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从兵法解读,韩信破赵的背水一战,这是不是一种侥幸? 第1页

  

user avatar   su-chen-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过分纠结于【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两个成语,就会把那两场战役的真实性给扭曲了。关于巨鹿之战的前因后果在别的问题下做过解释,这次来解释一下井陉之战。

先看韩信的战前准备,汉军一并北进,韩信和曹参先击败了陈余的丞相夏说,陈豨接着攻略代国,韩信令曹参围攻邬城的戚将军。你以为此时赵歇、陈余很淡定吗?他们集结了主力打算与韩信决战,可与此同时刘邦正在向赵国首都邯郸进发。赵国面临的是夹击之势,只有被动的份。

李牧之孙李左车将局势分析得明明白白:“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樵苏後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後。原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後,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原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後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韩信军接连取胜,士气高昂,正是求战之际,这才是所谓的背水之势。李左车才会认为防守,分轻兵断韩信后路才是上策。韩信是在知晓李左车计策没被采纳之后,才定下战术,派出一万军队以背水列阵引诱陈余出战,分两千轻兵埋伏在赵军附近。韩信的总兵力还不止这些,也就是说背水列阵时,韩信都没有投入所有战斗力。此时陈余顾虑邯郸会被刘邦攻陷,迟早要面临腹背受敌的处境,他没有太多的选择不与韩信交战。

再看看韩信与陈余交战的过程,战场是韩信选择的,他肯定经过防御布置,一旦返回阵营拼命坚守即可,韩信就不止占了士气的优势,地利也是绝对优势,这就是正兵。陈余客场作战强攻不下,后方又被韩信的两千轻兵扰乱了阵营,赵军士气顿时崩溃。就算陈余坚持对韩信更长时间的进攻士气也会瓦解,这就是奇兵。从整个大战役来看,是韩信、刘邦两只军队灭了赵国,就算韩信无法击败陈余,赵国也难以抵挡两面夹击,区别只是陈余最终败在谁手上罢了。

----------------------------------------------------

一张图可以解释泪痕春雨大师在胡说八道。

井径口是太行山必守要道,守住井径口恰好让韩信前不得战,后不得退,是非常险要的地带。韩信是在陈余不用李左车计策后,才定下战术计策,韩信是在陈余不用李左车计策后,才定下战术计策,韩信是在陈余不用李左车计策后,才定下战术计策。

只要看一看地图就知道李左车计策是最恰当的做法。而韩信选择列阵的位置虽然还算平坦,但也不是能让二十万大军展开作战的地方,韩信经过布阵后很好防守,没有到真正死地的地步。用《三国演义》来强解韩信和马谡,泪痕大师怕是连纸上谈兵的水平都不足。韩信奇兵占据的萆山就是现在的抱犊寨,位于石家庄鹿泉区。即便陈余没有空壁进攻,这支部队还是可以暂时切断赵军后路,对陈余造成压力。战斗的结果确实汉军成功占据赵壁,用少量的兵力对赵军进行包围,迫使无路可走的陈余往东南逃跑。韩信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了李左车的战术,泪痕大师居然说李左车计策全是弊端........




  

相关话题

  学术界有关袁崇焕的评价究竟是何种状态?民间挺袁和倒袁的严重对立是否反映了学术界意见的不统一? 
  下一代单兵武器会是什么样的?有什么革命性进步? 
  秦朝是刘季推翻的吗?还是说他摘了陈胜,义帝的桃子。元朝是朱重八推翻的吗?还是窃取了红巾军的革命果实? 
  把身份证上民族后面统一改成中华民族如何? 
  沙皇俄国是欧洲重要的粮食出口国,而苏联为何却一直无法解决粮食供应? 
  伤亡率达到多大会导致军队丧失战斗力? 
  历史上有没有用兵如神将军? 
  假如卫太子刘据没有自杀汉武帝还能让他做储君吗? 
  为啥有很多人会觉得西汉比东汉强呢? 
  有没有某个罪名设立至今无人触犯过?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下一个讨论
如果苏沉船穿越到姜维麾下,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 2025-04-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