺东禺北称为”鱼骨“。1930年代,番禺县政府从寄治的广州城区(已经不属于番禺而独立为广州市)迁出,先迁到新造镇,抗战时又迁到灵山,日伪统治以后又搬到市桥,这三地都属禺南,即禺南是番禺的经济、政治中心。
禺北的地形东高西低,西部是流溪河流域地势平坦,又有流溪河灌溉,农业虽不及禺南,但也便于发展。东半部则是森林密布的九连山余脉诸山(帽峰山至白云山一线),可以发展林业,建国至今就设有国营林场。禺北人多在西部建立村落。禺北的商业依靠流溪河和广州北上的通道(粤汉铁路),这两条通道交汇的江村、高塘两个墟市(二者组成了今天江高镇城区)商业在禺北最为繁荣。另外又有均禾墟,虽然不在干流上,但却是临近乡村的中心,所以也发展了商业。
禺东和禺南一样濒临珠江干流,航运发达,隋代就建有南海神庙。后来又是广州港的一大港区。综合来看他的生产方式是禺北和禺南之间的过渡。
不过,由于广州作为港口城市的定位,近现代广州城区自然地沿珠江向东延伸,禺东的许多地区(天河、黄埔)逐渐纳入主城。今天,凭借广州新的航运,以及工业、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禺东的经济水平在三大板块中一骑绝尘;而禺北和禺南之间的差距也大为缩小(近年白云、番禺两区GDP差距很小)。
建筑方面:广州是岭南建筑的中心,因此番禺县三个方位之间的建筑文化依然是同大于异的。
在村落布局上,番禺的村落大都采用“梳式布局”,即把房屋纵向延伸,一个村由数列房屋排列而成,像梳子的齿。
最典型的梳式布局,梳齿排列整齐,村前会挖一口水池,称为“风水塘”。祠堂一般会在梳齿的最前面,面朝风水塘。在平坦的地方,村落可以很规整。
在丘陵区的梳式村落会发生变化:会背靠一座山冈围成一圈,这样看上去就好像以山冈为中心向四周放射一样。
在水网区又有另一种变化,为了最大限度利用河岸,做到家家户户都可以直接上船,房屋会沿着河涌延伸,形成带状布局。
以上各种村落,普通的梳式布局在禺南禺北都可见,由于禺北在今天仍然有大量未开发区域,所以许多村落保存较好,老村屋大量保留,布局也没有改动。带状布局几乎是禺南独有,因为只有禺南才有水网密集交错的现象。环绕山冈的布局在禺东有很多,因为这里属于山地和沿江平地的过渡地带,有大量散布在平地中间的丘陵。著名的石牌村就是环绕山冈的布局,但后来由于城市化发展,这里成为握手楼密布的城中村,原有的布局也很难看出来了。
也是因为经济领先和交通便利,禺南的一些古村落保存较好,并且附加了更高的知名度,在新时代也更为旅游开发者亲睐。今天广州周边的知名古村古镇,例如沙湾、小洲、黄埔村(古港)、聚龙、练溪,都属于禺南。相反禺北的一些古村在保护上比较逊色,破坏较重。
————————————更新——————————————————————
在单体建筑上,广府的一大特色就是镬(锅)耳山墙。这种山墙流行于明清,一方面有防火功能,一方面又具有文化寓意,有一定的仕途成就或经济实力的家族才能够建造起这样的建筑。
作为一种普遍特征,镬耳屋在禺北禺南皆有分布。例如禺南的沙湾古镇、小洲村;禺北的曾氏大宗祠、莲塘村等等。同样普遍的还有麻石街道、墟市的骑楼街等,不详述。
蚝壳墙是禺南的特色建筑。用生蚝的壳垒墙,可以隔热、防水、防盗。而禺南地处江海之间,出产很多生蚝,原料充足。而离海岸远的禺北自然不易获得,只能以砖泥为墙。如今蚝壳墙同样可以在沙湾、小洲看到。
禺南的经济比禺东禺北发达,大户人家和官宦多,所以又形成了一种特色就是园林。余荫山房是岭南四大园林之一,落成于晚清,修建者即为举人邬彬,后来进入刑部任职,官至从二品,家业丰厚。而民国时期也陆续有其它类似的园林得以修建。
禺北的一个特色是大型祠堂。这可能跟禺北的村庄因受水网分割少,集合成很大的团块;加上相对闭塞,更偏向农业而使得宗族规模庞大(常出现全村一姓或两姓)有关系。有名的有:龙岗村钟氏大宗祠、南村周氏大宗祠。
另外此前提到的均禾墟上,有一座特别的建筑“平和大押”,用途是典当行,但体积很大,在近代可谓是“高层建筑”,有类似开平碉楼的防卫功能。同样用于防卫的高层建筑,在禺北还有石马村的两三座“炮楼”,是各个宗族用以自卫的。(近代禺南禺北治安事件频繁,除了民系械斗,禺南有“沙匪”、船匪,禺北自然也有类似武装团伙)不过不清楚禺南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炮楼。
还有就是之前所说,长湴村的客家围龙屋(不要跟围屋混淆)。
禺东的建筑,除了南海神庙之外,就要数东山洋楼群了。东山洋楼群是清末、民国由外国教会、华侨和广东军政要员所修筑而成,类似于租界的建筑风格。不过这些洋楼修建时,东山已经被纳入广州市,严格来说不能算是“禺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