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直到第七次被活捉,孟获才别无选择,只能投降。
孟获等回到本洞。洞外有三江,乃是泸水、甘南水、西城水。三路水会合,故为三江。其洞北近平坦三百余里,多产万物。洞西二百里,有盐井。西南二百里,直抵泸、甘。正南三百里,乃是梁都洞,洞中有山,环抱其洞,山上出银矿,故名银坑山。山中置宫殿楼台,以为蛮王之巢穴。其中建一祖庙,名曰“家鬼”。四时杀牛宰马享祭,名曰“卜鬼”。每年常以蜀人并外乡人祭之,即与采生之类相同。若人生病,不肯药服,只祷师巫,名曰“药鬼”。其处无刑法,但犯罪则斩。有女长大,却于溪中沐浴,男女自相混淆,任其自配,父母不禁,名为“学艺”。年岁雨水均调,则种稻谷,倘若不熟,杀蛇尾羹,煮象为饭。每方隅之中,上户号曰“洞主”,其次曰“酋长”。每月初一、十五两日,皆在三江城中买卖,博易货物。其地如此。
演义作者不惜笔墨,描写南蛮文明的奇风异俗,是在六擒孟获的章节里。孟获的老巢,是南蛮文明的中心。如果不占领这个中心,孟获就永远不会甘心,他的心里总有侥幸,认为自己还有资本能和诸葛亮拼一下。
所以六擒孟获,是过程最复杂的一次。先是朵思大王用毒箭[1](这玩意后来被诸葛亮学去了[2])御蜀兵于三江城外。诸葛亮攻破三江城杀死朵思大王后,祝融夫人出马,擒张嶷马忠。诸葛亮擒祝融夫人换回二将后,木鹿大王又驱动群兽,杀退赵云魏延。诸葛亮用巨兽败杀木鹿大王后,带来洞主又来诈降,伺机杀害诸葛亮。这样激烈的抵抗和顽强的斗志前所未有。第六擒时的孟获,比前五次都更加坚韧,这次抓他费了相当的周折。
因为这里是孟获的家。
六擒之后,孟获失去家园,被迫投奔七百里之遥的乌戈国。与对付南蛮部落的怀柔手段不同(四擒时诸葛亮招安了蛮夷数十万,导致五擒时杨锋献功),诸葛亮对乌戈国毫不手软,在盘蛇谷将乌戈国彻底灭国。谁敢收留孟获,谁就是这样的下场。诸葛亮对孟获潜在的投奔对象们释放出了这样恐怖的信号。从此丧家犬孟获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四海不容,一身无主。诸葛亮迫使马超和姜维投降时,也是这样把对方陷入一个没有选择的境地中(有人说这个招数挺梁山的)。
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当死。孟获已经全军覆没,战和守都是奢望,又已经被断了去路,剩下的选项只有投降和战死,他既然不愿意去死,当然就只能投降了。
诸葛亮的攻心之术,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情感和态度的软化上,而是以强力的手段迫使对方在理性上发生转变。第七次被活捉之后,孟获认识到自己的一切底牌,一切资本,全都用上,也还是会被暴打。现在孟获已经一无所有,别无选择,他的妄想和执念终于破灭了,也就甘心了,释然了。
只要你心里不长草,你的文明仍然能够完好无损,你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但是你一旦起心动念想要作妖,盘蛇谷里的就是你的下场。
人之趋利避害,如水之趋下避上,这就是恩威并施的胡萝卜大棒手段好用的原因。如果你想让人按你的要求做事,不要寄希望于话术或感动,而要造出他不得不就范的境地。
更多演义回答:祁达方的《三国演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