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什么建议给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 第1页

        

user avatar   zhi-neng-shou-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偶尔更】0.没钱别出国,硬出要有数,勤工俭学非易事,自在潇洒千金散。

留学最最最需要明白的一件事:

没钱你就是弟弟,留学,留学,除非你是那种学校cover学费甚至还送你每个月2000刀生活费的大神,不然你都会面对一个残酷事实,学费,贵,房租,贵,吃饭,贵,没钱,寸步难行。

英美不说了,就说鄙视链略低的澳洲,一年学费20万,每个月房租5000起,还不算一个月小几百的水电费,还是小200的网费(澳洲网费贼贵),出去吃个正餐都是100-300人民币人均,我家里做生意缘故,有时候打钱不及时(现金流不稳定),真的是多次把我逼得绝望——家里总是告诉你不要亏待自己,"随便花","别打工",但是我那多次见底的国外账户(真的是只剩个一二百人民币),只能告诉自己,没钱,要有数,衣服鞋,那是别人的事情——当然,做家长的一定要理解孩子的不容易,你给我打一万,5000是养房子,2000是养麦当劳,1000是养澳洲水电网公交车,剩下2000才是我自己的,还得衣食住行你搁国内也不算多吧?说起来,一个月给你一万你都花的干干净净别是在吃喝嫖赌吧?——然而事实上,一万块在国外活的还没人家国内一个月三千的自在。

要知道,澳洲一趟轻轨去个城里都是20+人民币,2000怎么花,别提谈恋爱了……



1.挂科如风,常伴吾身,头上挂着剑,不时掉下来。

不要听信什么某某学校挂科率超高的风言风语,但凡你上的不是野鸡大学的野鸡专业,你就不要指望跟国内(普通高等教育,不是您的高等高等教育)一样平时夜夜上分,期末突击一下,最后轻轻松松八十多分,结果来到国外越学越崩,到期末才知道自己连平时分都不够,直接挂科;

不要觉得自己天资聪颖落草为寇,出了国之后丑女变天使,国外是鱼龙混杂不假,但是藏龙卧虎,二本来的不一定不碾压你,985来的不一定是去不了哈佛的垃圾,国内大学是科学分层的象牙塔,国外大学是有机的生态圈,千万别觉得苍蝇很多就以为自己一个病猫就是山大王;

不要觉得自己突破重围好不麻烦终于来到国外开始留学可以放松一下,遍历名山大川,代购奢侈大牌,wechat装够逼,ins秀够照,学习是本,不能忘本,其他的你一时半会反正也玩不明白,不要急慌慌,劳逸结合,装逼,也得慢慢地装……


2.国内无社交,出国全靠它——潮水退去,就知道谁没穿裤子了。

也许你觉得自己国内的时候高朋满座;

也许你觉得自己在家的时候不胜其烦;

也许你觉得自己追求者多的不想谈恋爱;

但是不管怎么样,来到国外,你就会陷入社交真空,没有固定班级同学,没有上下铺舍友,没有同根同源老乡,social queen不一定漂亮但是人家真的social,多情渣男不一定多金但是人家真的社会——你不会社交,不知道交友,真的会孤身一人,孑然一身。

如果你享受孤独,来留学吧,test你是不是真的享受独处,还是你只是在装逼自命清高。

当你的美貌没有众星捧月,当你的才华没有学渣垫底,当你的幽默没有母语优势,

你会怎么样呢?来了就知道了,潮水退去,谁刚才没穿泳裤就都知道了。


3.有车就是power,再大的城市,有车没车都是两个世界。

国外城市密度低到可能连县城都不如,步行上学日常二三十分钟,通勤上学一小时屡见不鲜,更甚者半夜十点才下课,如果不想夜战黑哥哥大胡子死酒鬼,买车吧,车就是power,有车的男人真的man,没车的汉子徒手搬,别人大包小包,叫不起出租车,不认识有车朋友,而你买了车四处乱晃,开拓饭店,岛屿山川——车当然不是必须的,但是有条件有魄力还是需要买。

养车自然烦,开车自然险,无风险无回报,多大人多大胆,但是千万千万记得买第三险。

还有国外的二手车真的JB好便宜,可惜我没钱玩车……


4.看病难看病贵,健身便宜何乐不为?

外国医院密度低,医生尊严强,你稍微迟到人家有全让你滚蛋,哦对了,看病当然要预约了,你当你是理发呢,哦不对,国外理发也一样要预约;

外国医药监管严,你轻易买不到速效药,local都是硬抗,你自己就别矫情到喝个凉水都说肚子疼了;

外国人都是顶风穿短裤,淋雨一样跑,身体确实比咱好,女人一样举铁,男人更要线条,病娇书生纤瘦美女并不是欧美style;

外国健身卡灵活不坑爹,价钱合理,高低档可选,私教是啥我没见过……


5.国外月亮再圆润,月下一样有狼人。

君不见黑叔叔夜半偷袭,男女不分,送你拿PR;

君不见入室抢劫撬门溜锁,夜不闭户引狼入室;

君不见国外警察一样不管不问,报警三小时姗姗来迟;

君不见问题少年仗法律欺人,暴力少年团无法无天……


6.英语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省钱力”。

譬如说你雅思不好,人家考6.5雅思直接入学,你考个5.5还得花几个月花几万块读语言班;

譬如说你阅读不行,人家自己吭哧吭哧把签证续签了,你看不懂外国冗长的申请表,花上千块请中介弄;

譬如说你的英语文化词汇量不够,洗发水买成护发素,公交车做错路线,交规看不懂被扣钱……


英语,找房(以及后续的舍友相处啥的),不挂科,这三样个人认为留学三个大坎。


7.大钱已花,莫贪小钱——小钱不攒,年损斗金。

很多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

自己一年学费就二三十万,却为了一年省一万块的房租就住破烂房子,徒增烦恼;

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经历:

天天出去汉堡饮料快餐吃吃喝喝,一次十几刀,一次七八刀,一年下来三五万就这么扔了;

所以把握节奏,该花的花,大钱花的值,十万也是值得的——小钱花的浪费,二十块也该省下来。

出国了,就说明你家不差这点钱——但是出国了,你连日消费二十块钱都控制不好,以后怎么当你的留学精英?


8.


9.(二更)白马王子未必白,白雪公主也够黑。

留学爱情,浮想万千,官富二代,花前月下,纸醉金迷,深夜蹦迪,

然而脚踩国内外两三只船,身在你家心在汉,东食西宿,彩旗飘飘,

谱写留学生私生活黑料乱想新素材。

正如前文所述,留学圈乃生态系统,四六九等占全了,三教九流全都有,约炮滥交君不见,虔诚信教不自现,总而言之一句话,屌丝莫有公主病,屌丝莫想天鹅肉,上床未必有感情,嫁入豪门多妄言,客官若有闲暇时,其他回答可参见:


10.(三更,感谢支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别人的世界终归是别人的世界。

这其实是价值观的探讨了,不怎么像是专门给留学生的建议,但是我作为也算留学三年的普通留学老狗了,不得不说留学生身上是最容易出现价值观被冲击得支离破碎的现象的:

如果你看到身边的富二代开着你不怎么认识但是一眼就知道是超跑的豪车嗷嗷炸街,你做何感想?你是否有攀比的冲动?你是否想要找一个方式快速逆袭超英赶美?

如果你看到身边的精致女用着你以前只在各种逼格APP上才看到的一整套衣食住行,朋友圈世界地图,发个照片门庭若市,你是否有酸柠檬乃至要精巧上位赶超她的欲望?

如果你看到身边的来自高校的学霸轻描淡写酷炫屌炸地拿着高分打着游戏泡着妞,你自己却要苦苦钻研谨小慎微保证不挂,你是否经常处于极端,一会绝望认命,一会鸡血满腔?

恕我直言,留学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重构的好地方,但是对某些人来说也可以是炼狱。

当你看到身边那些不觉得自己特殊的官富二代丰乳肥臀,

当你看到违背你偏见的高素质韩国人靠谱印度人友善澳洲人,

当你看到身边远大前程的未来的phd,高管,名媛乃至领袖,

记住,你只是过客,或者,他们也只是过客,留学,只是暂时的一个小车厢,巧了,这个车厢是头等舱,比较贵,来的一般都是中产家庭,巧不巧还有不少达官贵人——仅此而已,坐一趟车,不代表你们是一种人。

记得上课的时候一个老师谈到中国随口问了句,中国多少人来着,几百百万?

中国学生答道:1.3billion,13亿人,是一千百万。

留学生就算有100万,那也只是百分之零头,富二代就算有10万,那也是大海里一滴水,并不多,你也没啥可愤世嫉俗的。

反过来讲句实在的,你在国内,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跟达官贵人大胸名媛这么近距离接触过,甚至还交心过,这不就是一个人生观问题吗?

人都是感性的,我也是感性的,别说跟中国人比,看着一个老外挎着175+丰乳肥臀还很苗条的健美大妞,谁不羡慕嫉妒恨?开跑车炸街的,也一样很多白人或者印度人。

但是这跟你,真的没有关系,也别说种族歧视,就算换个印度美女,你怎么跟人家交往?你也仅仅是知道人家,见过人家而已,仅此而已。

所以你为什么觉得,你身边那个上亿身家的,白皙肥美的,科科满分的就跟你有什么强联系,以至于你要开始嫉妒,或者,说难听点,你是因为你觉得自己本应该也可以成为其中一员而愤愤不平?

为什么呢?

表面上是因为人是感性的,我们不可避免被环境给影响,随大流,攀比眼红——

深层次,这还是一个人生观世界观的问题,乃至于修身养性的问题。


一个人告诉你,投资给他十万,明天他给你一百万,投资收益率100%,你都不需要纠结骗不骗你,

你要告诉他说,“不可能的,我既不可能这么好运,这么好的机会也根本不存在。”

“您自己有这个机会,免费给我,当我傻逼吗?还是您傻逼呢?”

这个思路可以套很多事情,

譬如你只是个普通美女一个富二代表白说特别特别喜欢你,以后非你不娶,八千万身家悉数奉上,希尔顿已经开好了,上我的车吧,绝对不拔屌无情,你信吗?

譬如你只是个交了一年二十万学费的中产,别人告诉你出国很快就能走上人生巅峰,二十万太值了稳赚不赔,回国是精英,留国外几年回本还赚出一套房,你信吗?

譬如你只是一周上几天课还不全天,不读书不画画,偶尔健身房划划水,看韩剧玩吃鸡吃喝玩乐打卡网红店,别人说这种生活才是高端惬意的留学生活,你已经很优秀了,你信吗?

你为什么会信呢?要啥自行车呢?

你看,这就是我说的,这更像是人生观认知水平的问题,而不只是留学建议。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新冠的风险有明确的概念——

关注各大学校的检测政策和covid dashboard,以及memorial board上的学生unexpected death数量。

根据自己留学的年数,计算自己在留学的全程大约需要感染多少次新冠,有多少概率会残疾、会死、智力会下降多少点,各种疾病风险会上升多少点,与留学的收益相比是否值得。

对新冠的风险有明确、定量的概念,而不是模糊的”完全没事“或者”得了新冠就完了“。

根据客观事实和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而不是主观感觉和宣传做决策。


如果目标学校治安较差,那么需要对治安情况也做一次类似的分析。


user avatar   liu-xiang-xi-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安全,安全,安全。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你出国不是为了父母把你通过ICU专机或骨灰盒带回去的。 在国内不能干的事情(比如说搭陌生人的车,找个不学无术的有家暴的男友,为了面子带朋友出去疲劳驾驶长途啥的),这边也不要干,在国内可以干的事情,哪怕是小事(比如说在不熟悉的地区走夜路),在这边也查查能不能干。 因为一直在搞留学生安全培训,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在问我自卫手段的事情(包括买枪),我永远的第一句是,一个好的安全意识,比多少种安全手段都重要。 意识到安全是自己的事,自己要为自己决定付出代价是维护安全的第一步。
  2. 虽然鼓励走出comfort zone, 去认识新朋友,但请记住:不平等就没朋友,只有奴才。 很多人在面对陌生环境时,为了所谓的“融入”谦卑的没有尊严。然而卑躬屈膝的融入可以被当花瓶,可以当战利品,可以当奴才,唯独不会被当作朋友,当作人,甚至是敌人,因为这些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
  3. 任何族裔都有好人与坏人,这没问题,其他国家不知道,但在美国,很多时候到了最后还是以族裔抱团做利益底线的。 连国会都有XX族裔联合会。 你也许可以和很多不同肤色的人一起称兄道弟。 但当你实际涉及利益的时候,能和你分享互助的,才是你值得依赖的群体。一些中国人坑人,是因为他们只能坑其他中国人; 但绝大多数中国人帮你,只因为"We're Chinese"
  4. 和谁date/hook up/marriage 都是个人选择。 我从来觉得族裔不是问题,年龄不是问题,性别不是问题,爱好也不是问题,但是记住家暴和相互的尊重是底线。也是寻找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的最好机会。 另外,注意避孕。
  5. 把自己当成人吧,你必须学会自己做决定并承担相应的代价。 这包括自己的学业,人际关系,生活等方方面面。 因为你父母的人生经验已经不足以为你在这种新的复杂的环境提供足够的建议。 我知道这很难,也许要摔很多跟头,后悔很多事情。但这是你自己成长的第一步。
  6. 请意识到留学提供的是机会,不是保证。 你可能回国,可能去其他国家,也可能留下成为海外华人的一部分。 不要过多限制自己,放松心态,随缘但尽力而为。 多一个选择在未来就多一种可能。 加油。

最后送所有即将留学的留学生那首我为油麦地春晚改的歌词,求学在外

求学在外--改自雪村的<出门在外>

习惯了见面时对人说"Hello"和"Hi",
肩上沉甸甸的书包它告诉我 你求学在外.
总以为外面会有一些奇迹在把我等待
所以无所谓风中雨中,
一直打拼到现在.
学着干着忙碌着,
只为了对的起那份期待,
哭过笑过茫然过,
一个人扛起来.
求学在外是身离家越远心和它越近
求学在外是身为华人的自豪与感慨
求学在外是明白了同胞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啊
求学在外还是那句老话:
咱的人穷,但志不要矮,不要矮.

习惯了守着孤独漂泊在茫茫人海,
电话那头的牵挂它告诉我你求学在外.
一想到会有一个美梦成真的将来.
就无所谓困了累了,
一次次从头再来.
学着干着忙碌着,
只为了对的起那份期待,
哭过笑过茫然过,
一个人扛起来.
求学在外是多了朋友就多了一条路.
求学在外是学会了理解懂得了忍耐.
求学在外是常回家看看的叮咛与渴望啊,
求学在外还是那句老话:
外面的世界它真精彩,真精彩!

<电话声>

妈,我的飞机马上就起飞了,您就在家里歇着,别来接了.

啥? 到家了给我做啥菜?

做酸菜! 妈, 做酸菜!


user avatar   ren-sheng-gong-lue-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题主的疑问,我的心里很感慨。相信当下的时局一定会让选择即将出国的同学们心中五味杂陈。其实无论什么情况下,大家心中都会对未来的留学生活一半好奇,一半担忧。但也正是因为这份陌生的未知,一切也有了值得期待的理由。作为一名从大三开始就接触出国留学这件事,并且一步步走到了博士之路的过来人,我想我可以给题主一些自己的建议。今天,我将简单向题主分享一下自己一路申请的经历,希望能够对你起到一定参考和帮助。

首先,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申请背景。

我本科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大学期间我的均分成绩达到了92.3%,最终拿到了工学学士学位;由于学校有留学项目,因此大三开始我就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BEng)就读EEE专业,最后获得83%的学分成绩,拿到了First Class Honours学位。

在申请研究生时期,我总共收到了如下的MSc offer: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Future Power Networks)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Power Systems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Electrical Power Systems Engineering)

最终选择就读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MSc)的Future Power Networks专业,均分成绩达到了80%,拿到了Distinction等级的学位;

在申请博士时期,我最终收到的PhD offer情况如下: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EEE,全奖

因此博士我选择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就读。

那么我又是怎么样走上出国留学这条路的呢?

不得不承认的是,一旦走上了出国留学这条路,似乎就没有办法再按下暂停键了。

最开始萌生出国留学的想法是因为本科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本科留学的项目,而出于对英国这样老牌教育大国的向往,也怀揣着一颗想要见识一下更广阔世界的决心,我选择在大三开启我的留学之路。

我的出国申请经历还算比较丰富,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里面,我将通过介绍自己的经历来为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申请心得体会。

第一段经历:本科时期的申请

严格上来讲,这次留学经历并不算是一次真正的申请。

毕竟我选择的是学校提供的点对点的项目。

在这些需要准备的相关材料中,最需要费心的部分就是语言成绩了。

当时,对照着曼彻斯特大学的语言要求,我成功把自己的雅思成绩刷到了6.5分。

一次刷到之后我就以为一切大功告成了,就也没有继续刷分。

实际上等自己真正面对国外的学习生活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曾经的浅薄。

在曼大,一节课下来我根本做不到完全听懂,并且一旦遇到一些说话带口音的教授就会变得措手不及。我足足适应了三个月,学习生活才有了一些起色。

因此,从我这段比较入门级别的申请经历来看,我有几点建议想给大家分享:

语言成绩越高越好

如果你已经达到了对方申请学校的要求(比如IC理工科一般会要求申请者的雅思成绩达到7分),我的建议是:不要止步于此。

从加分项的角度来看,一个出色的语言成绩绝对可以让你在众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自身能力的角度来看,在国外生活学习一定会遇见很多想象不到的挫折与坎坷,出色优异的英语水平绝对可以使你更好地适应不一样的生活。

口语和听力很重要

虽然语言成绩方方面面都不容忽视,但是在国外生活听力和口语是两个最关键的部分。

听力决定了你是否能听懂老师的课程,同学的发言等等;

口语则会决定你在面对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时是否会束手无措,毕竟在国外的环境下自由讨论的风气还是比较盛行的,你会接触到很多小组形式进行的自主作业。如果你的表达能力并不过关,你需要直面的困难可想而知。

第二阶段:本科申请研究生

正如我前文介绍的,我在本科时的专业是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也就是我们行业普遍称的EEE。

这个专业一般来讲会有两种未来的发展方向——强电&弱电。我会走上强电方向也是因为自己对电网方向比较感兴趣。

由于当时我并没有直接读博士的想法,因此我将选择范围划定在与本专业相近且比较优秀的大学,主要申请各个心仪学校的MSc课程。

因为我对自己的本科成绩比较有信心,所以在申请时也是直接选择了IC这个学校,保底学校则是选择了UCL与曼彻斯特大学两所。

比较幸运的是,我最后成功拿到了IC,UCL以及曼大的offer。

准备申请研究生时期,我同样想要给大家分享一些建议:

首先,申请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一件赶早不赶晚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申请的名额是有限的。在最开始开放申请的时候,学校的名额相对来说比较充裕,而对于审核的要求可能也不会那么严苛。随着申请的不断进行,它的名额也是在不断减少,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即便申请者成绩不错却依然被拒绝掉的事情。毕竟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申请截止时间,也有不同的招生审核要求。即使还要考虑到一些比较客观的因素,大家还是尽量不要因为自己的犹豫而错失掉好的机会,否则真的会追悔莫及。

拿我和朋友的亲身经历来举个例子吧,IC EEE学院下的Future Power Networks专业是在十月中旬开放申请,我在开放申请的一周之后完成了全部的步骤,并且成功地在十二月初接到了学校的面试通知,最后在一月中旬时拿到了conditional offer。其中con的均分75%,个人项目分70% (在这里解释一下这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对于曼大EEE本科是最重要的。其他学校与专业也会有自己的要求,也会根据申请人的个人情况给你不同的condition);而我的朋友是在十一月末时才准备投递offer,最终是在一月末收到了面试的通知,也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收到了自己的conditional offer。其中con均分78%,个人项目分75%。

其次,有些情况下,稳妥更重要。

刚才说的那种情况更适合各项要求都适合对方学校要求的同学。但是针对一些分数并未达到对方的最低标准的同学来说,也许尽快申请也会大概率面对自己被学校放置待定,直到最后再来考虑你的情况。毕竟学校未来还会收到很多份申请,申请者不够突出的话也不会被一锤定音录取。

当然也还存在一种情况:你也许会收到学校的conditional offer,但是你的con分数会很高。我的同学就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她本科前三年的学分成绩并不高,大概是70%左右的程度,在申请季时她根据自己的兴趣申请了自己心仪的学校。最后也顺利收到了offer,但是自己的个人项目分数却被con了78%多,只拿到了75%的分数。而直到她把这个成绩提交上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就没有音讯了,最后在八月末的时候才等到了CAS,为自己的申请季圆满画下了句号。

最后,文书材料不要马虎对待。

正如上文我所介绍的那样,其实在申请的时候学分成绩和语言成绩都并不是唯一参考的标准。一般来说,申请者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个人CV,PS以及(两封)含金量比较高的推荐信。

接下来,我会分别为大家介绍这些申请中必备的材料。

  • 个人CV与PS材料

无论是个人的CV还是PS,都不是篇幅比较长的材料。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段落范围内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展现出来。

最开始的时候我也和大家一样迷茫,到底应该怎样合理运用自己的这两份文书?

我先是在网上搜寻了很多模板,对照着这些优秀的范本,把自己的经历整理进去。但是在完成一段时间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这样的方法一定无法突出自己的个人特色。一旦和他人的思路重合上,将会给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

于是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开始咨询了一些相关文书机构,也曾经尝试把自己的各项文书交给学校student service里的老师请他们帮忙纠正错误打磨一下。最后,在仔细分析了一位大牛学长的CV之后,我整理出了一套比较具有申请针对性的一套模板框架。

明确了大致的框架之后,我开始仔细思考自己要在材料中展现什么样的内容。

我构想的是,不仅要展现出自己的成绩这些比较硬性的指标,也要向审核官展现出一个比较立体多面的自己。于是我认真地思考了自己的优劣势:

我的劣势在于我并没有参与出版物或者相关论文的发表;

我的优势在于申请季之前的暑假期间曾经到了一个大型的水电站进行了相关的实习,也拥有一段在斯里兰卡做志愿者的经历。作为曼大志愿者项目的参与者,我也对相关的事情有所了解。

仔细分析了自己的经历之后,我开始认真思考下一个问题——文书材料通篇的逻辑是什么?如果一味地罗列自己的所有叙述点就会失去很多可读性,也没办法称得上是一篇优秀、足够吸引人的文书。于是我首先明确了:自己所叙述的事情都是在为我的主题服务——我始终在为我的目标而努力。而申请学校则是我未来发展规划的一步,如果能够申请上这所学校,一定是符合未来在行业内发展的重要一环。

最终,我整理出了自己的文书逻辑:我从自己如何对此专业感兴趣开始,到如何自己一步步努力学习向着未来的目标前进,最后再阐述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结合了自己的奋斗经历,掌握了哪些专业技能,中途还取得了什么奖学金等等把自己的故事尽量叙述得饱满一些。我想证明给审核官,我是一个目标比较明确,并一直愿意为之奋斗的学生,无论是兴趣还是性格方面都与所申请的专业与方向足够适配。当然,我也愿意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为更加有胆识的人。

总结起来,我的建议是:比起一些华丽的词藻和一些试图吸引人关注的技巧来说,一个通顺合理的行文逻辑是文书撰写最重要的一步。而对于我们这些工科的学生来说,在文书中突出自己的逻辑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科研品质和鉴定的性格都是十分必要的。

  • 推荐信

推荐信在申请过程中同样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大家可以在上学的时候积极表现,努力给老师留一个好的印象,这样就会在未来准备得更加游刃有余一些。

我当时需要准备两封推荐信,考虑到对我本人的了解程度以及权衡了各个方面时间之后,这两封推荐信我分别找了:我个人项目的导师(一名教授)和一门小组合作课程的导师(一位讲师)帮忙撰写。

撰写推荐信有很多种方式。一般来说,需要申请人自己事先准备好撰写的模板与导师进行商量,撰写时要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改动,避免过于格式化。

我当时就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先自己拟了一部分草稿,最后再请教老师由他进行调整。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也确实是最高效正确的一条路了。当然,这些都需要和自己的导师协商沟通好。

第三段经历:研究生申请PhD

真正决定想要继续读博士还是在IC读研期间。

当然,做这个决定也不是临时的冲动。

一方面,在研究生期间我越发地觉得自己想要深入研究电力专业的话申请博士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

另一方面,我发现MSc的课程设置并不同于针对某一课题的深入研究,因此想要更加钻研细化完成一些项目的话还是要走博士这一条路(个人的项目一般会被安排在第二个学期的五月考试周之后到八月末的三个月时间内集中完成,不算特别深入的研究)。

也要得益于IC为我们这些理工科的学生提供了很多在社会企业中实践的机会,并且为我们安排了很多邀请行业大牛(例如National Grid)来做介绍的课程、讲座、conferences和workshops。

这些机会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内容,也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开始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可以说在这里只有你未曾了解过的领域,不存在你想要深入研究却不得其法,找不到资料途径了解的课题。

研究生期间我开始对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这个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心里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

考虑到申请博士并不同于申请硕士,我需要认真规划自己的科研方向。博士的学习不会有很多固定的课程安排,它更在乎的是自己在相关导师的指导与帮助下,研究某一个相关学科的分支,并且收获一个相对完整的结果。

英国的博士一般需要三到四年半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也就意味着这个选择需要更加慎重起来。

除了考虑到自己的专业课题兴趣之外,因为在博士申请时导师的话语权有可能要大于学院,所以我们还要认真选择一个与自己各方面都比较合拍的导师。可能有同学提到选择导师会比较迷茫,有些信息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收集的:关于导师教授的基本情况(如研究方向,过往经历,学术成就等等)我们可以参考学校官网各个院系的主页;而至于导师的为人、与学生相处的模式、对学生有何要求、申请标准和喜好等等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前辈或者学校论坛等各种方式进行收集。

除了选择一个心仪导师和方向之外,在博士申请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文书就是邮件套磁。

关于邮件套磁我也有几点小tips想要和大家分享:

注意邮件套磁撰写的细节

根据我的经验,考虑到礼貌和对方时间的问题,我们撰写的第一篇套磁不要过长,只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话语表明自己对该方向课题的兴趣,阐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和教授请教几个含金量比较高的问题,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与努力。

至于套磁的通篇语气也不必过分客套,中立一点的尺度是最好的选择。申请博士不同于申请研究生,它更像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们在被教授挑选的同时,其实也手握一定的选择权。我们选择教授的研究内容与方向,教授则是筛选我们的研究水平与能力。当然,避免客套不意味着忽视礼貌原则。踏实诚恳的态度永远都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加分项。

注意套磁发送的时间

尽量避免周一的时间。星期一有可能是教授check邮箱最忙碌的时候,我们如果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邮件很有可能会石沉大海。所以大家要注意发送邮件的时间,不要被一些客观因素所左右。

积极收集教授所研究的方向

也有一些文献网站可以让我们更加详细地去了解各个教授的研究课题,比如:ScienceDirect,电力行业的IEEEXplore等这种网站。我们可以在上面检索教授的名字,如果选择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的话,我们还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他正在做的课题等具体信息。

套磁之后收到回复之后可以继续交流

如果我们的套磁邮件收到了教授比较欢迎的回复,这也就意味着他对我们的经历很感兴趣。此时不要害怕,大胆地与教授继续进行邮件交流。在沟通的后续时间我们也可以多询问清楚一些细节信息:奖学金相关,自己的需求等等。

我申请博士的整体过程也算是比较曲折坎坷吧。但我的优势在于:相较于在国内读硕士的同学来说,我可以直接约导师教授在英国当面交流。

由于我确定自己想要攻读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我是到了二三月左右才开始准备这件事。如果是想要申请奖学金的同学一定要提前进行准备。我当时的时间正好压在曼彻斯特大学EEE学院两项院系奖学金申请的前一周,与教授沟通之后我立刻提交了申请。整体来看,我在申请时除了广泛联系教授之外,也重点联系了曾经带我做过项目的教授。

在与IC这边的教授交流自己的想法之后,我也成功获得了教授的一些半奖加项目补贴的承诺。但我最终没有选择继续在IC这边深造有几点原因:

首先,IC位于南肯辛顿富人区,即使我最终可以拿到全额奖学金,也没办法完全承担我的费用。考虑到伦敦生活成本比较昂贵,继续留在这里一直比较犹豫。

其次,这边的教授建议我可以去申请CSC奖学金。但是申请CSC需要满足一些硬性要求:毕业后必须要回国工作。而我在上一个申请季时已经在国内拿到了offer,也是一直处于一个比较踟躇的状态。

最后,不到两个月之后我就成功收到了曼大这边全奖PhD的offer。我与教授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最终定的选题也是非常符合我自己的预期(多能源与大数据方向)。两面权衡之下,我最终选择了曼大的offer。

写到这里,我的三段申请经历也差不多告一段落了。

这一路上辛酸苦辣只有体会过的人才能明白:有什么也不懂时的莽撞,有不知如何选择的迷茫,也有被人肯定时的苦尽甘来,有收获offer时的惊喜与开心。

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在申请时有时候要有无所畏惧的勇气,自己用尽全力之后起码不会后悔。保持一颗平常心,顺其自然往往能收获一个你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

以上,就是我给想要出国留学的同学的一些建议。希望这篇回答对题主有所帮助。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在申请季收获一个自己满意的offer!


user avatar   sabersang-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拉夫堡大学 崔学姐 提供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

前言

忠告和肺腑之言谈不上,但我在学习与求职方面的确有这么几段经历想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本人复合型专业的典型,2006年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Computer Science, Finance, Financial mathematics;毕业留英工作一年后回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从业近十年(2009年至今),创业公司HighUnion联合创始人兼CFO(2014年至今);2016年DIY完成MBA申请,主要方向北美S16学校、Insead和中欧商学院,由于职业发展规划,没有再次出国,选择中欧并获Fellow Scholarship奖学金。

转专业金融小白的考试策略

当年出国读书,没有发达的社交平台和学校宣传,也就从未有过事先approach一下校友、了解一下当地学习生活情况的想法,面对前方的未知和新奇,一切就在懵懵懂懂中就开始了。

习惯了国内发教材上课那套流程的我,在第一学期,信誓旦旦地斥几百磅买了教授推荐的每门课程的教材,然而,翻过的页数着实寥寥,毕业时候它们大部分都还是新的,被折旧卖给了学弟学妹。

所以同学们出去读书前,一定要早早地联系上一届的学姐学长(9012年了,途径很多),一来是问清楚哪些教材比较值得买(图书馆教材只有几本,不一定借的到,使用率高的教材还是自己手里有一本比较方便),二来是可以早点从学姐学长那里入手二手教材(新的原版教材实在是贵,买二手能省下不少),手慢无货,另外,也可以从国内背翻译版过去(很多课程的教材都有中文翻译版),毕竟中文读起来比较快。

我本是转专业读金融的一张白纸,当时感觉课程并不轻松,但现在回想起来,专业难度其实并不大,困难主要是来自对语言要求比较高的comparative banking这类课。

比如第一个巴塞尔协议是70年代出台的,那个年代的英文措辞特别拗口,在准备考试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背诵、默写协议核心内容,至今我记忆犹新。

对于工科出身的我,很怕问答题型的考试,三个小时的考试只有三道答题(三个小时的考试,简直就是校园暴力),那么一题不会很可能导致直接挂掉。然而一门只学了三个月的课程,对于某个topic的理解,让我如何能够深刻到可以长篇大论地用一小时奋笔疾书论证一个问题的程度。

所以对于这类考试,我有我的理解和策略。对我来说,考试答题的目的不是回答题目本身的问题,而是要告诉教授,“我的确有在认真的学习!我有学到东西!”。所以通常在准备我非常不擅长的偏文科类的考试前,我会写出大概40-50页A4纸的内容,然后全部熟练默写下来。考试时,如果压准了题最好,直接默写,即使没压准,我也会整理一个结构,把准备好的答案拼拼凑凑默写出来,一般三个小时我可以写5-6页A3纸。

虽然从match题干的角度,我的回答可能会有些偏颇,但教授拿到这种密密麻麻的、有态度的答题卷,通常是不会给挂科。

作为一个学渣的notes

求职的征途上哪有容易二字

临毕业的前几个月,学校会举办很多on campus company event,那时候去的基本都是local的本科学生,注册出席的中国学生寥寥无几,即使去参加的通常也不是为了找工作,主要是长个见识、看个热闹、吃点东西。

参加了不少活动的我,对毕业后具体做什么,都申请那些公司,依然是毫无头绪,只是觉得,既然出来留学了,就应该有一点工作经历再回国,所以持续活跃在各种recruitment相关的服务和活动中。

后来,同学们基本上进入了毕业旅行的节奏,因为大部分人还是计划毕业回国工作,而我逐渐走上了在英国求职的漫漫长路,从每天往返于Career Center不厌其烦地骚扰tutor给我的简历挑毛病、给建议,到付费找人帮我修改求职申请中各种opening questions的essay措辞,为了练习SQL的测试题,注册十几个邮箱账号提交申请,也曾为了缓解电话面试的不适感,经常打银行客服电话问一些有的没的的问题。

曾几何时,我手上也算是有一手好牌的,但是每次不是N多天没有消息了(我知道这次肯定又凉了),就是收到“We regret blabla”的邮件。已经连续十几个大嘴巴子了,打得我毫无还手之力。回想起每周都要往返London去巴结个校友,到最后收到interview invitation,各种艰辛谁申请谁知道。

不过比起rejection email,那些早上四点起床奔赴伦敦考试、面试,那些发出去的无数的申请却石沉大海的信,那些无数次魂不守舍游荡在伦敦街头的我,那些invitation dinner上说错一句话而功亏一篑的内疚,还有那些走坏了的高跟鞋,都变得不值得一提了。I went such a long way, just to get the rejections.

每次接到rejection消息时候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我好差。我的英语不好,我不招人喜欢,我专业不行,我故事说的不好听,我不够自信。如果不是我这么差,怎么那么多公司都不给我发offer呢?

第二反应是:我很倒霉,为什么在那个时点碰到了一个看上去就不友好的印度人,极度怀疑我的智商?我怎么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多说了几句话显得不够稳重?为什么我几次都没有碰到一个nice的面试官?为什么欣赏我的面试官没有来做interview?

第三反应是:为什么是我?那些“你拿了那么多interview一定能转化一个offer”的话仿佛还在耳边。论坛上那些只拿了一个interview却一击即中的励志故事仿佛也会发生在我身上,然而并没有,我应该会成为一个“拿了不少interview却没有一个转化成offer”的反面教材。

其实我知道上面的每一种反应都很偏激,每一个都可能是部分原因,也可能是我想的太多了,但我的整体感觉是:我的命好差,每次觉得就差一步的时候,又被打回原形。我趴着动不了了,我以泪洗面,想着真的是待不下去了,真的只能像个loser一样灰头土脸的回国了。

那时候同学们的工作已经步入正轨,我还要回国重新找工作。于是我男朋友看不下去了,他只问我,难道你忘记你到底为什么要留下来了么?留下来,就要全力以赴地试一试,满足一下不后悔的人生。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的发生是没有完美原因可以解释的,只有时间可以告诉你一切。

好吧,我承认,这是让我更开心的一种想法,因为我实在搞不懂我是怎么莫名其妙的集齐了rejection的。但我知道,除了我没拿到offer这个事实,所有关于我的本质上的东西都没有变。

那个时候,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开始不再能够沉下心来坚持,也白白的错失过一些机会。我觉得自己是个弱爆了的人,看了那么多励志的故事,为什么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是做不到呢,是不是天赋注定了命运呢?

后来朋友推荐了一个Ted的演讲,第一次接触到Grit这个概念,来自一个叫Angela的学者,娓娓道来他自己的研究,讲述了为什么他认为Grit=Passion + perseverance,为什么这两个加起来能够成为一个人成功的制胜法宝。

Angela给出了两个公式充分展示了努力的重要:

公式一: Talent × Effort = Skill 我们通过努力学习,在天赋的基础上习得做一件事情的技能。
公式二:Skill × Effort = Achievement 我们通过努力使用自己的技能,取得成就。

这两个公式简直骨骼清奇,简单地代入就能看出,在成就这个等式中,努力是二元的,出现了两次,第一次他在我们获得新的技能的时候发挥了作用,之后还会在我们使用技能时发挥作用。

所以每当我努力却又看不到结果不想继续的时候、当我认为自己已经触及到天花板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个公式,然后无怨无悔地继续花精力把每一件事情做下去。

保持初心,方得始终,经过鸡汤的励志洗礼,继续在英国的求职路上砥砺前行。

我fail了banking,在assessment day也fail了accounting firm,但最终在伦敦用真诚打动了一家做原油hedging的公司,开始了伦敦的生活。

村上春树在《关于跑步,我说的其实是......》中写道,“跑步就像生命线一样,不能因为忙就省略或停跑。如果因为忙就停,一定会变成终生都没法跑了。因为继续跑的理由很少,停跑的理由则有一卡车那么多,我们能做的,只有把那‘很少的理由’一一珍惜地继续磨亮。一找到机会,就勤快而周到地继续磨。” 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有太多太多的困难和阻碍,有的大到让我们由心底感到无力,而这就是对我们的考验,每一次的绕行还是翻越决定了我们一生的轨迹。

往返一趟伦敦的路费也是不菲呢

工作七年后重返商学院校园 – 跪着也要读完

毕业工作七年后,很多方面都进入了瓶颈,想全身心的回到校园这座城堡让自己脱胎换骨一番。

因为以往的学习经历都是授课式,特别想体验案例教学,所以选择了100% Case Study的MBA program。

入学后第一个月的某日:面对一波又一波的deadline,每天都在想着哪个作业要due了,连轴转了三周没有休过周末了,又是一个非常intensive的周六,学校安排了一天的industry sharing,从consulting,PE/VC到互联网,最后是Strategy和Investment banking,信息量太大,匆匆听完,已经累到无力消化……。

入学第二个月的某日:人的精力都是逼出来的,24个小时中,我办了一场拉练比赛的Info Session,参加了Finance Club的常委会议,匆匆和小伙伴group meeting了一下,安排好career trek期间各自的作业分工,讨论了大概的思路,然后收拾行李匆匆奔赴机场,同学在机场给我做了K线图的扫盲。遇到飞机晚点,凌晨才到香港安顿下来,开始准备第二天company visit的材料……。

准备Term1期末考试前的某夜:连续学习的时间已经超过准备CFA的时候了,连续20个小时,累计吃饭 + 休息 + 喝水等各种break不超过2小时。凌晨4点半,自己问自己,现在是该睡觉,还是继续做,等着吃早饭呢?经历过MBA的人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可以扛得住投行和consulting的强度,都是这么熬出来的。

入夜了,我们还在做考前的最后冲刺

熬完Term1考试,终于到交换选修课模块了,大家都蠢蠢欲动,准备奔往不同的国家开启松散的游学模式。可是还有作业啊,准备考试期间没有时间读交换选修课的case。考试结束的第二天飞,凌晨落地,落地的当天早上上课前交case write up。所以登机口、飞机上,同学们都在读case、赶作业,只有同行的带队教授和TA在休息。

现在回想起来,我都不知道那两周怎么过来的,没机会倒时差,每天6个小时3节课,下课后参加学校的、或者同学自发的活动到晚上9、10点,回家开始读第二天的三个case(每节课TA记录class participation,教授也会cold call,不读不行啊),那段时间都要靠咖啡因药丸续命。

终于到了有选修课的第二年,MBA的选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分和时间安排去bid相应的课程,首先要full points bid自己感兴趣的课以确保一定可以拿到。热门课程座位有限,如果不给full points很可能bid不上,一般这些课TA是不允许旁听的,所以保险起见,还是乖乖去bid吧;

其次,如果选修课时间安排比较紧凑的话,可以做份实习,这个对毕业后找工作还是很有用处的,尤其是目标IB和MBB consulting的同学,通过summer intern拿return offer是一条不错的途径,比直接参加full time recruitment竞争相对小一些;

最后才是学分,喜欢上课的同学可以尽量选,一般超过学分学校也不会多收费用,想多安排实习的同学也不用担心分数修不够,因为学校也会考虑这类情况,特意把一些选修课安排在周末,但对于这些课大家不要有太多期待,大部分是为了满足大家混学分的需求。

师祖是诺贝尔奖得主,那我是诺奖的小徒孙

校园Party也是重要的人生经历

最后说点轻松的,第一次留学那会,我的校外活动主要就是和同学自发结成小团体开车或者乘火车去其他城市旅游,轮流聚在同学家做饭打牌。各种细节我就不详述了,毕竟不是一篇游记软文。

要说略显遗憾的是,因为中国人扎堆比较多,所以party比较少。工作七年后,重返商学院校园,便淋漓尽致地体会了一番。其实在商学院,party是一种社交手段,无论是比较放松的,还是比较正式的,都是增强同学关系的纽带。每个人都有选择去哪个party的自由和权利,不爱party的同学也度过了很好的MBA生活。

大部分在国内长大的同学,可能开始还是不太适应西方的社交文化,最开始我也比较抵触,因为我更倾向于安静或者松散自在的活动。

后来发现随着自己社会关系的增长,也会越来越喜欢一些比较formal的活动。对于比较正式的dinner party,或者学校比较重大的几个活动,大家都会提前一段时间花很多心思选礼服(男生通常就是礼服+领结,而party绝对是女生惊艳全场的时刻),这也是对活动和其他人的尊重。

即使是formal party,也不用太拘谨,毕竟一个休闲的、可以和教授开玩笑的场合。MBA或者说整个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尝试新的生活,不同风格的自己,不断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挖掘自己可能性的过程,所以趁我们年轻,不妨打开自己,let's party。

不会Beer pong,不要混商学院

导师背景
复合型专业的典型,EE(Electronic Engineering)北京联合大学电子信息本科+Finance英国Loughborough University金融硕士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日制MBA。
2006年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Computer Science, Finance, Financial mathematics;
毕业留英工作一年后回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从业近十年(2009年至今),创业公司HighUnion联合创始人兼CFO(2014年至今);
2016年DIY完成MBA申请,主要方向北美S16学校、Insead和中欧商学院,由于职业发展规划,没有再次出国,选择中欧并获Fellow Scholarship奖学金。

AdmitWrite,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建立的知名互联网留学平台,留学届Uber。迄今为止,平台入驻世界顶级名校导师已超过1000名,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名校全覆盖。学术大牛?名校学霸?外籍名校导师?牛人汇集地,你想要的都在这里。人文社科/商科/工科?理科/艺术/法学?不管什么方向,我们都能为你匹配同专业名校学霸,申请so easy!中介价格不划算?线上模式,拒绝无谓成本,打造极致专业度,极具性价比服务,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大牛谈留学之申请硬知识可以关注专栏:

学霸谈美国申请:哥大学姐带你冲藤校

大牛谈英国留学:剑桥学姐带你申海外名校

海量名校实战申请经验:海外名校申请经验


user avatar   cao-hao-peng-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我的个人经历来看,想好自己留学的目的可能是最重要的。

就目前留学圈的状况来看,虽然说大众对留学的概念可能还停留到增长知识、提高见闻这块,但就现实的状况来看,真实的留学世界早已不再是过往大众认知那样了,现在的出国与其说是增长见闻,更多倒不如说是提供了更多人生选项。

对任何单纯将出国留学和走向巅峰划等号的想法,我个人觉得都挺虚幻的。

就我身边所遇见的案例来讲,出国留学给个人提供的最大资源是平台和环境,虽然说这些平台和环境确实是个人通过成功的捷径,但能否抓住这个捷径的关键则在个人。

就我身边的亲身经历来讲吧。

我觉得很多留学生在出国之前对国外的大学认知是存在一丝偏差的,很多人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出国留学过程中学历是他们所深刻追求的,但就现实来说,其实单纯地追求学历和课上知识的时候他们是会忽略掉学校自身所能够提供着的东西。

我印象中很深的一点是,在我准备做论文的时候,我当时选择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于是我跑到了图书馆想着尝试找一点资料,然后我竟然如愿以偿地借到了100多年前的原版书,而这种带来点历史气息的感觉是我至今都不能忘怀的。

虽然书籍的纸张泛黄的厉害,甚至还能感觉有隐隐约约的散架倾向,但是能感受到的是在过去百年间借阅这本书的人都是极其爱惜的,没有任何的物资,也没有任何的破损,捧着这本书籍,我小心翼翼地翻阅着,就像穿越了时间在与古人对话一般。

而对于这些世界名校来讲,这种隐形资源其实是非常多,在疫情还没有波及校园的时候,学校会定期组织一些大牛来做讲座,在很多人忽略着的学生邮件里,五花八门的各类活动不仅能让人增长阅历,还能有很多机会去接触那些行业的大牛。

或许在你出国之前在网上听到了种种关于国外读博的难度,可当你真正来到国外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看上遥不可及的行业大牛其实特备平易近人,你上午尝试性发给他们的邮件甚至在下午就能收到。

而在你想要读博但晕头转向不知道如何进行的时候,只要你肯鼓起勇气去跟那些学生服务中心发个邮件,你会得到一个详细的流程还有可能得到他们的推荐。

可能在你的认知里,那些拿到了全奖读博的大佬都是高不可攀的,但如果你愿意时常去跟你的教授保持联系的话,这些机会其实离你也是很近的。

就我周围的例子来看,与行业大牛邮件沟通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我建议大家在文书能力还不是很强的时候可以求助下场为帮助,这里我会推荐哈佛导师写作课程,他会根据你所在专业不同以更好地方式出展现你自身风格和特点,这些又与其他申请者与众不同的文书也必然会为你的沟通结果带来助益。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虽然说求助于文书机构的帮助确实能帮有需要的人解决燃眉之急,但比起这种紧急需要,我觉得认为对于留学生来说更重要的事情是时时刻刻提高自己的文书能力,而根据留学生日常所需要的学术写作和日常沟通环境,哈佛导师写作课程也有具体的分级,也很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

如果对于文书写作需要了解可以添加knovva的官方微信进行咨询:

除此之外,在你走出国门的那一刻,你就需要对这“移民”还是“回国”两个问题进行考虑了。

如果你只是在毕业的时候才幡然领悟想要走移民路线,那我只能很遗憾地告诉你这可能晚了,因为移民申请虽然是一个长期过程,它不仅会受到政策的约束,而且还会让你搭进去各种隐性成本。

因为客观因素太多了,就拿澳洲移民为例,你的就业,你移民的地区,你选择的移民方式等等等都可能会对你的移民结果造成直接的影响,而一旦走错或忽略了其中那一步,不管是申请时间延长还是隐性成本的提高,你都很有可能会陷入到一个尴尬的窘境。

而我要告诉你的,移民从来都不是一个普适的选项。

不管从饮食差异还是生活居住角度考虑,绝大多数人对国外的适应度并不如国内,只是说由于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国外生活起来的底线被拉的较高罢了,拿澳洲移民举例,选择享受澳洲相对完善的福利制度和慢节奏生活方式的同时,你必须要接受上升受限,寂寞到无聊的生活环境。

而就我周边的人发展来看,在你决定踏出国门的时候,不管你是否做过这些考虑,当你真正面临到抉择的时候,你都会不可避免地需要做出抉择。

就我个人经验来讲,如果你想让自己未来的留学生活过得舒适一点,那么文书能力应该是你能力要求里排在第一位的。

和国内绝大多数情况不同,目前邮件还是国外最主流的沟通方式,虽然说现在国外电话预约方式也很便捷,但这仅限于日常生活的沟通,而在涉及到具体事物的沟通交流中,邮件沟通应该是最全面的。

因为英文语境中对很多特定场合的语言沟通要求是存在差异的,而就特别考验大家的文书功底,就像国内在与人交往中相貌作为第一印象的重要一般,文书功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甚至在很多时候还会影响到沟通工作的结果。

我不知道你们的出国申请是通过中介完成还是出自自己之手,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在你之后,你的那些中介将不会再给你产生助益,你出国之后留学后的租房问题、生病住院问还有与学校日常的沟通来源都得需要你自己去完成。

你想申请寄宿家庭,你需要去用邮件寄宿家庭网站上却跟那些家庭的主人们做深刻沟通。

你想申请学校宿舍,你需要用邮件跟宿管部门进行预约,以及后续日常事务的保修和处理。

你想跟老师咨询或是询问相关问题,你必须要要学会提前用邮件预约,否则你将得不到任何助益。

甚至你是后续的申博或是寻找实习,你跟对应部门沟通的第一步就是邮件,这一切的一切考验都是你的文书能力。

就像我们前提及的哈佛导师写作一般,我个人会建议你在出国留学之后要尽快加强对英语文书的学习,因为不管在你未来的日常沟通还是后续的工作求职亦或是移居海外,文书都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技能,而就我的个人使用经历来看,哈佛导师写作课程不管是场景设置,还是难度分级方向都设计的非常贴合现实英文环境里的应用场景,我想在你有需要的时候,可能这确实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咨询相关客服:


user avatar   meng-fan-p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远离那个叫北美留学生日报的公众号

Update:

刚刚考完一门来看发现评论区还是挺热烈的,就想多说几句。维护这个公众号的朋友大多理由基本就是:1.这号也提供了有用的信息;2.其他号也造假抄袭营销干脏事。

还有的朋友是开始批评西方媒体来曲线救北美留学生日报。

嗯,你们说的都对。我都同意。不过只定性不定量是没有意义的,脱离剂量谈毒性就是bullshit。

有倾向性营销型的Reuter/WSJ/CNBC和有倾向性营销型的The Epoch Times显然是不一样的。日留学生报明显是后者。

媒体都有不好的一面不代表天下乌鸦就一般黑了。大家都考不到100分不代表60分和6分没有区别了。


user avatar   shi-du-qiang-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面子没有那么重要!!!

不是每个人都是那种视金钱如粪土的富二代

不要攀比,不要追求别人的生活

过好自己就好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入学就要开始在当地找工作,不要对回国就业有任何幻想。

二、远离华人,特别是祖国大陆的。最可能害你的就是“同胞”。

三、看见白人,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别被国内的“歧视”宣传吓傻了。


user avatar   edward-kenway-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尽量离中国人远点……和老外多交流,实在不喜欢白人可以和日韩马来西亚哪怕HKer、TW人在升学、找工作、申请上面多交流,珍惜生命远离大陆人

中国人,无论出国与否,坑的概率至少有90%

我还清楚的记得当年我留学读硕之前百度贴吧和天涯一大片人各种吹英国硕士一年水回国教育部不认可学不到东西说的和真的似的……所以搞得我特别执着于读两年的,为了两年的学制放弃了KCL和爱丁堡去了格拉斯哥……

当时读两年的就我一个中国人,其他全是老外……我当时特别自豪对自己学校里的那些一年制同学不屑一顾,有朋友和我说他想读完升phd我还优越感十足的和他讲一年制phd导师不要的~

然后一年后他毕业被选到UCL读博去了……

而且那一批被选到本校or其他学校读phd的一年制我认识的就有八个人……基本上想要读phd的都读了……

而且我猛然发现,我的课和他们的课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被拆成两年空余时间多了一倍可以让你找实习搞研究,加上多花几十万而已……

所以后来百度再有人吹一年制没用干什么都不行的时候,我就问了一句:“你是读的哪一个会觉得一年制没用?”

对面回我:“劳资没出过国,但我朋友去过都这么说的”

………………

你这不是坑人么……说实话看到他们这些回复的时候我有一种像隔着屏幕把这人拖过来往死里暴打的冲动……

还有一个因为听了舅舅党的话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事情:

当年留学之所以选择英国没选澳洲是因为当时在国内见了很多留澳回来的都和我说:“澳洲工作留不下来的尤其是学商科根本找不到工作对中国人排斥”,所以既然没办法攒几年海外工作经验那还不如去英国的想法就没去澳洲。当时华理我们班一对情侣去澳洲国立想要读书工作移民我还觉得他们傻

然后两年后他俩毕业在澳洲工作结婚定居了……

我的内心:??????????

当然我依然固执地以为那是少数,毕竟周围人都那么讲对吧

然后我堂姐一个二本莫那什毕业的也进了四大在悉尼定居了……

再后面我一个高中同学立这辈子没出过国有国内会计事务所工作经验只有中国cpa的通过远程面试直接去澳洲了……

再后来我去澳洲旅行看他,接触了一堆在那边留下来工作的中国人,我问他们你们努力了多久在澳洲才留下来的?他们回:“还好啊只要好好肯找语言OK一定能留下来的”

我TM……

后来我一想:废话,我在国内碰到的肯定是在澳洲没留下来回国的,能在澳洲留下来定居的我tm在国内能碰到么?真要有能耐留澳的都在沙滩享受日光浴谁还在网上发牢骚

这波智商税被收的简直飞起……

所以从此之后我工作啥的身边中国人跟我讲的话我就笑笑,更多的是自己去查证、问当地人

现在在海外累计八年了,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人,的确坑比较多

因为老外(包括日韩哪怕tw人)的思维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我才说,而且只代表我的观点,我的也不一定正确,而且我说这话我要负责的我不能乱讲

而中国人的思维往往是这样的:没经历过也不知道,但网上都这么说的,我同学也这么讲的,所以这就一定是对的……而且从此以后他逢人就讲,没见过的说的和真的似的……等到你被坑了回去找他,他直接甩手:“你上知乎看看大家都这么讲,又不是我说的,嗨反正我身边都这样”然后拍屁股走人不管了……就是靠一堆流言口碑来弄鄙视链然后互相踩来证明自己比别人厉害比别人聪明……

中国人,十个里面九个这样……

你会发现谣言、假新闻这种东西在中国特别有用,因为大部分人看到一条新闻想的是这个是不是真的我得思考一下,而中国人看到一条新闻or简讯是脑子都不动就出去和人讲……

我昨天还和国内一个好友聊天讲到现在很多人出国做码农来移民,他自信满满跟我讲:“这些人真傻国外根本不把码农当人的出去就是三等公民。国外做码农很累,95后去日本做码农没有一个活过30岁都猝死了”

我瞬间笑了:“哥们儿你算算95后现在最大的多少岁怎么可能活过30……”

那哥们儿愣了最后回我:“不清楚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

所以出国后注意了,吹牛逼找中国人可以,关键上的大事儿,比如工作、考证、移民、签证、升学这种,能上官网、问负责这块儿的专业人士尽量找专业人士,或者问身边的外国同学,实在不行上quora问,quora上的中国人也比知乎这种跑火车要靠谱

中国人不靠谱的太多了……比印度人还不靠谱……印度人也会瞎吹,但印度人不是他的领域他就说不知道了,而中国人不一样,哪怕一个干工程学土木连经济常识都没连啥叫期货都不知道的也可以在知乎谈股票谈投资教育别人等你真懂的专业人士和他聊聊他就拍屁股走人不管之前坑了一堆人……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部分海外名牌大学留学生在毕业后不回国效力? 
  蓬佩奥称特朗普正考虑限制中国学生赴美学习,并声称「他们窃取我们技术」,后续会如何发展? 
  怎么看待西班牙留学生“魔法猪”啃老女? 
  关于申请海外留学,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国内普本末流211硕士申请英国top100二硕可行吗? 
  跨专业留学可能吗? 
  现在才开始准备去英国留学会不会有点迟?怎么才能更快更好的办理留学的事项? 
  现在才开始准备去英国留学会不会有点迟?怎么才能更快更好的办理留学的事项? 
  去英国留学,申请材料要怎么准备? 
  去英国留学读研需要什么条件?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