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你知道的「四大天王有五个」的例子?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wen-tong-72-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经典的一个,是苏轼的故事:


宋神宗年间,辽国派使者来中原。

时任翰林学士的苏轼负责接待。

使者出一联:“三光日月星”,要苏轼来对下联。

使者认为,这是副绝对。

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

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不应重复。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来对,下面跟着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



苏轼略加思索,对出下联:“四诗风雅颂。”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原来《诗经》中“雅”这一部分,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

更离谱的来了,

使者说:“我还以为是绝对呢。不想让你轻易对上了。”

苏东坡说:“什么绝对,我还可以补上三联呢。其一:一阵风雷雨;其二:两朝兄弟邦,其三:四德元亨利。”

使者问:“《周易》里‘乾’卦里的四德应该是‘元、亨、利、贞’啊,怎么漏了一字?”

苏轼答:“最后一字是先皇圣讳,臣不能随口念出。”



其他的:

中国的top3有五个,

top10有三十多个,

c9只有两个,

基地三部曲有七本……


user avatar   mu-cun-shang-chun-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四个面壁者


泰勒、雷迪亚兹、希恩斯、罗辑、章北海


四诗


《风》、《雅》、《颂》


四大名著


《西》、《红》、《三》、《水》、《小时代》


个人认为《金》如果不涉黄的话,《小时代》的地位就很危险了。


西游四人组


玄奘、悟空、八戒、沙僧、白龙


春秋五霸


有七个版本,共计十二人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索隐》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有个东西四个字,有时候三个字,但从来不会五个字


知道为什么吗?


哈利波特七部曲,拍了八部电影


最后,国庆七天假,其实只有三天……


祝大家节日快乐(((o(*゚▽゚*)o)))


user avatar   coliani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水果之王大概得有一百来种吧……


user avatar   huang-shang-qin-ding-wu-ju-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春秋五霸两种说法能凑出七个霸主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user avatar   li-jia-zhu-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水浒传青州“三山”有四个:镇三山镇的是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三山打青州的是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


user avatar   yang-yang-59-83-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老《夜航船》了。

下面就是展现杂识的时刻:

一、四大天王真的有五个

四大天王原本是佛教护法神,他们分别是:

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其中的多闻天王,梵语音译为“毗沙门天王”。中国民间百姓听到这个“毗沙门”,就想当然地认为必须有一座“天门”给这位天王守卫。演化到后来,如《西游记》中,四大天王变成了为道教政府天庭守卫四座天门的门卫。

毗沙门天王的形象,本来是一手持幡伞,一手托宝塔,他手中还时常握着一只貂、鼠一类(按:中国古人认为,貂与鼠属于同类,如《西游记》中黄风大王原型即为“黄毛貂鼠”)的动物——这只神奇宝贝乃是一只“招财貂鼠”。

毗沙门天王的这些形象元素,经中国民间脑洞的重塑而逐渐分化。其中一部分与唐朝名将李靖以及佛教护法神哪吒等历史、神话人物糅合,变成了“托塔李天王”;另一部分则保留持国天王的身份不变,依旧与其他三位天王组成“风调雨顺”F4 。

分化的结果,在诸多古典小说中留有不同的印记。如《水浒传》中的“托塔天王”晁盖和“白日鼠”白胜、《西游记》中的托塔李天王与他的干女儿金鼻白毛老鼠精,都是毗沙门天王与“招财宝鼠”的化身。《水浒传》赞诗中还出现过“毗沙门托塔李天王”,且有大名府兵马都监李成绰号“李天王”。

《封神演义》则更有意思。魔家四将中,魔礼寿对应广目天王,魔礼红对应持国天王。魔礼红的法宝“混元珍珠伞”固然不错,但魔礼寿的法宝,却从一条蜃变成了一只“形如白鼠”,名为“花狐貂”的怪兽。这只“花狐貂”很有可能移植自持国天王“招财貂鼠”,并取代了持国天王的原配神奇宝贝蜃。 同时,宝鼠的功能也从招财变为了吃人。

总之,由于毗沙门天王被中国民间创造出了两个分身——即后来的托塔李天王和持国天王,故而造就了“四大天王有五个”的梗。

本小节可参考以下内容:




二、“211工程”高校的数量

“211工程”本来是指“21世纪重点建设的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按照字面意思,100所左右,下限不少于95,上限不达到110比较符合常理。

或者模仿《水浒传》搞个点将录,排到108所,类似于“天魁星·清华大学”、“天罡星·北京大学”,这样也未尝不可。

事实上,截止2021年我国的211工程院校共有115所(数据来自网络)。这……是不是超额得略多了些?


三、推理小说“黄金时代三大家”实为四人

推理小说“黄金时代三大家”指的是:

1. 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国女作家,代表作《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ABC谋杀案》《无人生还》《罗杰疑案》等。

2. 约翰·迪克森·卡尔:美国作家,代表作《三口棺材》《犹大之窗》等。

3. 埃勒里·奎因:美国作家,代表作《悲剧系列》《国名系列》等。

但埃勒里·奎因其实是一对表兄弟——曼弗雷德·班宁顿·李和弗雷德里克·丹奈的笔名。

兄弟俩一人负责编排诡计和剧情,另一人负责执笔撰稿。二人默契配合,为推理爱好者们留下了很多难以逾越的杰作。

由于“奎因兄弟”的存在,“黄金时代三大家”其实包含了四个人。


四、忍者神龟四兄弟中混入了一只“奇怪”的“添头”

忍者神龟四兄弟分别是:

老大:李奥纳多·达芬奇,配色:蓝,兵器:双刀。

老二:拉斐尔,配色:红,兵器:双叉(铁尺、峨眉刺)。

老三:米开朗琪罗,配色:橙,兵器:一对双截棍。

老四:多纳泰罗(另有翻译作“爱因斯坦”),配色:紫,兵器:一根齐眉棍。

其实,忍者神龟四兄弟中,前三位的名字均来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坛三杰”(后三杰)。

(按:《忍者神龟》是美、日、意三国合作的动画作品,于人物名字可看出意方对该片的影响。)

这样一来,老四多纳泰罗就成了“添头”。

其实,多纳泰罗的名字也来自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杰出的意大利雕塑家。他曾有过很多神作,比较著名的包括《圣乔治像》《圣马克像》以及与米开朗琪罗作品同名的《大卫》等。

有趣的是,多纳泰罗在忍者神龟四兄弟中是最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多纳泰罗则恰恰相反,他是艺坛三杰的前辈。

按多纳泰罗生于1386年,卒于1466年。多纳泰罗去世时,米开朗琪罗(1475~1564)和拉斐尔(1483~1520)都尚未出生,达芬奇(1452~1519)也还只是个14岁的少年。

不论如何,多纳泰罗都算是“忍者神龟F4”中的“后加入者”(按:若译为“爱因斯坦”则更是如此,且违和感会更强)。这或许也是三个哥哥的武器都成双成对,而他的兵器却是单独一根齐眉棍的原因之一吧?

额外提一嘴,我国民间三国故事与戏剧中的“四弟常山赵子龙”,似乎也可看作类似的情况。


五、《西游记》脑洞,犀牛三兄弟有四只

这个说法,据鄙人所知,应当是西游研究者、作家“九之尾”最先提出的。

通过考证分析,他认为牛魔王的避水金睛兽应当是一头犀牛,而且应该是青龙山三头犀牛的四弟。

详见鄙人回答:

鄙人只是觉得此脑洞比较有趣,如果根据版本学来分析,其中也存在诸多不合理处。本小节内容大家看个乐子也就罢了。


六、《水浒传》“七星聚义”有八人

今本《水浒传》写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实际参与者共有八人:

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白胜。

在容与堂本《水浒传》中,还遗留有“七星”人数的抵牾。

第十八回写宋江“担着血海也似干系”给晁盖通风报信,此处有赞诗写道:

有仁有义宋公明,交结豪强秉志诚。
一旦阴谋皆外泄,六人星火夜逃生。

然而,此时参与劫生辰纲的人员除白胜已被捕入狱外,包括晁盖在内的其余七人都还在晁盖庄上。所以赞诗中的“六人”就显得十分突兀。

之后又有宋江与晁盖的对话:

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六人。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来捉你等七人……

接着晁盖向伙伴们复述宋江的话:

原来白胜已自捉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我等七人……

这一段前后连贯的内容,一会儿“六人”,一会儿“七人”,自相矛盾。

所以侯会先生据此推测:在今本成书之前的某个《水浒》版本中,参与智取生辰纲的总人数原本就是七人,而公孙胜应当是最后一位被今本加入的成员,容本中矛盾就是成书整理者修改时留下的马脚。

另外,今本《水浒传》为了修补“七星聚义有八人”这个BUG,还特意写了晁盖的梦境,让北斗七星斗柄末端小星所化的一道白光象征白胜。

这就像是如今的程序员在修复BUG时马虎了,没有完全写好代码,结果依然留下了一些漏洞,从而能使细心的研究者发现成书过程的蛛丝马迹。

本小节内容,可参考侯会先生著作《从“山贼”到“水寇”——〈水浒传〉的前世今生》,以及以下两篇回答:


七、南宋“中兴四将”有五人:

按照各类典籍的说法,南宋“中兴四将”指的是“张、韩、刘、岳”。

一般认为,“张”指张俊,“韩”指韩世忠,“刘”指刘光世,“岳”指岳飞。

其中张、韩、岳三位都不存在分歧,问题就出在“刘”上面。

《宋史·列传一二八》末尾史论:

论曰:南渡诸将以张、韩、刘、岳并称,而俊为之冠。然夷考其行事,则有不然者。俊受心膂爪牙之寄,其平苗、刘,虽有勤王之绩,然既不能守越,又弃四明,负亦不少。矧其附桧主和,谋杀岳飞,保全富贵,取媚人主,其负戾又如何哉?光世自恃宿将,选沮却畏,不用上命,师律不严,卒致郦琼之叛。迎合桧意,首纳军权,虽得善终牖下,君子不贵也。二人方之韩、岳益远矣。……

按此段,则“刘”指刘光世无疑。

然而同书同传又有言曰:

南渡后,俊握兵最早,屡立战功,与韩世忠、刘锜、岳飞并为名将,世称张、韩、刘、岳。

按此段,则“刘”当指刘锜。

这样一来,中兴四将就有五位人选,两种组合。究竟以哪一说为是呢?

鄙人还得再次请出侯会先生。

侯先生撰《中兴名将考》,认为这个四人组的“刘”,在史书中指刘光世的可能性更大。

刘光世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总是绝尘而去,只留给金兵性感的背影。更兼后期谄媚秦桧、赵构,看起来是个十足的丑角。

但其生前山头很大,手握二十万大军,与韩世忠、张俊各据方面,平起平坐。死后哀荣殊甚,史载“赠太师,官其子孙、甥侄十四人,谥武僖。乾道八年,追封安城郡王。开禧元年,追封鄜王。”正因如此,他才能够在此排名中压岳武穆一头,高居第三。

刘锜虽然能力出众,功绩显赫;但在若论荣誉、地位,则与张、韩、岳相去甚远。死后哀荣也仅仅是赠“开府仪同三司,赐其家银三百两,帛三百匹”。虽与岳飞同样获谥“武穆”,但其地位毕竟无法超过岳飞。所以,如果“刘”指的是刘锜,那么这个排名应当是“张、韩、岳、刘”才合理。

以上为鄙人依据自身理解,对侯先生观点的简要转述。鄙人对宋史所知甚少,如有疏漏敬请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八、明代中期诗文团体“后七子”,前后共有九位成员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于明代中期诗文有较大影响力的有“前七子”、“后七子”、“吴中四才子”、“唐宋派”等。

据马积高、黄钧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册)》介绍,“后七子”指的是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七人。

实际上,先后加入(过)这个团体的人员共有九人之多。

首先是进士及第任职京师的李、王二人相交,讨论文学,并决定重整“前七子”李梦阳等人的旗鼓。后来,徐、梁、宗三人进士及第,亦任职于京师,与李、王组成诗社,称为“五子”。之后又增加了谢、吴二人,组成“七子”。

但由于谢榛与李攀龙在学术见解上存在分歧等原因,二人交恶,谢被李踢出群聊。之后,余日德、张佳胤又加入群聊。

整个过程的群聊人数变化为:

李、王(2人)→徐、梁、宗加入群聊(5人)→谢、吴加入群聊(7人)→谢被李踢出群聊(6人)→余、张加入群聊(8人)。

乍一看还真有点像男团的人数变化,不同之处在于,“后七子”组合中的这些大佬们都是有学问的 。


九、广州十三行并非一直是十三家

十三行肇始于清代康熙年间。

据《广东十三行考》记载,1685年,广东地方政府招募了十三家比较有实力的行商,指定他们与外商做生意并可代海关征缴关税:“十三行”正式诞生并由此得名。

后来,这些位于珠江畔的洋行数量不时变动,最多时超过二十家,最少时只有四家。但十三行作为这个商人团体约定俗成的称谓,一直延续了下来。

1758年,乾隆下诏,规定由广州“一口通商”。自此,中国的外贸被钦定官商十三行垄断,达85年之久。

从康熙年间算起,十三行在其存续的100余年间向清廷提供了40%的关税收入,得到了“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的美誉。十三行商人也与两淮盐商、山陕商人并称为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外贸垄断特权给他们带来了令人咋舌的巨额财富。

十三行的豪奢,史料中多有呈现。屈大均曾作《广州竹枝词》描绘道: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
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1822年,广州十三行街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火灾,出现了“洋银熔入水沟,长至一二里”的壮观场景,可谓真正的“银河”。这次火灾中,价值4000万两白银的财货被焚烧殆尽。

后来,随着西方列强用鸦片和枪炮打开国门,一口通商的时代一去不返,十三行曾经的无上荣光也永远地成为了历史。

关于十三行的具体历史,参考鄙人的站外文章(明清部分):

以及更为详细的B站纪录片:


The End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南明永历五年,六十岁高龄的文安之自请督师川东,于是加衔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书,总督川、湖诸处军务,赐剑,便宜从事,归他指挥的,就是那支盘踞三峡,被南明称之为“郧阳之师”的李自成余部,他们还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夔东十三家。

夔东十三家实际上有十四支。

……王从之,加安之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书,总督川、湖诸处军务,赐剑,便宜从事。进诸将王光兴,郝永忠、刘体仁、袁宗第、李来亨、王友进、塔天宝、马云翔、郝珍、李复荣、谭弘、谭诣、谭文、党守素等公侯爵,即令安之赍敕印行。——《明史》卷二百七十九·列传第一百六十七·文安之


user avatar   yu-chen-tian-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太祖朱元璋那时候,倒是出现过“四大王有三个”的例子。

话说一伙元朝宗室,在1368年元大都失守之后,潜逃到今天山西西北的芦芽山一带,聚集部众,跟大明打了20年游击战,坚持到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才投降。

而这只武装在《明太祖实录》里,就被称作“四大王”,为首的估计是兄弟4人:

四大王者,元之宗室也。初,大军克元都,遁入太原静乐岢岚山中,聚众结塞。

结果谁知道,还没两年,“四大王”就只剩下三了。

1370年,“四大王”从山里跑出来进犯大同、武州,遭到太原卫指挥桑桂带兵追击。

于是乎,领导队伍里的“三大王”(名叫“脱忽的帖木儿”)被明军俘虏,执送南京,此后事迹不明。

所以,在大多数时间里,虽然这只残元游击队依旧被明朝方面称作“四大王”,可实际上的领袖绝不会超过3位大王。

不过,有一说一,这群人打游击战的水平,还挺不错的。

其实早在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就曾下令,对跟从“四大王”的百姓进行过地毯式的搜捕,一次就抓获一万零四百人送到南京。

命吉安侯陆仲亨等,缉捕太行山潜通四大王之人。未几,获男女一万四百人,送京师。

怎么处理的这批人,我是没找到记录。但以朱元璋的处事风格推测,八成会把他们打发去南方编入卫所。

都大老远把你抓到南京了,可别指望教育一顿后还能被遣送回老家。

至于“四大王”嘛,经此事后,基本盘应该接近垮了。

仅一年之后,其主力拢共就剩下200人。大多数还都是步兵,骑马的据目击者称不过是“十五骑相从出没”罢了。

但怎么,这之后四大王还能坚持11年之久呢?

只能说,谁叫芦芽山周围人真的太少了。

到新中国,山西第一次人口普查,芦芽山周边的城市,如岢岚、宁武、静乐,每平方千米的人口密度,分别是25、39、43。

相比之下,太原是449、忻州是120、平遥是199、朔州是81。

600年前的明朝初年,山区是什么样子,更不用说了。

这等于,只要“四大王”躲着不出来,官军根本抓不住。

纵然朱元璋强调要“速遣智勇将士,四面捕之”,不让四大王有死灰复燃的机会,可你又不能真的组织出严丝合缝的包围网来。

刚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山西的故元官吏,还是草原上的北元朝廷,都有和“四大王”策应出兵的行动:

洪武三年,山西忻州官安时敏、静乐县丞谭章私通四大王,泄露军情,被杀。

洪武四年,故元院判刘原利、副枢张时用、平章郭伯通,欲与四大王,里应外合攻陷太原,事泄被杀。

洪武九年,故元将领普贤奴与四大王联合,攻打朔州。另有山西民贾驴秃不花“聚众响应”。

......

真正促使洪武二十一年(1388),“四大王”到太原晋王府宣布投降的原因,恐怕非常简单:

熬不住了。

别忘了,他们是从元大都(今北京)跑来山里的。

元末外面闹得天翻地覆,但大都里的蒙古亲贵们,过的日子那叫一个天上人间,乐不思塞北。人家还以为天下稳得很呢!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七年(1419年),广西布政使李昌祺在北上房山途中,遇到一个曾为元皇室服务的妓人。

此时距离元亡已过半个世纪,但她谈起当年大都景象还是滔滔不绝,李昌祺遂写下大长篇《至正妓人行》。

我们来节选其中一段,给大家看看大都人眼里的元末是啥样的太平景象:

“记得先朝至正初,奴家才学上头余......退居始替兴圣班,内使传宣又催促。
宇宙雍熙百姓安,仁覃四裔覆三韩。畏吾选作必阇赤,钦察恩深答刺罕。已见拂郎呈腰褭,还闻缅甸贡琅玕。丹楹陡峻栖鳷鹊,华表玲珑镂角端。
神州形胜真佳丽,郁郁葱葱蟠王气。五谷丰登免税粮,九重娱乐耽声妓。广寒宵得侍乞巧,太液晨许陪修禊......
纨扇试时达大内,花园过去是开平。宗王贵戚咸来会,嵩呼万岁齐齐跪。”

连大都的一个妓女,回忆当初都如此感慨。

试想一下,享受过大都繁盛的宗室,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乱窜了二十年,搞不好还吃了上顿没下顿。

开始还能幻想幻想“一元复始”,可这种泡影又能当多久的精神支柱呢?

我估计四大王们,在去太原自投罗网的那刻,心里想的早就变成了“求个好死”。

亦或者,是吃顿好饭。

不过诡异的是,之前被俘虏的“三大王”,在实录中有明确的姓名记录。

而史料却没记载最后投降的“四大王”团伙,其中任何一个成员叫什么。

甚至我们都搞不清,到底这时候,来投降的是几个人?

剩下的3个大王,是都活到了归降大明的一天吗?

无人知晓。

“四大王”照“三大王”的旧例,被晋王派人送到了南京。

朱元璋念及其“元之子孙”的属性,秉持优待前朝皇族的原则,赦免其罪过,厚加赏赐,命其跟着沐英(“沐王府”的开创者)去戍守云南。

值得一提的是,把归顺的元朝故旧派去云南为官,用这个当时人眼中的烟瘴之地消化他们,是明初常见的做法。

今天,我们还可以从流传下的云南卫所档案《武职选簿》的名单中,找到元末著名军阀李思齐的儿子李永昌,他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被派去临安卫(今建水)做了指挥佥事。

而洪武四年(1371年)归降的“故元宗王孛罗罕”在明朝反而只做了正千户。

看来大明给这群人授官,依据的还是投降时候的实力,宗王啥的头衔并不值钱。

如此一来,“四大王”保不齐也就去云南当个大头兵,反正现在的《武职选簿》里找不出“他”或者“他们”来。

最后,再说一个小故事。

在“四大王”归降的9个月后,另一批本来被朱元璋派去南征“百夷”的“故元蕃军”,在走到沅江时,干脆反了。

领头的女直千户孛罗哥,先“杀不从己者”,再“掠驿马,走思州”。

之后他又突破湘王护卫的包围,一路经过荆州、樊城、邓州、内乡,入武关,再经商洛、华州,过渭河,想要回大漠。

按《明太祖实录》,这批人从洪武21年11月30日到洪武22年1月12日,43天的时间里,从湖南、贵州,一直跑到了今天的陕北延安附近,才被追赶来的明军剿灭:

“西安护卫等处军马会前军都督佥事何福,追及于鄜延,孛罗哥等失道,入山谷间,谷深邃险隘,两崖峻绝,不得度。我师并力攻之,孛罗哥等遂败,死者二百余人,生擒二百人,获马五百余匹。”

不得不说,他们差一点就成功了,几乎穿过了半个大明。


user avatar   liang-gong-chun-ri-xiao-shun-n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法百年战争有116年(1337-1453);

七年战争有9年(1754-1763);

八年抗战有13年11个月(1931-1945),现在改叫十四年抗战。而日本人经常虚算一年多,叫十五年战争。


user avatar   kong-jian-duan-d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八大山人实则止朱耷一人耳

(别人答的都是超编的,这儿举报个吃空饷的)




        

相关话题

  你为什么喜欢《幽游白书》这部作品? 
  为何我对中国现代文学怀有很深的厌恶?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甚至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如何评价原神硬核广告《原来你也玩原神》? 
  为什么有些人在 Steam 买上千上万块的游戏,然而玩腾讯游戏充一点就不乐意? 
  Steam 有什么下班后有点累的情况下也愿意点开玩的耐玩游戏?为什么? 
  如何评价《数码宝贝》系列里的八神嘉儿(八神光)? 
  为什么很多游戏都分国服和国际服? 
  从事游戏开发工作(中小游戏),但感觉市场不是很看好,我是否应该辞职? 
  肖战的最新发言是否类似「手机游戏厂商呼吁大家不要给游戏充值」? 

前一个讨论
年纪轻轻就妄想买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子正常吗?
下一个讨论
我认为明末的对外战争是正义的,为什么老百姓不支持?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