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现代战争中,是否还能出现以弱胜强的情况? 第1页

  

user avatar   yi-y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强与弱之辩驳,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已经快千年了,老子曾经曰过,那所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当然对于当代分析哲学这压根就不是问题,我们要说能否“以弱胜强”——就要先定义“弱”“强”和“胜”。

在自然语言中,大多数时候我们说,“以弱胜强”意思是“看起来更弱的一方战胜了看起来强大的一方。”——这件事的本质是拎不清孰强孰弱,而不是真正弱势一方取胜。比如如果只考虑士兵的多寡,不考虑将领的谋略,那么判断强弱就会失真;如果只考虑舰艇和技术装备的多少,不考虑训练和光学设备,那么判断强弱就会失误,会不会有真正意义上“任何方面都处于劣势”的一方取胜呢?有,但是少。

所以诸位应该看出来我想说什么了:现代战争尤其是当代战争,更加容易以弱胜强。因为我们缺乏判定当代部队强弱的准绳。没人直到哪个技术才是下一个时代的敲门砖,也没有人知道哪个新战术理念将会带来革新,强弱的判断更加不准确了,所以自然语言中的“以弱胜强”就更容易出现。

这种事实际上也不少了,远到美国军方断言英军不可能夺回福克兰群岛,结果伍德沃德顶住伤亡强行登陆;萨达姆相信装甲部队反击可以驱逐联合国军,结果被美军重装甲团开进巴格达;近到格鲁吉亚独立坦克旅冲进茨欣瓦利,结果动员三万人以上的部队被58集三分之一的力量赶走。弱之可以胜强:因为承平年代真的很难预言什么要素才能真正决定战争胜利。

说个有意思的:

战前:阿根廷军事强国英军不可能夺岛;战后:老牌帝国主义强权维护殖民主义遗产

战前:伊拉克中东雄狮美军损失惨重不可避;战后:现代化技术装备摧枯拉朽虐杀老式军队;

战前:格鲁吉亚部队经验丰富俄军老迈不堪;战后:俄国重回扩张主义欺侮小国;

强弱全靠一张嘴。




  

相关话题

  在现实中,Z字形走位能逃脱狙击手吗? 
  二战德军坦克设计为何普遍超重? 
  1449年北京保卫战,于谦选择“出城迎战”而非“坚城死守”,是否为正确决策? 
  战场上士兵们会怎么拿到弹药呢? 
  南京大屠杀的时候,一个日本兵可以押着几十号无捆无绑的人去枪毙。为什么他们不反抗呢? 
  诺曼底是二战的转折点? 
  如何评价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表现? 
  阿富汗首都一医院外发生爆炸致数十人死伤,目前情况怎么样?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件? 
  中国曾经对外说过几次“勿谓言之不预也”,都是在什么时候? 
  如何看待俄在乌发现美国资助研究生物武器的实验室? 

前一个讨论
英国黄皮丛书派,谁能具体解释一下吧?
下一个讨论
进入19世纪后日趋衰落的荷兰是如何做到维持东印度群岛这块极其优渥的殖民地的?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