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现在是通缩还是通胀? 第1页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10月,明显通缩了。

周围的餐厅纷纷打折,秒杀的券和食堂差不多价格了已经,每天都有秒杀,秒到也不难。

每天和女朋友出去大吃大喝,感觉挺爽。以前出去吃一顿往往要200左右,虽然负担的起没问题但是总有点肉痛,现在六七十八九十一个套餐,做的还挺不错的,随便去……200可以吃到波士顿龙虾了……(话说美国不是大通胀吗?为啥波士顿龙虾突然如此泛滥了……这比波士顿还便宜……)

(想想我本科时候一个月只花800块……不过现在的生活宽裕很多很多了……)

平时的其他消费,打折也很凶猛,比如4折的乐事薯片之类……一大包135克的,五块多……

不过工资也降了,看旁边超市招收银员,一家是5500-6500,一家是5000-7000,去年是6000-8500和6000-8000,一下子就减了一千块……

不知道9月CPI多少,要知道去年的9月猪肉价格已经降下来了,CPI只有1.7%……

盲猜是因为外贸退单回流国内市场导致的供大于求……因为海运的原因,很多外贸订单运不出去,只能在国内处理掉,上半年又巨量扩产了……


user avatar   zhou-jason-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跟中国关系不大:

美国在放水,中国跟着放,但水放到了别的地方:

金融市场:那些市值高的,在玩的金融搞砸的改破产的破产,改整改的整改,2018_2021国内金融业整改破产重组了将近1-3万亿的规模,银行作为保底的基本无影响!

制造业:对于制造业和机械行业肉眼可见的替代品在上升,这后面少不了研发的大投入,尤其是智能机械领悟

房地产:国内龙头玩票的房地产都在努力活着,但房价不涨,房子新区规划依然快速在建,说明有些房企在快速去水分的同时进行快速扩张,或许等2024-2025新一轮的房企排名出现大幅巨变,举债建房拿地套利的企业必死无疑!

互联网:所有巨头都陷入垄断困境,市值打压明显,新一轮的互联网估计会以从组的方式明确规定跨境域垄断的企业拆分!领域内企业垄断企业估计也会明确不准打压!让市场活跃起来

ai:喊了那么久依然没有巨头产生,估计很着急都在等

大数据:国家级大数据时代来临,所有企业都必须上交,至少上十万亿级别的市场建立,所以企业政府都需要大数据给出数据来做决断和规划

地方政府债务

汽车:新能源+智能驾驶,这两年明显各大企业已经在跑车阶段!只差最后临门一脚,这个市场也在5万亿级别左右_-~(主要是货运自动驾驶跑高速市场太大尤其是铁路枢纽+自动化+智能驾驶=陆地航口,航空+自动化+智能驾驶=转运码头;海运+自动化+智能驾驶)

这上面的大的市场就基本把国内放水4-8万亿直接吞没,堪称国家级风投,只需要成功2-3个,甚至现在都处于临门一脚阶段就能直接推广使用!每一个都能让我国上万亿美元级别的增长!

就不用再提医药,航空,航天,基数设施,重点城市规划,芯片,集成电路,3D打印,软件,光刻机重点项目布局等这些投入了

所以我们生活基本没有大的影响,这次放水明显是规划性的乘着美国欧洲大放水我们把水放到了特定的有规划的未来决定性爆发的领悟!跟08年完全不一样!

甚至这次美国来人我们坚定回绝就是想他们再坚持坚持,等个2-3年等2024年我们1-2和项目出了成果再聊最好,逼着他们继续死扛!

如果中国美国2021年10月前谈不拢,他们只能扛到中期选举后,那时候再磨磨曾曾打打嘴炮基本2022年又过了,而过了中期选举,2023年他们就得考虑2024年大选的事,继续死扛,所以我们就是要为2024年前后不管是拜登还是川皇上台,都只能看着我们把放的水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升级!

我们现在的问题可以说不怕放水,跟现在的实体经济没有多少关系!甚至为了把钱放到特定领悟,我们还专门出了很多个调控控制性之前大基建领域法案:

地铁与城市财政人口挂钩;高铁建设上交国务院批准;城市改造叫停;等等之前这些领悟别忘了是08/16放水的主要领域,现在都专门出法案叫停,就是为了把钱用到特定领域,防止地方政府阴奉阳违钻空子!

如果美国继续放水,我们也能继续加大投入!我们能抗住!这次放水甚至房价18年到现在都没有怎么波动!别忘了08年-13年放水4万亿级别,我们虽然有高铁,高速,城市化,地铁,村村通,大飞机,快递,互联网但房价涨了2倍!16年-18年我们放水3万亿级别,房价又涨了2倍,基本定向放水进入了基建,虽然城市规划好了,高铁建设,地铁建设也突飞猛进,但效果不如08年那次!直接后果就是全民炒房,通货膨胀!后果严重不说,可以说直接把生育率搞没了!

2020年,全球放水超过10万亿美元级别,其中美国7万亿美元,中国不到2万(10万亿人民币)亿美元级别,欧洲1.5万亿级别,日本1万亿美元级别,英国单独0.5万亿美元!这些钱有欧美基本都给了银行股市!

后果就是欧洲日本基本全部货币贬值!美国房价都涨疯了!

而中国严防死守货币进入房地产,定调制造业!扶持中小产业!又赶上疫情,说实话,2020年真的难!尤其是做企业的

今年2021年美国继续放水,中国继续跟,但很明显今年不一样了,2020年定了制造业产业化的基调之后,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没有2020年的那种不知所措,当然一方面是西方也在吃疫情之苦,加大了我们的产品进口;另一方面我们的资金计划定点放水,也是功不可没!

而且我们现在敢于戳破一些企业和一些泡沫也为我们的资金和计划有了大胆的方向!

想方年戳破p2p平台的时候,网上感觉药丸!现在在中美大战之际滴滴,商誉计提折算,各省份GDP挤水分我们都毫不犹豫的挤泡沫!对实体经济和大局基本没有影响,反而给了下面实体经济和企业信心!

所以,如果这个局势持续到2024年,美国没有新的手段,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对外实力可以直接和美国硬对硬!

现在的情况就是美国贬值50%我们贬值30%,但其欧洲国家贬值60-70%,日本韩国还在坚持,但其他的已经扛不住了,俄罗斯东盟直接认了人民币,中东非洲直接拿矿产换工业品,南美洲也是拿农产品换工业品!都在绕开美元;而没有产品也没有资源农产品的东欧北欧国家这一轮可以确定全部出局!要么一带一路靠中国制造苟活,要么美国刮干净,要么像朝鲜一样封闭!

这一轮中美2024结束之后全部裸游,欧洲估计只留下德国法国搜刮欧盟

美国可以预见的就是把日本台湾墨西哥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东欧中东所有盟友拿来祭旗都不够2020年一年放的水!


user avatar   tie-shu-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现在处于胀缩并行结构当中,是一种熵增状态下的普遍现象:混乱失序,低效高耗。

但这是没办法之中唯一能够解决当下问题的最优选项。如果不混乱失序,呈现整齐划一的情况时,很容易就导致共振发生,然后出现更加不可控的崩盘情况。而混乱失序,恰好可以进行暂时性的调控,以保持局部均衡,因为此起彼伏能够降低负重压力,抵消共振效应。而混乱失序所带来的后果自然就是低效高耗,无法用最低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只能投入最大的成本产生最小的收益,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样的投资必然导致不可持续性,但是从社会学方面来说,又需要这样的低效投入,以免出现更加尖锐的矛盾。所以,站在生产者的角度来说,它需要通胀来刺激消费,加大利润,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它希望通缩来保有自己的购买力;从经济层面来说,最优方案就是降低人工成本,榨取高额附加价值,但是从政治角度来看,最优方案就是扩大就业,尽量减少贫富差距而引发的社会问题。

所以,经济发展到一定层面时,就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引发了混乱失序、低效高耗的运行模式,这本身就是政治与经济这个欢喜冤家互相博弈的产物,比如政府不断要求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完善员工福利制度等等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都是加大企业负担的同时又降低了企业盈利水平,而企业为了保持足够的盈利,唯有通过加高售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通胀链条,政府越要求企业多做加大成本的投入,企业就越发推高了通胀速率,熵增魔咒如影随形不可避免,政府和企业都被迫玩起了刀尖上的舞蹈,遇到厚刃的地方就趁机往下踩重点,遇到锋芒时就死命跳高点以免被割伤。

通胀的趋势一旦成型,就无法逆转,就像宇宙一样,只能向外无限膨胀,直到热寂来临,再次坍塌缩回奇点,等待下一次混沌开启。


user avatar   zuting-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给大家发一篇旧文,供参考。

然后开始回答。

先看一下目前的CPI:

画成图,可能更清楚一些:

CPI1%左右的这个涨幅,有的时候甚至还要是负数,这无论如何不能算是通胀了。

所以通胀还通缩,这不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事实。

重要的是怎么解释它。

大家都知道,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经济学里面有一个费雪公式:MV=PQ公式的意思是,货币供应量(P)乘以货币流通速度(V)等于商品价格(P)乘以商品数量(Q)。

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假设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总量不变的话,货币供应量和价格成正比。因此,M2的增幅越高,那么通货膨胀就越严重。

其实,不用公式告诉我们,我们只是凭借常识和本能也会得出同样的道理:货币竞逐商品,商品不变的情况下,货币越多,价格越高。

如果商品总量不变的话,货币多投一倍,购买力自然会减半。货币总量和购买力成反比,或者说,货币投放速度和通货膨胀成正比。

然而,意外的是,现实却跟这个常识不一致。

原因有两个:

1、随着我国生产能力的提高,生产能力过剩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尤其是在C端消费领域,可谓是一片红海。

这种情况往好了说,是物质极大丰富,消费者可以追求更个性化更重品质的消费,不再满足于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而是对消费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往坏了说,就是给供给侧带来了极大的竞争压力。诸多生产企业竞逐有限市场,企业自身在存量竞争中不断内卷。

在供给大量过剩的市场条件下,商品价格很难得到上涨。

2、CPI统计的是居民消费。它并不包括全部交易,尤其是不包括资本支出。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的占比越来越低,而在消费以外剩余下来、用于投资支出的比例则越来越高。

这部分支出集中在房市和股市当中,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货币,而且由于房地产交易的低频特征,拉低了货币流通速度。

大量货币和低流通速度消耗了MV的作用,在Q不变的前提下,抑制了P的上涨。

理解到这一点,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大家不用去担心通货膨胀,大家要担心的是资产价格的膨胀,担心你在社会财富和话语权中的比例越来越低。


user avatar   andy-xie-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通缩认真的吗?

PPI都历史新高了还通缩?CPI是1.5%,实在看不出来哪里通缩了。


user avatar   yuan-hao-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前的经济局面是什么?

1 复杂的经济难题

4月有一组数据比较准确地展示了当下复杂难解的经济形势——PPI指标是6.8,CPI指标是0.9。(5月PPI指标是1.6,CPI指标是1.3)

这组指标是啥意思?

PPI是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

注意!它不仅仅是消费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还包括初级原料产品的出厂价格指数。所以,这个指标一般被看作是制造业产品成本变化的一个指标

我们可以把PPI指标为6.8简单地理解为工业产品成本增长了6.8%。

CPI是我们的物价指数。

这个指标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老百姓购买的消费产品物价上涨指标

CPI指标为0.9的意思就是我们老百姓购买的消费产品物价上涨了0.9%。

这一组指标联系起来看就是一个不大好的经济现象——

企业生产成本上涨了6.8%,但是最终消费品价格竟然只上涨了0.9%!换句话说,我们企业在成本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居然不敢提高产品价格!

这是偶然的现象吗?

不是。

事实上,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们的CPI指数就一直在0.4以下徘徊

在今年一季度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暴涨,制造业成本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我们4月的CPI指数才从3月的0.4“大幅度”增加到0.9而已!

正常情况下,原材料价格上涨,制造业也会想尽办法将上涨的成本转嫁给下游的最终消费者,所以PPI上涨一般都能带动CPI同步上涨。

而我们的企业却如同雷锋一样承担了几乎全部成本上涨的压力,硬是不敢提高产品价格!

以上情况说明了什么?

说明终端消费异常低迷!



消费低迷的现状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数据得到佐证。

今年五一,我国出行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3.2%,但是最终消费却只有2019年的77%左右

出行人次更高,但是消费金额却更低,大家外出旅游都捂紧了钱包。

那么,为啥从去年十月以来,我们消费就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呢?

因为杠杆率太高!

杠杆率就是负债率,2020年底我国宏观杠杆率(负债率)高达273%,其中居民负债率也超过60%——

负债率越来越高就是导致消费低迷的根本原因!

负债率太高是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顽疾,原因其实也好理解。站在宏观层面,最近20年中国基建狂飙猛进,中国短短20年时间的基建规模就超过了西方国家300年的成就。

如此巨大的成绩自然也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很高的负债率——对!你没看错,我国基建大部分是靠负债建设起来的。


2015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就接近250%,所以从2015年起,我们开始搞供给侧改革,首先就是去杠杆。

2018年,我国宏观杠杆率降了一点,大致是240%,但是这一年偏偏遇到美国向我国发起贸易战!外部冲击之下,只能暂停去杠杆。

2019年,我国杠杆率又恢复到了250%左右。

2020年,因为突发的新冠疫情冲击,央行被迫实施了一波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结果到了2020年年底,我国宏观杠杆率一下子飙升到了273%

站在老百姓的层面,负债率高达60%主要是房地产影响

2000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只有9平米,到了2018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平米(城市30平米,农村45平米)。同时,居民自有房率也达到了96.5%。

这两个数据甚至比大多数发达国家还高,付出的代价就是居民负债率比较高。

2019年我国居民负债率56.5%,去年央行放水之后,房地产又火了一轮,让居民负债率直接超过60%

本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大家还担心会造成输入型通胀,结果通胀意外地没来,来的是更让人担忧的通缩!

从经济内循环的角度来看,目前我们的供给端与需求端是都存在隐忧的。

供给端是成本大幅度增加,产品价格还不敢涨,所以企业是叫苦连天。

需求端是负债率太高,导致消费低迷,消费低迷就无法支撑供给端发展,就无法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

怎么办?

怎么解决当下复杂难解的经济难题?


2 供给侧为企业降本

直接开始去杠杆降负债?

这肯定不行。

当前经济恢复并不牢固,老百姓连消费都很低迷,如果强行去杠杆降负债是无法承受的。

所以,当前只能从两个方面着手。

对于供给端——

尽量降低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为企业降成本。

对于消费端——

其一,千方百计保证老百姓就业;

其二,要稳定居民负债率,决不能让居民负债率继续快速增长;

其三,要想办法降低居民刚性开支。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首先是供给端。

为了化解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管理层花了很大力气来打压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目前来看,对煤炭、铁矿石价格的平抑手段效果显著,但是对石油、铜等效果不大理想,当然这里面也是有客观原因的。

煤炭我国储量丰富,管理层有足够的产量去平抑煤炭价格。

铁矿石的全球主要买家就是中国,虽然暂时还无法摆脱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但是作为全球主要买家,我们也有丰富的手段去打压铁矿石价格。

从今年一季度开始,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去打压铁矿石价格,包括——

一、提高粗钢出口税率,同时将粗钢进口关税降为0。仅此一项每年我国就要减少5000万吨以上的低附加值钢铁产能;

二、加大对国内废钢铁回收与利用。2020年我国废钢铁产能有2亿多吨,这一块做好了将降低20%铁矿石需求;

三、促进国内钢铁产能整合,提高我国钢铁生产效率。



以上措施多管齐下,直接将铁矿石价格打掉30%,铁矿石价格指数从1358的高位大幅度调整到1058的年初低位,好吧,土澳又要哭了。

铁矿石价格下来了,钢材价格也会降下来。

但是石油与铜的价格就比较难控制。

这类资源不但国内产量少,对外依赖比较高,而且国际上买家众多,中国采购占比并不大,所以即使管理层想尽办法,也无法控制跟随美联储印钞而起舞的石油与铜的价格。

总体来说,管理层虽然花了很大力气去控制国际大宗产品上涨对我国制造业成本的影响,但是除了部分产品(煤炭、铁矿石、钢材)有明显效果,对大部分的原材料效果并不明显,说白一点,中国对国际大宗产品定价的干预能力还很有限。

按:中国对国际大宗产品干预能力较差主要原因还是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结算占比太低,目前还不到3%,与我国国际贸易金额全球占比15%严重不匹配。

要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占比,就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就要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还任重道远。


3 保障老百姓就业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消费端。

消费端的重中之重就是保就业。

这一两年保就业是管理层的首要目标,原因很简单,在宏观负债率、居民负债率都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就业率不抓上去,整个社会与经济都要出大问题。



今年保就业的力度更大。

保就业具体而言就是保中小企业,毕竟我们中小企业解决了80%的就业。

对于保中小企业,管理层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

一个是在财政很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对小微企业实施力度更大的减税降费。

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一个是坚决反垄断,打击资本的无序扩张。

我们有些资本巨头吃相很难看,企业做大了就希望利用平台优势与资本优势坐地收租,对中小企业刮骨吸髓搞赢家通吃,这是绝对要重拳打击的。

最后一点就是捏着鼻子还得保出口。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大增18.5%,其中出口贡献极大。一季度我们出口增长38.7%,而进口只增长了19.3%,贸易顺差高达7592亿,同比增长690%

说实话,在美联储拼命印钞,美元指数一路走低的大背景下,贸易顺差太大并不是好事——

相当于我们拿实实在在的商品去交换了越来越贬值的美元,顺差越大,我们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美元不负责任印钞的转嫁成本

所以,从五月开始,连续就有两位央行系统官员放风说人民币将长期升值。这个消息直接刺激了资本市场放量大涨,然后央行又站出来表态——

警告投资者不要去赌人民币升值,久赌必输。不但有表态,央行还有行动,6月15日,央行将外汇存款保证金从5%提高到7%。

(来源:新京报)

那么问题来了,央行为啥这么做?

有句话说得好,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的选择是我都要!

放在宏观管理的领域,管理层任何一个政策都是“既要……还要……”,这句话用来解释央行这一系列的行为就是——

既要推动人民币长期升值,缩小贸易顺差,也要控制人民币升值节奏,防止对出口造成巨大的冲击。

出口不仅就是GDP,出口还是就业。

为了保就业,我们央行不得不刻意延缓人民币升值的速度。


4 稳定居民负债率

其次,要稳定居民负债率,决不能让居民负债率继续快速增长。

对居民负债率影响最大的就是房地产。

毕竟,老百姓买房子大都需要贷款,开发商每出售一套商品房就意味着某个居民增加了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的负债。

当然,对于老百姓正常的买房需求(比如刚需、改善型需求)还是要保证的,管理层真正要打压的是投资性购买行为,正是投资性购房才会导致居民负债率快速上升

去年央行为了对冲疫情影响实施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政策带来的后遗症就是年底一线城市与省会中心城市的房价又有了快速上涨的势头。

要打击投资性购房就要抑制房价快速上涨,要抑制房价快速上涨光靠行政手段干预不是长远之计,最为重要的还是要控制土地价格。

今年国家尝试用集中供地的方式来抑制土地价格,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进行集中供地的试点城市土地溢价都创出新高。

既然集中供地效果不好,管理层终于从工具箱里拿出了一件威力无比的武器——卖地收入划归税务部门征收!


5 卖地收入划归税务

下面讲一讲土地出让金由税务部门征收的影响。


过去卖地收入是由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征收,属于地方政府的小金库,现在卖地收入划归税务部门征收,虽然目前还是由地方政府支配,但是征收部门变了意义就大为不同了。

因为税务已经完成了国税与地税的整合,由中央直辖!

打个比方,比如以前你是企业某个部门的领导,部门有一块收入自收自支。

现在这块收入划归企业财务部门征收,虽然怎么支配还是由部门决定,但是意义绝对不一样,因为财务部门是由总经理直接管理的!

如果是部门小金库,那么就可以直接提出来给部门人员发福利,现在这块资金放到财务部门,部门虽然理论上也可以提出来发福利,但财务部门一定会将这个情况向总经理汇报,总经理某一天过问一下部门领导发福利的理由,部门领导怎么交代?

所以,同样一笔钱放在不同部门,意义是大不一样的。

对应到本次卖地收入划归税务部门管理也是如此。

首先,地方政府拿卖地收入直接给基层公务员、事业编以及合同工(临时工)发补贴会越来越难,所以未来卖地收入高的地方公务员与事业编的收入与福利可能要下滑一大截。

其次,过去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大搞各种开发区屡禁不止,原因就是地方卖地收入这块小金库财源,未来这种乱建设乱开发的现象将得到很大的抑制。

这两块支出得到遏制意味着卖地收入不再投入到一些效率比较低的领域,而是投入到保民生、保经济等效率更高的领域。

说白一点,这就是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一起来共克时艰。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卖地收入划归税务部门征收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房价。

为什么?

过去卖地收入直接归地方政府管理,所以地方政府总有推高地价的动力,土地价格炒高了,直接导致房价水涨船高。

对于中央政府而言,过去比较被动的是,只有当一个地区出现房价大幅度上涨之后才能出手干预,但是干预的时候,已经有大批土地卖出去了,而且是高价,最后只能采取行政手段强行控制房价。

但是对于已经买地的开发商,地方政府是不能让它们亏损的,所以往往在风头一过,行政干预放松,房价就出现报复性上涨。

现在卖地收入划归税务部门征收,意味着一个地区土地市场出现过热现象时,中央政府就能及时出手干预

如果地方卖地溢价太高,不排除中央直接让税务部门转移支付给中央政府,这样不仅中央政府能从源头上控制地价,地方政府也大大减少了炒高地价的动力。

现在的媒体对卖地收入划归税务的政策解读还是过于片面,大都停留在房地产的层面去认识。

你只有了解当前复杂难解的经济形势,你才能全面理解这个政策的全面含义。

共克时艰!

我觉得这才是卖地收入划归税务政策的根本含义。


6 降低居民刚性开支

最后,要想办法降低居民刚性开支。

老百姓的刚性开支主要就是住房、教育与医疗

降低老百姓在这些领域的刚性开支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是增加老百姓的福利,让老百姓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将收入去降负债或者消费。

在欧美国家,要提高老百姓的福利只能靠政府扩大财政支出来解决。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仅靠财政扩张是不行的,但是我们管理层却有很多的解题思路。

住房——房住不炒以及大力发展租赁房与廉租房市场。

房住不炒是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发展租赁房与廉租房市场是用更低成本解决底层人群的住房问题

这里必须强调一下,大家不要对房住不炒这个政策有任何幻想,任何时候打击投机性购房都将是我国一项长期政策。

原因很简单,看看我们现在的宏观负债率,看看居民负债率,一旦放松对投资性买房的打压,居民杠杆率马上就会飙升,那将绝对是一场灾难。

教育——是双重手段。

一个是民办教育公立化。

民办幼儿园公立化是最近全国性的趋势,但是民办教育公立化只是在重庆率先开始试点。

为什么民办教育公立化没有迅速向全国推广呢?

因为地方财政没钱。

那么地方财政什么时候有钱来干这件事呢?

就是卖地收入划归税务系统之后,这块收入将投向更有效率的保民生的领域,民办教育公立化就是这样的领域。

另一个就是打击校外培训违规行为。


(来源:央广网)

可以这样讲,现在对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行为的打击远比这则新闻更大。校外培训市场萎缩,对于一般老百姓也能省下一大块开支。

医疗——扩大医保对更多病种更多药物的覆盖。

最近几年医保扩容力度很大,不但逐渐覆盖了更多病种,还覆盖了越来越多的药物。

而且,医保使用范围也在放开,过去医保只能自己用,现在医保个人账户还可以给父母、配偶、子女使用。

为了让医保扩容,国家也是花了很大力气。

一方面,国家财政给医保的补贴每年都在提高;另一方面,国家采用集中招标的模式将纳入医保药品价格杀得极低。


(来源:第一财经)

通过集采让药品大幅度降价这是将整个医药行业利益链的水分挤干。


7 共克时艰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

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过去数十年的大规模基建建设叠加疫情的冲击让我国宏观负债率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数字,因为负债率太高导致消费低迷,让我们的经济有陷入通缩的危险。

为了解决复杂难解的经济难题,管理层下了最大的决心来构建国内经济内循环。

这个决心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就是“共克时艰”——具体而言就是国家以雷霆般的措施迫使各个层面利益集团向民生领域让利——

包括垄断资本、互联网巨头、地方政府(小金库)、教育产业链、医药产业链、金融系统(去年我们国有银行向实体经济整体让利2万亿以上)等等。

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则是在经历中美贸易战以及新冠疫情之后,中央政府威信空前高涨,得到十四亿国民全力支持,整个国家凝聚力非常强。

所以,我们中央政府政令畅通,全国如臂使指,这在其它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环视全球其它国家,与中国相比妥妥就是一副学渣的表现。

号称皿煮的灯塔、自由的象征的美国社会割裂政治混乱,现在勉强只能靠抹黑甩锅中国来凝聚共识;

号称发展中国家民主典范的印度经济沉沦疫情失控,整个国家变成人间炼狱,中央政府所有的社会改革一事无成,执政阶层只能靠宗教来维系国家不至于分裂;

至于老牌发达国家欧洲各国经济衰退社会动荡,三天两头就爆发此起彼伏的街头运动,现在只能苟延残喘,在中美大博弈的夹缝之中寻求平衡。

所以,我们即使经济层面遇到一些困难也不会是无解的难题,毕竟与学渣相比,学霸拥有更多的解题思路与手段。

这里多啰嗦几句。

现在我们的经济确实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至少还是经济复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看看全球其它国家,它们都还在疫情的泥潭里打滚!即使是接种疫苗最快的美国,现在每天还是确诊好几万,死亡好几百!

与全球其它国家相比——

第一、我们基本扑灭了疫情;

第二、我们经济状况怎么也比它们好得多

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灰心丧气,不是嚷内卷就是喊躺平,这种态度实在是太消极了一点。

国家都在想尽办法与大家共克时艰,为啥我们个人要放弃努力呢?

保持定力与耐心,我们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这里是@花猫哥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

1.冰火两重天的房市与房地产的终结

2.从GDP到房地产:政府工作报告几个重要信号的解读


user avatar   feng-zhong-de-du-m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上一次 外循环通缩的时候,搞了内循环强行通胀 (丨涨丨价丨丨去丨丨库丨丨存丨)

后遗症太大又只好 内循环强行通缩,又赶上外循环通胀的时候了。

循环不同步 ,导致不同行业冰火交加。经济不稳定性程度很高。


user avatar   long-ya-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布的回答到点子上了。 @老布

也有很多专业财经博主或者媒体提到过一个问题,即富人通胀、穷人通缩亦或者叫顶层通胀、底层通缩的时期

举个例子就是顶层直接财富或者是有价值、有规模的资产增值速度和幅度,远远超过底层赚取或持有资产的增幅。

经济学家付鹏曾经举例,感慨二十年前、十年前去香港吃碗面和现在去香港吃碗面价格差距并不大,远不如我们所熟悉的香港相关的其他资产增长的多,而这二十年间香港的金融发展、热钱融入却又造就了一大批金融、企业相关的富豪似乎和住蚁楼卖面卖港茶卖猪脚饭的港人没有任何关系。

换句话说,举个形象的比喻,持有多套房产、白酒系股票、定向获得国家补扶持、低息贷款、收入渐长的百分百稳定职业群体等等的人,他们希望门口的炸酱面永远8块一碗,哪怕每年涨一块两块对他们而言都是高品质的生活

与之相对的是,底层为了卖炸酱面去还房贷、养车、养孩子、养病等等,需要不断地控制成本,压低售价,锱铢必较的去经营每时每刻,辛苦不说,手里的资金却又少之又少。

如果你比较聪明能快速理解这个逻辑,你会发现放眼全球,美国、欧洲也在干同样的事情。美国就是顶层,其他中低端工业制造国家就是底层,就是门口卖炸酱面的。美联储疯狂印钞,一方面让各国美元外汇缩水,一方面让自己这个顶层通胀然后可以对通缩的底层进行收割交易,当然前提是这套玩法的货币必须是世界货币

有很多人费解,为什么欧美疫情要全民发钱,难道发的钱最后不都流入资本家的口袋了吗

这类群体不理解的原因有三:

1.忽视了得到美元、欧元后底层群众改善生活所购入的生活必需品例如食品、药物等是实实在在留在自己手上的。

2.忽视了消费对于整个经济的恢复、维持功能,消费可能是这一环的起点。

3.忽视直接发钱给资本家是更糟糕的选择,这是最能加快顶层通胀、底层通缩的手段。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打游戏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偷书怎么能叫偷书,文化人的事,叫拿

侵略他国领土怎么能叫侵略他国领土,黄俄爹的事,叫公投加入

毕竟孝子不会明白国土是一个国家的底线,它只会觉得俄大人抢东西是赏赐,乌克兰怎么心里没有感恩?




     

相关话题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网络上资源就应该免费? 
  2020 年《财富》中国 500 强前三名未变,京东第 13 位、阿里第 18 位,你怎么看? 
  如何评价《济南市加快推进在线新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文化水平越高的人做短视频成功率越低」的说法可靠吗? 
  美国结束在伊拉克 18 年的作战任务后,中国将在伊拉克建 1000 所学校,对两国关系将产生哪些影响? 
  如何评价12月30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达到6.5? 
  如何评价2020年8月16号温铁军和陈平在观视频的连线对话? 
  为什么现在网上很多人都觉得中国已经是盛世呢? 
  现今维吾尔社会存在着哪些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各省区市公布 2021 年常住人口增量,北京天津人口负增长,这反映了哪些趋势?或将带来哪些影响?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