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法学院13届法双,修了三年正经的法学课程,通过了正经的论文答辩。不过最后出了国,相关经历便告一段落,目前这三年学的东西的主要用途是在知乎上与私人法官道德帝们扯某月经话题的淡(为此拿了数个“法盲”帽子)。
大一的时候对法学和法律职业产生了异常崇高的热情,听到有法学双学位后,大一上便开始选法学院的课,成天泡在图书馆法律区读书,后来也便如愿以偿地报上了法学院的双学位。刚报上法双那一年,学院还安排有暑期补课,用三个星期修完民法总论和宪法,所以后来的课业压力相比后几届小了太多。不过因为从零字班起暑假得用来上那个蛋疼的英语夏令营,估计就没有这种专为法双开的福利了。
法双在清华开的这几个第二学位里绝对是任务量最重的,除了要求的学分是法学院第一学位的一半(46学分课程+10学分论文),其余要求全部是按照法学院自身的标准,选正规的课、按正规标准考试、按正规程序做论文答辩,一切时间全按法学院自己的安排来,课程冲突、考试冲突,全部自己协调。尤其对于工科院系,一大堆3学分、4学分必修课和专业课冲突那是家常便饭,导致很多人到大四就基本等同于脱产转投法学院了。大四最后一年,基本是两篇论文+十几学分课程,别人毕业旅行了自己还得中途赶回来考试……加上法学院的系馆离宿舍奇远,能在本专业的本科年限内读下来那是相当不容易的。
清华的法双允许在大二或大三开始,但大三开始的话对于理工科很难把26学分的必修课按时修完(大一时报名都够呛),所以一届新生里能在毕业时同时拿到两张证书的可能就两三成,剩下的要么放弃,要么转辅修,要么得申请留校读研时延期。双学位需要按学分交钱,一学分100块,放弃的话倒还能退钱,转辅修的话基本就只是白交钱拿张没啥用的纸出来了。
不过跟经双比起来,修法学院的学位倒不累,主要原因估计是法学院第一学位修起来也没有多累,反正课都是周中上的,不像经双那样占周末时间,课程基本不会留什么作业,也基本没有期中考试。因为双学位课不算入本专业GPA(连任选课都不算),你分数高也没任何用处,所以修这个课程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要挂,压力确实会小很多。于是乎法学院的学位学起来还是挺惬意的,平时研究本专业内容之余,读一读法条和司法案例作为放松;考试周复习准备时,一边刷理工科题,一边背法学概念和理论,二者很多时候倒是挺互补。
对于理工科同学,尤其是工科,修法学作为补充确实是相当合适,因为在法学院真的能学到大量的知识,而且是货真价实的知识。法学的培养体系不像工科那么连贯,各个法律门类往往是平行的,因而修法学学位的自由度非常大,能够接触到的知识面也相当广阔。法学体系下的每一门课——宪、行、民、商、刑、民诉、刑诉、国际法以及其下再细分的领域,都代表着社会运转之中的一个环节,其内容重叠极少,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法学课程恰好赋予了仅靠专业课很难领悟的“社会眼光”,能够帮助自己从更高的角度审视本专业所学,这是其他同学很难得到的优势。
当然,在清华法学院能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相比埋头苦读的理工科专业,要激烈无数倍的思想交锋与碰撞。在这里无论教授还是学生,都有左中右,有激进有温和,有又红又专也有三观不正,有时某教授所讲真会让你萌发无穷兴趣(比如刑法界头号明星楷爷),有时某些教授三观不和得让人想中途离场,但这毕竟是法学院,天生就是观点碰撞的地方,也天生是让你能真正独立思考的舞台。而且受过法学院的科班教育后,对待法律,对待很多社会问题的眼光、观点、态度,思考角度都会与过去大不相同。门槛太低,算是法学学科的一个问题,但真正踏入专业领域的门槛,感受到的世界,和平常在各网站留言板撕逼时的境界,还是有极大的差别的。
最后,如果真想转行到法律相关工作,典型如工科做专利等知识产权相关的,清华的法学院双学位文凭跟法律硕士是几乎同等的。从实用角度,清华的法双文凭确实是个不小的福利,而至少北大法学院目前都还没开双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