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黑猫Q形态 邀请。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我只讲一点供大家参考。
考虑一个多因子模型,其中股票的超额期望收益 (超过无风险回报的那部分收益)可以被表示为
后面的贝塔是因子敞口,f是定价因子。那么我自然可以把阿尔法定义为
换言之,任何一支股票的阿尔法就是它的期望收益(一般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取平均值获得)和定价模型预测的收益之间的差。这就是为什么学术界在讨论阿尔法的时候,正确的名字是定价差(pricing error)
多因子是否能带来阿尔法?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阿尔法其实是你的多因子模型的一个函数,一个产出。如果你用你的多因子模型找到了阿尔法,你就必须要面对一个双重假设问题(joint hypothesis problem):你并不知道是真的有市场定价错误(阿尔法),还是说,你的模型错了。
这个才是症结。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阿尔法说的好像遍地都是,他还可以各种挖掘阿尔法,其实他是持有一个假设:“我的定价模型是对的。”
同样的,又有很多人说:“所谓的阿尔法,不过就是贝塔。”他们也没说错,他们的定价模型里面把阿尔法给吃掉了。
最终你作为一个模型的构建者,必须要做出主观判断,模型是对是错?这是一个难题。
对于实践者我提出一个原则:别人不能交易的贝塔,就是你的阿尔法。
别人不能做价值投资,你能做,你交易了价值(value)因子,这个就是你的阿尔法。别人不能做动能(momentum),你能做,这个就是你的阿尔法。别人不能做流动性差的资产(illiquidity),你能做,这个就是你的阿尔法。等等等等。
我个人做很多公募基金和投资策略的研究,经常遇到人challenge我的定价模型,质疑我的策略是不是有阿尔法,我的回答一般都是:“You can always find a benchmark that erases the alpha --- that is simply another kind of data m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