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清史为什么还没修出来? 第2页

                 

user avatar   fei-chang-dao-bi-yan-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01年初,清史专家戴逸在《嘹望》杂志上撰文呼吁:“编纂《清史》,此其时也!”著名学者季羡林说过,“如果我们今天不完成纂修清史这项工作,我们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后世子孙……如果到了我们这儿中断了修史的传统,那是不可以的;可是辛亥革命到今年整整90年,都没有完成。所以我们必须完成,义不容辞。”

2001年4月7日,戴逸联合季羡林等12位学者联名正式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了纂修清史的建议。

2002年12月12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成立,戴逸出任主任委员,并在京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

按照戴逸的设计规划,清史工程包括主体工程和基础工程两大部分。主体工程包括六个部分:通纪、编年、典志、传记、史表、图录。主体工程用10年时间,以三千五百万字篇幅,写出一部囊括近三个世纪的清朝历史;基础工程同样用10年的时间,整理编译出大约二十亿字、相当于三部《四库全书》数量的档案和文献资料。

三千五百万字是什么概念?有学者统计,二十四史字数总和不到七千万字。也就是说,这部新修清史的体量将是二十四史总和的一半。

戴逸曾经信誓旦旦,2012年必须向中央拿出一部近一百卷、三千五百万字的“送审稿”。实际上一直到2018年才完成送审稿,出版社还有三审三校,到正式印刷出版,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面世。

易代修史,是我国独有的史学传统。在清朝灭亡的近百年中,我国一直没有一部完整、权威的《清史》能够与二十四史相提并论,只有一部狗尾续貂的《清史稿》。《清史稿》是一帮清朝遗老写的,书中贯穿着反对民主革命,颂扬清朝正统的思想。清史馆馆长赵尔巽把此书看作是“急就之章”,“并非视为成书”,只是想以此作为“大辂椎轮之先导”。因此,《清史稿》很难与“二十四史”一起位于“正史”之列。

新修清史是建国以来最宏大的文化工程,但是在学术界对为什么要重编清史,以及编撰的意义和方式等问题,一直存有巨大的争议。

李治亭在《关于清史编纂体裁体例的几点设想 》中提出,“首先,应为编纂清史正名,或称之为定位,名正言顺。确定编纂清史的性质,深刻认识未来的《清史》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在中国学术史上将居于何种地位,惟其如此,才能方向明,指导思想正确,是成功的编纂清史的基本保证。”

李治亭声明,“我们正着手编纂的清史,就是官书、正史,名正言顺”,“我们重修清史,是党中央决策的国家行为,代表国家学术的最高水平,这与历代修史没有什么不同。”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戎笙却说:“反对设清史馆(包括任何改头换面的清史馆和按传统由国家领导人挂名),反对撰写一部与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相衔接的“正史”,反对用纪传体和文言文”,“这样一部浩大的文化工程,当然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但绝不能与历代王朝的官修正史相提并论。……今天怎样修清史,最重要的是创新。首先是要创新体裁,还要有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抛弃“正史”,创新体裁》)

中国计量学院教授黄力民专门写了篇《“官修正史”可以休矣》的文章,提出疑问“今天———21世纪还有没有必要以国家名义颁布的前朝正史?国家与社会应当怎样支持历史学研究包括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前朝史?”

黄力民指出,“1911年以来的清史研究似乎不能令人满意,不过这并不能归因于官修清史的浅陋或阙失,学术界当然清楚地知道人文社会科学落后的深层原因。”黄力民批评中国历史研究不思进取,80年代初出版的《简明清史》两卷本,简直就是单调乏味、不堪卒读。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不反对按“正史”的标准修一部清史,以取代《清史稿》,使中国传统的“正史”有一个完满的结局。

葛建雄担心的是,“清末去今未远,一些名人之后还有很大的影响,如何保证新修清史不受到他们的干扰,并且不受到政治权力、地方势力、利益集团的干预,尽可能做到客观真实,也会有不少难题。”(《“正史”可修,非创新不可》)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维铮就反对以史为鉴,反对历史为政治服务。因为朱看到,唐太宗宋神宗明太祖、清圣祖,无不留下亲自干预或者关注“以史为鉴”的记录。从唐太宗定型的史馆体制,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朱维铮认为,唐太宗钦定的古为今用导向和权力干预机制,自始便决定了史馆必成统治意识形态的应声虫和传声筒,必随权力的腐败而腐败。

1961年,台湾地方当局为了和大陆争正统,用一年时间就组织纂修的八卷本《清史》付梓,结果错漏百出成了学术界的笑柄!

有的学者对官修正史,保持了一定的警惕性,以捍卫学术的独立性。

学者们强调的是创新,创新体裁,还要有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王戎笙担心的是,“在当前学术风气不良的情况下,如何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新的组织形式,新的有效措施,防止个人专断,防止学术腐败,防止把好端端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搞成‘豆腐渣工程’。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如果产出的却是几千万字的文字垃圾,那么,留给后人的只是一个苦涩的笑话。”

有媒体问戴逸,从学术水平和价值上看,新修的清史能否完全超越二十四史?

戴逸回答:呵呵,我们不敢和二十四史比。二十四史是古人在当时条件下写的,他们花费的力量不一定有我们大,修史专家没有我们多,篇幅没有我们大。新修清史的内容比二十四史多得多;但我们不敢说水平比他们高,因为修二十四史的人都是当时史学界的顶尖高手。我们只是说学习它,继承它的长处,我们的目标是一定要有所创新,并达到21世纪初的最高水平。 (《瞭望》2009年第3期)

3500万字的新修《清史》,能不能超越二十四史呢?我们拭目以待。



user avatar   ou-yang-han-chi-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14年,民国弄了个清史馆,此后编修工作历时十多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馆馆长赵尔巽见全稿已经初步成形,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自知未曾定稿,遂决定仿照王鸿绪《明史稿》之例,将各卷以《清史稿》的名称刊行,以示其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体例不一、繁简失当。“然此书成稿于遗老之手,刊行于匆促之中,谬误屡见,用时不免戒慎,唯恐误入歧途。”由于编修者多为前清遗老,《清史稿》书中对清朝歌功颂德,贬低辛亥革命。国民政府北伐后,将《清史稿》定为禁书,禁止刊印及发售;后来解禁。

刊印后,受到各方潮水般的批评。《河渠志》只记载黄河、淮河、运河、永定河四条,最大河长江遗漏不记,其他像珠江、黑龙江、松花江、雅鲁藏布江等江大河全都不见踪影。1928年北伐成功后,故宫博物院接收清史馆,随后组织人员对《清史稿》初步检阅审查,1929年12月14日具呈行政院,称《清史稿》多有错谬,“计反革命、反民国、藐视先烈、体例不合、简陋错误等,十有九项”,认为“为今之计,宜将背逆之《清史稿》一书永远封存,禁其发行。”南京国民政府遂将《清史稿》定为禁书,不准刻印及发售。然而禁令非但没有禁锢《清史稿》的流通,而且还助长了民间私印盗刻《清史稿》的行为。甚至该书的“关外本”还大量流入日本。

编纂者及后人评价如下:

  • 赵尔巽:乃大辂椎轮之先导,并非视为成书也。
  • 金梁:史稿本非定本,望海内通人不吝指教。当别撰校勘记,为将来修正之资,幸甚幸甚。
  • 中华书局:本书虽编成于辛亥革命以后,而编者却基本上还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来写清史的。由于成于众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校对也不认真,是以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往往可见。
  • 戴逸:纂修者多为清室遗老,眷恋清朝的心态甚重,故书中很多反对革命、诬蔑先烈、谀扬清朝之词。其次,当时清朝的档案尚未清理,修史者只能根据原国史馆中的稿件和有关史籍,不能直接利用原始档案,故价值较逊。

自《清史稿》完稿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内部就有应重新编写清史之声,但因战乱而无法实行。蒋家逃到台湾之后之后,于民国43年(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国民大会。会上,一百多位代表联名敦请当地政府延揽史家,从速编纂清史。其后,几位监察委员于民国48年(1959年)又提出“敦促政府迅修清史案”。次年,第三次国民大会二百多位代表联名提出“请政府迅速编成清史以维护文化传统案”,针对当时大陆开始考虑纂修清史的新情况,声称“大陆确已著手编拟清史,显有篡窃之企图,故此事刻不容缓”。

在这一波波声浪之下,常凯申终于同意纂修清史,并在国防研究院成立了“清史编纂委员会”,张其昀为主任,萧一山为副主任,彭国栋任总编纂。但这部《清史》被定位为“献礼工程”,张其昀决定于民国50年(1961年)“元旦出版第一册,双十节出齐,以为庆祝五十年国庆之贡献”,仅留给修史者一年的时间。

经过内部讨论并征求各方意见,国防研究院“清史编纂委员会”首先拟定了21条凡例,后来成为台版《清史》卷首的叙例。凡例中明确此《清史》将以《清史稿》为蓝本,主要是修订而非撰写。之后修史人员明确各自分工,除23位编纂委员以外,又外聘了几位专家参加撰稿和修订工作,最后由主任并口总编纂负责统稿。一年后,全书告成,以国防研究院和中国文化研究所合作名义刊行《清史》,共计8册。

该书除以《清史稿》(关内版)为蓝本进行编纂外,以“正其谬误,补其缺憾”,对《清史稿》的内容进行了部分订正。一方面,史家修改用词,使其笔法较为客观。如书中有关明清战争的内容,《清史稿》中称明朝“寇”、“犯”等字样,一律修改为“攻”。其他如在行文中根据情况将“诛”改为“杀”、“僭号”改为“建号”,“为乱”改为“举事”等。另一方面,增补了一些史事,改正了部分错误,这在纪、志、表、传各部分中都有所体现。如本纪中,史家根据《清实录》等书的记载,对一些错误的时间记载加以修改,还增补了一些重要史料。《天文志》中增补了一些天象记录,《灾异志》中删除了一些荒诞不经的内容和并不罕见的三胞胎记录等,其他地理、职官、艺文、邦交各志也有一些修订。表的方面,对部分年表进行重新规划,更正了《清史稿》原表中的几千处错误,还重写了《大学士年表》和《疆臣年表》的序言。传的方面,《后妃传》中不再避讳,客观记录了清代帝王诞生后的名字,如“太祖生”改为“生努尔哈赤”、“太宗生”改为“生皇太极”等等,又删除了宣统退位后在民国年间给予旧臣的封号、谥号,其他各传增订或改正的地方还有很多。

其次,还新编了《南明纪》、《明遗臣列传》、《郑成功载记》、《洪秀全载记》和《革命党人列传》。这部分内容大多源于国府撤台引发的政治需要和学术兴趣,虽然由于政治取向问题使得某些史评未必客观,但台湾学者对这一部分下了很大工夫。他们广泛收集史料,增补了许多史实。从彭国栋《清史纂修纪实》一文所见,仅《南明纪》就引用了五十五种史料,《郑成功载记》亦引用数十种。仅从保存大量史料这一点来看,就有其史学价值。

但从总体上看,台版《清史》未能摆脱原著弊病,错漏层出。刘振东曾义愤填膺地三次质询,身为总编纂的彭国栋自己也承认,台版《清史》十分之八沿用《清史稿》,因仓促付印,没有时间详加考证,该书本纪中的时间错误还有许多地方没有修正。又如《天文志》中正文与附表内容不符,《清史稿·地理志》中原来就缺少的察哈尔一卷仍没有补入等等。诸如此类问题,不一而足。即使是修史者本身非常重视的新编部分也有问题,有些提法在清史范畴里显得不伦不类、有些地方不合体例。例如《革命党人列传》四卷,第一、二卷是编年体,第三、四卷是传记体,名为列传并不合适。此问题虽被提前发现,但是因为该书的目录早已印出,为了前后一致而没有更名,造成了名实不符的错误。

台版《清史》留下的诸多遗憾,除了当时台湾缺乏清廷档案文献资料、修史条件并不理想等客观因素外,和主事者未按学术规律修史,忙与大陆纂修清史抢时间、打造“献礼工程”有著很大关系。短短一年时间,无论如何也编不出一部规模宏大、能够涵盖近三百年史事的学术精品。此前只有同样为人诟病的《元史》编纂如此仓促,无怪乎张其昀在台版《清史》序中声明“依新史学之体例与风格,网罗有清一代文献,完成理想中之新清史,则寄厚望于后来之作家”。

卷次说明

台版清史全书共有550卷,包括本纪25卷、志136卷、表53卷、列传315卷,补编21卷,为《清史稿》关内版的改订本。删除了反对、诬蔑中华民国的记载。补编包含南明纪(5卷,以南明政权人物为主)、明遗臣列传(2卷,以反清的明朝旧臣为主)、郑成功载记(2卷,以台湾郑氏政权人物为主)、洪秀全载记(2卷,以太平天国人物为主)、革命党列传(8卷、以反清的革命家为主)

清史稿校注

1978年至1984年,在史学家钱穆蒋复璁等人的倡议下,由国史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合作,陆续出版了《清史稿校注》十五册,另附录一册。该书采取“不动原文,以稿校稿,以卷校卷”的方法,就关外本《清史稿》进行校注,在基本上不更动《清史稿》原文下,取两馆所藏清代档案官书以及各类官私史料等,进行检校、查考、补注与订正,其校注处皆清楚注明出处与所引文字资料。《清史稿校注》除对《清史稿》具有补正效果外,对读者而言,检索是书更可管窥两馆所藏珍贵史料,故而深获研究者肯定。

体例

  1. “清史稿”校注,对原文不予更动,仅就其有问题之处,加以查证校正签注。
  2. “清史稿”原文,未加句读。兹特依照文意,悉加标点;并就其纪、志、表、传,分别编订体例,或空行,或提行,以利阅读。
  3. 凡遇原文有谬讹、失当或脱漏,及重出衍词之处,均用“以稿校稿”,“以卷校卷”方式,加以校签。
  4. 凡遇立场或史法、史笔有欠公正允当之处,悉加签释,以正观感。
  5. 凡遇原文有印刷错误,或原文稿件抄录谬讹之处,则迳予校签;其有有关书籍可资查考者,则仍引述署名,加以说明。
  6. 凡遇人物传、记、表、志中名、字、诞生、出身、经历、除、署、陞、转、降、黜、刑、赏、忧、卒、予谥、赐祭等项,叙述有歧异,或可疑之处,则依有关史料校正签注之。
  7. 凡遇战、乱、征、剿、赈恤、蠲免、交涉、聘问等史实经过,及时日、地点叙述有歧异或可疑之处,照前条办理之。
  8. 凡遇国内地名叙述误谬者,则依据地理志及省县志书校正之。
  9. 凡遇确有脱漏、误谬,或意义不明之词句而无法查明原文者,则加用“疑作……”等字样,以示存疑。

新清史

1991年以后,国史馆拟依据《清史稿校注》,以及清代国史馆档案与清史馆档案,继续推动纂修《新清史》的计划,国史馆清史组先后完成全部的〈本纪〉及部分的〈志〉,并印制成书。2000年台湾政党轮替以后,当局对国史的内涵重新定位,将国史馆的工作重心转移至台湾史,新修清史的计划遂被搁置。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董必武就曾向中央提出重新编修清史的建议,但因当时没有足够条件而未能正式开展。1959年,周恩来委托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制定清史编纂方案,也因当时政局动荡而被叫停。1963年,教员又邀请范文澜等历史学家讨论清史纂修问题。1965年中央终于决定要求中宣部编修清史,中宣部召开部长会议决定在成立由郭影秋尹达关山复刘大年佟冬刘导生戴逸七人组成的清史编纂委员会,并筹备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清史研究所。不过修纂工作很快因文革爆发而搁浅。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曾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转发了一封建议修清史的来信,但再次因为种种原因而被搁置。

2001年,戴逸、李文海等历史学家再度呼吁国家编修清史。2002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终于作出决定,正式启动清史纂修工程。同年12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正式成立,由戴逸出任编纂委员会主任。

至2012年年底,全书已有95%的稿件到位。2016年1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消息称,全书初稿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后期的审改整合。

体例

2002年清史编纂委员会成立之后开始了新《清史》体裁体例的研究工作,到2004年为止大体确定了全书的总体框架。新《清史》由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五大部分组成,共92卷、3000余万字。全书采用将《二十四史》经典体例与目前国际通用的章节体相结合的“新综合”体进行编写,其中通纪部分采用章节体,其余部分采用传统体例。

《通纪》是全书的核心,分清建立、入关、康熙之治雍正改革、乾隆统一中国、清朝中衰、外国侵略和农民战争、清自强运动、最后衰亡等各卷,描述清朝300年的盛衰史。《典志》描述清朝典章制度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具体包括天文历法、地理、人口、民族、法律、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交通、财政、学术、西学、诗文小说、戏曲书画等。《传记》部分分为22卷,包括清朝3000余位不同阶级、领域的代表人物的传记。《史表》包括“三十一表”(实际包含35种表),在《清史稿》14种表(除《外戚表》)以外,又新设21种表。《图录》则是《清史》的重要创新之一,分舆地、生产、商贸外贸、军事、民俗、建筑、艺术、宗教、肖像十大类,收录各种历史地图、绘画、文物图片以及历史照片等。

清史编纂委员会成员

2002年12月12日成立的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成员包括:

批评与质疑

从提议重修清史到清史编修工程正式启动以来,该计划在一部分学者看来存有争议。有人表示反对“官修正史”,认为国家没必要投入大量经费、组织专门力量编修正史,也有学者表示编修工程采用“承包”的办法并不是做学问的合理方式。

美籍华人历史学者余英时也反对“盛世修史”的观念,认为重修清史和夏商周断代工程一样都是为了满足政治目的。他同时表示研究历史不需要一本定史,并认为中国当代有足够水准的清史研究专家太少,无法编出一部高质量的大型史书。当然他已经死了,想法已经无所谓了。

总体看来,我觉得还是因为一部分当事人和近亲属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耽误了清史的正常编撰吧。。。


user avatar   qiong-qiong-luo-l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急什么,不就是民国初赵尔巽写的清史,民国看后觉得把清朝写得太好了。民国表示现在是文明社会,我们不搞蚊子玉杀人。于是将清史砍了,成为了今天的清史稿。

我们的清史学家有个毛病,总想在大是大非面前讲事实!这样是不行的,我们当以坚定的立场,坚持以革命史观,对这个封建王朝进行深入批判。

从1914年到现在,才一百多年时间,不足矣批判清朝这个封建王朝!


user avatar   guijisheng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什么出来?


user avatar   yu-yun-84-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已经修出来了,但还在审议

其实清史难产是很正常,因为矛盾的地方太多,要考虑的地方太多

首先第一个,民族问题,少民和汉民的矛盾其实好弄,偏向少民就完了,比如民国时期的汉少冲突被归结于军阀不当人,但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少民压迫少民你怎么写?骂清朝?遗老遗少们不乐意,破坏民族团结。不骂?其他被清朝压迫的少民不乐意,还是破坏民族团结(比如针对蒙古族的种族灭绝,针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屠杀,针对回民的遏制和压迫)。

类比一下就是现在美国政治正确,白人和黑人起了冲突,被指责的是白人,但要是黑人和拉美人起冲突呢?

第二个,领土问题,我们现在经常说帝国主义强占了我们多少领土,但这个领土是以清朝版图为基础,那清朝扩大的版图怎么办?算侵略?那就是主动给敌对势力送攻击我们的炮弹,要知道华盛顿和乾隆算是同时代的人,我们指责白人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美英扭头就能说我们强占准噶尔人的土地。

算收复?那些整天嚷嚷着清朝开疆拓土的人恐怕不能答应,而且收复的是唐朝还是元朝?可清朝和唐元领土并不一致,剩下那些呢,是不是也算丢失的领土?周围各国怎么看?他们可绝对不会认同

第三个,历史名人,施琅这个三姓之人怎么算?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这些怎么算?算维护统一的民族英雄?他们要是英雄,李定国、张煌言、郑成功怎么算?反对统一的分裂份子?

以上这些问题不过是清史诸多矛盾的一部分,虽然这些矛盾现在也在吵,但官方始终没有表态,避而不谈,但要是修出来了,白纸黑字的发表了,那可就是盖棺定论了,民间、民族甚至国际问题都会赤裸裸的暴露出来。

其实要是刚建国那会就修,没有任何问题,直接按着阶级史观该怎样就怎样,但现在?还有那么纯粹吗?还能那么坚定吗?还敢有什么说什么吗


user avatar   bmw-m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都是本朝修前朝的史,没有直接修前前朝历史的习惯。但是存在特例是前朝没来得及修就垮台了。那么本朝连前朝史一块修了是存在这种选项的,然后问题又来了。前朝虽然在大陆政权垮台了,但是至今还有效管理中国领土呢。换句话说这政权还没彻底垮台呢,那你怎么修前前朝的历史呢?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民族团结大于天的政治正确的语境下修出来的清史,本身屁股就是歪的。

这样的史书也不过是在浩瀚的史料里寻找符合政治正确的那些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组织起来,逻辑自洽而已。


user avatar   dao-mei-de-xian-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清史首篇应该注明,鞑子撒谎成性,导致史料篡改极多,所以清史类同虚构。仅鸦片战争后与现实相符。

基本上所有篇目都要注明存疑。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了"民族团结"吧, 毕竟满清人做那些事情, 连侵华日军都自愧不如; 写历史的人再美化都没法拿出来给大家看;

我曾经被人问过一个问题:

"你凭什么仇视日本人? 日本人杀的没有满人多, 占领中国时间更是只有区区十几年; 你说你跟满族是好兄弟, 满族杀了你祖宗几千万人, 还让你祖宗当了三百年磕头虫, 你告诉我你凭什么一边说满人是好兄弟, 一边仇视日本人?"


我无言以对, 我觉得她这么问我也没毛病;

很多时候吧, 永恒的只有利益; 现在不得不跟满族是一伙的了, 跟日本是半个敌对关系;

所以才会有这种价值观,

论做的恶 ,日本不及满人做的一半;

论影响之深远, 日本不及满清十分之一;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一想都替那些专家教授头疼。

古代人修史要简单多了,反正就是当朝伟大,前朝很烂,而前前朝……哎呀,有点可惜。

而清史呢?

满清必须要骂,但是怎么骂要费心思,不能全盘否定,毕竟这里面牵扯领土的法理问题,更是牵扯到中华民族内部团结的问题,要是把满清的各种屠杀写的太清楚,会不会激发汉族的仇恨?要知道如今满族和蒙古是中华民族的五六十朵花,要讲民族团结。

而明朝呢,我们都知道很烂,但不能写的太烂,如果写的太烂,会不会伤害汉族人的民族自豪感?

农民军呢?这当然是伟大的农民起义,只是因为阶级局限性,缺乏先进思想的领导,而在后期被地主阶级篡夺了……这句没有,划掉。总之,这是农民阶级反压迫的斗争,虽然失败了,也不能骂的太凶。

于是,有阶级局限性的伟大的农民起义击败了比较伟大的明朝,然后功过五五开的满清先击败了缺乏先进思想领导的农民起义,再灭亡了南明。

所以你看,功利的历史观,民族的历史观,和阶级的历史观,它们掺杂在一起,想要写好清史,真的太难了。




                 

相关话题

  清朝和明朝为什么没有出现严重的外戚干政? 
  我们大明的时候火器那么先进了,怎么到清朝就是没落了? 
  客观的说,康熙诸子中哪个最适合继承皇位? 
  “乾隆把雍正攒下的家业败光了”这种说法到底有依据吗? 
  为啥现在还有人觉得太平天国运动下的中国会比清朝统治好? 
  清朝为何在乾隆皇帝以后再也没有出现伟大的君主? 
  如何评价赵尔丰? 
  如果吴三桂反清成功、建立新朝,他前期的汉奸经历该怎么洗白? 
  努尔哈赤的十三副铠甲在当时值多少钱,换算到现在又算是什么样的起步水平? 
  为什么有人说黑清朝就等于反满族? 

前一个讨论
苏联,美国,德国,哪个国家军队在二战时军纪相对较好?
下一个讨论
并非刺绣世家的晴雯为什么能补半个京城都没人能补的雀金裘?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