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在知乎撰写一篇高质量回答? 第1页

     

user avatar   shan-yang-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举一个和上面诸多答案相悖的反例。

我在知乎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答案出自知乎2014年的一个老问题:

这个答案,如今已经成为年轻人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把这个答案带入到本题下诸多答案里会发现,它可能不符合任何被定义的“高质量”回答标准——不客观,不严谨,不专业,也许该出现在一个花季少女的日记本里,而不是知乎这个推崇理性系统逻辑的问答类网站。它即没有帮读者学习到新的知识,也没有帮读者看到更大的世界,仅仅是用两个比喻阐述了一个对爱情非常私人的见解。

就这么简简单单一句话,算不算知乎的高质量回答?

在我心中,它算。

这句话可能是一道灵感的闪电,是键盘上的手指一蹴而就的宣泄,也可能是一道干瘪的疤痕,是键盘外的双眼无声无息的湿润。它可能是创作,也许是倾诉,也许是总结,无论是什么,它就属于它自己,代表它自己,是自我小世界的一行心路脚印,并没有任何兼具组织性和包容性的框架体系支撑。它就如同一朵为自己偷偷点亮的烛火,却一不小心猛地照亮了太多人心房中被遮蔽的角落。

知乎高质量答案的标准里,不该排斥这样一朵烛火。事实上,2亿多知乎用户里并没有那么多无私又有闲的创作者,而这些创作者里更不会有许多人会用这样或那样标准来约束自己的文字——更何况还是免费输出的文字。把高质量回答的标准拔升得这么高,对少数创作者来说是自我鞭策,但对多数知友来说恐怕是自娱自乐。而我们希望看到的并不仅仅是少数创作者自我鞭策的内容,而是多数知友的心声,哪怕私人但鲜活,哪怕偏颇但真实,哪怕简短但走心。树立高质量回答的标准恐怕不可避免地同时造成了对这些知友创作内容的某种低估——而于情(精彩程度)于理(流量高低),这些内容也不该被低估。

也许我们可以说,不要因为任何烛火该如何亮的标准而苛责属于自己的那朵烛火,它被点亮时就一定能照亮某个角落——至少,它已经照亮了我们自己的某个心灵角落不是吗?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体而言,一篇高质量回答能够体现回答者专业知识的储备,行业经验的积累和 / 或独到的见解。其中又蕴涵了对事实准确性的负责,用自己的经历帮助他人找到方向的诚恳,以及对待不同观点的包容。

知乎回答大概可以分为「知识」、「经验」和「见解」三大类,我分别谈谈对这三个类型回答质量的理解。

一、

知识类的回答,应当立足于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兼顾可读性。

虽说知乎不是知网,对于参考资料的出处门槛要求较低,但在对待网络资料时也应慎重。知乎上有个问题,「美国有哪些奇特的法律」,一些回答大量引用了网络段子、公众号文章乃至上古年代的《读者文摘》中的材料。像这样不加鉴别地摘抄二手资料,真实性就可能得不到保障,至少应该试图寻找一手信源。在这一过程中,标注资料出处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为了避免创作者自己惹上麻烦:如果为了论述某个问题,少量引用他人作品并注明出处,在法律中更有可能被解释为「合理使用」。注明出处,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也能够让自己少一些涉嫌侵权的后顾之忧。

在分享知识方面,可读性同样不容忽视。「干货」未必等同于高质量,如果太干,也可能把读者噎着。可读性不单纯等同于语言的通俗性和趣味性,也要靠清晰的逻辑来体现。一个最基本的例子:如果想回答《流浪地球》中蚯蚓干是否有营养,一堆杂乱的表格和数据未必能让读者明白答案。对此,可以先对「有营养」作出定义- 到底是指高蛋白低脂肪,还是能够均衡满足人体一天所需,还是对人体健康有其他的积极影响?明确了这一讨论前提,再呈现数据来解释蚯蚓干的营养构成,最后基于前提给出结论,这就在逻辑上提升了可读性。

二、

经验类的回答,不仅要确保真实性,同时也要考虑个人体验是否可以复用,能否给读者带来参考借鉴意义。

不要分享刚编的故事,这一点无需赘述,这里重点谈第二点。

有个笑话说,年轻人问亿万富翁的成功经验,富翁侃侃而谈:

「16 岁的时候,父亲给了我一个曲别针,让我换来一栋大别墅。我拿曲别针换了一支铅笔,又拿铅笔换了一把小折刀...」
「我明白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您就是这样一点点提升资产的价值,最后换到了别墅对吗?」
「不对,第二天,我妈看我太辛苦,直接给我买了一栋。」

你看,如果忽略了富翁对于追问的回答,那么曲别针换铅笔的经验,对于读者来说又有什么借鉴意义呢?往前看,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多困惑;往后看,努力、幸运和禀赋共同让我们走到今天所处的位置。如果要以你所在的地点,给后来者绘制一幅寻宝图,那么过度强调某一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让他人误入歧途,也就称不上是高质量的经验分享了。

三、

对于见解类的回答,要体现质量,则不应单纯在观点上站队或者宣泄情绪。

中立和客观在知乎经常被作为美德来赞颂,但要求人们不带任何观点地进行公共讨论,却又像计算一只真空中的球形鸡的体积一样不切实。自然灾害不仅是大气的运动,也包含我们的悲痛;法律制度不仅是管理社会的技术,也体现我们对良善的追求。面对学术不端,我们可能会产生义愤;面对冤案平凡,我们会感到振奋。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脱离观点谈见解,这个社区就少了很多烟火气。

但有质量的见解绝非简单的「我支持」或者「我反对」。人的主观好恶总得有所凭依,如果你愿意和大家分享,是什么促成了你的价值判断,也许会给他人带来更多启发,也更能促成有价值的讨论。

也期待你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user avatar   yaket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这个问题让我惶恐,由于自己没写过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也更没脸谈什么经验,回答这个问题,我是不够格的。但硬着头皮来说,创作一篇好的回答,也的确是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而在通向这个目标的路上,确实有一点点感悟可以分享。

有其他答主提到,写出高质量回答的前提,是自己真的懂,对于这一点我是很汗颜的:在知乎三年多时间里创作的一百多个回答中的绝大部分,写作的最初动机恰恰是因为我……不懂……我写过一些关于海洋与人类、海洋生物、环境保护类的回答,而这几个领域,我都完全没有接受过科班系统训练,从知识体系的储备上来说,我似乎并没有写作“干货”的资格。

但这并不妨碍我去欣赏这些知识的美。对于未知的事物,我充满好奇,这可能是我最大的优点了,而为了满足这份求知欲,我尝试着去系统的学习——看书,查文献,和专业的朋友去讨教,这些办法我都用过,但就像我们在学生阶段常有的那种经历一样,学过的东西往往记住的不多。偶然间我在知乎看到一个回答,大意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把自己所学分享与他人,在表述的过程中强化印象,在交流讨论中纠正误解。我深以为然,在那天,我写了第一个知乎回答……当然后来翻看时觉得太幼稚,删掉了。

这种写作方式自然是很忐忑的,由于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做后盾,在写作的初期总是需要格外严谨,尤其是我写的大多是科普内容,天然就不如个人体验类回答那么宽松随意,有时为了查证一个知识点,就需要在文献海里翻腾半天。但它所带来的收益也是很明显的,我的确把自己的学习效率提升了几倍,通过自己敲击写出来的内容,也很难被遗忘,而早期知乎的氛围,也确实让我收获了许多愿意平和指出内容硬伤的朋友——即便是现在横向的杠精,也有许多位可以让我获益匪浅,他们杠的点,我也愿意去更仔细的思考,如果得确有错误,那我也愿意把他视为一个脾气不算太好的良师,如果我最终确定自己所写并无不当,反而会增强我对内容的信心。

更多的时候,关于一个问题会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我更愿意把这个问题写的比较开放,几种主流观点都罗列出来,哪怕我对某一个观点更为偏向。不是科班出身,时刻让我保持清醒。

但仅有这些,距离我梦想中那种好的回答还是相差甚远。知乎问答式的结构,往往会产生那种非常短平快的、局限于答主提到的那一个点的短回答,但我这个人天性罗嗦,我总是希望在解答完答主直接的疑惑之后,顺着这个脉络尽量的多拓展一些。去年我回答过一个关于企鹅的问题,答主关注的点在于“抱团取暖的企鹅最外层是否会被冻死”,最直截了当的回答只需2个字就可以了——“不会”,可我觉得这不是个好回答,如果是我自己有这个疑惑,我更希望知道它们如何避免被冻死,这种机制形成的原因为何,而为什么企鹅必须通过如此复杂的方式来面对这样的恶劣环境。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这样的知识获取会让我觉得愉悦,而在我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也希望能给读者带来这种愉悦。当然,凡事都要把握尺度,无限拓展的后果,自然也就是“太长不看”了,而黄金尺度是什么,我也还在摸索。

作为一个爱好者,我的写作经验其实也就仅仅如此了,对知识的敬畏,让我不敢不懂装懂,对未知的好奇,让我愿意先去弄懂,而最后,其实反而是最简单的,就是尽全力客观准确的表述出来。赞同高低其实并不重要,既然写作是为了让自己成长,那重要的只是你自己收获了什么。


user avatar   liu-xiang-xi-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姜源 我很认同你的 “不要看评论区、不要看私信、不要关心赞同数、不要看答案排名、不要情绪上头跟人怼。” 这里根据我个人经验变一下:

评论区: 很多人为了避免争论,或者厌烦杠精限评,我则是以寻宝的态度观之,于万千沙土中寻一珍宝才觉稀有。 比起这些人的金玉良言来,那些抬杠,辱骂,找茬算的了什么? 因为泥沙污秽就放弃了找到钻石的可能我个人觉得才可惜。所以我个人不删帖(也是因为懒),过分的让小管家处理一下。 没事还得从折叠的回答里往外扒答案。。。

私信:实际上由于知乎的各种敏感,很多深度讨论是在私信里完成的。 至于追着骂的,直接让小管家处理好了。

赞同数,答案排名: 这倒是我最不关心的东西,我写东西是理清自己思路,希望抛砖引玉来吸引高见,认识新朋友的。 有些答案由于小众性注定只有个位数或两位数的赞,但是引来的朋友只要有1个,就值得我用万赞回答一样的精力去写。

情绪么,当年轩辕春秋的网友对了我一副对联,我引以为师表,至今保留:

我: 生平不抽烟,不饮酒,不喝咖啡,一杯龙井相伴,笑读五经诸史;

对: 惟愿少冲动,少鲁莽,少说气话,三思后行为戒,淡看百事纷争。


user avatar   tedcjk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上大多数「高质量回答」,与其说是撰写答案的方法优秀,不如说是答主本人厚积薄发,很多老师本就是所在行业的精英人士,答题举重若轻、深入浅出不过是反掌观纹。我们经常由一个精彩的答案关注某位答主,其实也是默认了「高质量回答并非来自于选题或是热点,而是来自于答主本人的底蕴」。

因此,谈一个对大多数人都有参考价值的「高质量回答攻略」,实在是一个极艰巨的任务。


邀请盛情难却,一连几天都在考虑,排除答主本人的知识储备、能力积累,有什么答题经验是能够跨越学科、专业的限制,与所有人共享的。


搜肠刮肚,找到一个案例,与诸君共勉

一个「跨界强答」的「高质量回答」:

  • 这是一道法律检索题,作者(依据知乎认证蓝标)是一位生物学博士在读,和很多负面典型一样,这是一个「跨界强答」。
  • 题目所讨论的土地征用问题是国内法实务中相当复杂的一个领域,各地方政策、法规不一,法条公示水平层次不齐,极易遗漏。
  • 答主本人与当事人系好友,答题自带立场且略有情绪。

以上三者结合,几乎是「低质量强答」的标配。

但是这个答案出人意料的全面、详实,如果遮去答主ID,我几乎以为这是一位相关领域经验丰富的法律工作者。

我猜想,那是因为这个答案里的法律检索极可能会用于朋友的后期维权,换言之,这个答案的目标读者是意外丧父亟待维权的至交好友,以及极其专业的审判法官。


这就是我对「如何在知乎创作一篇高质量回答」的理解。

有一天,你坐在电脑台前,打开一个链接,下定决心要撰写一个「高质量回答」。你可能不精于排版,你可能不从事这个领域,精心设计的排版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当然更有利于高质量回答的创作,但,这都不是一个答案是否是高质量回答的决定性因素

知乎上有着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一个「高质量回答」必然会被各方人员审阅热议。

「高质量回答」的「共性」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心态——在撰写这个答案时,假想它会被呈现给这个领域最专业的人检视,或者会被自己最不愿辜负的人信赖依从,你是否还有底气发布这个答案?

以上两点,在我看来,是一个高质量的回答的雏形和起点。

以上。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知乎愿意为高质量回答付费的时候


user avatar   evens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立乎之本,不是编故事,而是懂行的人分享经验。知乎金融板块,至少不是现在这些读了几天相关专业硕士,连个财务模型都做不利索的学生教大家做并购。曾经中介机构,买方,卖方都有不少高管在知乎潜水,他们会时不时的介绍一点专业常识和人生经验。

写一篇高质量回答的大前提是:你得懂行,而不是整合资料讲故事。你得一眼看出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不要像复读机一样复读书本知识。源于书本和资料,但是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早期知乎被社会认可的重要原因。但这个前提在知乎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是一帮大学生教大家做手机,教MKT做市场,教大佬做并购,教中介机构做审计。

知乎金融板块的彻底崩溃,就是一帮子以为专业的学生教专业金融人士做事的后果。一个最典型的场景,每次小米发财报的时候,我就根本看不到一线机构的卖方研究员,或者知名机构的买方研究员,鸡精经理出来谈小米财报的。整个问题下面全是米粉和米黑,这不是胡扯吗?

为了防止你们以为我又在黑小米。我举个上次阅文的例子吧。那个事,写一篇优质的回答,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先给大家解读10年前的盛大文学委托创作协议,然后再解读这10年来作者利益的变迁史,以及阅文在这十年里为网文做的贡献和失误。最后再说,以史为鉴,这只不过是十年前惨剧的重演,额且更过分。那么未来怎么走?

我就想问,这么一件需要跨度十年网文历史的重大事件,有几个人能写出来高质量回答?我只看到十年起点白金写的答案比较强,因为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剩下的写的都什么玩意?

什么时候真正的从业人员愿意回来分享他们在一线的斗争经验,你们就知道高质量文章哪来的了。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结下经验。

1,用词尽量接地气,要让小学五年级水平的人看得懂。学历再高的人,在跨领域阅读的时候,对一些专业词汇也是陌生和吃力的。

2,回答的开头要突出主题,让读者在没有点开答案之前就了解回答的倾向性和重点,产生阅读兴趣。

3,回答要主意分段,每个段落描述的意思要具体,段落之间应该环环相扣,并列关系或者递进关系明显。

4,要在回答中留白,产生想象空间和讨论空间,这样评论中大家才有话题。

5,要在回答内容中能够让读者获得知识或开拓思维,所以破题的方向上以锐利新颖为重点。

6,要注意一点,知乎不是知网,所以写论文摘录要谨慎,如非必要不要那么做。

7,要想让你用心写的有深度的东西有更多人看,你得写一些有流量好玩的东西,来增加粉丝。


user avatar   yang-shao-68-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篇回答的时间是2021年7月3日,也就是知乎6月新政策实行一个月后,我这篇回答主要是来解决目前大部分开始感到迷茫创作者们的一些困惑,分享我自己的一些观测和心得。

我知道,大家最近过得都不太好,所以我来帮大家复盘一下。

关于具体怎么写回答的方法,我已经在这篇回答写的足够详细,小伙伴有空可以看:

我今天主要想聊的是,整个知乎在新政之后的推流变化。

首先,我们看下新政的完整规定:

重要的就这几点:

1.首先知乎修改了赞同和反对的权重,抱团点赞,和恶意点踩的行为,会越来越失去它原来的功效。

2.然后是知乎会对一些高质量的内容,让读者有获得感有收获的内容,进行数倍的推流,让这些回答获得更多的关注。

3.最关键是,知乎现在开始打击虚假编造,三观不正,争议引导,激发负面情绪和对立的内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

看起来好像内容为王的时代,真的要在知乎,按下启动按钮了。

但事实上,不管是垂直领域的创作者,还是追热榜的活跃回答者,都在近期多多少少感受到自己回答流量的不对劲。

回答还是那个质量的回答,自己还是那个写回答的自己,可原来差不多应该能上千赞的回答,现在200赞,原来能几万阅读的内容,现在几百。

像很多垂直领域的回答者,本身铁粉多,互动好,可还是正常高质量创作,却发现读者经常看不到自己的回答,刷不到自己的东西,导致写了没人看,体验直线下滑。

而追热榜的小伙伴也发现,有的排序在问题的前几名,甚至是热榜第一第二榜首,但是依然没有赞对不对?

其实这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造成的,我一一展开论述:

一.排序与推流脱钩,断崖题的大量出现

啥叫断崖题?我们先看下面三张图:

热榜第五,484万热度,点进去,基本上只有第一个被推流的回答有700多赞。

到了常规第六第七排序位,点赞数已经跌到了28赞。

题目看似是热榜,让大家来回答,可是除了推流回答,其余回答完全没有推流和传播量。

这种前面很高,骤然断掉流量的题就是断崖题。

我在六月以来,几乎每天都能在首页看到七八个这样的断崖。

管你什么账号,写的咋样,只要没有推流,你是没有办法增加被阅读量的。

说的简单点,以前是圈定前面多少名排序,一起坐火箭。

现在是运营一个个看你的回答,手动推流。

排序和推流不再挂钩,而且是完全脱钩了。

这个现象的好处是什么呢?

是互赞,刷赞,抱团点踩,恶意反对的意义不存在了。

坏处也很简单,没推流等于没写,你写得再专业,你小黄花,你十年新知,你盐究员,不好意思,没推就是没推。

因为你排序就算是第一,运营不给你推流,你一样没有阅读量,没有阅读量就没有赞,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我们作为创作者有个思维误区,觉得读者都是点开热榜,一个个题目点进去,按顺序阅读。

不是这样的…

真正读者都是关注一些自己喜欢的大v,然后在自己的关注和推荐时间流里看回答。

他们又不是运营…没有必要那么辛苦追热榜。

我以前的回答,整体是这个效果,大家百花齐放,好的回答甚至能带动整个题目的效果,甚至于前排的回答精彩,能像火车头一样,辐射下面的回答的阅读量。

而现在的情况,我前面也说了,现在的情况变成了,看起来是一张榜,本质上是各自推流,看天吃饭。

现在的情况变成下面这样,推流之前,你谁来都不好使……

你什么大v都没用……看看下面这号,够大吧?没用。

新的推流系统更依赖编辑的手动推流。

本质上就是去除大v对话题排行的垄断,所以越大的号以后会越难受,小号,新人,如果写到文从字顺则有更多机会。

其实这个逻辑也很好理解,知乎已经运行十年了,涌现了无数各领域大V,如果他们全部在本领域高强度出动,新人起手就是百名开外,你本来也写不过打不过人家。

以ACG、电影这些领域来说,专业大V出手就是万字高强度精品回答,几十个同时出手,后面的别写了,写啥呀,挂机看着吧。

所以这个手动调控,是一种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调控。

而这种调控,的确会一定程度上打击老创作者的积极性,但对平台本身发展来说,又是必要的牺牲。

但我说这个不是给大家说泄气的话,因为我看到很多人在抱怨自己被限流,被踩,排序不好看。

我只是力所能及地和大家解释原理,不是平台要针对你,本质上这就是新的推流政策下的变化,你要学习适应。

一视同仁的,我们都在体验。

二.手动推流之下,通稿回答的异军突起

那么小伙伴要问了,你说大v们被限制了,可我的回答也很凉啊,我还是没人看啊,怎么办?

本来有时候排序好还能有人看,现在这个手动推流,我不是更难了?

别急,我跟大家讲讲新机制下的第二个发现:通稿回答。

啥叫通稿?

新闻通稿起源于美国,原本是一些新闻通讯社的专利。新闻通讯社在采访到重要新闻后,会以一种统一的稿件方式发给全国的媒体,媒体再转发该新闻。

也就是说,在一些热点话题时,知乎需要一些定性的回答,把事情的整体来龙去脉,能够先和大家详细的介绍一遍,并有一个基础的态度导向。

而能够协助知乎完成这个功能的回答,会得到更多的推流。

相当于现在知乎的逻辑,让整个题目所有回答的叙事变成了一篇文章的结构。

最上面,需要一个高赞的,开宗明义“定调”的回答。

定调是啥意思呢,就是说,你要说明平台对这件事的主要态度,引导正向舆论,把基础事实说清楚。

说的土味一点:把“发生了啥?什么情况?我们应该什么态度?”说清楚,就是现在更容易被推的生态位。

下面这几个回答,可以很好佐证我的观查:

大刘这个尤其明显。

因为他问题描述是没法把事情说的那么细致的。

所以现在的高赞首位,其实是民间的问题描述的一部分。

平台会很喜欢“我先给你看看原文,原始采访,原始截图”这样的协助完成回答者。

所以这榜首是一定要立在这的。

看懂我上面的这段话,就值得你的一个收藏。

听懂掌声。

三、新政后,老回答长尾流量的凸显

这也是新政中我觉得非常不错的一部分,那就是你会发现,很多你以前认真写,但是已经过去几个月的老回答,开始每天有人点赞了。

我的话差不多每天是有1000赞左右,来自以前的老回答。

这说明知乎的确在兑现,将有获得感的老回答推流的承诺。

这一点上,就好像英雄联盟给强势英雄做数值平衡一个逻辑,砍掉你的基础数值,然后给你很高的成长属性,你的新回答推流会受到影响,但是你写的那些高质量的,有获得感的,用心的老回答,会枯木逢春,焕发第二春,对于读者来说,也是让整个平台的高质量回答,能够反复展现。

相当于你本来是个前期英雄,现在让你憋三件套,打后期发育。

长尾流量能让你整体很好,但尖刺流量则不复存在了,也从人性根源上去掉了所有人热榜踩踏的情况。

这从长远来说,是绝对利好那些深耕内容的创作者的。

总体来说,知乎这次六月改革,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1.618的招募活动刚结束,乌烟瘴气的带货回答严重污染时间线,刷赞,互踩现象频发,知乎质量严重下滑,要整治不良风气。

2.高考和建党一百周年这些内容的大面积霸榜,流量总包就这么多,无法顾及所有回答者。

3.新的推流机制上线,知乎新制度的磨合期,大家都在探索。

所以基于以上这些,我们每个创作者都要适应新常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困境中不断进化,并变得更强,这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的。

认真写知乎快一年,我对知乎还是很满意,但也正是因为满意,也希望知乎越来越好,这里有几句写给知乎的几句话,希望能听听:

1.知乎的整体导向,是反对商业化,反对恰饭,所以对于那些用爱发电的创作者们,被看见就是他们持续输出的唯一诉求,这一点真的要统筹考虑,尽快恢复为好。

2.整体来说,目前知乎的运营和创作者依然是割裂开的,互相既不能有效沟通,也不能针对重要议题提前备战,很多时候完全依赖创作者自驱,自行跟进,这其实是应该改善的,既然大家都是希望把平台建设好,应该并肩作战,力出一孔,而不是互相靠猜,或者你主动邀请我回答然后让我沉底,这是令人困惑的。

3.如果创作者有迷茫,还是不应该放任自流,新规上线1个月有余,大家既然多次发表一些困惑,应该有官方的整体解释,正确引导大家朝着知乎希望看到的内容领域创作,这件事,应该是同步开展的,而现在,完全没有看到,我也是靠着自己的摸索和复盘在写这个回答,这不该是我的工作。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不要气馁吧,该怎么写还是怎么写,莫听穿林打叶声,写作是写作的酬劳,坚持下去,会好的。

希望知乎越来越好。


user avatar   sijiaz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学一项运动的时候,常会听到教练喊,「你的姿势不对!手要这样用力!」但这个反馈很慢,也不精准。

日本NTT科学研发中心所有个 大脑运动科学小组,趁着东京奥运会,做了一些有意思的项目。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研发是一件紧身衣和一副耳机。在运动相关的关键肌肉位置上,衣服的面料里埋有很薄的肌肉张弛感应器。这些感应器将每块肌肉用了多少力实时地传递到电脑上(如下图)。为了能够实时给用户反馈,每个肌肉专门对应一个特定声音频道。譬如我将三角肌设置为261赫兹(差不多就是钢琴键中最中间的「哆」,C4),那当我的三角肌开始用力时,耳机就会播放261赫兹的声音,越用力,这个声音就越强。

即使一个简单的动作也需要多个肌肉精准地合作做出,这样稍微修改一下用力方式,你就能听到完全不一样的合成声音。

专业的和非专业的,这合成出来的声音,一听就知道不一样。通过不断挥杆,不断改变用力方式,尽量让自己的动作产生的声音向专业人士合成出来的声音靠近。当两者相同时,你的动作达到标准了。


我在NTT访问时,常去这个小组训练挥棒球杆的动作。实验室是由防空洞改造的室内棒球场,非常空旷,也有些压抑。

合成的声音难以形容,第一次听肯定都会觉得很莫名其妙。想要慢慢靠近那个标准声,必需一段时间的摸索和适应。

当我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如何在知乎创作一篇高质量回答?』的时候,(终于点题了),我脑海里不断想到的 就是自己站在那个防空洞里不断向着空气挥杆的时刻。


对我来说,知乎就像是那个防空洞改造的室内棒球场。

一个人身处似乎完全没有束缚的棒球场。答一题就是向空气挥一杆。

而耳边传来的合成声音,就像是答案提交后,来自网友的反馈。

各色的评论,同意亦或是不同意,感谢或折叠,被日报收录/知乎编辑推荐... 刚开始的时候——甚至到很有经验之后——你会觉得这个合成的反馈非常奇怪。明明自己挥的这一杆(写的这个答案)质量很高,为什么反馈很糟(赞很少)?

这都是常态。

没有人能够在第一杆就达到目标,保证高质量。你必须挥出第一杆,然后不断去看别人挥杆的动作,然后站在压抑、空旷、似是毫无一人的场地上,不断 不断地挥出下一杆,才有可能在某一刻挥出理想的那一杆。


如果非要说两句,我对科普答主有两个建议:答前思考三个问题,答时请避免两个现象。

1. 在写科普答案前,请思考三个问题

如果你已经有足够的知识背景,譬如你是攻读某领域的博士生,而且有回答的冲动,但不知道如何动笔。

我建议在回答前,思考下面这三个问题。

  • 你为什么想回答?你是希望有人通过这个答案认识你,然后联系你成为合作伙伴呢,还是只是不吐不快?还是想得到高赞,证明自己?再或者是变现?如果答案仅仅是最后一个,那我觉得你没有看这个问题下任何答案的必要。
  • 你想写给谁看?这个『谁』,不能是『知乎用户』这么宽泛的群体。譬如说,是大学在读的文/理科生,还是不管专业背景,有初中学历就行,再或是对你的领域有点常识的人?
  • 你希望读者看完后,了解到什么?相同的问题,甚至相同的知识,读者也是能够get到不同的点的,或是用在不同的地方。

2. 在写科普答案时,请牢记两个现象

一个是知识的诅咒,另一个是知识的错觉。这两个现象都是认知偏差。

这里我直接节选自己之前给知乎读书会解读《知识的错觉》的领读稿内容:

知识的诅咒是一种认知偏差,起初经济学家提出这个概念来形容专家与专家常用专业术语交谈,丧失与非专业人士沟通的能力。... 当一个人知道一件事后,他就无法想象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是怎样的感觉。这导致了信息不对等,你会发现把这件事情解释给别人听非常困难,似乎丧失了与不了解这件事情的人沟通的能力。好像,你一旦获得这一份知识,就被它诅咒了一样。换言之,在知识的诅咒中,我们倾向于认为吾之所想,即吾之所思。

很多回答非常认真,内容扎实,可能也有很多赞,但真正能/愿意看完的人并不多,我觉得这种并不能算上是高质量的。其原因是答主陷入了知识的诅咒。


另一种更复杂的情况是,答案似乎简单易懂,但仔细一想似乎禁不起推敲,或是并没有说服力。这有可能是答主在回答时陷入了「知识的错觉」。

简言之就是『我以为自己懂了』。

知识的错觉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我们其实生活在蜂巢思维中,所有知识都是共享的。我们的头骨或许能划定大脑的边界,但知识是无边界的。区别在于有些知识是离线的,在我们自己的脑袋里,而其他的知识没有被我们内化,可能在书本上、在互联网上或是在别人的大脑里。但问题在于,我们无法精确地划分知识来自内在还是外在。
...和知识的诅咒不同的地方在于,在知识的错觉中,我们倾向于认为人之所思,即吾之所思。这两种情况的共性是,我们都分不清谁到底知道些什么。

这两种认知偏差都非常常见,也都会导致答案低质。

写的时候,先避免知识的错觉:不断思考,我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我说的我的都懂吗?

写完,吃完饭/睡了一觉回来,再带着来看自己有没有避开「知识的错觉」:读者是否能看懂?如果你发现自己专业词汇很多,先别补充,先思考一下能否删掉这一部分。


说实话,当我收到知乎心理运营的邀请,要来回答「怎样才能写出好的答案」时。我心中咯噔了一下。

原来知乎已经到需要一个「高质量答案指南」的时候了。

人总有怀旧的恶习。我刚上知乎时,大家都很谨慎。只有不吐不快的时候,才会去「怒答」。被邀请后,也会想老久,差不少资料,才会谨慎地打下「谢邀,我认为...」。

当时虽然没有一个「好答案」「高质量」的标准,但我非常仰慕 @周不润 ,他的每一篇回答,我都有仔细阅读。我心中所想从「我也想写出这样的答案」慢慢变成「能写出这样答案的人,一定是很好的人,真想认识他呀!」。

去年去赫尔辛基见到不润学长的时候,不润也说看了我的答案想认识我(当然可能是不润学长跟我客气),但我当时真的有种「努力之后 能和偶像一起谈笑风生」的自豪感(捂脸)。

我也总结不出一个好答案的模板,也希望不要有模板的出现。千篇一律的八股文,或是试图学习别人的口气和风格都会很别扭,你也会放不开手脚。假装潇洒、假装自信、假装有趣、假装低调、假装高调、假装严谨,无论是答案或是人,都不会被仔细地阅读或是仔细地认识。


我现在的答案也算不上高质量。现在看以前自己写的答案,自然也是烂的。不有趣、也不精彩、信息量不够,有时候还有很不友好的专业词汇。但我大言不惭地认为,即使如此,我以前写的那些低赞、现在看觉得也很不完善的答案也是有质量的。因为当时我的确把自己所知所想都表达出来了。那些就是我刚刚开始在摸索的时候,不断挥出的残杆。


如果你有回答一个问题的冲动,请立马去回答。知乎会实时保存的草稿的。

无论你文笔如何,你是否确实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如果你觉得你能够提供一面答案,那请现在就去点『写回答』那个按钮。

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自己很了解一个问题了,但动笔写的时候,却发现很多信息自己其实一知半解,然后你需要打开新的页面去搜索,去复习、去探索、去寻找新的证据,然后再回来写。

有时候,你可能觉得「我了解的不多,就说几句」,开始写之后,却下笔如有神助,根本停不下来。哪里还去管结构、文采,也不会去想怎么让这个答案高质量了。


但请你不要因为害怕自己挥出残杆,而不愿去挥。

也不要因为周围似乎空无一人,就暗自沮丧。

也不要过度在意挥杆后那一声复杂的反馈,那只是辅助你的一个信息,并非判定好坏的标准。

希望你我 终有一天挥出理想的那一杆。

p.s.

即使挥不出,也不要太在意。

pp.s.

哦,对了,我以前还有过度引用的坏习惯。刚开始我有「我是个博士,要拿出专业素养」的矜持,要是答案后面,没有超过10个参考文献,就觉得不舒服。如 @KellyWeaver 提到的,答案关键要讲究证据。但知乎并非学术平台,没有必要过度引用。这样除了「看起来很靠谱,那我就点个赞吧」以外,没有任何好处,甚至还会让本来简单的答案,变得难读。还有个更不好的影响:很多浑水摸鱼的答案,列出一大堆无关的、低质量的论文参考,读者以为参考文献越多,越可信。

但标准引用格式是一定要了解的。我个人习惯用 哈佛的譬如在文内就会出现(Zhao et al. 2018)这样的字样,最后的参考文献是第一作者首写字母a-z排序。但我现在阅读多了,自己也出了科普书,越来越觉得,其实 @Owl of Minerva 常用的数字引用格式更好。随便从他的答题列表中挑了一篇做例子:为什么有些人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就可以保证正常的工作?

但我现在写的答案,引用格式越来越不标准了,这是我自己还在摸索。如果是非常关键的信息,我会直接复制相关链接,鼓励大家直接点击去看。这样自然导致了读者的流失,并没有读完我的内容,但我并不在意阅读量,而是希望能够真的帮到需要这个信息,以及鼓励大家不要只听我的一面之词。


加油哟




     

相关话题

  如何从知乎回答里区分大牛和三脚猫? 
  如何评价知乎用户@语冰夏虫? 
  花了2000块钱学习写作,为什么写作能力还是不能提升? 
  明白了,感谢? 
  如何评价「我的知乎 2014」? 
  如何评价触漫App? 
  知乎管理员做过的暖心的却鲜为人知的事? 
  100 字内能写出什么样的讽刺故事? 
  为什么知乎的很多回答都是长篇大论,还答非所问呢? 
  如何评价知乎专栏即将个人化?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福州晋安警方将见义勇为小伙赵宇以过失致人重伤罪移送检方审查起诉?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谢飞导演在微博上为“翟天临”事件的发声?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