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流体验。
小时候的口头禅是“没意思”,每次家人催促我做点家务或者要去体育锻炼时,这种“无聊感”或者焦虑感就会充盈在脑袋里,使得我对于别人安排的事务产生抗拒,这个时候他们越是催促我,这种感觉就愈加强烈。
反倒是不经意间能够进入的“心流体验”会让我忘记时间的存在,比如看一部电影,片头并不怎么吸引人,但如果能耐着性子看下去,就可能进入一种沉浸式体验,在这种体验中,没有焦虑、没有无聊,时间也会变快。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说道:焦虑把人从对“世界”的沉溺带回。日常的熟悉感崩溃导致人的存在模式从“安住于世”进入“无所立足”。当人从“对世界的沉溺”中被带回,事物的意义被剥除时,就会因面对世界的孤寂、无情和虚无而焦虑。
如果不想让自己持续地身处焦虑的泥潭,你就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心流体验,或者找到能让你沉溺其中的事情。
2、选择不一定大于努力。
都说“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大多情况下是没错的,当我们有选择机会的时候的确应该斟酌一番,因为不同的选择所对应的结局很可能有云泥之别,比如“生化环材”专业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就业压力而后悔为何当初没有选择计算机或金融,再比如一些人可能后悔没有在一线房产疯涨之前多入手几套,导致现在错过财务自由。
但问题是当时在选择时,你所具备的背景信息是有限的,比如你当年并不能预测一线房产能涨到今天的地步;或者受困于现实状况,高考分数有限,只能选择这些专业,你已经做了当时能做的最优选。之所以悔不当初,大概率是事后诸葛。
当不断地重复“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信念时,你还可能会否定目前所处的道路,继而懈怠甚至放弃努力,让这句话变得越来越“有道理”。大多数情况下这么做只能让处境更糟,因为选择的机遇并非时刻存在,但我们可以努力让当初的选择看起来不那么糟。
3、命运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不少人有选择困难,大到“高考报哪所大学”或“毕业后应该留在一线城市还是回老家”,小到“今天中午是应该吃火锅米饭大盘鸡还是健身餐”,都让人纠结不已,难以抉择。他们轻则拖延逃避,重则把选择权拱手让与他人,甚至还会声称人生处处充满了限制,正式这种限制让自己无法自由选择。
弗洛姆在曾有这样的表述:人们为了逃避选择,可能会放弃自已的独立、自由,而与他人或物结合。为了逃避人生的责任,不惜主动把自由上交给一种更大的力量,由这个更大的力量来主宰自己的命运。
不少人可能对自由存在误解,认为自由选择只包含了权利,而不包含义务或责任。但权利与责任就像硬币的两面,放弃承担责任,就等同于放弃自由的权利。如同茨威格所说“那时他还不知道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4、有些事属于日常操作,本身可能就没有什么意义感和价值感。
跟老婆关于洗碗的争论持续了很久了,倒不是有关于“谁来洗碗”,因为显然是我,而是吃完饭以后能不能有一段时间来看看电视、刷刷手机,放松过后再洗。她对此容忍度极低,饭桌上摆着沾满油渍的杯盘,对她来说可以算是一种折磨。而我每次都以“饭后困倦”为借口试图推辞,可结果可想而知,赔礼道歉后还得乖乖去洗。
其实每次短暂逃避不洗碗的时间里,自己并不能真正地放松,因为知道还有一件你既不喜欢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等着你,这种感觉像极了小时候的周末,玩的时候想着作业还没写,写作业时惦记着玩。
有些人在行动前总想着赋予意义感和价值感,似乎这样才能有动力,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里哪有那么多意义可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干就完了,多想无益。而且在干的过程中,还可能会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比如洗碗机是真香,解放双手,节约时间。
5、探索自己的喜好。
小时候很怕有人会问到自己一个问题——“你喜欢什么?”,不论是以后的择业方向,还是择偶要求,我都没办法给出内心认可的、确凿的回答,而且会有些惧怕这样的提问。但不知道为何,自己会大概知道不喜欢什么,比如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跟母亲说“你随便帮我选吧,只要不是当医生或老师就行”,后来学医几乎完全是机缘巧合的因素。
现在想来,明确地知道喜欢一件事情代表着有所期望,期望使人容易受伤或处于暴露的状态,一些人会把自己局限在消沉的内在体验之中:“我只要不明确地表明我喜欢什么或者期望什么,我就永远不会失败或遭受挫折”。
这样的防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被问到“喜欢什么”时产生的尴尬和焦虑,但也阻碍了愿望的形成,甚至可能让你丧失一些可能性。
6、既然不轻松,费力地、好好地活下去。
一个来访者向我抱怨有无休无尽的工作等着Ta,每周要经历996的“福报”,周日也丝毫不敢怠慢,“做完了又能怎样?后面几周还有无数个任务等着自己,而且个个都有挑战,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做得好”。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Ta,细细想来自己最近何尝不是这样,阅读、备课、做咨询、写作,整天疲于奔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因为疫情关系,早就计划好的出行也一再延误。
刷公众号时看到李松蔚老师的问答篇,学生误认为他能轻松的理解来访者,并且很容易就能给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但在他的回应中,事实并非如此,他在推演干预措施时甚至需要反复四五次,而且每当面对来访者,他也坦诚,即使精心准备,有时也难以达到让自己满意的效果。
我们时常难免陷入委屈——“凭什么有的人可以那么轻松,而我就得这么费力地活着”。“其实不必陷入这种自怜,没有谁的人生是不费力的,也许有,但至少我们不是。既然不是,我们就费力地、好好地生活下去”。
7、避免陷入“一山望着一山高”。
当代年轻人日常,明明有很多书还没读,每隔一段时间还是会再买一些新书。明明已经进入了一段稳定的恋情,可心中还是期待新的感情。明明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还是会羡慕那些更高薪更有挑战的职位。
“盘点你的福气!我们怎么会忽略这个令人获益的简单训诫呢?通常,我们并不在意我们真正拥有的和能做的事,反而想着自己缺少的和不能做的事,或有由于微不足道的忧虑和名声或自尊心受到威胁,使我们的成长受到阻碍。牢记死亡于心,就会对数不尽的存在的馈赠抱持欣赏和感恩之心。”(欧文亚隆)
不满足于现状,当然算不得什么问题,它一定程度上督促着我们变得更好更优秀,但还是要警惕不要出现“一山望着一山高”的状态,这会让人心理失衡、焦躁不安。
8、存在性焦虑。
一位焦虑的女性来到门诊,反复诉说自己最近的运势很差,投资了一笔生意,但被骗了几十万。儿子的恋爱问题也让她头痛不已,明明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怎么就找不到一个让家长满意的儿媳妇。患者在做美容期间,被“医托”哄骗——“运气不好是因为你的川字眉”,花了几万块做了线雕,可之后照镜子,越看越丑,整日纠结于整容失败。
可在她退休前全然不是这样,作为一个部门领导,工作上有条不紊,管理能力也很出众。不仅如此,她还是小区广场舞的领队,性格活泼外向的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会患上焦虑症。
退休前工作的目标、他人的期待都令我们的“存在感”得以存续。当不再有这些可以让自己去努力和付出的事情时,人们就可能陷入到对于自我有限性的过度思考之中,并且把注意力转向自己。我们可能会强烈地感受到生而为人的平凡与渺小,怀疑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继而陷入一种巨大的、难以承受的绝望和焦虑。
9、真正的英雄主义。
“东北小伙坐高铁误入武汉,滞留医院搞卫生日赚500”,这条新闻最近上了热搜。
工作我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神经症患者,他们或焦虑、或强迫、或疑病,面对生活不是怨天尤人就是自怨自艾,他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痛苦之中,深陷其中,在遇到生活中的挑战后,选择回避,不敢一战。但结果就是病情愈发严重。
这小伙的操作可以说给众多神经症患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正面案例,从报道中可以看到,他有纠结,甚至自我怀疑,过程中也经历了重重困难。他起初的想法仅仅是为了不在武汉流落街头,最后选择去医院当志愿者帮助别人。不仅没有让自己陷入困境(日赚500),还因此喜提热搜(当然这并非他本意),他硬生生把悲剧变成了喜剧。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东北小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
10、劣币驱逐良币。
焦虑具有压倒一切(overwhelming)的特质,这使得焦虑的个体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生活中,也无法体验到当下的乐趣。
焦虑者往往迫切地想要解决引起焦虑的因素,但越深入,反而越焦虑。
打个比方,焦虑其实是“良币被劣币驱逐”,良币就是全身心投入和享受,而劣币就是迫不及待地寻找解决方法。焦虑者大多数时间被后者支配。
一个疑病症患者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他的解决办法是查百度,想要从百科里找到证明自己不是艾滋病患的证据,但他发现每次查完手机,只会让自己更加苦恼。这就是劣币。
良币是什么?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引用《绿皮书》的台词——我父亲曾经说过,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做到极致,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饭的时候要像是最后一餐那样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