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大王郑渊洁因为对应试教育体制不满,决定让儿子郑亚旗读完小学后退出教育体系,自己编教材教学。非常朋克,一度作为“anti-应试教育”典型被媒体普遍报道。
郑亚旗83年出生,今年34岁。现任皮皮鲁总动员CEO 。
在超市打工和摄影工作室除外,其他的工作经历都跟“皮皮鲁”,“报社”有关。
事实证明,正面刚应试教育的行为,非常费爹。
应试教育对学生毒害之深,即使他们出国念大学还是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余毒
比如我周围认识的康村的自然科学,工科的学生,在大学里还在玩应试教育那套,刷高分,刷难课,刷科研。一看就是死脑筋,拿到科研经费,拿到Offer有啥用?不就是去一线期刊发文章了吗?就一应试机器。你看,学的都是机器学习,一看就是学习机器。不懂得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和批判性思维。去国外体验优质先进的教育居然不去学拉丁语,希腊神话,罗马史,同性恋研究,或者打高尔夫,学马术,这明显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不懂得培养创造力
我也是被毒害的不行,脑子根本学不好传统社科只能去搞社科和工科交叉的计算社会科学,余毒这一辈子应该是清理不掉了
要说应试教育真的害到谁了,那就是阻碍资本家赚钱了
PS:我没误伤队友,希腊神话是我向自己开炮的
这是我的回答为啥高考理科班更适合社科专业研究
计算机行业还能火几年? - 陈健坤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09894/answer/258207591
中国现阶段应试教育、高考唯分数论最大的危害,就是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我努力了,就会有回报”的线性思维,并且急于得到努力的成果,以至于上了大学毕了业很多人还没有摆脱这种思维。
你学习好、成绩好、学历高就一定比努力程度不如你的人过得好吗?
不少智力中上游的学生,稍微一努力,成绩就有提高,就成了老师的宠儿,但是人生中很多事情正面反馈来的没有那么快,也不是努力了就有正面反馈,这就导致很多资质不错的学生到了社会上很有挫败感。
为什么我努力工作了,在领导眼里还不如一个关系户?
为什么努力追求一个人,她却喜欢一个人渣?
等等。
不是说否定努力,而是这个世界上有跟努力一样重要的东西,并且很多时候你努力的结果不是像努力学习成绩提高这样来的这么快。更何况天天认为自己很努力的那些人,真的很努力吗?
有些人的阅读理解能力真的需要我划重点,这种水平,就不要妄谈自己努力了。
先放结论:应试教育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我们的内驱力,其结果就是做事容易懒、迷茫、不开心。
其实我很害怕谈论这个话题,说实话,因为每次说到这4个字的时候,都觉得背脊一凉,随之而来就是各种回忆像冰冷的瀑布一样淋我一身。
记得以前我爸来我们学校寝室的时候,会看到很多同学在各个寝室里打游戏。作为一个60年代的人,他觉得大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多看书,长大报效祖国。而我爸这个人有时候也会很逗,一根筋也有点暴脾气,所以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会气不打一处来,吼出那句经典名言:
“TMD小兔崽子浪费时间,就知道打游戏,信不信我把你们的网线统统给剪了?!”
剪了。。。
剪了。。。
( *・ω・)✄╰ひ╯
他有时候是真的干得出来这个事,我在家不知道被拔几次网线了。所以,大家能在寝室里安心玩游戏,主要是多亏了我竭力阻止(大误)。
但是回过来想,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玩游戏?
作为一名985的学生,很大程度上的聪明,经济压力不大,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没人逼着你去学习,有各种各样的平台如学生会社团之类,让你发挥,那么多选择那么多机会,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打游戏?为什么知道时间宝贵、青春不再,还会选浪择费时间?
为什么浪费时间?
我一直问自己这个问题,但是没法回答。我父亲认为现在的孩子缺乏自制力,需要有人管他们才会按部就班的做事,所以对他来说增加辅导员的数量、军事化学校会改善现状。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毕竟在很多2、3线学校里这样的方法也有被采用,但是效果不明显,该逃课的还是逃课。
但我认为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观察发现很多人就算毕业、工作后,也并不快乐。
他们选择了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面试、托关系、上岗,稳定让很多人羡慕,很不错的工资,在父母口中那“我们家的娃,优秀,这工作,何愁没对象”,然后匆匆结婚,生孩子,考虑自己下一代的问题。但是他们并不开心,换句话说,他们每天都在迷茫中度过,面对这似有似无的人生,想拼命从里面榨出一些意义,玩玩游戏,打发这个有一天没一天的人生。未来何去何从,他们并不知道。
在我看来,我们按部就班的学习,被从小灌输的模式:小学中学大学工作,我们拼命的被催促着去实现别人灌输的目标:中考、高考、好工作,导致了我们根本没什么时间去考虑自己人生的意义,我发现大部分的人都是碌碌无为平淡度日,有一天混一天,没生机没有活力,像一具具木乃伊一样晃来晃去,为什么?很多人把问题抛向了自制力、拖延、年轻人的矫情,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苦练、战拖,用憋尿的办法催自己醒,各种番茄时间法想增加效率,每次都想在deadline前几天完成工作,每次都没办法避免拖到最后一刻。
难道我们真的管不住自己?
难道我们真的管不住自己?
难道我们真的管不住自己?
这个问题我问3遍,因为是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反思。
我的答案是:不是管不住,是我们身体本能的在抗拒我们所做的事情,而且目前所做的事情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好处或吸引力,这个诱因早在小学的时候就埋下。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在教室里学习各种内容和技巧,我们虽然有很多的兴趣班,但是想想,哪个又不是为升学而服务的呢?我爸一直后悔没送我去念奥数,导致小升初没落到一个好的私立学校。而钢琴书法,谁不想手里多一些证书呢,兴趣班真的是为兴趣服务的吗?我们这12年的尝试机会本来就少,兴趣的发展方向很受阻,而是学校通常重理科、轻文科的一贯风格,导致大量对数学没天赋的学生痛恨不已。因为分数区间的因素,高考时已经定下了专业,到了大学,转专业的困难让很多对本专业没兴趣的学生焦头烂额,一旦转失败就只好在自己不喜欢的地方读完4年,何况是有更多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本不了解的学生呢?
缺乏爱好,导致我们缺乏内在驱动力。
缺乏内在驱动力,导致我们做事容易没激情、没活力。
缺乏激情和活力,导致我们很多时候都要被外界的压力去逼着跑、催着做,最后才导致了很多人看起来懒、没精神、迷茫。
问问自己,我们的内驱力呢?自己心里的热情呢?去哪里了?
这4年来,我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关于爱好的言论就是:
“其实我知道我不喜欢什么,但你问我到底喜欢啥,我也不清楚。”
当然了,都没一一去试过,又怎么确定喜不喜欢呢?
很多朋友毕业直接念了PhD,在此我举国内科研为典型的反例。
我有很多朋友毕业后去申了PhD,现在3年过去了,我没有见到一个真正喜欢科研的人出现,反而出现了很多怨、很多不满,不仅国内的PhD如此,申国外的PhD的中国人也是这样。我只是想问他们,你们真的喜欢做科研吗?你们在之前试过朝九晚五每天待实验室吗?而且是以年为单位?说我自己吧,本科的时候我每天往实验室跑,跑了3年,各种实验都做过。我本以为我是一个科研的料,长大可以当科学家的,但事实不是,这样一个枯燥的、没法和人交流的环境简直要压死我,我很遗憾,但是不得不放弃这条路。那么多人里面,我只见过一个热爱科研的人,她是女教授、杰青,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每天第一个到实验室,然后晚上10点才回去,聊天内容主要是谈研究方向,无聊了拿几份paper看看,有次聊天居然和我说什么做梦梦到了一个新的实验思路,老湿告诉我,您是发现苯环结构的人吧!!!我的膝盖请您收好!!!说真的实验研究对她来说像玩儿一样,每天笑嘻嘻的,除了她就再没见过这样的人了。而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枯燥的、封闭的、需要长期忍耐失败和挫折的过程,同时在积累金钱方面,不如其他事业来的快。虽说一旦惊人成功是非常了不起,但是这个期限非常之久,十年磨一剑啊。而这么多时间的花费,本可以用来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科研的,我们本可以去挑战自己,去发现真正的自我,去发现自己的内驱力所在。
我们再来看看国外的教育,就说美国中小学教育吧,他们的教育也有各种问题,校园欺凌、数学差、教学进度慢等等问题,就说数学一点上,国内教育完爆美国。我在美国上工程计算的时候,老湿一道积分讲半天,然后下面的几个老美表示老师你这个办法太难了有没有简单点的,而中国学生随便口算就出答案了啊,这就是差距。但是我们也有离开他们的差距,很明显,就是我们缺少尝试的机会。他们在中小学开始就试着去发展自己各方面的兴趣,因为有时间啊,体育文学音乐理工,各个东西都花些时间去试试,虽然不一定能精,但是知道了自己的特点。举一个我同学例子,一个学CS的老美:他说音乐美术体育写文章,各个玩起来都要老命;轰趴什么的不去不去,毛线意思,但是后来感觉编程有趣,我一编就能编一天,挺适合我的,所以他选择了编程。这个是大部分美国人的教育过程,虽然有些地方很渣,但是大多数人在大学入学前,都对自己的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加上美国本科前两年没有专业限制,基本是通俗教育,之后再根据你的选课划专业,同时在转专业条件上的宽松,所以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最后在找工作时,他们更为轻松,基于对自己性格和长处的了解,相对于我们,他们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
问:什么是自己喜欢的职业?
曰:是被兴奋醒的、不用闹钟的起床。
我开优步有一段时间了,我很喜欢和我的乘客聊他们的事业。我发现,有极少数的人在开头就选对了方向,有少部分人在几次试错后发现了目标,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依然在朦胧阶段,并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我很羡慕那些明白目标的人,他们目光如炬,他们动如脱兔,他们脑中的CPU一直以95%的速率进行运转,他们敢于去尝试,他们自信,虽然有些骄傲,但也敢于承认自己的失败和不足,他们压力很大,但是他们很开心。
我觉得很遗憾,很遗憾,在美国有很多这样的人,在中国很多人不是这样。应试教育提供了一个看似平等的教育机会,但是代价却是降低了我们的活力,把大部分人打造成一个碌碌无为的机器,我们有生产力,但是却没有动力;大部分人会解决眼前的问题,但多做几步则是想避免的,我拿好我的工资就好了,干嘛那么多事?我们脑中没有对未来的宏观规划,但为什么要规划?反正我又不在乎这个事情的发展,我混口饭吃得了;我们总被说缺乏创造力,其实很多人大脑早就封闭了这个通道;总有人说我们懒,其实是只是没兴趣罢了。我每每想到这里,心中不免苦涩,痛心疾首却无可奈何,毕竟中国的教育问题并不是只有教育问题而已,涉及到多方的经济利益和政治问题,各种利益集团和非利益集团的平衡,民众的心态,没法说改就改。
苦哉苦哉,苦行之路漫漫长。
而你,你的内驱力在哪里?你找到了吗?
问:应试教育,我们能做些什么?
曰:先做好自己。
最大的危害就是培养奴隶道德,导致中国年轻男性,特别是高学历群体性魅力低下,女性纷纷委身洋人,造成了Chinese easy girl现象。
知乎上的人习惯性的吹应试教育很伟大,吹应试教育多公平。
这是因为知乎上的人大多数都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社会现实的受害者。
所以他们认为,评判教育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公平,或者他们认为评判教育的最好标准是考试公平。这种思维说的简单点,就是学而优则仕的科举思维。而说的更细致一点,就是被社会现实虐待千百遍以后,失去改变世界的理想,失去完成目标的梦想,于是不得不把自己单调的人生寄托于过去的考场岁月的人生loser,于是不得不通过回忆旧日的高考成绩来聊以安慰的庸人末人。
所以这些应试教育鼓吹者眼里,考试考的是什么并不重要,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并不重要,教育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也不重要。只要考试过程公平就够了,至于能否培养孩子的兴趣,他们不在乎。至于能否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他们也不在乎。至于能否锻炼孩子的社会能力,他们也不在乎。至于能否把孩子培养健全的人格,发掘儿童的内在特长,他们当然也不在乎。总之,他们只要考试过程和结果公平就可以了。
他们为什么这么想呢?是因为他们走出考场以后,发现这个世界太不公正了,所以还是高考考场公正啊!
他们知道不知道应试教育很变态呢?他们当然知道。他们知道不知道应试教育很残酷呢?他们当然知道。他们知道不知道应试教育磨灭了很多孩子的乐趣和兴趣呢?他们当然知道。他们知道不知道应试教育剥夺了孩子很多他们从未发掘的潜力和才能呢?他们当然知道。
他们为什么知道这些应试教育的弊端,还是要坚持应试教育呢?
因为,他们还知道现实的社会比应试教育要更变态,要更残酷,要更泯灭人性。于是他们就开始转而赞扬应试教育的公平了。但他们不知道即使如此,对于那些山区农村的孩子们而言,应试教育也是不公平的。因为教育资源的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不平衡。而有的人能上贵族幼儿园,有的人却连高中都读不起,这是从出生就决定了的。
应试教育本质上是这个残酷社会的缩影,是弱肉强食社会的缩影,是这个变态残酷社会的儿童版本或简化版本。因为无法忍受社会的残酷与不公正,而去赞美应试教育的相对公正与相对不那么残酷,本身就是奴性的表现。
能培养出这么多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我以为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危害吧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中国高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稀缺,不够千千万万的考生瓜分的。
也正因此,中国拥有一套全世界最残酷的筛选制度。
而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除了说明这些学生比起其他学生更加适应这场筛选,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用金钱换取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见到很多像题主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到了国外却轻松能进名校。有的甚至产生了浓浓的优越感,陶醉于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并觉得海龟也不过如此。
然而我感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国内只能读二流,到了国外却能读名校,正说明,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才学和付出的汗水,分明配得上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却只能在国内接受二流的教育。的确有极少数人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脱颖而出。然而大多数人,却随波逐流,过着平庸的生活;而他们,或许本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那群人。
我就读于一所国内算一流的大学,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成绩远不如我,高考末流一本水平,去了UIUC的CS,
他本科期间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顶尖的实验室,也通过在实验室和教授做科研,要到了牛推,拿到UCB的phd offer.
而我,大二大三曾频繁去找过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希望混点科研经历,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就是接外包,接国家项目,给底下研究生做,再象征性地发给学生一点工资。学生有活的时候赶项目,没活干的时候每天划水。我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科研相关的实质内容。
而我们那几届出国情况也都惨不忍睹,我最后也只是去了所综排很高学校名气挺大但是专业水平很差的ms ad.
我知道,清北的情况兴许会好很多,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当年距离清北只有仅仅几分只差,获得的资源却已经拉开了差距。
毕竟,在中国,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国能花费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重点扶植清北交浙等少数学校。2015年,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43亿RMB,居中国首位,看起来不少了,然而跟美国排名稍微靠前的一些学校比起来,真是连零头都赶不上。
哈佛大学的校友基金超过360亿美金。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高校,尤其是清华北大进步突飞猛进,论文数蹭蹭蹭地飞涨,排名水涨船高。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压榨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之上的。
诚然,中国的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但是,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比肩哈佛耶鲁之流,依旧任重而道远。各国高校之间的比拼,拼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力的较量,也就是赤裸裸的经费的比拼。
高考前,如果我要准备出国,按照我们高中的历届情况,我毛估估能进个UCB吧,研究生也不至于只能读个水校ad了。要问我后不后悔,多少是有一点的吧,然而也不能说在国内读书完全没有优点
——至少,我当年给家里实打实地省下了200万。
——————
1月28日更新
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赞,答主诚惶诚恐。
也被一些人质疑答非所问。
在这里贴一张图。
图片来源:
http://www. zhihu.com/question/3189 4603/answer/54520465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简而言之:那些高考一本二本都上不了的,在参加高考人群中也处于前50%,而且中考已经分流掉一大半人了,这些考不进一本二本的学生,在中国学生中我们暂且认为处于30%,及以下。
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就读,国外有,而且有些学校认为人群中的前30%可以接受,何况他们愿意付出金钱。美国的教育资源当然也稀缺,但是最难进的藤校众每年录取率在将近在10%,比清北录取率高多多多多多了,换言之,国外高等教育当然也是稀缺资源,但也比国内丰富多了。
——————
1.1日更新
答主之前写答案仓促,有几处瑕疵,多谢评论区指正,在此先致个歉。
1. 的确不应该拿清北的录取率和藤校的录取率直接比较,更何况这个近10%的入学率对中国学生不适用;
然而,美国人读藤校的概率远大于中国学生上清北的概率,足以说明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那我举另一个例子,
日本人出国留学意愿极低,日本人上东京大学的难度基本等同于中国人考上华五的难度。(数据来源
@Summer Clover)可以说是远低于中国学生读清北的难度。而且同样是考试入学,不参考家庭背景,拿日本和中国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日本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用过剩来形容,近年来一些私立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纷纷合并整改或者倒闭。
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教育的自信,也降低了他们本国人出国留学的意愿。
也许有人会不服,凭什么拿中国既和欧美比,又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比,而不和印度比,不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去比…但是我觉得,在很多国人心里,中国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外国。
祝祖国越来越好。
2. 不应该直接拿哈佛校友基金直接和清北科研基金直接比较,应该拿哈佛校友基金每年科研拨款和清北科研基金作比较。
在此感谢
@Zichen Zheng提供的更加详实的数据
operating revenues increased 5.6% to $4.78 billion, and expenses were up 5.3% to $4.70 billion
http:// finance.harvard.edu/fil es/fad/files/harvard_ar_11_12016_final.pdf哈佛科研经费前几名的学院,每年经费加起来就已经超过200多亿RMB了,已经远超清北。
中国高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稀缺,不够千千万万的考生瓜分的。
也正因此,中国拥有一套全世界最残酷的筛选制度。
而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除了说明这些学生比起其他学生更加适应这场筛选,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用金钱换取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见到很多像题主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到了国外却轻松能进名校。有的甚至产生了浓浓的优越感,陶醉于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并觉得海龟也不过如此。
然而我感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国内只能读二流,到了国外却能读名校,正说明,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才学和付出的汗水,分明配得上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却只能在国内接受二流的教育。的确有极少数人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脱颖而出。然而大多数人,却随波逐流,过着平庸的生活;而他们,或许本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那群人。
我就读于一所国内算一流的大学,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成绩远不如我,高考末流一本水平,去了UIUC的CS,
他本科期间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顶尖的实验室,也通过在实验室和教授做科研,要到了牛推,拿到UCB的phd offer.
而我,大二大三曾频繁去找过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希望混点科研经历,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就是接外包,接国家项目,给底下研究生做,再象征性地发给学生一点工资。学生有活的时候赶项目,没活干的时候每天划水。我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科研相关的实质内容。
而我们那几届出国情况也都惨不忍睹,我最后也只是去了所综排很高学校名气挺大但是专业水平很差的ms ad.
我知道,清北的情况兴许会好很多,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当年距离清北只有仅仅几分只差,获得的资源却已经拉开了差距。
毕竟,在中国,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国能花费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重点扶植清北交浙等少数学校。2015年,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43亿RMB,居中国首位,看起来不少了,然而跟美国排名稍微靠前的一些学校比起来,真是连零头都赶不上。
哈佛大学的校友基金超过360亿美金。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高校,尤其是清华北大进步突飞猛进,论文数蹭蹭蹭地飞涨,排名水涨船高。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压榨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之上的。
诚然,中国的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但是,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比肩哈佛耶鲁之流,依旧任重而道远。各国高校之间的比拼,拼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力的较量,也就是赤裸裸的经费的比拼。
高考前,如果我要准备出国,按照我们高中的历届情况,我毛估估能进个UCB吧,研究生也不至于只能读个水校ad了。要问我后不后悔,多少是有一点的吧,然而也不能说在国内读书完全没有优点
——至少,我当年给家里实打实地省下了200万。
——————
1月28日更新
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赞,答主诚惶诚恐。
也被一些人质疑答非所问。
在这里贴一张图。
图片来源:
http://www. zhihu.com/question/3189 4603/answer/54520465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简而言之:那些高考一本二本都上不了的,在参加高考人群中也处于前50%,而且中考已经分流掉一大半人了,这些考不进一本二本的学生,在中国学生中我们暂且认为处于30%,及以下。
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就读,国外有,而且有些学校认为人群中的前30%可以接受,何况他们愿意付出金钱。美国的教育资源当然也稀缺,但是最难进的藤校众每年录取率在将近在10%,比清北录取率高多多多多多了,换言之,国外高等教育当然也是稀缺资源,但也比国内丰富多了。
——————
1.1日更新
答主之前写答案仓促,有几处瑕疵,多谢评论区指正,在此先致个歉。
1. 的确不应该拿清北的录取率和藤校的录取率直接比较,更何况这个近10%的入学率对中国学生不适用;
然而,美国人读藤校的概率远大于中国学生上清北的概率,足以说明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那我举另一个例子,
日本人出国留学意愿极低,日本人上东京大学的难度基本等同于中国人考上华五的难度。(数据来源
@Summer Clover)可以说是远低于中国学生读清北的难度。而且同样是考试入学,不参考家庭背景,拿日本和中国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日本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用过剩来形容,近年来一些私立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纷纷合并整改或者倒闭。
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教育的自信,也降低了他们本国人出国留学的意愿。
也许有人会不服,凭什么拿中国既和欧美比,又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比,而不和印度比,不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去比…但是我觉得,在很多国人心里,中国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外国。
祝祖国越来越好。
2. 不应该直接拿哈佛校友基金直接和清北科研基金直接比较,应该拿哈佛校友基金每年科研拨款和清北科研基金作比较。
在此感谢
@Zichen Zheng提供的更加详实的数据
operating revenues increased 5.6% to $4.78 billion, and expenses were up 5.3% to $4.70 billion
http:// finance.harvard.edu/fil es/fad/files/harvard_ar_11_12016_final.pdf哈佛科研经费前几名的学院,每年经费加起来就已经超过200多亿RMB了,已经远超清北。
中国高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稀缺,不够千千万万的考生瓜分的。
也正因此,中国拥有一套全世界最残酷的筛选制度。
而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除了说明这些学生比起其他学生更加适应这场筛选,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用金钱换取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见到很多像题主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到了国外却轻松能进名校。有的甚至产生了浓浓的优越感,陶醉于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并觉得海龟也不过如此。
然而我感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国内只能读二流,到了国外却能读名校,正说明,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才学和付出的汗水,分明配得上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却只能在国内接受二流的教育。的确有极少数人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脱颖而出。然而大多数人,却随波逐流,过着平庸的生活;而他们,或许本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那群人。
我就读于一所国内算一流的大学,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成绩远不如我,高考末流一本水平,去了UIUC的CS,
他本科期间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顶尖的实验室,也通过在实验室和教授做科研,要到了牛推,拿到UCB的phd offer.
而我,大二大三曾频繁去找过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希望混点科研经历,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就是接外包,接国家项目,给底下研究生做,再象征性地发给学生一点工资。学生有活的时候赶项目,没活干的时候每天划水。我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科研相关的实质内容。
而我们那几届出国情况也都惨不忍睹,我最后也只是去了所综排很高学校名气挺大但是专业水平很差的ms ad.
我知道,清北的情况兴许会好很多,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当年距离清北只有仅仅几分只差,获得的资源却已经拉开了差距。
毕竟,在中国,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国能花费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重点扶植清北交浙等少数学校。2015年,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43亿RMB,居中国首位,看起来不少了,然而跟美国排名稍微靠前的一些学校比起来,真是连零头都赶不上。
哈佛大学的校友基金超过360亿美金。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高校,尤其是清华北大进步突飞猛进,论文数蹭蹭蹭地飞涨,排名水涨船高。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压榨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之上的。
诚然,中国的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但是,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比肩哈佛耶鲁之流,依旧任重而道远。各国高校之间的比拼,拼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力的较量,也就是赤裸裸的经费的比拼。
高考前,如果我要准备出国,按照我们高中的历届情况,我毛估估能进个UCB吧,研究生也不至于只能读个水校ad了。要问我后不后悔,多少是有一点的吧,然而也不能说在国内读书完全没有优点
——至少,我当年给家里实打实地省下了200万。
——————
1月28日更新
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赞,答主诚惶诚恐。
也被一些人质疑答非所问。
在这里贴一张图。
图片来源:
http://www. zhihu.com/question/3189 4603/answer/54520465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简而言之:那些高考一本二本都上不了的,在参加高考人群中也处于前50%,而且中考已经分流掉一大半人了,这些考不进一本二本的学生,在中国学生中我们暂且认为处于30%,及以下。
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就读,国外有,而且有些学校认为人群中的前30%可以接受,何况他们愿意付出金钱。美国的教育资源当然也稀缺,但是最难进的藤校众每年录取率在将近在10%,比清北录取率高多多多多多了,换言之,国外高等教育当然也是稀缺资源,但也比国内丰富多了。
——————
1.1日更新
答主之前写答案仓促,有几处瑕疵,多谢评论区指正,在此先致个歉。
1. 的确不应该拿清北的录取率和藤校的录取率直接比较,更何况这个近10%的入学率对中国学生不适用;
然而,美国人读藤校的概率远大于中国学生上清北的概率,足以说明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那我举另一个例子,
日本人出国留学意愿极低,日本人上东京大学的难度基本等同于中国人考上华五的难度。(数据来源
@Summer Clover)可以说是远低于中国学生读清北的难度。而且同样是考试入学,不参考家庭背景,拿日本和中国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日本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用过剩来形容,近年来一些私立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纷纷合并整改或者倒闭。
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教育的自信,也降低了他们本国人出国留学的意愿。
也许有人会不服,凭什么拿中国既和欧美比,又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比,而不和印度比,不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去比…但是我觉得,在很多国人心里,中国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外国。
祝祖国越来越好。
2. 不应该直接拿哈佛校友基金直接和清北科研基金直接比较,应该拿哈佛校友基金每年科研拨款和清北科研基金作比较。
在此感谢
@Zichen Zheng提供的更加详实的数据
operating revenues increased 5.6% to $4.78 billion, and expenses were up 5.3% to $4.70 billion
http:// finance.harvard.edu/fil es/fad/files/harvard_ar_11_12016_final.pdf哈佛科研经费前几名的学院,每年经费加起来就已经超过200多亿RMB了,已经远超清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